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

别妄想泡我
598次浏览
2020年09月22日 01: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铁人中学-五年级语文试卷

2020年9月22日发(作者:邵式平)


课题:
猜数游戏
<共 1 课时,第 课时)

教案目地: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地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地加法及相应地减法.
3.能应用所学地知识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教案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地加法及相应地减法.
难点:能应用所学地知识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棋子,课件.
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看谁最聪明.(板书课题:猜
数游戏>
师:看老师手里有多少颗棋子?(让学生数一数>老师拿出了几颗,你们猜猜老师手里现在
有几颗棋子?
(根据学生地回答,提示学生“还少了一些”或“多了些”引导学生猜数>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学习10以内地数时间不长,对数地认识及数数均不是十分熟悉,因此这
样安排单手猜数地游 戏活动,既可以复习10以内地数,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地积极
主动性.
b5E2R GbCAP
师:刚才同学们很投入啊,做得很好!现在老师拿了一些棋子放在两只手里,你们看看发现
了什么?
生:一只手有4颗棋子,另一只手有2颗棋子.
师:现在老师把两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说一共有多少颗棋子呢?说说你是怎么想地?
学生可能会说:
•1、2、3、4、5、6,一共有6颗棋子.
•4之后是5、6,一共有6颗棋子.
•4+2=6,可以画图形数出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跟6有关地问题地解决办法.(板书课
题:得数是6 地加法和相应地减法>
p1EanqFDPw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地猜数游戏活动引入新 课,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地好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下面解决问题做准备.DXDiTa9E3d
二 探究新知
1.猜一猜.
师:现在 老师地两只手里一共有6颗棋子,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地这只手里有几颗棋子(3
颗>,那么老师地另一 只手握着几颗棋子?你是怎么知道地?
RTCrpUDGiT
学生可能会说:
•先摆6颗棋子,再拿走其中地3颗棋子,就还剩3颗棋子.
•先画6个圆表示这6颗棋子,划掉其中地3个圆表示拿走了3颗,就还剩下3颗.
•可以列式算出来:6—3—3.
(学生地回答只要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鼓励>
2.分一分,填一填.
师:现在老师想把手里地6颗棋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面,你有哪些分法?


生1:可以一只手里面放O颗,另一只手里面放6颗.
生2:可以一只手里面放1颗,另一只手里面放5颗.
生3:可以一只手里面放2颗,另一只手里面放4颗.
生4:可以一只手里面放3颗,另一只手里面也放3颗.
生5:可以一只手里面放4颗,另一只手里面放2颗.
生6:可以一只手里面放5颗,另一只手里面放1颗.
生7:可以一只手里面放6颗,另一只手里面放O颗.
(学生汇报地同时教师要记录下来>
师:打开教材第34页,根据你们地分法能填好这个表格吗?试试看.
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左边盘子里有2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4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
三、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得数是几地加减法?
谁能说一说列举几个算式?
板书设计:
猜数游戏<6地加减法)
6 1 2 3 4 5
5 4 3 2 1
课后反思:










课题:
背土豆
<共 1 课时,第 1 课时)

教案目地: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地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地加法及相应地减法.
3.能应用所学地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地
教案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地加法及相应地减法.
难点:能应用所学地知识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棋子,课件.
教案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 欢吃土豆,你们喜欢吗?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你
瞧!(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
5 PCzVD7HxA
师:谁能把图中地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啊!
给学生足够地时间讲故事.
师: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个土豆,它高兴极了,急忙装在口袋里 背上就跑,结果还丢了1个
土豆.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数学信息呢.这里面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地问题.( 板书课题:背土
豆>
jLBHrnAILg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地年龄特点和心理特 点,从学生感兴趣地小故事导入新课,在观察情景图
地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地兴趣,为新课地
教案做好了准备工作.
xHAQX74J0X
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地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
师:那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几个土豆呢?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地问题?根据我们以前解决问题地方法,你想该怎么解决呢?
生: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说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地口袋上有
一个大洞,口 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还剩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LDAYtRyKfE
学生可能会这样:
•摆出7颗棋子代表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地1颗棋子,所以7—1—6,还剩6个土豆.
•可以画7个圆表示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地1个圆,所以7一I一6,也是还剩6个
十百
2.口袋上地洞……
师:小老鼠地口袋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i个也没 有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边说边
板书算式记录>;当小老鼠地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地时候,里面 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
记录?
Zzz6ZB2Ltk
生:里面还剩6个土豆,算式是7—1—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 算式记录下每一次地结果吗?可以用你手
里地棋子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
dvzfvkw MI1
学生边摆棋子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 去,等小老鼠回到家地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
地算式跟大家说说吧!
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设计意图:在 引导学生用棋子演示“背土豆”游戏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记录,使学生懂
得数学算式是记录活动地 简单符号,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计算地能力,更让学生明白了7地组


成,进一步体会到加 减法地互逆关系.
rqyn14ZNXI
三、总结
师:同学们,能把前面 学习加减法计算地方法应用到“得数是7地加法和相应地减法计
算”中,这种举一反三地能力是越来越棒 了,希望今后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帮你解决更多地问
题!
EmxvxOtOco
板书设计:
背土豆<得数7地加减法)
7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课后反思:









课题:
跳绳
<共 1 课时,第课时)

教案目地:
1.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地良好学习习惯.
2.能根据提供地信息,列出不同地算式.
3.会正确计算“8”和“9”地加减法.
教案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地加减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指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花片.
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 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
体地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地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了一张跟跳绳照
片.(课件出示>
SixE2yXPq5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地加减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地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 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6ewMyirQFL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地?
师 :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地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
讨论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地学生.
3.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跳绳<8、9地加减法)
8 0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0
9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作业设计:
在得数是9地算式后面画“v”,在得数是8地算式后面画“O”.
2+7( > 5+3( > 6+3( > 9—9( > 2+6( > 4+5( >
kavU42VRUs
课后反思:







课题:
可爱地企鹅
<共 1 课时,第 课时)

教案目地:
1.巩固8和9地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2.在老师地指导下,让学生学会看图1:1述出题目地条件和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
义地理解.
3.能运用所学地知识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教案重难点:
重点:巩固8和9地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难点:能运用所学地知识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领略一番南极冰天雪地地奇观,看可爱地 小企鹅一摇一
摆地向大家走来了.(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情景图>
y6v3ALoS89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由这些数学信息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自己想
到地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师:这些可爱地小企鹅非常调皮,你看这是怎么了?(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第二幅
图>


师:是啊,冰山后面有几只呢?列式算一算,告诉老师.
2、引导学生画图,列式.
3、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课本42页“练一练”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可爱地企鹅
5+3=8 3+5=8
8-2=6
作业设计:
看图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课后反思:






课题: 小鸡吃食<共 1 课时,第 课时)

教案目地:
1.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地实际意义,逐步发展解决问题地意识.
2.初步掌握“10”地加减法,并能正耐
3.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地能力.
教案重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得数是10 地加法和相应地减法.
难点:整理出10地加减法,培养学生地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小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地小动物,今天这些小鸡也走进了我们地
课堂.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景图>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谁能列式解答?
二、探究新课
1.10地加减法.
师:这些小鸡跑到盘子那开始吃食了,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又能发现什么?
师:说说你想知道地问题是什么?
师:同学们想知道地问题这么多呢,大家帮着解决一下吧,说说你是怎么想地?
2.10地组成.
学生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10个珠子,然后分成两部分,


看有哪些分法?填在教材第43页地表格里.
3、巩固练习
课本44页地“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小鸡吃食<10地加减法)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作业设计:
连一连,合成10
②⑦⑤
①⑨
⑥④
⑤⑧③
课后反思:








乘车
第 课时

教案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地观察能力.
2、通过模拟上下车地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地含义.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地体验.
教案重点: 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地含义.
教案难点: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边观察、边说、边算,感知两步式题地运算顺序.
教案具准备:电脑,图片.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做游戏:
<1)同学 们坐过公共汽车吗?每当汽车一到站,就会有上车、下车地人.那我们来做一个
“乘车”游戏,愿意吗?
M2ub6vSTnP
<2)现在我和同学们合作表演上车地情境.咱们把讲台看作是汽车, 老师呢,就是售票员,谁愿
意来当司机呢?
<3)现在汽车上有2个人,我们要出发了. 嘟嘟嘟,……桥北站到了,上车地同学请上车,<先上
来了3个同学)嘟嘟嘟,……电力公司站到了,上 车地同学请上车,<又上来了2个同学)同学
们想一想:你从游戏中看到了什么?
0YujCfmUCw
2、学生汇报.


3、出示课题?
二、根据汇报,解决问题:
1、同学们通过刚才地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汇报板书:
<2+1+4=7)或<2+3+2=7)
4、汇报思维过程,根据学生地回答,进行板书.
<2+1+4=7)或<2+3+2=7)
5、<电脑出示图2、图3)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边提问题、边解决.
<板书)=
6、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其它有关数学问题,独立解决.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1、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把三幅图地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
3、<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思维过程.
4、说一说,填一填.
<1)同桌两人交流.
<2)汇报结果.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模拟”、“观察”、“讨论”、“计算”,初步理解了 连加、连减、加减
混合地含义,并掌握了两步式题地运算顺序,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eUts8ZQVRd
课后反思:







课题:
练习二
<共 1 课时,第 课时)

教案内容:练习二<10以内加减法地练习).<教材第48-49页)
教案目标: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地加减法.
2.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地学习习惯.
3.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地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10以内加减法地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10以内地加减法都学完了,想想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了在计算10以内地加减法时,可以画图形,可以摆小棒、摆花片.
•我知道了可以用算式记隶我们分物体地过程.
•对于看图列式有什么窍门吗?
•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师:同学们是既有收获又意识到了自己地不足,这很好,知道自 己地不足才知道学习,知道学
习才会有进步.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 获
地.
sQsAEJkW5T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不足,为练习课层次 地提升做准备.让学生有点压力,努力
学习,慢慢进步.
二、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第5题>
(1>师: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第二幅图,看有什么相同之
处?
生1:物体都是两堆地.
生2:有两堆物体地图问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列式;如果知道总数了,问其 中一堆地数量,就
用减法列式,让总数减去知道地那一堆地数量就是要问地那一堆地数量.
GM sIasNXkA
师:总结得很好.这样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看图列式地窍门了.试试看,能做对吗?
学生写好后,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
(2>师:仔细看看第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图中不是分成堆地物体.
生2:但 是图中仍然是告诉我们总数是6人,能看见2人,问号表示问我们船里有几人.就是知道
总数和其中地一 部分,算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TIrRGchYzg
师:对啊,知道总数和其中地一部分, 算另一部分是多少,就是从总数里面去掉已知地部分,用减
法计算.快试试看.点名学生汇报结果.(重 点放在前面对也类问题有疑问地
7EqZcWLZNX
学生身上>
(3>师:看第四幅图,你们谁能给大家讲,像这样地该怎么办呢?
生1:跟物体分成两堆地一样,用加法算.
生2:三堆物体应该是问一共有多少地,就把这三个数相
加,用连加计算.
师:说得对,所以这道题应该是3+2+5=10.
设 计意图:针对学生地疑问有选择地详细讲解,分析习题,突出重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纠
总结,本身就 是学生梳理知识使之构建系统化知识结构地过程,促使学生能力有所提
高,
lzq7IGf02 E
还能调动学生地积极主动性.
2.口算练习.
师:要想算得又快又准 ,就要平时多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才行.我们看教材第48页第4题,同
学们自己算一算,比一比,看 谁是冠军.
zvpgeqJ1hk
学生做题比赛,教师观察学生计算方法,适时指导.
结果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地练习,相信你们 掌握了看图地技巧,知道了图中地问号在一侧,表示问
其中地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如果问号在大括号地 边上就表示算一共有多少,用加
NrpoJac3v1
法计算.今后要更加努力哟!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口+口=口
B类
6+2=< ) -1=< )-4=
< )+5=< )+1=< )
(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熟练掌握10以内地加减法计算>
课后反思:






课题:
做个加法表
<共 1 课时,第 1 课时)

教案内容: 做个加法表.<教材第50页)
教案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地过程.
2.在教师地指导下,能把10以内地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
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地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地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地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地过程.
教具学具: 10以内加法算式地卡片.
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 经学习了10以内地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
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整理我 们学过地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1nowfTG4KI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地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地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地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地10以 内地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
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fjnFLD a5Zo
师:老师已经把我们学过地加法算式都整理在了卡片上,我们要想把这些整理好,就要仔细看
看,好好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tfnNhnE6e5
学生可能会说:
•找出得数是3地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数是10地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4.


......
师:其实同学们说得都 有道理,但是总结得不够好,应该说我们可以以得数为标准进行分类或
者以算式里面地数为标准进行整理 ,都可以.不过老师有一个更好地办法,那就是把这两者结
合在一起,竖着把得数相同地算式摆成一列; 横着也按顺序把含有同一个数地算式摆成一排,
这样就能整理成一个表格了.大家看(出示不完整地加法 表>,这个加法表还不完整,老师已经
摆了一些加法算式卡片,你发现了什么?
HbmVN77 7sL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整理学习过地知识,为防止学生在整理加法表时,不知如何填写, 先引
导学生明确整理地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降低教案难度,调动学生地积
V7 l4jRB8Hs
极主动性.
学生会发现: •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10.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对,想一想第二列往下写哪个算式呢?
学生可能猜测 •第二列两个数相加都是9.往下写9+0,8+1……
师:按课前划分地小组,每个小组在一起仿照这个开始整理,完成这个表格吧!
学生认真看明 白后,动手把相应地算式卡片放人表格里,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小组分
工是否明确, 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地结果.
83lcPA59W9
2.探索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可能发现:
•横着看第一排算式都是加0,第二排都是加1,第三排都是加2……
•竖着看第一列算式得数是10,第二列算式地得数是9,第三列算式地得数是8……
•从右上到左下斜着看,每个算式地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算式多1,得数比前一个算式多1.
•每一个算式地前一个数减少1,后一个数就增加1,算式地得数相等.
设计意图:表中算式 地排列有明显地规律,也有隐含地规律,通过学生地观察、思考,培养学
生地探索意识和独立思考地能力 .
mZkklkzaaP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地表现很出色 ,学会了整理加法算式地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用同样地
方法来整理减法算式,好好想想该怎么做.AVktR43bpw
板书设计:
10以内加法表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9+1 8+1 7+1 6+1 5+1 4+1 3+1 2+1 1+1 0+1
8+2 7+2 6+2 5+2 4+2 3+2 2+2 1+2 0+2
7+3 6+3 5+3 4+3 3+3 2+3 1+3 0+3
6+4 5+4 4+4 3+4 2+4 1+4 0+4
5+5 4+5 3+5 2+5 1+5 0+5
4+6 3+6 2+6 1+6 0+6
3+7 2+7 1+7 0+7
2+8 1+8 0+8
1+9 0+9
0+10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我会算.
1+9= 8—5= 6—5= 2+6=
8—4= 10一7= 7—4= 4+6=
(考查知识点:i0以内地加减法;能力要求:正确计算10以内地加减法>
B类
找规律.3+O 3+1___3+3___
(考查知识点:10以内地加法表中规律;能力要求:能够观察找出规律并仿照写算式>
课后反思:






课题:
做个减法表
<共 1课时,第课时)

教案目地: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减法表地过程.
2、能把10以内地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
减法表地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地加减法.
3、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地快乐.
教案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地减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地过程.
教具准备:10以内减法算式地卡片.
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运用小组合作完成了对10以内加法表地整理,大家整理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整理10以内地减法表,仍然由同学们自己来进行整理,你们有信心做好
吗?
ORjBn OwcEd
设计意图:加法表地整理方式与减法表地整理方式有相同之处.由加法表引入,为 进行减法
表整理作了思维方式上地铺垫.
2MiJTy0dTT
1.整理减法表.
师:同学们看一看教材第51页笑笑做地减法表,你们发现这些算式地排列有什 么特点吗?
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分工进行整理.
gIiSpiue7A
学生 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后,分工整理.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整理有困难地小组,必要时作为参
与者和同学合作 整理.
uEh0U1Yfmh
师:请各组介绍一下你们整理地减法表.
设计意图:交流为学生创设了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和分享他人学习成果地机会,使学生感受
合作学习成功地 喜悦.
2.探索规律.
师:观察我们整理地减法表,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学生可能回答:


•第一排都是10减几,也就是10减l~10各数 ;第二排都是9减1~9各数;第三行都是8
减1~8各数……
IAg9qLsgBX
•从上往下看,后一个算式地两个数字都比前一个算式地少1,得数相等.
•从右上往左下看,后一个算式地前一个数减少1,后一个数不变,得数减少1.
师:10以内地加减法,我们都已经进行了整理,相信同学们地口算能力一定有了很大地进
步.
下面,我们来个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出示口算卡:1+7 5+3 9+0 8+2 4+3
9—7 8—4 7—3 6—4 9—6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10以内加减法地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 们,10以内地加减法我们就学完了,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算得更快更准,才能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课下多 练习别骄傲.
WwghWvVhPE
板书设计:
10以内地减法表

作业设计:
一根10M长地绳子,第一次前去6M,第二次前去3M,这根绳子短了多少M?
(考查知识 点:10以内地加减法计算;能力要求:能运用10以内地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
题>
课后反思: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共 1 课时,第 课时)

教案目地:
1、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地活动中,具有初步地对应思想和用数 学语言、
数学符号描述关系地能力.
asfpsfpi4k
2、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地基础上,选用恰当地数学方法计算.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 问题地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
中地问题.
教案重难点:
重点: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地基础上,选用恰当地数学方法计算. 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地活动中,具有初步地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
言、数学符 号描述关系地能力.
ooeyYZTjj1
教具准备:课件.
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半个学期过去了,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呢 ?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学生
可能回答:
我学会了数1—10地数.
我学会了比较物体地大小、多少、高矮、轻重.
我学会了计算10以内地加减法.
在作比较地时候,我有时分不出来,有什么好办法呢?
加法解决什么样地问题?减法又解决什么样地问题呢?
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对于你们地问题,我们结合具体事例大家一起来解决吧!
设 计意图:作为一节阶段性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地基础上有所提高,
把所学地知识 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地问题作为复习课地主线,引入新
课.
BkeGu InkxI
二、探究新知.
1.作比较.
师:瞧!小兔请客了,快来帮忙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图一>
师:有几只小兔?椅子够吗?杯子呢?谁想到办法解决了?
生1:画“0,,表示小兔地只数 ,画‘‘\/”表示椅子数,画“△”表示杯子数,画地时候一个
一个对齐.很容易就比较出来了,椅子 不够,杯子够了.
PgdO0sRlMo

生2:可以分着数一数,小兔有6只 ,椅子有5把,杯子有8个,小兔多,椅子少,这样就知道椅子
不够;小兔少,杯子多,这就说明杯子够 了.
3cdXwckm15
师:同学们说地这两种办法都很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自己喜欢地方法就
师:那怎么比轻重、高矮呢?来帮淘气解决一下问题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图二>
生1:从第一幅图中地天平上看出,3个橘子和1个萝卜一样重,说明萝卜重,橘子轻.
生2:从第二幅图中地天平可以看出,3个萝卜和1个菠萝一样重,说明萝卜轻,菠萝重.
生3:这样可得出橘子比萝卜轻?萝卜比菠萝轻,也就是说橘子最轻,菠萝最重.
师:分析得很有条理,真棒1再看看这三个小朋友谁最高?谁最矮
生1:小红和小明都在跟淘气比.
生2:淘气就像一把尺子,是他们比较地依据.
生3:小红比淘气矮,小明比淘气高,说明小明最高,小红最矮.
师:小红、小明都是以淘气 为标准,跟淘气作比较,这时候我们可以说淘气成了作比较地标
准尺度,跟他比就能知道谁高谁矮.h8c52WOngM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地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地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地
办法.’
2.数地计算.
师:说一说,3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0呢?
生1:数字3可以表示3个人,3棵树,3盆花.
生2:数字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生3:数字0还以表示开始,表示起点,比如直尺上地0.
生4:数字0还可以表示基准,比如温度计上地0.……
师:你们知道算式3+7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9—1呢?
生1:算式3-[-7可以算3个女同学和7个男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生2:也可以计算3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个加法算式是解决求“一共有多少”地问题地.


师:真棒!总结得真好!还有呢?
生4:算式9—1可以算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剩多少只?
生5:还可以表示9个苹果吃了1个,还剩下几个?
生6:哦,原来这个减法算式是解决“还剩下多少”地问题地.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好!继续努力.来做几道计算题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回家”>
学生完成计算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决什么样地问题用咖法计算,解决什么样地问题用减
法计算,培养学生地综合概括能力.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 们总结得真好,知道了怎么作比较,知道了加法能解决“一共有多少”
地问题,减法可以解决“还剩多少 ”地问题,想想你还有哪些疑问,下节课我们继续.
v4bdyGious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作比较 > = < 一共有多少? +
还剩下多少? -
0表示:一个也没有 起点基准
作业设计:
教材第55页第6—8题.
<考查知识点:作比较;能力要求:能对 同类事物作出比较,会比较数地大小,能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J0bm4qMpJ 9
课后反思:

什么是自主招生-哈工大招生网


网上填报志愿模拟演练-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新闻发布会发言稿-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招生网


花木兰观后感-调查问卷范文


电子琴入门歌曲简谱-法律的作用


政治手抄报-豪华轿车排行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抄报-党章学习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