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教科书编排思路与内容解析

余年寄山水
771次浏览
2020年09月13日 08: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邮电世纪学院-承诺书格式


三年级语文教科书编排思路与内容解析

三年级跟二年级的教材有很多变化, 与其他版本的教材也有很多变化。新编
的体例和选文,新的成分比重是相当大的。
我们为什么 要做这样的改变,在做这样的改变时,有什么思考?怎么解决问
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进入的三年级
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编写思路和显著特点

进入三年级
一、 学生起点分析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什么情况,我们一定要非常清楚,才能更好的教学。
(一) 基于文本
1、 课程标准
提供了学段的目标,能达成前一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是理想的教学状态。
我们首先要看第一学段提出了哪些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设计。
2、 教科书
教科书里有哪些内容,这与课程标准不同,更加具体而开放。教科书里安排
的内容已经实施到了哪一步?
教材编写者和执教者都要熟悉这个。
小循环的教学者可能会拔高要求。
(二) 基于现状


理想状态和现实有区别。文本分析可能会达到目标,但是每个方面不一定均< br>衡。这就是我们的逻辑起点。怎么实施教学这是前提条件。
1.知识储备
2.学习能力
3.思维水平
二、 课程目标分析
这个可以告诉我们到哪里去
第二学段目标 第三学段目标 第四学段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我们不能近视,要看远一点,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清晰,同时也要关照到五六
年级的学习到达到什么程度。
老师们需要格外关注高中的课标。我们的义教课标有点久了,提前了解高 中
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体系,任务群,对我们的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可以思
考起来。

特殊的三年级
这是一个学段的起始年级。作为家长,我也有些紧张。据说一到三年 级孩子
的差距就会被拉大。为什么呢?
1.学习容量加大
2.学习难度加深
3.容易拉开差距
很多年前有很多人研究,三年级会有马鞍形的变化,什么情况呢?
低年级识字写字为主,获取信息多,低水平研究多。思维水平加深后,
要求就加深了。对于三年级的教 材



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人文主题
普通单元6,特殊单元2
三上 学校生活、童话世界、金秋时节、策略单元:预测、习作单元:观察;
祖国河山、我与自然、美好品质
三下 可爱的生灵、寓言、中华传统文化、观察与发行、制作单元:想象、
多彩的童年、奇妙的 世界、有趣的故事
单元的选择我们一般是这样考虑的。以三上为例。
美好品质;学校生活、祖国河山、童话世界;金秋时节、观察、我与自然
如果就课文进行分类也是可以的。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从课文中就可以看出来。
《不懂就要问》《手术台就是阵地》里的白求恩,《掌声》里的英子;《灰雀》
里的列宁和小男 孩;《一块奶酪》《去年的树》里的承诺;《那一定会很好》里面
的树。对生活很美好,愿意去实现自己 的愿望。
《司马光》《金色的草地》《在牛肚子里旅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让这个 世界变得美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期望,让每个个体变得美好,希
望小孩子读着这套教材长大,对生活 充满热爱,对未来充满期待,这样的期待就
藏在我们的课文中。
看课文的内容,我们会发现情趣理是兼顾的。

语文要素
单元 人语文要素


文主题
一 学
校生活








每一个语文要素都能从课程标准中找到对应的目标。比如:
阅读
三上: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
三上:带着问题默读,读懂课文意思
三下:借助关键句学会概括
三下: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三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习作
三上: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三上: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三下:体会优美生动语句















阅读时(在每个单元的导语里)


语文要素之间的关注
1.默读
二年级 开始学习默读
三年级 默读时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带着问题默读。
后续年级 提高默读的速度

2.理解词语
一二年级 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
三年级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后续年级 在实践中运用

单元内部结构
普通单元
导语 课文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识字加油站书写提示

导语篇章页
篇章的设计精巧,花费了大量的心力。
比如:三上第一单元
人文: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
知识: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


所有人文的主题基本上都有关键词。一下子就能看明白

比如,三上第四单元
人文: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

比如,三上第五单元
人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流行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写下来。
单元的篇章设计对后 面的教材教学是有引导作用的。希望老师们可以好好
用,看怎么可以把这些更好地利用起来。


略读课文
呈现方式不同,具体要求也不同。
精读课文是课后练习,略读 更多提倡让学生自己读书,在读前提出问题。我
们给出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下面就是正文的部分。通过排 版也来区分他。精读是
橘黄的,略读是绿色的。
教学要求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篇略读后有两个泡泡:
1.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2.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我们希望能扩大孩子阅读的量。可以跳过去,不影响他初知文章大意就
行。



快乐读书吧
1.多种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比如《在那替米 奥的王国里》,这是童话的单元。我们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文
体,而是通过一段语言把孩子带入情境。我们 还可以给一个阅读的片段来让孩子
感兴趣。
2.弹性要求(必读+选读)
必读和选读还有一个推进。
3.指导阅读方法
学生不但要读,还要有机融入方法这就更加好。呈现必要的方法在教材
里。
三下《小故事大道理》,讲道理的寓言。三上童话,三下寓言,都是符
合学生特点的。


精读


略读
课外阅读






编写思路和显著特点


一、 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
1.比如,三上一单元
知识:阅读时光祖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后面的三篇课文是这样呈现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后题: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花的学校》课后题:给了两个句子,都是拟人的表达。
《不懂就要问》课后题: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事,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
同学交流。
交流平台:提供课外的例子。
我在读书时,常常读到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语句。
看到这样的语句,我会多读几遍,然后抄写下来。
希望多写一写,记一记,以后习作的时候就 可以运用。尽量跳出教材的交流
范畴。把有新鲜感的拿出来。
2.比如,第二单元
知识:用多种方法理解有难度的句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这是一个事后的反思。 当我们回顾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这个理解的词语我
们是怎么做的。明朗与明亮有什么关系呢?跟具体的 字义相关,我们可以怎么理
解?
它有可能根据乱来推测字的意思。还有什么方法呢?找反义词 。不规则就是
凌乱。至少大体可以推测出这个词语的意思。这些方法孩子们并不陌生,但是需
要 更多尝试和练习。
《秋天的雨》:读到这里我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这里运用的方式是


结合下文来理解。
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非常重要的一步。
交流平台
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这里是为了梳理一二年级理解词语的方法 。让他把所有的方法都来交流和归
纳。看看哪些方法都有实践。
词句段运用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的?
憧憬,忐忑不安。这些词语可以根据字形,联系文章内容。
1.比如,三下八单元
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方帽子店》《枣核》《漏》通过表格、示意图等形式,或者提纲来复述
故事。
在语文园地中交流复述故事的要领。
交流平台:
在熟知故事的基础上,把故事讲出来。这是对于复述方法的总结。
词句段运用: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一般情况,我们做一个单项的练习就是人 称的转换。把冒号引号去掉,人称
变一变。这里我们就放在一个交际语境中进行练习。这个符合口语交际 的现实。

课文1
词句段运用
导语 课文2 交流平台


习作
课文3
点名要素 落实要素贯穿方法指导 实践运用
梳理总结进一步提炼方法

这是理想的模式,实际会有变化。

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
学段的一般性目标、单元重点目标、本课的个性化目标

我们在设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的时候,至少要考虑这三个方面。依课文而定侧
重于什么。
1.比如,三下《父亲、树林和鸟》
知识:说说加点的部分你有什么感受,然后选择一句抄下来。
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为什么我们看到网上的戾气比较重,很多人可能是不管事实说话。有的是因
为自己不能提取信息 ,得出观点。我们希望小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根据课
文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评价和观点。


每一句话,可能在文章中能找到原句,也可能需要提供分析才能找到答案。
比如,最后父 亲是不是猎人。这个不是对错的判断,而信息不足以支撑观点。这
里面思辨的空间非常大。让学生去发现 阅读思维的价值。
2.比如,《带刺的朋友》,中间有很多很生动的语言,可以供我们交流。
课后题:多读几遍,体会生动的语言
看看“我”对刺猬的称呼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从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体会这个变化里面的情感因素。
一个人变得越来越亲密,称 呼一定会发生变化。三年级的小朋友是不是适合
知道这个东西。但是非常难得,课文中能呈现的,可以让 学生感知的,不是知识,
让他体会语言的丰富,很好。
最后的选做题,读一读这个故事,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实践。也是结合课文目
标提出的要求。
比如,《掌声》。默读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变化?如果

提倡
1.心中有全局,树立整体意识
2.充分利用每课的课后练习
3.加强整合,灵活处理单元内各板块的内容
4.人文内涵与语文要素有机融合
5.重视单元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引导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

避免:


1.孤立处理教材内容,忽视教材内容之间的 联系
2.机械地按照教材顺序实施教学
3.只重视单元要素,忽视其他目标
4.忽视课后练习,随意开放教学内容
5.不关注传统课文的新功能
一定要通读教 材,通读教参。好好读教师用书。从三年级开始,我们花了非
常多的精力在教师用书上,希望能够通过这 个来实现我们的编写意图。为什么要
设置这个单元?怎么设置?偏差是什么?教材说明。教材说明。教学 的时候完全
不一样。

二、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素养提升
交流平台
我们的每一道题目都隐含着方法的引导。我对三年级上的交流平台解读一
下。
新鲜感
新词、
新概念(认知结构里不存在的事物)
陌生化的表达

理解词语的方法——
借助图画
借助上下文语境
联系生活经验


近义词替换
语素义叠加
……
方法的灵活运用
阅读过程的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特别重要,这是主动运用方法的过程,三年级,我们指向让孩子 了
解到不认识词语的时候,可以建构,实现理解的目标。

比如,童话单元
我们主要是以趣味为主。想象特别鲜明。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阅读的兴趣。

比如,祖国河山的单元
提示学生理解关键句理解段意;提示关注关键句、引导运用关键句围绕 一个
意思写。。比如《花钟》,提示了这个自然段要写的内容,要用自己的语句概括一
下。对于 关键句的学习,我们可以怎么做出梯度。这个需要我们思考。

比如,积累语言
摘抄
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归类摘抄,鼓励读背、写感受,提高信息素养(会
在右 下角注明出处,希望孩子能梳理信息的来源)

比如,默读
这是我们这一册里,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出声、不指读,提 升阅读质量,为提高默读速度做准备。不理解的内容读
后解决。边读边思考。
遇到这儿就跳过 去。在一般情况下,难度适中的材料,用这样的方法。不要
被低水平加工的内容困扰。

比如,三下生动的语句
通过具体实例提示“什么是生动的语句”
引导“鉴赏”生动的语句
对小朋友不要提太高的要求,想想带给我怎样的感受,同样的生动的 语句这
样的册次,要有不同的梯度。有意识的这样做,希望每一次都有提升,

提倡
1.树立方法意识,将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贯穿整个单元;
2.将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3.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收获,提升理性认识
4.灵活处理交流平台与其他板块的关系 < br>很多交流平台的内容,我们可以在习作中运用,就不用在这里进行。主要是
为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 。
避免
1.学习方法预约的教学割裂,贴标签式的学习。
2.孤立处理教材内容,忽视交流平台与其他内容的联系
3.机械实施教学,让学生读背交流平台
4.将交流平台作为考试内容

所有的知识都是在具体的运用中才会有价值。不要机械的考察学生的学习。
北京的一个老师考察,赵 州桥不但什么而且什么。我觉得这样的考察是没有意义
的。要给他一个语境来考察,这样是有价值的。如 果死记硬背就没有必要了。

方法无处不在——
1.读书的方法
童话、寓言等不同文体的方法
2.学习多音字的方法
三上有20多个多音字,学了 这个多音字后就不再注音了,要根据他的意象
来注音,很多时候都很难,希望孩子能用起来。
关于多音字,我们不要超出教材的要求学习多音字。多音字是我之前学过这
样字的另外的音,我第二次认 识他的另外一个读音。第一次就把这个音找准,下
一次学到另外一个音的时候再学。

识字的方法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能够做到:知道形声字的基本规律。但是形声字的理
据性不容乐观。
1.表义笼统,粗疏不确定,很多形旁只起信息提示的作用,
咬、叼、嚼;叫、喊、嚷;啪、哗、啦
2.形旁与字义的联系,是一部分字,不是所有字。
常用的高频字,形声字的形旁表义率只有15%;
比如,马旁的字。很多已经没有办法理解意义。三点水的字,失去了与
水的联系。


3.同一声旁表示多种读音,声旁与形声字的读音关系具有多样性。
相当一部分是间接提示。比,包字族的字。
4.表调功能弱。声旁的调类不一致。
声旁读音与整字读音完全一致,周有光统计,有效表音律39%
声旁表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的孩子在认识孩子的时候,他们的方式不一样
读取汉字
1.直接提取
2.利用声旁推理
3.利用同声旁字推理 学过,直接提取就会是鸿鹄之志;第二是利用同声推理。就会变成洪浩之志;
利用声旁推理,鸿告之 志
我的经历是遇到尴尬的时候,我的读音就错了。
我想说的是,从三年级开始,我们一定要:
1.更加关注不和规则的形声字,避免泛化类推导致读音错误
2.鼓励自主识字
3.区分“见面字”:认读字:写字的不同要求
我们每次都在提,但是有的老师可能还是不清 楚。见面字就是带读字,借助
拼音可以读就行了,不需要认识。见面字不要求考试,练习中出现了要注音 。波
澜壮阔的澜,小朋友不认识就要注音。
这三类字的要求是不同的,区别也不同。



写字
1.鼓励自主学习
2.分类指导
3.重点关注易错字,只能怪点指导未学过的部件
4.创造机会在词语句子语境中运用
5.关注学生日常使用汉字的真实状况,有针对性地补救
同音替代的问题怎么解决,加强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加强语言实践,强调积累运用
1.词语
(1)关注词语的结构特点
(2)促进理解和运用
(3)激发学习词语的兴趣
交流平台:
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
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
源源不断、念念不忘、无忧无虑、无边无际……
看 词语就会有画面,数字与数字就会有不同的特点,看着就会非常有趣,
在有趣中有积累词语的愿望。建立 与生活经验紧密的联系。
(4)建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5)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懒洋洋、慢腾腾,兴冲冲
不仅是词语的积累,而是要在情境中理解和运用。
(6)灵活选用理解词语的方法
(7)辨析近义词的不同使用范围
(8)提高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有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是会误用,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因为 见少了,
我们最终还是要指向的大量的阅读,见多了自然就会理解准确。
2.句子
(1)正确朗读(通过争取的停顿和重音,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
(2)在语言实践中感知“得”的用法
(3)感知特殊的语言形式
大量的语言积累后,孩子自然会有积累。
3.段落
从阅读学表达,促进读写结合。
4.写字
开始要求写钢笔字,指导把字写美观
5.修改符号
为学生修改习作提供技术支持。让学生使用专业的工具来做这件事情。
6.书面表达

7.语文生活
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给自己的小组取名字。体现语文可以在生活中得到的
运用。



四、创新编排体例,实现特殊功能

阅读策略单元
预测,三上是第一个预测的单元。我们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单元?
阅读的策略很多,但是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呢?
1.激活原有知识,产生阅读期待。
2.“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通过“猜测——证实”建构意义
3.引导阅读时关注文章的重要内容和细节。
4.促进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
当我们主动去想的时候,读书就更快一些。
1.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2.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
当一个人的认知图式越丰富,你的阅读就会更顺畅。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
3.使学生爱上阅读,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
孩子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积极,不主动,不 愿意和文本去对话。重要是让
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提问者。提问就是主动与文本对话。不是在老师的迁移 下被
动的读。

这个单元的脉络
导语(单元导入)——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用方法)——交
流平台(梳理总结)
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在想,略读课文比平时的略读课文要难一点,主要是要


用方 法。这两篇课文都没有结尾。那就需要我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来进行预测。
具体内容:
1.同时预测的线索
2.预测要有依据
3.预测的内容可能跟股市的实际内容不一样
在下一课开始运用方法:
4.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预测
5.提示学生:可以修正自己的预测
6.实践活动:借助题目进行预测
7.让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成为常态,成为习惯
8.预测真的有用
可以帮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最后一个,在图书馆找书,看卡标题,看看书的大致内容。
提倡
1.基于学生真实的阅读经历,引导学生回顾思维的过程。
2.借助旁批学习伙伴的思维过程,进一步晚上自己的阅读行为
3.提供表达范例,如“我读到哪儿,就猜到……因为……”
4.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尝试运用
避免:
1.不考虑单元设计的特殊性,像普通单元一样教课文
2.一边读课文一边读旁批,使学生丧失阅读乐趣,丧失思考空间
3.只关注为关注未完成故事结尾的预测,忽视交流阅读思考的过程。
后两篇课文我们只是提 供了一个未完成的故事,但不是只为了预测,而是首


先好好读故事。

习作单元
为什么在三年级安排“观察”和:想象这两个单元?
这个单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导语 语文要素的左边有一支笔
精读课文 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
交流平台 归纳梳理,提炼方法
初试身手 初步尝试运用
习作例文 进一步感知方法
习作 形成单元学习成果
习作单元,每一步都与每一步环环相扣,一般单元结合没有这样紧密。
《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没有指向阅读理解的内容,而是提出在表达上
的价值。

交流平台
留心周围的事物,细致的观察。这两个是从精读课文的例子,得出留心观察
的习惯,然后是习作例文。主要以批注和课后例文的形式来加以注意。指向本单
元的要点。最后是一个大 习作。方法指导很充分,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用耳
朵听,用鼻子闻。
非常重要的两句话:
“交流平台”是习作的灵魂;三年级重在培养“意识”和“习惯”。
提倡


1.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直接指向表达方法
2.将方法指导(“交流平台”的有关内容)有机融入整个单元教学的全过

3.准确定位习作例文,灵活处理习作例文和习作的关系
例文是一把双刃剑,怎样把例文有效利用起来。
4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有效激发观察和想象的兴趣
避免
1.未充分考虑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 特殊性,像普通单元的课文一样进
行教学
2.机械使用例文,一一对应仿写
3.对观察方法的指导过多过细
4.要求过高

综合性学习单元
以前的人教版教材大体是这样的一种安排方式,每两课后面做了活 动提示。
活动中的提示,没有交流平台,而是一个综合性学习。
提倡:
1.明确每个阶段任务,活动有序开展
2.关注活动过程,给予并制定
3.提供多种方式展示交流成果
避免:
1.不重视综合性学习,不安教材来开展活动
2.学生不明了任务要求,不知道如何开展活动


3.活动实施阶段放任自流
4.成果展示形式单一

文言文
《司马光》
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吃遇见的停顿
2.用自己的话讲一件这个故事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能发现什么就是什么。
《守株待兔》下册借助注释读读课文,给了一个阅读链接。文言文 的教学希
望参照课后练习设定教学目标。
提倡
1.参照课后练习设定教学目标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
3.通过多种方式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4.引导学生主动借助注释阅读
避免
1.囫囵吞枣,不加理解的朗读和背诵
2.拔高要求,要求逐词逐句翻译
3.考注释

习作
怎么写?写什么?写给谁看?为什么要写?怎么判断好不好?



为什 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写给谁看呢?怎么判断好不好呢?小朋友自己没
有办法激发自己习作的兴趣。习作有 什么变化:
1.精选习作内容,激发写作动机
2.明确目标要求,体现发展梯度
3.加强过程指导,避免畏难情绪
不光是解决畏难,还为的是提供写作的支架。
4.凸显交际功能,配以读者意识
5.养成修改习惯,配以自主意识
读者能不能明白你的意思?
6.鼓励分享交流,提高习作水平

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
1.乐于表达
2.观察周围世界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用自己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习作,清楚是基本的要求。

三上,三下的习作目标和要求
习作的内容非常丰富,广度是非常丰富的,
人——事——景——物


记实——想象
叙事——说理
叙述——描写
作为现代人,我们怎么搜集整理和梳理信息,这是需要考虑的。在内容上,
有突破。
举两个例子
1.《我来编童话》直接了当承接话题和故事,这也是教材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提几个问题,把问题想清楚文章就成了,既是内容的指导也是反复的指导,
最后修改。
2.《续写故事》这样的任务就是在习作后进行评价
3.《这儿真美》些什么的提示,怎么写 的提示。习作的篇幅大幅度增加,告
诉我们一个习作的话题,按照教材方式来写习作就不会差很远, < br>4.《我有一个想法》在交际的情况下写给别人听,读给别人听,明确什么样
的方法。这样写别人 就会更清楚。清楚与不清楚谁说了算,不是自己。是别人,
通过别人的反馈来看自己怎么修改。
5.《那次玩得真高兴》通过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来看自己修改的方向。
其中的提示,当时是怎么玩儿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来回忆当
时的情景。

过程指导的具体方法
1.给习作的样例
2.提出一系列问题
3.结合阅读


4.唤醒记忆
增强练习写的密度,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提倡:
1.准确把握起步阶段的目标要求
2.重视自我修改
3.重视分享交流,引导学生通过交际对象的反馈提升作文能力
避免
1.忽视激发习作动机,学生被动习作
2.拔高习作要求
3.过渡的作前指导
4.不重视引导的自我修改
把自己想写的通过交流和老师的作后反馈和知道,学生能修改自己 的习作。
一定是自己想写的。不是老师要求写的。
习作更多要关注的是中偏后的孩子,关注每 一个孩子,不要束缚他们,这样
的话,才能写好习作。

口语交际
1.确定课程内容
2.明确交际目标
3.精选交际糊涂
4.创设交际情境
5.培养交际意思
6.重视育人功能


三年级话题的划分:
1.独白类
2.对话类(交流讨论)
3.对话类(功能性话题)
每一册基本上都有这些话题。对话类主要针对应对能力,功能生活 主要是针
对生活中的交往。交流就是为了讲自己和对方感兴趣的内容。
比如,可以在开学之后 让孩子讲述自己的暑假生活。这样单项的口语交际,
是没有办法在其他课程中获得机会的。只有语文课才 会给孩子这样的机会。所以
不需要创设什么情景。像今天上午的这个超长的口语交际也是一个口语交际的 领
域。如果大学的时候再来做这个就太晚了,还是需要从小就开始做这个训练内容。
每个学期拿一个话题做,对学生的提升一定很大。
老师们研读教材的思路可以自己做。二年级 下册师一个人说完,三年级我们
要去强调他,四年级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讨论的时候怎么去应对,既尊重 别人又
可以有效的发展自己的观点。
关于功能性话题也是如此。
提倡
1.关注口语交际话题的不同类型特点,合理组织相应的交际活动
2.将交际方法策略自然融入交际话题,在是想真实交际任务的同时实践交际
方法
3.实际情境真实,学生交往自然
舞台腔一票否决。
避免
1.片面理解独白式交际


2.交际方法的指导生硬机械
3.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拿腔拿调,说话不自然。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综合素质评价范文


历届春晚歌曲-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良知良能-邀请函设计


柠檬酸钠的作用-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环保购物袋-深圳市考试中心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石家庄中考状元


儿童节放假-中秋节手抄报短句


陕西二级建造师报名-社区计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