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说”说课稿

萌到你眼炸
694次浏览
2020年08月01日 06: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全国第二届和谐杯小学“七说”说课大赛
说课稿





天津大学附属小学
赵中颖
2014年10月
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来自天津大学附属小学,我叫赵中颖。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
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平行四边形的认 识》一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本节 课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畴。“图形与
几何”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或 变化、图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图形的位置五个方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是图形的认识中的内容。 < br>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图形的认识”在三个学段中的要求有明显的层次性,第一学段要求
会“辨认” ,第二学段要求“认识”,第三学段要求“探索并证明”,从“辨认”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探 索证明”的层次要求,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
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 。
教材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相关知识编排如下:它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了平
行四 边形,本单元学习过平行与垂直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为五年级上册将要学习的平行四边
形面积计算做好铺 垫。所以本节课深入认识平行四边形在整个知识系统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
用。本单元知识结构如下:













平行与垂直的相关概念
画垂线
平行与垂直
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决问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认识梯形的特征
四边形间的关系
第一小节“ 平行与垂直”是深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则是理
解四边形间的关系的知识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认识平行四边形”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标对
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认 识平行四边形。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 索。”
教材有效地突出了这点,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原型,例如木梯、挂衣架、停车位等,从这些

2


生活原型中分别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直观图,接着利用小组合作发 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又通过动手操作,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这一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最后通 过“做一
做”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个编排体现了观察 猜想 发
现 应用的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于生活的理念。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数学思考: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过程中认 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
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问题解决: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其中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使学生体会平行
四边形在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发展对“图形与几何”
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这一基本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二、学情分析:
1、 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特征,在
本单元第一小节又认识了垂直与平行,掌握了画垂线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 了
知识基础。
2、 已有生活经验:
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一些 立体或平面的图形,如积木、七巧板、折
纸等,还有生活中常见的楼梯扶手、篱笆、墙砖、折叠门、升降 机等,这些都为学生认识平
行四边形提供了感性材料,是学习本课很好的生活经验。
三、教学模式:
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目标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 方向、过
程及结果,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目标驱动有< br>效课堂教学》,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又探索了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实施该教学模

3


式的环节如下:
(一)有效导课
(二)有效出示“目标”
(三)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
(四)有效反馈 < br>基本理念:师生在目标指引下开展有效“教”与有效“学”的过程,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以教学 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核心。
原则:教师以目标为依据,围绕目标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 效果,学生以教学目标
为动力,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评价学习成效。
实施策略:
本节课在有效导课这一环节中采取的策略是猜图导入;有效出示“目标”环节中,用简
洁易懂的 语言、以知识树的形式巧妙出示;在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环节中,分两个
层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一是联系生活、初步感知,二是引导参与、操作探究;在最后的有
效反馈环节,抓住课中的三个反馈时 机及时进行:一是新授课前(即复习阶段反馈),二是新
授课中(即课中若干个知识点的分层反馈),三 是新授课后(即讲后集中练习反馈)。
四、教学设计:
在对以上教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本门学科的教学模式,这节课我共设计了五个
教学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一)猜图导入,引出新知。3′
(二)明确目标,引领学习。2′
(三)引导参与,操作探究。20′
(四)练习检测,巩固提升。10′
(五)回顾整理,评价反思。5′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猜图导入,引出新知。3′
教师首先给出3个被遮住一部分的四边形,让学生根据露出 部分的特征猜测分别是什么
图形(答案分别是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喜欢的“猜图”游戏导入,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br>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明确目标,引领学习。2′
由本课切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相关知识、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展望未学知识,

4


同时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接下来用 简洁易懂的语言概
括本节课学习目标并粘贴在黑板上,学习目标精炼为16个字:“理解特征,了解特性 ,认识底高,
正确画高。”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由本节课的学习引出教材关 于这一内容的三段学习过程,并用知识树的形式展
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的纵向脉络,明确学习目 标和学习要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本
着“当做学生,简洁易懂”的理念概括出来并贴于黑板,更是起到了 引领学习的作用。
(三)引导参与,操作探究。20′
1、联系生活,初步感知。2′ < br>先请学生回想生活中在哪见过平行四边形,同时用课件出示实物图片,然后从生活原型
中抽象出平 行四边形的几何直观图。
【设计意图】: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原型抽象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把看到的 、感受到的活生
生的数学带进课堂,融入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 的
应用价值。
2、动手操作,体会特征。4′
学生四人一组,每人从学具袋中的4 种不同材料里选一种动手创造一个平行四边形,材
料有:小棒、点子图、白纸、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接下来展示4种不同作品,并分别让
学生说明制作方法。学生发现:用小棒、点子图、三角形做出的平 行四边形比较规范,而用
白纸画的总画不像,教师指出,这是因为没有抓住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从而激发 学生探究特
征的欲望。
【设计意图】: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本环节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 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
生从材料中自选一种动手创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实践过程中初步感悟平行四边 形的特征,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讨论交流,探索特征。4′
本环节的流程是:猜想 验证 发现 应用。结合刚才自己制作的平行四边形,让学
生先猜猜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可能会说出对边平行、对边相等,接下
来老师激励学 生用手中的学具想办法验证猜想,然后请同学汇报验证过程,得出结论,总结
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 等的特征,完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最后有一个小练习,给出几
个图形,判断哪几个是平行四边形。
练习: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下面那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5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先猜测图形的特征,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和交流, 最后
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了猜想 验证 发现 应用这样一个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习过 程
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与倾听中进行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
主 学习意识,而且还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
4、认识底高,练习画高。5′
本环节的流程是:提问 解决 发现 应用。教师先提出问题:“你能量出平行四边
形上下两条边的距离吗?”让学生自己量并画出量的线段,通过展示不同位置的画法,明确
这样的线段 能画无数条,然后教师指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最后让学生画出另一组底的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 过学生自己量、画,得到了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再让学生在不
同组平行线间画高,可以很好地让学 生领悟高与底互相对应的关系。
5、动手操作,发现特性。5′
让学生拉动长方形框架,说 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交流,总结出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特性,
并从拉动的过程中感悟图形的变与不变的规 律,再找出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特性的实例。
【设计意图】:本环节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 拉动框架的过程中发现特性从中感悟变
与不变的规律,向学生渗透世界观教育,再联系生活找出特性的应 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
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练习检测,巩固提升。12′
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这节课的学习接近尾声,想不想 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激
发学生练习的欲望,然后学生独立完成达标练习卷,达标题目包含本节课 知识点和重难点,
做完后集体订正,评价学习效果。(当堂达标练习卷附后)
【设计意图】: 以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进行考察,练习内容有层次性,了解学生本节课基础
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进 行能力考核,同时,练习内容以纸介形式集中进行能更好的进行
有效反馈。
(五)回顾整理,评价反思。3′
分为三个层次:
1、小结全课: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
2、集体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
3、教师评价:小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 脉络,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五、板书设计:

6















【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以本课教学模式的理念为指导,以突出目标为特点,用简洁
易懂的语言概 括了16字学习目标,每个目标对应一个知识点,使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到本节课
的重点,有利于学生理清 知识脉络。
六、课堂评价:
《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 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
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要体现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 多样化,发挥评
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本节课的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评价主体 有教
师、学生自己、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马上给予评价,如:你的观
察真仔细、你说的太棒了、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另外,教师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评和互
评,如:你同 意他的观点吗?你怎么看待你刚才的错误?你来当裁判,说说他们俩的做法怎
么样?在教学的最后,还单 独安排了评价环节。在评价方式上,有学习过程中的口头提问和
课堂观察,练习反馈中的书面测试。
七、资源开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使用课程资源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而其能够
有效使用的前提是具有“针对性”。本节课,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资源开发:
(一)文本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文本资源,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开发能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用。如本 节课,教
材通过几幅图直接引出了平行四边形,我为了引发学生兴趣,同时体现知识间的联系,采取
7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理解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了解特性:具有不稳定性
平行四边形
认识底高

正确画高


了猜图形的形式,巧妙的复习了长正方形的特征并导入新课。
(二)工具资源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学具,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模型和较难想象
的几何体 。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小棒、点子图、白纸、三角形纸片、吸管框架等学具,
用以操作,帮助学生理 解并增强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 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节
课,利用课件制作了知识树、呈现了生活中的照片、图片等,给学生 以更感性的认识,降低
了学习难度,活跃了课堂气氛。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8


当堂达标练习卷
一、填一填: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 )且( )。
2、平行四边形可以画( )条高。
3、右图平行四边形的底长( )厘米,高( )厘米。
4、把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拉成直角,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 )或( )。
5、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6cm,把它拉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二、辨一辨:(用“√”或“×”表示)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2、平行四边形有2条高。 ( )
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 )
4、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高,能画无数条。( )
三、选一选:
1、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周长
( )。
A、大 B、小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画( )垂线。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四、画一画:
1、在图1里画一条线段,把图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A D
18 31
40
图1 图2 图3 图4

B H
C
2、在图2里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考考你:
1、如图3所示,DH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说明理由。
2、在图4两条平行线之间画2出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再想想,能画多少个?
3、右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9






全国第二届和谐杯小学“七说”说课大赛
说课稿





天津大学附属小学
赵中颖
2014年10月
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来自天津大学附属小学,我叫赵中颖。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
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平行四边形的认 识》一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本节 课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畴。“图形与
几何”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或 变化、图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图形的位置五个方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是图形的认识中的内容。 < br>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图形的认识”在三个学段中的要求有明显的层次性,第一学段要求
会“辨认” ,第二学段要求“认识”,第三学段要求“探索并证明”,从“辨认”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探 索证明”的层次要求,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
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 。
教材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相关知识编排如下:它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了平
行四 边形,本单元学习过平行与垂直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为五年级上册将要学习的平行四边
形面积计算做好铺 垫。所以本节课深入认识平行四边形在整个知识系统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
用。本单元知识结构如下:













平行与垂直的相关概念
画垂线
平行与垂直
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决问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认识梯形的特征
四边形间的关系
第一小节“ 平行与垂直”是深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则是理
解四边形间的关系的知识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认识平行四边形”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标对
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认 识平行四边形。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 索。”
教材有效地突出了这点,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原型,例如木梯、挂衣架、停车位等,从这些

2


生活原型中分别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直观图,接着利用小组合作发 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又通过动手操作,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这一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最后通 过“做一
做”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个编排体现了观察 猜想 发
现 应用的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于生活的理念。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数学思考: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过程中认 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
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问题解决: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其中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使学生体会平行
四边形在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发展对“图形与几何”
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这一基本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二、学情分析:
1、 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特征,在
本单元第一小节又认识了垂直与平行,掌握了画垂线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 了
知识基础。
2、 已有生活经验:
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一些 立体或平面的图形,如积木、七巧板、折
纸等,还有生活中常见的楼梯扶手、篱笆、墙砖、折叠门、升降 机等,这些都为学生认识平
行四边形提供了感性材料,是学习本课很好的生活经验。
三、教学模式:
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目标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 方向、过
程及结果,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目标驱动有< br>效课堂教学》,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又探索了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实施该教学模

3


式的环节如下:
(一)有效导课
(二)有效出示“目标”
(三)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
(四)有效反馈 < br>基本理念:师生在目标指引下开展有效“教”与有效“学”的过程,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以教学 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核心。
原则:教师以目标为依据,围绕目标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 效果,学生以教学目标
为动力,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评价学习成效。
实施策略:
本节课在有效导课这一环节中采取的策略是猜图导入;有效出示“目标”环节中,用简
洁易懂的 语言、以知识树的形式巧妙出示;在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环节中,分两个
层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一是联系生活、初步感知,二是引导参与、操作探究;在最后的有
效反馈环节,抓住课中的三个反馈时 机及时进行:一是新授课前(即复习阶段反馈),二是新
授课中(即课中若干个知识点的分层反馈),三 是新授课后(即讲后集中练习反馈)。
四、教学设计:
在对以上教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本门学科的教学模式,这节课我共设计了五个
教学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一)猜图导入,引出新知。3′
(二)明确目标,引领学习。2′
(三)引导参与,操作探究。20′
(四)练习检测,巩固提升。10′
(五)回顾整理,评价反思。5′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猜图导入,引出新知。3′
教师首先给出3个被遮住一部分的四边形,让学生根据露出 部分的特征猜测分别是什么
图形(答案分别是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喜欢的“猜图”游戏导入,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br>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明确目标,引领学习。2′
由本课切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相关知识、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展望未学知识,

4


同时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接下来用 简洁易懂的语言概
括本节课学习目标并粘贴在黑板上,学习目标精炼为16个字:“理解特征,了解特性 ,认识底高,
正确画高。”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由本节课的学习引出教材关 于这一内容的三段学习过程,并用知识树的形式展
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的纵向脉络,明确学习目 标和学习要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本
着“当做学生,简洁易懂”的理念概括出来并贴于黑板,更是起到了 引领学习的作用。
(三)引导参与,操作探究。20′
1、联系生活,初步感知。2′ < br>先请学生回想生活中在哪见过平行四边形,同时用课件出示实物图片,然后从生活原型
中抽象出平 行四边形的几何直观图。
【设计意图】: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原型抽象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把看到的 、感受到的活生
生的数学带进课堂,融入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 的
应用价值。
2、动手操作,体会特征。4′
学生四人一组,每人从学具袋中的4 种不同材料里选一种动手创造一个平行四边形,材
料有:小棒、点子图、白纸、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接下来展示4种不同作品,并分别让
学生说明制作方法。学生发现:用小棒、点子图、三角形做出的平 行四边形比较规范,而用
白纸画的总画不像,教师指出,这是因为没有抓住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从而激发 学生探究特
征的欲望。
【设计意图】: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本环节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 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
生从材料中自选一种动手创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实践过程中初步感悟平行四边 形的特征,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讨论交流,探索特征。4′
本环节的流程是:猜想 验证 发现 应用。结合刚才自己制作的平行四边形,让学
生先猜猜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可能会说出对边平行、对边相等,接下
来老师激励学 生用手中的学具想办法验证猜想,然后请同学汇报验证过程,得出结论,总结
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 等的特征,完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最后有一个小练习,给出几
个图形,判断哪几个是平行四边形。
练习: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下面那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5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先猜测图形的特征,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和交流, 最后
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了猜想 验证 发现 应用这样一个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习过 程
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与倾听中进行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
主 学习意识,而且还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
4、认识底高,练习画高。5′
本环节的流程是:提问 解决 发现 应用。教师先提出问题:“你能量出平行四边
形上下两条边的距离吗?”让学生自己量并画出量的线段,通过展示不同位置的画法,明确
这样的线段 能画无数条,然后教师指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最后让学生画出另一组底的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 过学生自己量、画,得到了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再让学生在不
同组平行线间画高,可以很好地让学 生领悟高与底互相对应的关系。
5、动手操作,发现特性。5′
让学生拉动长方形框架,说 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交流,总结出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特性,
并从拉动的过程中感悟图形的变与不变的规 律,再找出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特性的实例。
【设计意图】:本环节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 拉动框架的过程中发现特性从中感悟变
与不变的规律,向学生渗透世界观教育,再联系生活找出特性的应 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
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练习检测,巩固提升。12′
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这节课的学习接近尾声,想不想 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激
发学生练习的欲望,然后学生独立完成达标练习卷,达标题目包含本节课 知识点和重难点,
做完后集体订正,评价学习效果。(当堂达标练习卷附后)
【设计意图】: 以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进行考察,练习内容有层次性,了解学生本节课基础
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进 行能力考核,同时,练习内容以纸介形式集中进行能更好的进行
有效反馈。
(五)回顾整理,评价反思。3′
分为三个层次:
1、小结全课: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
2、集体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
3、教师评价:小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 脉络,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五、板书设计:

6















【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以本课教学模式的理念为指导,以突出目标为特点,用简洁
易懂的语言概 括了16字学习目标,每个目标对应一个知识点,使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到本节课
的重点,有利于学生理清 知识脉络。
六、课堂评价:
《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 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
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要体现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 多样化,发挥评
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本节课的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评价主体 有教
师、学生自己、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马上给予评价,如:你的观
察真仔细、你说的太棒了、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另外,教师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评和互
评,如:你同 意他的观点吗?你怎么看待你刚才的错误?你来当裁判,说说他们俩的做法怎
么样?在教学的最后,还单 独安排了评价环节。在评价方式上,有学习过程中的口头提问和
课堂观察,练习反馈中的书面测试。
七、资源开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使用课程资源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而其能够
有效使用的前提是具有“针对性”。本节课,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资源开发:
(一)文本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文本资源,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开发能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用。如本 节课,教
材通过几幅图直接引出了平行四边形,我为了引发学生兴趣,同时体现知识间的联系,采取
7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理解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了解特性:具有不稳定性
平行四边形
认识底高

正确画高


了猜图形的形式,巧妙的复习了长正方形的特征并导入新课。
(二)工具资源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学具,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模型和较难想象
的几何体 。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小棒、点子图、白纸、三角形纸片、吸管框架等学具,
用以操作,帮助学生理 解并增强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 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节
课,利用课件制作了知识树、呈现了生活中的照片、图片等,给学生 以更感性的认识,降低
了学习难度,活跃了课堂气氛。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8


当堂达标练习卷
一、填一填: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 )且( )。
2、平行四边形可以画( )条高。
3、右图平行四边形的底长( )厘米,高( )厘米。
4、把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拉成直角,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 )或( )。
5、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6cm,把它拉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二、辨一辨:(用“√”或“×”表示)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2、平行四边形有2条高。 ( )
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 )
4、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高,能画无数条。( )
三、选一选:
1、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周长
( )。
A、大 B、小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画( )垂线。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四、画一画:
1、在图1里画一条线段,把图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A D
18 31
40
图1 图2 图3 图4

B H
C
2、在图2里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考考你:
1、如图3所示,DH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说明理由。
2、在图4两条平行线之间画2出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再想想,能画多少个?
3、右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9

国学网-中班上学期幼儿评语


林语堂散文-认知实习报告


黄果树听瀑-人口政策


蜡笔小新语录-南京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


第一天上班自我介绍-福建阳光高考网


充满阳光的句子-北影分数线


2018小年-致病菌


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