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培训课件

别妄想泡我
646次浏览
2020年09月20日 22: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音乐巨人贝多芬-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牛莉)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
备课人:夏维娜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倍受酷刑,但面对
敌人始终大义凛然 ,坚贞不屈;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
壮烈牺牲;开国总理周恩来为 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
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 ,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
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 轻的生命。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
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 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
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 信念,加
强各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尝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
紧扣单元专题,口语交 际•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希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受到
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 驱的理想联系起来。回顾•拓展安排的是交流课文
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革命诗歌,并在课外阅读一些 革命题材的名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生能够会认18个生 字。学生正确读写“书籍、含糊、精兵
简政、死得其所、审阅、陈设、极其 ”等词语,并理解意思。
2.学生能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揣摩、品味语言,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
伟 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3.学生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搜集相关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5.学生学 完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进行
习作。
6. 阅读、积累一些革命诗歌,并在课外阅读一些革命题材的名著。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写本课10个生字。读读记记“书籍、抽屉 、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瞪眼、
魔鬼、苦刑、残暴、匪徒、拘留、勉强”等词语。
2、通过多种方法读课文,拟定小标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 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的特点及作用,在打写中并迁移
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本课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单元学习
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 创的?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
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
二、从旧引新,交流材料。


1、你知道中国共产党吗?你知道它的创始人有谁 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性的文章,
主人公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板题)
2、交流课下收集的资料。简介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 之一。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
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 年仅38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检测生字词。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 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
组讨论。
5、小组通过交流讨 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融入重点片段的朗读感悟。建议2—32
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1)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2)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3)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4)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四、再读感悟,提出疑问
1、用较快的速度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疑点。
(鼓励学 生读书,进而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这样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深入
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 习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引导学生交流读书质疑的发现,并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 和对课文的深刻理解,结组讨论,
合作解决。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练习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六、打写题目:想像当时作者会问父亲什么问题的场景。用对话的形式来写。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新词,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二、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
然后和同 学交流交流自己的体会。如:
1、被捕前:不顾局势严重,坚决留在北京。
(1)局势严重 :从父亲早出晚归,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父亲烧了一些书籍和文件,工友
阎振三被抓等方面都可以感受 到。
(2)坚决不离开北京:从第七自然段父亲的话中的两个反问句可以体会到。
引导学生 体会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决无
私和大无畏精神。
(3)有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父亲说的话。
2、被捕时:与敌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在: < br>(1)第8自然段写到“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
着是纷 乱的喊叫”,敌人还没进屋就先放枪,而且是纷乱的喊叫,可以看出敌人是虚张声势。
而“父亲不慌不忙 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的“不慌不忙”与
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对比 。


(2)来的人“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 来。他
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准父亲和我”,仅仅是父亲和我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也是鲜明的对比。
(3)那些便衣、侦探的态度也和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方是“粗暴的吼声” “满脸横
肉”“冷笑着”。而第17自然段里写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这也是鲜明的对比。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 体会到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在此基础上有
感情朗读8—17自然段。
三、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1、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体会 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现在我们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看看
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1)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2)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四、拓展阅读,了解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
1、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这样的评价(齐读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
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 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
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2、引导课外阅读 :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我们深情
缅怀他们,我们的民族为他们而 骄傲!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
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
五、打写题目:女儿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板书设计】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坚决地说 忠于革命
被捕时:不慌不忙 视死如归
被捕后:瞅了瞅 没说 坚贞不屈
【教学反思】



11* 灯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焦急”等词语。
2. 通过教师点拨“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2.体会主要人物的语言,通过说话训练培养想像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2.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词,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 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
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 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 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测预习情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 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
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4、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 br>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
句话时 ,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在书旁写上批注。
2、小组汇报。
3、有感情朗读文中出现“多好啊!”的句子或段落。
4、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并谈体会。(略)
6、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部分内容。
四、拓展阅读
五、打写题目:想像当时郝副营长在点燃书时的想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 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学会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鸿毛、送葬” 等词语。
2、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搜索《为 人服务》的相关材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在课堂上演示,让学生更
深刻了解他们。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和多媒体展示的相关资料,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学习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 诵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
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课
1、简介张思德。
(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先说一说对张思德的了解,教师适当作一下补充。)
怀念张思德
巴山蜀水多英雄,思德本是苦寒衣。
革命事业无贵贱,伐薪烧炭一心红。
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位亦建功。
石峡峪里埋忠骨,领袖名篇传域中。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 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
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 。几十年间,
“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本文以什么命题?(中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 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
面的意思?
2、检查字词和初读情况。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学生大都会勾画出‘完全”和“彻底” 两个词语。“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
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 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
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 活着才有意义。)
(3)教师小结: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4)齐读。
2、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 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
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3)理解司马迁的话。
(可在理解句子含义之前,抓住“固”、“或”和“于”几个词语来 理解。“固”本来;“或”,


有的;“于”,表示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句子的 意思,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
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可让学生先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几个有代 表性的事例在班内交流。如董存瑞、雷锋、孔
繁森、赖宁……)
(5)教师小结:这段话主要 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
的生死观。
四、拓展阅读
五、打写题目:我想对张思德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各讲了什么意思。
二、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
来。 )
(2)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
(投影出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①指名读、齐读。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 们指出都行。第三句
讲,凡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 照办。)
③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
(3)结合本段意内容,谈一谈党的队伍日益壮大的原因。
2、学习第四都分(第四自然段)。
(1)指读,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抓住“死得其所”,正确理解“不怕牺牲”。(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
牺牲,当 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
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 牺牲,不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3、学习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这部分内容较简单,
可让学生 自学之后,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总结、扩展
l、朗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 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要使学
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 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
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
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
五、打写题目:结合一种你熟悉的职业,写写你对“为人发服务”的理解。


【板书设计】
共同目标(党的宗旨)
两种生死观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意义
不怕困难 不怕牺牲
【教学反思】




13一夜的工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2、通过理解课文 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
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伟大人格。
3、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朗读课文,比较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通过搜索资料,品读课文、拓展阅读,体会总理的工作作风和崇高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朴素的生活作风,增强学生对总 理的崇敬、爱戴之情,
激发学生了解领袖事迹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统领全文的中心段,引发深思。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 课件: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
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生答(略)
2、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一篇课文中能找到,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找答案吗?今天我们来学
习《一夜的工作》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总体感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反映总理生平及工作生活的影像片段。
过渡:从录相中我们看到敬爱 的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国、为民操劳。鞠躬尽瘁,
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诗人何其芳写的 这篇文章,就是真实地再现总理忘我工作的情景。
2、通过课前学习,谁来说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哪几方面写这件事的?
三、自主探究“工作劳苦”部分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法提示:
(一)自主学习体现“工作劳苦”部分,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二)汇报交流。
2、生汇报交流,从而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过渡:看 来同学们很会学习,都懂得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总理工作十分劳苦,除了课文中的文
字叙述,还有一处能体 现总理工作的情境。那就是课文插图:
3、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
给这幅插图添一句旁白
过渡:以上我们通过重点词句和课文插图,体会到总理工作十分的劳苦 ,身为一国总理,他
的生活又怎样呢?
四、合作学习“生活简朴”部分。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法提示:
(一)合作学习“生活简朴”部分,(可采用上一段的学习 方法,也可创新性的选用学习方
法,自主设计板书)
(二)汇报交流,展示板书。
2、生汇报交流,展示板书(略)从而体会总理生活十分简朴。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周总理 一夜工作的情景,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作者,亲眼看到
总理工作十分劳苦,生活又是那样的简朴, 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么让我们带着无比激动,难
以平静的心情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五、读文悟情,升华感情。
1、课件出示字幕(七、八自然段)师配乐范读。
2、生找出最让人感动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师导读:作者亲眼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 ,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胸中有千言万语要倾诉,
于是在回来的路上——(生接读第七自然段)
导:由一夜的工作,想到总理无数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作者心潮澎湃,他想让世人都知
道我们有这 样一位好总理,因此——(生接读第八自然段)
4、生领读,合作读。
5、读课文最后一句 话:“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把这句话改为设问句:“你们看见过
这样的总理吗?没有。” 6、师:的确没有,当年总理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联合国决定降半旗一周表
示沉痛哀 悼,这时有些国家的官员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不降半旗,而中
国的周恩来去世却降半 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是这样回答的:“你们哪一国的元首像周
恩来一样一生没有一个子女,却抚养 别人十几个孩子;你们哪一国的元首像周恩来一样一生
廉洁奉公,在银行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他的话 使当时在场的人哑口无言,接着场内响起
了雷鸣般的掌声。
可见,我们的总理以自己伟大 的人格魅力赢得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难怪作者会
发出“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如此的感慨 !
六、拓展阅读
七、打写题目:看了周总理一天, 写下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工作劳苦 认真负责
一夜的工作 敬仰之情
生活简朴 艰苦朴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口 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评议与欣赏,感受习 作的快乐。
2、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 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
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 作后的讲评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 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
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 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
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 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
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 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
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 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
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
的 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 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
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 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
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 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
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 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
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在口 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
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 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 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 指名朗读作文。
b 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 望。这次习作我们
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 着的
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第四课时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
革命 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
情。阅读这些诗歌,透 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
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 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五、作业:
读背积累运用并抄写





阳光高考信息网-韩国留学费用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澳大利亚570签证


饮茶礼仪-日本出国留学


有关春节的作文-有关马的资料


高考英语改革-新年里的新鲜事


风很凉-店面转让合同


工作态度-个人申请书格式


西红柿的营养价值-密云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