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黄山奇石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

绝世美人儿
958次浏览
2021年03月03日 00: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迷途知返的反义词-青年节黑板报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峨眉天下秀的下一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




9


黄山奇石




1.


认识“闻、名”等


16


个生字


,


会写“南、部”等


9

个字


,


会写“黄山、南部”等


11


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背诵第


2



5


自然段。



3.


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


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


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


,


仿照课文的句子


,


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


,


并写一


写。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 和生活经验


,


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



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 物


,


仿照课文的句子


,


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


,


并写一

< br>写。




1.


字词教学



本课共有“闻、名”


16


个生字。可以结合语境来识字。




1


)随文识字 :“闻、名、景、区、省、部、秀、尤、其”这些生字都在第


1


自然


段出现,可以借助课文语境来随文识字,集中认读。




2


)词串识记:“巨”字可以组词识记。 如“巨人、巨大”等等。




3


)看图识字:课文中许多奇石的名字含有“仙”字,如“仙桃石”“仙人指

路”“仙女弹琴”等,集中认读这些奇石的名字,结合课前收集的奇石图片,了解“仙”

的意思。




4

< br>)组块识记:“位、仙”“部、形、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教学时可以把左右


结 构的字组块识记,书写时注意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宽右窄。



2.


阅读理解





本课的朗读重在朗读中想象,在想 象中阅读,要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如“仙


桃石”,要想象它奇特的外形——桃子 ,再想象它来源之奇——石桃太大,只能从天上飞


来。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让黄山 奇石栩栩如生,生动有趣。教学时,还要指导学生


读好轻声词,如“望着翻滚的云海”中 的“着、的”要读得轻而短。指导学生读好重音,


如“‘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中的“ 更、有趣”要重读,强调“有趣”,读出作者的赞


叹之情。



3.


表达运用



仿照课文根据图片中石头的形状展开想象,用上“像”说一说,写一写。教学时要鼓


励 学生大胆想象,积累词语,用上本课的好词,如“陡峭”“秀丽神奇”等。



4.


实践操作



班级举行“我是小导游”活动,学生制作黄山奇石名片,介绍喜欢的黄山奇石。也可


以 用上课后第三题的词语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




1.


预习提纲




1


)收集“黄山四绝”的资料,特别是“奇石”的图片,了 解黄山的相关信息。




2

< p>
)初读课文,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出序

号。




3


)再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猜想:课文写了哪些奇石?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闻、


名”等


9


个生字


,


正确书写“南、


部、


些”3


个生字。


通过联系生活经验、


看 课文插图等方法


,


理解并积累“秀丽神奇、中外闻名”等词语。



2.


运用想象画面等形式朗读课文< /p>


,


体会“仙桃石”的“奇”。



3.


借助关键词,背诵第


2

自然段。




一、赏图导入,激趣质疑。





1.


导入:


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


(课件出示“黄山四绝”中有代表性的图片)

——“奇


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


,


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板书:黄山奇石)齐


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 什么疑问呢?



预设


1


:黄山奇石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

2


: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呢?



预设


3


:“黄山四绝”有“怪石”,课题为什么不叫“黄山怪石 ”呢?



2.


聚焦课题:你觉得“奇” 是什么意思?“奇”是“奇特、神奇、奇怪、奇妙”的意


思。(指名说,带着理解再读课 题)



3.


教师引导:黄山奇石“奇” 在何处?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



开课伊始,教师用美丽、 奇特的黄山奇石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的黄山奇石图片极大地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 贵有疑”,读题之后引发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的


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



二、初读感知,认识奇石。



1.


范读课文:请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课文中提到 了哪几种奇石?



2.


出示自读提示: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用横线画出奇


石的名字,在重点描写 的奇石旁边画上五角星。



3.


学生自 由读书,做好圈画:指名汇报,梳理归纳。(板书奇石的名称)(课文围绕


黄山的奇石介 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


月”“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4.


你们觉 得这些石头的名字取得怎么样?(指名说)



预设


1


:这些石头的名字很有趣。


预设


2


:许多名字跟动物有关。



预设


3


:很多名字都有“仙”字。



5.


黄山奇石的名字十分有趣,真有意思 。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石头名字读一读吧!



6.

< p>
从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接下来,让我们走进

< br>课文,细细地观赏吧!



设计意图:



初读重在整体感知,通过 “课文中提到了哪几种奇石?”这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


关注文本的内容,

< p>
了解黄山奇石。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后,


借 助


“画出奇石的名字,



< p>
在重点描写的奇石旁边画上五角星”这样的方法,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

< p>
脉,又促进学生语言的有序表达。



三、学习第< /p>


1


自然段,认读词语。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


1


自 然段。



2.


读完了第


1


自然段


,


你知道了什么?( 第


1


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


以及


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


,


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



3.


认读生字词:课文的第


1


自然段 包含了


9


个要求会认的字和


3


个会写的字,你会读


吗?来试一试吧。课件出示词语:

< br>


课件出示: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南部



秀丽神奇



景色



尤其



那些




1< /p>


)认读,正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名、景、省”都是后鼻音;“南”的声母是

< p>
鼻音。




2

< p>
)指名读、开火车读。




3


)认词游戏:课件闪现词语


,


学生 抢答。放入句子中再读词语。



4.


指 导书写“南、部、些”三个生字。



课件出示:





1


)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左右结构的字“部”,左宽右窄 。“南、些”都是上下


结构,“南”字上小下大,“些”字上宽下窄。注意“此”左部的 笔顺是竖、横、竖、提


,


右边“匕”先写撇

,


再写竖弯钩。




2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的 方法,


并全班汇报。




3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同桌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



只有把生字词掌握住,才 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这一


环节中,教师注重培养自主学 习的习惯,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通过“随文识字”“小


组交流识字方法”各个环节, 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读生字词,落实识字教学。随文指


导“南、部、些”的书写,让 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南、些”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归类进行书写指导,突破书写难点,通过描红、临写生字,帮助学生把字写规


范、写美观,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指导读好第


1

自然段。




1

< br>)学生反复练读。




2


)回忆刚刚欣赏的“黄山四绝”图片,说一说“秀丽神奇”的意思。联系生活经


验或下文说说“中外闻名”的意思。




3


)学生自由表达。



(< /p>


4


)教师小结:“秀丽神奇”是秀美、奇特;“中外闻名”是全世 界都知道它的名


字。这两个词语告诉我们黄山奇石多么令人赞叹!多么令人神往!带着这 种感受一起读一


读第


1


自然段吧。



四、学第


2


自然 段,感受石“奇”。



1.


学生自由朗 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2.


指名读,正音。



3.“仙桃石”奇在哪里呢?(课件出示仙桃石图片)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课文


,


圈出


重点词并体会。(飞、落)


< /p>



1


)小组讨论:“仙桃石”奇在哪儿? 作者是怎样描述的?(第一


,


从外形看


,


它真


像一个大桃子


,


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


,


从来源看

,


这么大的石桃人间少有


,


只能是 从天上飞


下来的


,


这就更神奇了。第三


,


从动词的运用看


,

< br>一“飞”一“落”把石头写活了


,


那么大的


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


,


落在 了山顶的石盘上


,


真是妙不可言。)




2


)文中哪两个词把“仙桃石”写活 了?




3



用动作演示“飞、


落”,体会其神奇。


指导朗读第


2


自然段。


读出“新奇、< /p>


有趣”。




4


)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


,


再说它的形状


,


十分有条理。教师指着板

书梳理


,


师生合作读。




5


)我是小导游:请给第一次来到黄山的游客 们介绍介绍“仙桃石”吧。学生介绍


并评价。



4.


指名读课文第


1



2


自然段,评价读书情况。




1


)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正确、流 利。




2


) 指出读的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



迷途知返的反义词-青年节黑板报


迷途知返的反义词-青年节黑板报


迷途知返的反义词-青年节黑板报


迷途知返的反义词-青年节黑板报


迷途知返的反义词-青年节黑板报


迷途知返的反义词-青年节黑板报


迷途知返的反义词-青年节黑板报


迷途知返的反义词-青年节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