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五脏论

别妄想泡我
781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7: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感恩节文案)


简论五行



五脏




论述:陈炳祎



一,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物 质世界的一种方法,


古人通过对各种


物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归纳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


成,


那就是木、


火、


土、


金、


水五行,


其中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


木的特性是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


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 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木”。火的特性是温暖、


上升,凡是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 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


归属到“火”。土的特性是孕育、滋养,是万物生长的基础, 凡是具


有承载、


受纳、


孕育、


生化作用或性质的事物,


都可以归属到


“土”< /p>



金的特性是收敛、沉降、稳定,凡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 用或


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金”。水的特性是滋润、向下、寒凉,


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


“水”。




二,五脏



中医学根据五脏在人体中的不同作用和特性,将五脏和五行一


一 对应,发展出了中医五行学说。其中,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


(指气的运动状态)的 作用,与木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木;心具有推


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


与火的特性相类似,


故属火;


脾具


有运化饮食精微、


造血、


免疫等功能,


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物质的


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肺具有呼吸 、交换物质以及沉降


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


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


< p>
五脏所藏



心藏神



肺藏魄


(气)



肝藏魂


(血)



脾藏意


(肉)




藏志



五脏所主


:心主脉



肺主皮



肝主筋



脾主肉



肾主骨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学上五脏 的概念并不等同于解剖学上五脏


的概念,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 器,而是包


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


可以这 么说,


中医所称


的五脏,


实际上就是五 个有着各自功能特性的系统。


比如说中医学上


的“肝”实际上包 括了现代医学部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等的功能,“心”实际上包括了部分神 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功能,


“脾”实际上包括了消化系统的功能,

“肺”实际上包括了呼吸系统


和淋巴系统等的功能,


“肾” 实际上包括了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


的功能。中医对五脏的这种认识,正是在“整体< /p>


-


平衡”的研究方法


下得到的,


因为五脏在体内并不是单独存在,


五脏要完成正常的生理


功能,


必然和其他脏器、


组织以及体内各种物质之间发 生各种密切的


联系,


我们如果无视这种联系的存在,

< p>
而将五脏孤立起来,


作为五个


单独的器官来研究,


那么我们对五脏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


甚至会


出现错误。




而中医学则通 过五脏在完成生理功能的过程中和整体之间发生


的各种关系和联系来研究五脏。比如中医 “心”的概念的形成,是因


为我们在受到惊吓、


恐慌或思虑的精 神状态下,


往往会出现心慌、



悸等反 应,故而中医将神志划归于“心”;而当我们心情郁闷,情志


不舒畅或发怒时,


往往会出现胁肋胀痛、


肝区闷胀等不适反应,


故 而


中医将调畅情绪功能划归于


“肝”



这种联系归类的研究方法使得生


命活动中的各器官和系统之间的 动态联系得到充分的认识,


而摆脱了


解剖研究中孤立、片面、单 一、静态的研究缺陷,并且使五脏的意义


远远超过了解剖学上五个脏器的概念,


而是形成了以肝、


心、


脾、

肺、


肾五个脏器为中心的系统,


这五个系统概念的形成,< /p>


也使得中医能站


在整体的高度来审视和判断五脏在生命体中的功能 状态。




三,五行的相生



五行相生次序是: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中医的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五 脏归属于五行,而是以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探索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而达到整体动态平衡的关系。所谓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


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作用。所谓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


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 制和制约作用。



五行的相生关系是如何确立的呢?这其实很好 理解,


钻木可以取


火,


所以木能生火。


木材、


纸张等可燃物体经过火烧后会变成什么?


当然是变成灰烬或尘土,所以火能生土。金、银、铜、铁等金属从哪


里来?当然 来自于地下的金属矿,


所以土能生金。


金属熔化后变成什


么?是水状的液体,


所以金能生水。


树木的生 长最离不开的是什么?


当然是水的滋养,


所以水能生木。


五行的相生原来就是这么清楚明白!


而将这相生关系对应到五脏则是:


肝生心、


心生脾、


脾生肺、

< p>
肺生肾、


肾生肝。


相生关系使得各脏器能得到其他 脏器对它的资助和营养,



而可以发挥出最佳的功能状态。




中医将生的一方称为“母”,而被生的 一方称为“子”,拿“脾


生肺”来讲,“脾”就是“母”,而“肺”则是“子”。五脏的 相生


关系决定了母脏和子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的关 系,


“母”


旺则“子”实,“母”虚则“子”弱,所以中医常通 过“补母”的方


法来治疗子脏虚弱性的疾病,称为“虚则补其母”,又通过“泻子”


的方法来治疗母脏有余、亢进性的疾病,称为“实则泻其子”。五脏


之间的相生关系正常,


则各脏器可以发挥最大的功能状态,


相生 作用


不足,


则子脏就会因为失去母脏的协助而出现功能衰退或障 碍,


从而


影响人体正常的动态平衡,产生各种疾病。

< p>



四,五行的相克



五行相克次序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土克水。




下面我们来看五行相克。五行相克 关系如下: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关系又该怎么来理


解呢?同样也很简单。


木能吸取土中的养分,


所 以说木克土。


俗话说:


“兵来将挡,


水 来土掩。



毫无疑问,


土是水的克星,


所以说土克水。水能灭火,所以说水克火。火能熔化金属,


所以 说火克金。刀斧可以砍伐树木,刀斧是什么做的?当然


是金属,


所以说金克木。


五行相克对应到五脏则是:


肝克脾、

< p>
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相克关系可以使得各脏器的功能活动受到一定的制约,


从而使各个脏器之 间能达到一种相互协调和动态平衡状态。


相克关系是一个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制约,根据其 制约的程


度,


往往会产生三种结果:


一 是平衡,


二是不及,


三是太过。


制约平 衡是制约关系的最佳结合点,在这种状态下,各脏腑


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相互协调的 关系,是各脏腑发挥最


大工作效率的一种状态。制约不及,则会导致被制约方的功


能过于旺盛,


甚至会导致被制约方反过来克制制约方的情况

< p>
(这在中医上称为“反侮”),从而使整体平衡受到破坏。



比如说,脾属土,肾属水,正常情况下,脾对肾有克制


作用,< /p>


使水分在体内能正常代谢,


顺着自身的通道排出体外,

< p>
如果脾功能不足,对肾的克制不足,则会导致水湿在体内泛


滥而出现水肿、 小便不通呕吐清水等疾病。制约太过,则会


导致被制约方功能过度抑制,也会影响整体平 衡的正常状


态。



比如说,肝克脾,当 肝的功能过于旺盛,就会过度抑制


脾的功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这样的体会,生气 或发


怒往往会使食欲下降,甚至会出现胃脘胀闷、嗳腐吞酸等消


化不良的症状,这是因为生气或发怒是肝木过度旺盛的表


现,肝木过旺则对脾土克制过度 ,导致脾的运化饮食功能下


降,从而出现上述症状。通过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五脏就< /p>


不再是五个独立的系统,而是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


的平衡 整体。



五,关系图解



天(自然界)有天籁之五音:角、徵、宫、商、羽,



药有五味:甜、辣、酸、苦、咸,



地(物质)有五行:木、火、土、金、水,



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 脏所藏:


(肝藏)魂、


(肺藏)魄、


( 心藏)神、


(肾


藏)志、(脾藏)意。



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




火-温热、升腾、明亮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清洁、清肃、收敛




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五行



五脏



六腑



季节



情绪



五官



五味



形体

























小肠




















长夏
















大肠











皮毛








膀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