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论文
-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论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
/p>
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
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
/p>
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
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
才能<
/p>
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我认为,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
直观感性的认
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
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 br>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只有亲身去接
触事物,仔细
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
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
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
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
/p>
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
学
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
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
一
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
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
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
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 br>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
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
到
了正式写作时,
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
爱的水果,
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
就比较容易了。
这时,
教师应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
/p>
色
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
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
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还有一些学生的作文,
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
,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
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
由于生活面比
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
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
生的实际情
况,
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
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
些社会实践活动,
广泛接触社会,
更重要的是引导
他们学会观察
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
会生活实践活动后,
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
具有文
采,
也显生动、
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
维的起点。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
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
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
在教
p>
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
引发他们的
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p>
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
话,
教师可以利用
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
激起学生的
兴趣,请学生小组
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
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
p>
互相补充,
使想象更加充
实,更加生动,直
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
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
自由想象的空间,想
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
写作兴趣也提高了
,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
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
提升。没有大
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
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
积累语言,<
/p>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
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
他们熟读成
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
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
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
的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
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本
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
还应督促
他们养成良
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
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
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
咨询别人,
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
并做记录等等,
这样既丰富
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
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
学生写
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
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
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
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