中国的古代制度
-
新浪微博:棒棒哒小萝卜头
中国的古代制度
(考的少,非重点)
一、官职制度
(一)皇位
1.
禅让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原始社会末期)
<
/p>
(
1
)尧传舜,舜传禹。但后来,禹传启
,家天下。
(
2
)后来一些权臣为篡位而实行禅让制。
2.
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始于商,完善于西周)
(
1
)二法并用:兄终弟
及,父死子继。
(
2
)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正房所生为嫡,妾所生为庶。正房妻子生的老大。
(二)诸侯
1.
分封制——把天子亲属和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
(商周时期,普遍推行)
p>
秦始皇废分封改
郡县制
< br>,更加强化中央集权。
2.
宗
法制——依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维护世袭统治。
(周代完备)
3.
五等爵——古代的爵位等级
:公、侯、伯、子、男。
(始于周代,一直沿用到清朝)
p>
韦小宝称为鹿鼎公,属于最高等级。鹿:群雄逐鹿;鼎:问鼎中原
1
新浪微博:棒棒哒小萝卜头
(三)选官
1.
世官制(世卿世禄)——贵族世代为官。
(先秦)
商鞅变法:按照军功授爵
2.
察举制——官员考察,将人才推荐给中央。
(汉代)
< br>
(
1
)秀才(才能优秀者)<
/p>
、孝廉(孝顺廉洁者)
(
2
)东汉后期,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p>
”的说法
3.
征辟制——皇帝和高官直接征聘。
(汉代)
皇帝或者高官直接派人征聘。
4.<
/p>
九品中正制——“中正”按家世、才德将人才评为九等,上报吏部、按品授官。
(魏晋南北朝)
(
1<
/p>
)由群所创
.
(
2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p>
5.
科举制——分科考试以取士。
(隋—清
)
隋炀帝
杨广开创
< br>进士科
,后逐步发展。
武则天
时
期,举行
殿试
,开创
武举
。明清时期,制度完
善,采用
八股取士
。
1905
年
清朝末期<
/p>
废除
科举制,推行现代学校教育。
重
点考相关名词:
考场
考中
第一名
乡试
省城
举人
解元
会试
京城
贡士
会元
殿试
宫殿
进士
状元
(
1<
/p>
)在古代想成为状元非常不易,需要经过
层层选拔
。读书人要考童生试,中了之后,称为
秀才。考中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乡试三
年一次,一般在八月份,因此又称
秋闱
。古代的读书人,
一次不中,还需再等三年。
(
2
)第一名是
状元
;第二名
是
榜眼
;第三名是
探花
。
(
3
)
连中三元
:即三次考第一,第一次是解元,第二次是会元
,第三次是状元。
(
4
)
金榜题名
: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发布公告。
(
5
)
蟾宫折桂
:蟾宫指代月宫去月宫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
。现在在
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好彩头。
(
6
)
独占鳌头
: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状元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
/p>
(
7
)
五子登科
: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相关的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
2
新浪微博:棒棒哒小萝卜头
教五子,名俱扬”
。
(
8
)
名落孙山
:书生孙山与同乡去考试,回来之后,乡人问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举,孙
山回答:中举名单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
二、中央与地方制度
1
、郡县制: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秦汉盛行。
(
1
p>
)秦朝: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秦朝分为
36
郡。
(
2
)汉朝:郡国并行制,既有郡县又有诸侯国。
区别:分封制中诸侯国属于贵族,可以世袭;郡县制不能世袭。郡县制更强
化中央集权,不
容易混乱。
2
、三公九卿制:
< br>李斯建议
采取三公九卿制。九卿指众大臣;三公指最尊贵的三个官职,三个官职各
朝代不同。
秦朝三公为丞相(负责全国政事)
、太尉(负责全国
军事)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
沿用
到隋朝之
前
。
3
、刺史制:
汉武帝
创设,用来监察
地方。
4
、三省六部制:
隋朝
创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