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句赏析
-
古诗名句赏析
1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这两句流传很广,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
,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
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p>
2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
/p>
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博大的
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3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包含了人生的哲理,即要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
湾—《次北固山下》)
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
升起,旧历年尚未过去,新年的春天已经来
临。蕴含自然理趣: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
。
5
、
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之塞上》)
浩瀚的沙漠上远处独起的浓烟直冲云霄,滔滔的长河之上西下的落日多么圆。
< br>描写了塞外奇特而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成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6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p>
只要四海之内存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近邻一般。这是送别名句,把离
别之情写得豪放昂扬,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和对友人的劝勉之情。洋溢着积极向
上的进取精神。对仗极为工整,比喻十分贴切。
7
、
沉舟侧
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正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现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对仗
工整。
8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表面上指责了卖唱歌女,而实际上是讽刺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达官贵人。表
达了对当权者颓废生活的批判讽刺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忧虑之情。言简意
赅,发人深省。
9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写出了作者的想象之情景。作者想象自己回归家乡,与亲友秉烛长谈。这两句以其
情真意切被后人传诵,现在人们常用它来表达亲友之间的思念之情。
10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用拟人的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在诗人笔下,
无知无情
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诗句想像丰富,
意境新颖,
令人回味无穷。
11
、剪不断,理还乱。(李煜—《相见欢》<
/p>
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繁和难解。现在人们运用这一成语
用来形容人内心的
烦乱,或形容某事难以处理解决。
1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
都城长安的街市被绵绵的雨丝笼罩着,滋润着,小雨
细滑润泽,在细雨的滋润下,
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的青
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
1
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这两句写景,写
出了早春特有的景色,清新优美。。
1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感伤时局,诗人见到开放的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怅恨别离,诗人听到鸟叫声,<
/p>
也禁不住心惊。以乐景写衰景,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感情。
或作者移情于物,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感情。
< br>
14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登飞来峰》
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
层。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锐意改
革,不畏困难的雄心壮志。这两句为全诗精华,蕴含着
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
义:登得高才能看得远。现用来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思想
方法,就能透过现象
看本质,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
p>
1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
歌头》)
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世界上不可能
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
聚也有离别,这正如月亮有圆有缺一样,都是自然规律。这
三句表现了作者从心有
所结到尽力开释的心理过程,作者将眼光放开,将人与月、古与今
都纳入视野与心
胸,就不得不发现,“此事古难全”,对于人事自然也会作达观之想了。
1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表达了作者祝愿亲人年年平安,幸福长久的感情。成为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
句。
17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以春花喻冬雪,联想美妙,(诗
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春光
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
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个新奇的联想既
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
奇异风光。
18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写出了行人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
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
情。
19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p>
》)
以抒写官
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君死,即为维护中
央集权战死,抒
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唱出了时代强音。
2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
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
,并运用谐音的方法,组成这个千余年来脍炙人口
的名句。“丝”与“思”谐音,诗句写
尽了人间苦苦相恋的挚爱真情,其深婉和悲
壮给人以巨大的情感震撼。现在有人用来比喻
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废寝忘食、呕心
沥血、鞠躬尽瘁。
21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
晴之笔,作者卒章显志,
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
/p>
22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
< br>
潼关怀古》)
此诗句归结全
文主旨,抒写了作者感慨,以警句的形式道出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
压迫人民的本质。是
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