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939次浏览
2020年08月02日 16: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平谷中学-司法部司法考试报名


龙源期刊网 http:
《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作者:徐灵君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08期

第一部分:教学准备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 教材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是在前几节长度、温度和质量
等有关测量内容基础上的再拓展 。停表的使用在很多实验探究中都要涉及到,并且学会珍惜时
间将令学生受益终身。因此,本节课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时间有关知 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也了
解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但深层次上的 了解不足。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长度、
温度和质量的测算方法以及一般的探究过程。因 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尝试 应用已知的科学方法去解决某些未知的
具体问题。本节课的重难点:停表的使用,让学生有珍惜时间的观 念;学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
三、教学目标
1.知识 与能力:知道时间的单位和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
测量工具,初步学 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查找资料——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应用感受——理念升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古代
几种计时工具的发明,树立一种民族自豪感,
从而增强爱国情感;通过对本节课实验 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以及
珍惜时间的科学态度。
四、课前准备
教师演示用具:散文《匆匆》,时间作息表,钟,表,停表。
学生实验器材:学生课前准备有关时间测量方式的图片及历史资料,学生每桌准备机械停
表。


龙源期刊网 http:
《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作者:徐灵君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08期

第一部分:教学准备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 教材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是在前几节长度、温度和质量
等有关测量内容基础上的再拓展 。停表的使用在很多实验探究中都要涉及到,并且学会珍惜时
间将令学生受益终身。因此,本节课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时间有关知 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也了
解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但深层次上的 了解不足。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长度、
温度和质量的测算方法以及一般的探究过程。因 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尝试 应用已知的科学方法去解决某些未知的
具体问题。本节课的重难点:停表的使用,让学生有珍惜时间的观 念;学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
三、教学目标
1.知识 与能力:知道时间的单位和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
测量工具,初步学 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查找资料——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应用感受——理念升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古代
几种计时工具的发明,树立一种民族自豪感,
从而增强爱国情感;通过对本节课实验 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以及
珍惜时间的科学态度。
四、课前准备
教师演示用具:散文《匆匆》,时间作息表,钟,表,停表。
学生实验器材:学生课前准备有关时间测量方式的图片及历史资料,学生每桌准备机械停
表。

外国人的生活习惯-三一学院


考研准考证号查询-描写家乡景色的作文


下载个人简历表-江苏二级建造师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军训感言800字


英语爱情格言-标书模板


先秦散文-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河南新乡学院-优秀的记叙文


国家档案局网站-放风筝的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