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一带一路
教师节的-广工教务系统
2015年中考热点专题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一、【热点材料】
★201
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
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
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
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
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
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2014年
6月26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开幕。此次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共享与共赢
共荣的新机遇”为主题的国际
研讨会,必将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作和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投行倡议,这是政府间性质的亚<
br>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2014年
10月24日,包括中
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代
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2015年3月12
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
家,随后,世界各国纷纷要求加入亚投行,使亚投行扩围至57个成员
国。
二、【考查角度】<
br>(一)是什么?
1.“一带一路”含义:“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海上丝
绸之路。“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
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
,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
的路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
在一
起,在新航路开辟以前,古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沟通交流的重要陆上
通道;古代海上丝绸
之路产生于陆上丝绸之路之前,秦汉时期,中国和
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交流往来就已比较频繁;宋元时
期,从泉州、广
州出发商船经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到达东非和欧洲;明代,郑和的
船队最远
更是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2.“一带一路”上古代对外交往的著名人物、事件、城市。
一带:张
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马可•波罗来华(长安、敦煌)
一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泉州、广州)<
br>3. “一带一路”、亚投行开发建设体现课本中哪些观点?
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经济全球
化的影响;③竞争不忘合作,合作
实现共赢;④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承担着应
有的责任和义务。
4.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是孪生兄
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一带一
路”没有亚投行推动无法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单个
国家很难完成,设立亚投行可以推动‘一带一路’。亚投行相对顺利地
组建和发展,可以被
看成是“一带一路”具有全局意义的“开门红”。
(二)为什么?
1.从地理位
置分析我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条件:
西部深入大陆内部,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
接往来。
2.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国际意义
①是适应经济全球
化趋势的客观要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
于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
带”,有利于沿途各国因地制宜,利
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③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建
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
利于我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相互开放、互利
合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④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同
建设“经济带”,有利于加快中亚地
区的经济联系,增强各国综合国
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国内原因
①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的根本要求。
②是坚持民族平等、
团结、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③是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3.中国提
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得到 57个国家支持,表明了什么?
(意义)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
界的主题。②合作、共赢符合各国利益,也是世
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作为一个和
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被国际社会所公认。④建立公正、
合理的
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建设和
谐世界的必然要求
。
4.“亚投行”的正式运营将会对世界和中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
展,促进世界和谐繁荣发展。②有利于加强
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③能够为贫穷落后
国家的发
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④有利于建立公
正、合理的国际经
济新秩序等。
(三)怎么做?
1.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①要诚信对待沿线国家
,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②
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③正确处
理政府和市场
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参
与。④要以创
新思维办好亚投行,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
支持,促进经济合作。
2.“合则两利
,斗则两伤”。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
合作提出两点建议。
加
强沟通,互利互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公平公正,共享成果
3.中国为了扫清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政治障碍,应当采取哪些针
对性措施?
①严厉打击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
家统一
②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我国
的国家利益,反对
外部势力干涉,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4.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能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哪
些贡献?
①积极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知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好宣传工
作;
②
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为将来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好文化
基础;
③关爱社会、热心公益,积极承担西部开发的责任,为丝绸之路经济带
建设献计献策;<
br>三、【例题】
A组
1.小夏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华”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统一国家的建立
读《马可•波罗东行路线图》,据此回答2-4题。
2.
马可•波罗的游历路线必经的大洋、海峡是
A太平洋 马六甲海峡 (
)
B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
C大西洋 霍尔木兹海峡 D大西洋
台湾海峡
3.图中F与我国珠江流域纬度相当,猜想当年马可•波罗在F处见到的景
观是
( )
A沙漠茫茫,油井林立B吊脚竹楼,白纱蒙面C热情黑人,草裙起舞D驼队
成群
,商贸繁荣
4.“一带一路”从中国出发,经过下列哪几个大洲?
( )
①非洲 ②北美洲 ③亚洲
④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
府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
宣政院
的设置
6.阅读下列材料:
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
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
展区一:地理篇
(1)请你将图1中的A和F补充完整,并指出
西亚的安息古国在丝绸之路中
所起的特殊作用。(3分)
展区二:人物篇
(
2)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为什么?(2分)
展区三:文物篇
(3)
图2是他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
怎样的作用?(1分)
<
br>展区四:历史篇
(4)对比图1、图3,我国汉唐与元朝对外交往有何异同?其主要原因
是什么?
图
B组
1.“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将使
曾经繁荣几个世纪的丝绸之路迎
来新的生机,对世界经济将产生重要影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 )
①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②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基
点 ③将为沿途各国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④有利于把“引进
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3年8月10日至9月4日,河南黄河文化基金会联
合多家媒体开展申
遗文化采风活动,为保护一条具有千年历史,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
道。请
问这条交通要道是( )
A.丝绸之路 B.玄奘西游之路
C.鉴真东渡之路 D.郑
和下西洋之路
3.“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
的桥梁,被称为流动
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4.有人曾这样写道:“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打开的第
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
记。”这第一扇“窗”是指:
(
)
A.中国加入WTO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会议在上
海举行
5.今年5月,台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访问大陆,再次提出加入亚投行的
意愿。习近平主
席热烈欢迎朱立伦,并表示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下,
欢迎台湾加入亚投行。这说明:(
)
①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世界各国支持
②“一带一路”战略有利
于海峡两岸沟通交流
③“一带一路”战略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一带一路”战略涵盖
了台湾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遭到美日联手搅局,但
英国、法国、
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这表明亚投行建设:
( )
①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 ②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新秩序建设
③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 ④不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
7.材料一:2013年9月和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
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其贯穿欧亚大
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
战略,对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
义。
材料二:习近平
主席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网友小明认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了我国与
周边国家的合作,但
同时也加剧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竞争,不利于国家发展。
(1)据图写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
(2)简述新疆在新丝绸之路带开发中的人文条件优势。
(3)请对网友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5)请你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