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微课题 资料 1
找春天教案-仪容仪表
小学二年级写话素材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二年级是一个孩子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进行相互衔接转换的最佳时机。在写话教
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突破的第一关就是有的可写,即有素材。而素材生活化的实质就
是学生现有的经验水平与写话所面临的动机、生活经验以及语文经验之间存在的连接。
一、立足二年级语文课本,选取写话素材。
(一)借助仿写、例文,提供适当的支架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
区域就称为“最近发展区”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
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
,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
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
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写话素材是影响学生写话活动的要素之一,这与学生写话的内在矛盾息息
相关。这个
矛盾即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现有经验水平与要完成的写话内容所面临的生活经验
和语文经
验之间的落差。基于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往往难以
完成任务。学生已有经验要转化成写话需要经历这样的转化(以下图为说明)<
/p>
:
因此,在二年级写话教学中,需要
教师给以跟多的帮助。古人云:
“若不仰范前贤,何
以贻厥后来
!
”人在学习语言和技能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模仿为阶梯。
具体而言,支架
可以产生以下作用:
1.
通过学习支架,学生可以“模仿”
、
“体验”、
“实践”
,让学生经历思
维的碰撞,经
历一些同伴或者老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从而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如仿写
可以转化为支
架:二年级上册《我有一盒彩笔》中,以儿童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今天和理
想的明天。以
“我来当小诗人”为题,让学生通过学习书中的句式,借助观察与已有的对
事物特点的掌
握进行仿写。例文可以转化为支架,为了加强例文对学生写话的针对性,我
们可以将预先
完成的例文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其中的转化过程,从而达到
学生将来学会
用这种方法来构思自己的写话。除了现成的完整的例文以外,我们针对自己
班上孩子的学
习和积累水平,还可以在指导的过程中送词语加以辅导。
< br>(附:
《有趣的书》教学设计和板
书)
< br>
学
生
现
有
经
验
(动机、经验、
表达)
写话任务所需要
的
经验(生活经
验
+
语
< br>言
表
达
能
2.
保证学生在写话水平有限,还不能完整完成写话任务时获得初步的成功体验,认识
到自己的潜在能力和进步空间。
在学习了写季节的文章,
自己也能观察到大自然的变化,
写出一年四季的作文。
如这是孩子们写《春天》的作文:
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河里的冰雪融化了,河边
还吹来一阵阵春风。
春风把大地吹绿了,
小草悄悄地钻出了地面,
发出了嫩芽。
地面开着各种各样的
野花,
有红的,
有黄的,
有紫的,
p>
有白的,
有粉的,
真是美丽极了!
农民伯伯种的桃树也开花了,
有全部开放的,有露了一点儿笑脸的,有还
是花骨朵的呢。旁边的柳树也不甘落后,吐出
了嫩芽,柔软的枝条在风中欢快地抖动着。
小鸟还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这时小朋友们也脱下厚厚
的棉袄出来活动了,有的在跑来跑去放风筝,有的去山坡上
植树,有的去郊外春游。
p>
啊,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爱春天!
3.
对学生积累经验为以后的独立写
作打下基础,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就是一个“语言游乐场”
,一方面不仅可以扩大儿童的知识
面,
掌握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儿童想象力、创造力、耐心和持
久性、
灵活性以及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事实上,我们的教材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作品,
自然应该
选取那些可以作为素材的文章,让它尽可能在训练学生说话写话中发挥出最大
价值。
p>
附:以部分课文为例按素材种类分类表
素材分类
写
景
类
课题
《秋天到》
《流动的画》
《风》
《我是什么》
《雾》
《植树的季节》
《瀑布》
《山寨》
页码
二年级上册
1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87
二年级上册
88
二年级上册
92
二年级下册
23
二年级下册
74
二年级下册
33
备注
季节类描写
第一节仿写
创编诗歌
第四自然段续编
看图说话写话
季节类描写
诗歌欣赏
景色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