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学教案三篇
-
希望能帮助到您
北京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学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
、学会
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
“街”等字的字形。
3
< br>、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
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并能联系学习、
生
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
、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
么?
2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
、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
、“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
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希望能帮助到您
2
、
指名解
疑,
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
丢失。
牢:
关牲
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
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
、看了
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
圈?)
5
、再读
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你的
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
准字音,读通课文。
2
< br>、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
、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
丢?
4
、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
边
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
、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
、自由
读
1
—
4
节,
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
二只?
3
、同桌互议。
4
、集体交流
羊圈破了个窟窿。
(
1
)出示
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
2
)
p>
“窟窿”
就是——
(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
希望能帮助到您
写“窟窿”。
(
3
)齐读
这句话。(第三句)
(
4
)
第三句讲了丢羊的
原因,
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
5
p>
)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
6
)指名
背。(指导方法)
街坊劝告,他不听。
(
1
)“街
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
2
)街坊
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
3
)引导
评议,齐读。
< br>(
4
)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
毫不在
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
5
p>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
告。同桌
分角色朗读。
< br>(
6
)指名读,评议。
(
7
p>
)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
、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
1
p>
)指名读第
4
节,评议。
< br>
(
2
)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
3
p>
)齐读第
4
节。
(
4
p>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
是——(
亡羊)。
希望能帮助到您
6
、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
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
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
、
p>
二次丢羊后,
养羊人又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
5
节,
划出有关句子。
p>
8
、讨论交流
(
1
p>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
2
p>
)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
3
p>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
4
p>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
5
)将这
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
6
)但是
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
7
)他的
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
过。)
(
8
p>
)“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
9
p>
)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
5
节。<
/p>
五、体会寓意
1
、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
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
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p>
2
、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
什么后果?
4
、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
希望能帮助到您
就(
)。
5
、在生
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谈看法。
同桌互议,
再指名交流。
(眼睛近视,
沙尘暴,
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
、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
引申义)
2
、
所以,
“亡羊补牢”
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
“未为迟也”
。
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
、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
题意——理解内容——联系
实际,体会寓意。
篇二
教学目标:
1
、读课
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2
、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
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
1
、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呢?
2
、言有什么特点?
3
、
p>
天,我们又来学习一则寓言。
师板课题:
《
亡羊补牢》。指名
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后齐读。
二、
质疑,理解题意。
1
、“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
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
、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
、
p>
了课题,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丢羊
?为什么补羊圈?)
三、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
字音,读通课文。
2
、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丢羊的?
2
、
p>
读1-4自然段,
思考:
养羊人一共丢了几
次羊,
为什么丢?
(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
、学多音字:圈
4
、
p>
丢了之后,
谁知道这个情况?
(街坊、
p>
养羊人)
他们分别表现
得如何?
街坊劝说养羊人
1
、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
告的语气。
2
、街坊的劝说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评议,齐读。
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
1
、
坊真情
的劝告,
可养羊人呢?指名读,
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