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计划
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感谢信医院
《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计划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认识圆柱圆锥 
面的旋转 
圆
柱
和
圆
 
 
圆柱的表面积 
 
 
 
 
                  
 
 
 
 
 
 
1 
锥 
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
方体、圆柱。
2、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及特征。
3、面积的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
4、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
形与梯形。 
------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面的旋转、圆柱和
圆锥的认识。 
2、圆柱的表面积与体
---
------------  
5、三角形的特征。
6、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
梯形的面积。 
7、长方体(正方体)的认
识。
8、长方体(正方体)的表
面积和体积。 
9、圆的认识 
10、圆的周长。
11、圆的面积。 
积。 
3、圆锥的体积。 
 
 
2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所反映
出来的情况来看: 
1、学生的空间观念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时重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
作与思考、想象相结
合,清晰地认识图形、探索图形特征。 
2、学生对于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比较模糊。为此,在教
学圆柱的体
积时,着重引导学生把圆柱切割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进行研究,体现了化曲为直的
思想
方法。 
3、学生在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不够灵活的。如学
习“圆柱的
表面积”时,鼓励学生计算薯片盒的包装纸的大小、通风管需要的铁
皮的面积、压路机压路的面积等。因
此,将以大量的基础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对
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对
现实空间的认识,
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四、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
的联系。
2、
  
从多种角度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
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4、
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3
5、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理解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
的计算公式,会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理解圆柱体
和圆锥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单元评价要点 
1、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会计算圆柱的体积。
3、会计算圆柱的体积。 
4、能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 节 
计
划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
时 
时间 
 
 
授课
备注 
 
 
4 
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
圆柱
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称,
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面的旋转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
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
念
。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的
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
柱特
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
圆柱的表面
积 
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
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
柱的侧面积和
表面积。
3、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
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
2
 
1   
 
5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
解圆柱
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
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圆柱的体积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
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
柱体积的计算
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
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
圆锥
的体积或容积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物
体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圆锥的体积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
2 
 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
锥
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
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综合练习
合     计 
 
 
 
 
2  
 
2 
9  
 
 
 
 
6
各课时的教学设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