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评价标准

余年寄山水
763次浏览
2021年02月28日 10: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白塔)




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考核标准




一、备课标准——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一)教师备课规范




1


、学习课标



1


)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 熟悉


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考查要求。




2


)明确本学科学期、年段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基本内 容


和重点难点。



2


、钻研教材



1


)掌握所教年级全部内容、知识结构、重点章节及难点 、关


键。




2


)了解并熟悉相邻年段的教材内容、知识结构。




3


)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精心钻 研教材,认真阅读


教材,理清教学思路。



3


、了解学生



1


)了解学生本学科的双基落实情况。

< br>



2


)了解学生的智能情况 、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其他学科的


学习情况。


< p>


3



了解学生前一堂课 学习效果,


吸取学生对改进教学的意见。



4


、设计教法



1


)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和教育点。 按照




少、精、活的原则,安排好每堂课内容的容量、深度和广度。




2


)精心安排教学步骤,优化教学方 法,注重学法指导,发挥


学习主体作用,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谋求课堂最佳效果。




3


)在 明确五点、两法的基础上,吸取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的精


华,使备课更精彩、细致。



5


、拟定学期教学计划


< p>


1


)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教材和学生基本情况 分析、教学目


的要求、疑点难点、教学进度表、实施计划的措施等。原则上要

< p>
求开学前完成,最迟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2


)学期授课进度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本学科周课时数、本< /p>


学期教学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制定,


一般情况下,

< br>考查科目复习时


间不超过一周,考试科目复习时间不超过三周。

< br>


6


、制定课时授课计划(即定教案)




1


)国家课程计划设置的所有学科及 各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学内


容均要备课,语文不能只限于阅读课,还要备作文课、口语交际


课、活动课、复习课;数学不能只限于新授课,还要备练习课、


复习课、活动课。




10



/ 1




2


)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本课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分析,


师生课前准备(包括活动准备和教具学具、实验器材、电教设备


的准备等等)


,教学步骤和方法,问题设计、板书及作业设计。




3


)教师备课时对要求学生的练习、 试卷都应先做一遍,并提




出参考答 案;


有示范动作或演示实验的


(包括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都要亲自练习或操作过。




4


)提倡超前一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 后补备。上


课前要“复备”


,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做教前修改、 调整,准备


好课堂所需教具学具。课后要及时反思教学得失,写好教后记。








(二)备课管理细则




1


、加强学期教学计划调控。教师学期教学计划一式两份,一份


交教导处审核,


另一份自己用以控制教学进度。


原则 上同年段教


学进度要基本一致。


教师必须认真执行学期教学计划 ,


实际教学


进度与教学计划的误差(提前或落后)一般不超过一 周。



2


、认


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应做到“五定一交流”


,即定时


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定作业量、交流教学体会。集体


备课可按单元、章节有计 划进行,也可按不同课型进行,也可以


同课异构或一课多上的课例研究,大学科每月进行


2-- 3


次。每


次集体备课活动要有记录。



3



积极实施推门听课制度。


听课是


检查评价备课情况的有效方式,学校要“从上课看备课,以听课< /p>


促备课”



教研室每周对一所学校进行一 次推门听课的教学调研,


校长、教导、学科教研组长和任课教师每周推门听课分别达到< /p>


4


节、


3


节、< /p>


2


节和


1


节,每 人每次听课都必须对上课情况打出等


级(分为


A



B



C


D


四个档次)


,交教研组管理, 以作为评价




教师全学期备课情况的 依据。


学校以教师上课效果评价他的备课


等级。



4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为减少教师备课负担, 有利


于教师集中精力备好课,


提高教学效果,

< br>各校任教学科必须相对


集中,


努力减少每个教师的任教科 目。



5



制 定切实可行的教师


备课检查评价方案,


建立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 查相结合的备课检


查评价制度,每学期对教师备课情况作出分为


A



B



C



D



个档次 的评价。











10



/ 2



教师备课评价表





学校












教师






























年级











科目














分自互评



校评
























1



能认真钻研教材,


领会教材的编排 意图。



5




、积极参教研集体备


5


< p>


、能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5




设计的教学内容符合课标要求,< /p>


适合学生的学习发展



0


内与难


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确定准

确,能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0



教学环节齐全每课时都有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少一次分,扣完为止


0

< br>教过


、创设适合学生年龄


特点的教学情境(无情景创设不 得分


5



选择适合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 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力


的教学策略设置,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措施


5



语数两科每课时都要有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有利于 学生理



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作业设计少一

< br>



次分设计不具体



0


情扣分




1


认真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少一次并及时记录上课得失

< br>反


分,反思不具体酌情扣分


0



1


、积极利用教具、学具与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优质教


5



资源


应与


分(板书少一次突出


重点


1


板书设计合理扣完为止


0



合合


10



/ 3





等级评价



< br>+


校评


*60


﹪)


*2


综合得分(自评得分


0



+


互评


*20



































检查日期:













检查人:



























分以


6060


分;不合格:分~

< p>
89


分~


76


分;合格:


7590


备注:优秀:


90

< p>
分以上(含分)


;良好:



下。










二、上课标准——


上课是整个教学过 程的中心环节。要努力提


高课



分钟时 间,认认真真上好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课堂


40



(一)


教师上课规范


教学目标明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确定课堂教学要求,


1


、教材处理得当,知识讲授准确、清楚,


既重视“双基”落实和 能力



培养,又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条理


清楚。把教材思路和教学思路有机结合起来,主次分明,


2


、 能


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使学



生觉得轻松、


深入。


不死扣教案和 边看教案边讲授。


分钟,


30-40


讲 练结合,


课堂结构合理。


新授时间一般控制在

< br>3




分钟左右。


练习


10


、语言清晰、板书规范。教师讲课要用普通 话,不得用


方言。


4


教学语言简明、< /p>


生动、


富于感情。


语速得当,

< p>
音量适中。


板书布置



合 理,体现知识规律,不写错误字。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调动中 、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


5


,启发学生积极思

< p>



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造课堂学习的良好心理环境


< p>
的矛盾,


使全班学吃不了和题。


因材施教,


努力处理好吃不饱




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 p>
6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上


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课堂上不吸烟,不随地吐痰,


7


不坐


着讲课,


不使用通讯工具,

中途不擅自离开教室。


衣着整洁大方,


行为端庄文明,坚持 正面教育,不训斥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


学生,不把学生拉出课堂。积极引导学生遵守 纪律,保持良好读



写姿势,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10



/ 4



8


、上完每堂课、每个章节或单元,要及时摘记教学提纲,经验


教训,以不断改进教学。< /p>








(二)上课管理细则




1


、学校对如何上好常态课、复习课、试卷评析课等要定期作专


题研讨。



2


< p>
学校领导应掌握全校教师平时课堂教学的情况,



面实施推门听课制度(领导和教师双向互动)


,做到平等交流,


共同探讨,


并及时反馈。


每人每次听课都必须对上课情况打出等


级,


交教研组管理,


以作为全学期教师 上课情况评价的依据。



3



学校要建立定期与不定期向学生征求课任教师教学工作,


特别是


上课情况意见的制度。



4


学校综合推门听课情况和学生问卷或


座谈调查结果,


每学期对每位教师上课情况作出分为


A


、< /p>


B



C





D


四个档次的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教师






























年级











科目





















价评












1



2





3






4


意< /p>


识的


培养,


能给


学生


充分


的自


主学

习和


思考


的时


间和


空间


5


教基


础性、

< p>
生活





6


内息


准确


有效

< p>



7




、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的信


10




教学内容能当堂巩固,及时反馈、 评价



10



8


教大


方,



头、



态语


言得










校评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学习水平确定教学目标



5



、教学策略和活动的设计有创意,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5



、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严密,思路清晰



5



、教学方法科学合理,体现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


5



、教


学内容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容量 合理,体现时代感、


10



















、表述能力、普通话、板书等教学基本功扎实,仪表端正


10




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有效,教学环节 的组织自然恰当



10








体,



恰当


运用


现代


教学


技术





9




10



堂教


学参


与率


高,



学目


标达


成率






10



/ 5



11



发展


和学


习能


力的


培养


12





围,



意学


科 知


识教


学与


其它


领域


的渗


透艺


13



度、



由度、


整合



、教学安排适应学生发展水平和需要,学生思维活跃,


10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问能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思


10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