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
纪伯伦名言-畅想未来作文
连云港市小学数学教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  四 年级  第  五 课
初等教育系  11本理二班  魏明玉 
课题名称
 
三角形
教学内容
 
分析
课标中:要求学生认识三角形,会画三角形的高,能掌握三角形周长面积计算
公式
 <
br>教材中:本单元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过三角形的基础上
教学的,也是以后
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内容分四段安排:第一段通过例
1、例2形成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
特征;第二段通过例3教学三角形的分
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第三段通过例4
教学三角形的
内角和;第四段通过例5、例6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学对象
 
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什
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
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
在前面的图形教学中,学生学会了用折、剪、拼、量、算等方法探究有关图形
知识,在学习方法
上也有一定基础。
 
教知识与技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
学能
 
 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目
标
 
过程与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
法
 
 应用。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与价值观
 
的能力。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环境
宽敞的教室、充足的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策略构思
由学生自我探索发现领悟三角形
 
主要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
细观察一
下你能在图上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
来。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让学生说一说。生:红领巾、标志
牌……
      3.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
么特点?
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
自己喜爱的三角形。并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
个角、几个顶点?老师也画一个。 
出示学生画的三角形。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用自己 
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回答: 
    。。。。。。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讨论:怎样说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 
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教师用准备好的三条线段的教具在黑板上摆放帮助理解关键词:三条线段、
围成。
 
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老师手上拿着平行四边形说:平行四边形有高,那么三角形有高吗? 
生:有。 
    师:把准备好相应的三角形学具试着让学生指一指它们的高。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准备在黑板上示范作高) 
    (1)看书自学。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请打开书81页,
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
样画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师:谁来说一说? 
    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
表示,
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高。 
    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 
质疑: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
组底和高吗?为什么?新课标第
一网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指一指三角形的高,使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三
角形的
高就是顶点到对边的距离,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也加强
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
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有针对性指导使
学生加深了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
时也使学生了解
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难
点。】 
    接
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发放课前教师准备的三角形,让学生按要求小组之间
合作画高。展示学生作品,展示时
学生互评互议,总结画高的好方法以及注意
事项)。最后,让学生谈谈画高时的感想与收获。 
出示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作底),你能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吗? 
学生试画,画后发现高是另一条直角边。 
出示另两条底边,学生在答题纸上画出对应的高。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同学们,在生活中三角形有着广泛的运用,仔细观<
br>察你能发现什么?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
么特性?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
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
,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
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
br>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你还想了解和三角形有关的哪些知识?
 
教学评价
对学生:课前应该做好预习工作,结合实际,了解三角形
对教师:充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三角形的知识更形象地展现给学生
对课堂: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板书设计
 三角形 
1.三角形的特征:三个角、三个边、三个顶点
2.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
形叫做三角形。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4.课后作业
*(该模版由连云港师专冯伯虎教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