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温柔似野鬼°
961次浏览
2020年10月04日 06: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滴滴专车加盟-留学动态

2020年10月4日发(作者:芮沐)


五下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
轴对称
旋转
欣赏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 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
转90o。
3.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
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
生活 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编排特点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 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
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 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
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 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
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 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
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2.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本单元联系具体情境,让学 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
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 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再让学
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o。
3.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本单元不仅设计 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
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判断几
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要求学 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
图案进行“折叠”,并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 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
剪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具体编排

标 题 例题安排
例1
轴对称
例2
轴对称的特征
画轴对称图形
例3
旋转
例4
旋转的特征
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

主题图:
(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图形的变换。
(2)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轴对称
例1:轴对称的性质
(1)复习轴对称图形有关知识。 < br>(2)分别观察松树和小草,再整体认识轴对称。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
分成两 半。
(3)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相 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从而使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例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在已经掌握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基础 上画一个图形的轴对
称图形。
(2)提示学生思考画的步骤和方法:先画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做一做
教 材让学生判断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画上一个图形,剪出的是什么图案。在这个活
动中,要让学生进行 空间想像,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如果学生想像对折四次后剪
出的图案有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 按书上的方法实际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学生进行想象。
旋转
例3:旋转的性质
(1)复习旋转有关知识。
(2)线段的旋转:从指针的变换方向、长度和角度,三个方面把握线段旋转变换的特征。
( 3)图形的旋转:从点、线段、图形的角度观察风车:对应点与原点O连线组成的角
有没有变化,对应点 与原点连线的长度有没有变化。从而使学生对旋转变换的认识从经验上
升到理论。
例4: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


(1)从三角形的旋转方向、边的长度和角度三 个方面,思考如何把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
度。
(2)把图形的旋转分解为顶点与点O连线的 旋转,先把OA旋转90度;再把OB旋转
90度,连结AB便可。
做一做
(1)根据旋转变换的性质判断,进一步体会旋转的特征。
(2)利用旋转设计图案。
(3)体会利用旋转变换进行设计图案带来的美感。
欣赏设计
(1)结合主题图中 的图案,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
设计图案带来的美感,数学的价值。
(2)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
练习一
第1题,让学生利用轴对称设计美丽的图案。
第2题,教科书呈现了几个剪好的图案,让学生 判断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进一
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第3题,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的知识进行判断。
第6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另一类图形“旋转对称图形”的特点。
设计镶嵌图案
(1)在四年级学习了图形的密铺(镶嵌)基础上,拓展镶嵌图形的范围,让学生进一
步体会图形变换在 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设计图案带来的美感,数学的价值。
(2)利用图形变换设计镶嵌图案。


五、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 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
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 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
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不要让教师的演示
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 的空
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这一部分内容教学需要特殊注意的是,我们不要求学生说出准确的数学语言,只要学生
能用自己 的语言描述出他发现的特征和性质就可以了。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这部分知识虽然不要 求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变换的特征,但也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避免
学生在操作和画图时出现不规范的情况 。
五下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一、教学内容
1.因数和倍数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1)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3)公因数、最大公因 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
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注意培养其抽象思维。
四、具体编排
1.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过去:用b÷a=n表示b能被a整除,b÷n=n表示b能被n整除。
现在:用
na
=
b
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用2×6=12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用3×4=12进一步巩固上述概念。
(3)让学生利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自主发现12的其他因数。
(4)可引导学生利用一般的乘法算式×=归纳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5)说明本单元的研究范围。
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不出现“整除”一词, 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因此,乘法算式中的乘
数和积都必须是整数。
(2)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3)注意区分乘法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4)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
例1: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 < br>(1)可用不同的方法求出18的因数(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
法算式 ),但应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2)用集合圈表示因数,为后面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作铺垫。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1)最大因数是其自身,最小因数是1。
(2)因数个数有限。
(3)此结论通过例1和“做一做”中的特例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 体现了从具体到
一般的思路。
例2: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1)求法:用该数乘任一非0自然数所得的积都是该数的倍数。
(2)用集合圈表示倍数,为后面求两个数的公倍数作铺垫。
做一做
与例1结合起来,提供了2、3、5的倍数,为后面探讨2、3、5倍数的特征做准备。
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1)最小倍数是其自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因数个数无限。
(3)此结论通过例1和“做一做”中的特例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 体现了从具体到
一般的思路。


2.2、5、3的倍数的特征
因为2 、5的倍数的特征在个位数上就体现出来了,而3的倍数涉及到各数位上的数字
之和,较为复杂,因此后 安排3的倍数的特征。本部分内容对于熟练掌握约分、通分、分数
的四则运算有很重要的作用。
2的倍数的特征
(1)从生活情境“双号”引入。
(2)观察2的倍数的个位数,总结出2的倍数的特征。
(3)介绍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4)可让学生随意找一些数进行验证,但不要求严格的证明。
5的倍数的特征
(1)编排方式与2的倍数的特征类似。
(2)可进一步总结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即10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
(1)强调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 再猜想――
验证的过程。
(2)可任意选择一个数,用正面、反面的例子对结论进一步验证。
(3)也可对任一3的倍数的各位数调换位置,更深刻地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1)根据20以内各数的因数个数把数分成三类:1、质数、合数。
(2)可任出一个数,让学生根据概念判断其为质数还是合数。


例1:找100以内的质数
(1)方法多样。可以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也可用筛法。
(2)把握教学要求: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去理解其他的相关概念。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下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 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
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编写特点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1)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图形和概念。
(2)注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素材。
2.更加重视对概念的理解。
先通过 “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 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然
后通过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确实占有空间, 为引出体
积概念做充分的感知准备。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利用已建立的体积概念想到可以用排水法求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加深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3.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是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如,长方体体
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1cm的正方体拼摆出 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这些长方体的相关
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 、高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
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4.对一些内容进行了调整。
不再安排对体积和表面积进行对比的例题。
四、具体编排
3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
表面积计算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和体积单位



体积计算公式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容积和容积单位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材的变化:
(1 )长方体、正方体的引出,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
对比中引出。
(2)直观地、直接地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3)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
主题图:
呈现了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从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形,让学 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认识长方体
教材先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例1: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展示了小组同学对长方体的物品观察操作、填表交流、讨论总结,逐步概括出长方体特
征的学习过程。 这里只是说明长方体的特征,不是下定义。
例2:研究长方体棱的特点
展示了学生小组合作 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探索长方体的12条棱之间的关系,引出长
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认识正方体
(1)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物品,抽象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是 由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 明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
等的长方体,并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比较时,可以按照面、棱 、顶点的次序进行,教
师整理后,利用集合图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练习五
第4题,是一个长方体框架直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
各组棱相互平行; 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以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
第9*题,答案是:A→C,D→I,E→F。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
教材加强了独立探索、动手操作,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在展开后 的
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使学生把
展 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每个面的长和宽 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表面积的计算:
例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条件 和要求,确定不同的面的面积怎样算,教材中没有总结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和开放性。
例2:教学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启发学生自己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想出计算方法。
练习六
第2题,判断哪些展开图 可以折成正方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加深对正方体的认
识。第9题,是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问题 。注意提示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
算在表面积里。
第10*题,把一个长方体从 中间截断,分成两个正方体,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和两
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 有什么变化。通过比较,学生会了解到: 截
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2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大于原来的长方体。
第11*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材的变化:
(1)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2)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体积:
体积对学生 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
次发展。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 念的认识。教材通过学生更熟悉、更直观的“乌鸦喝水”的故
事、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以生 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体会物体占有空间,理解
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的大小,说
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概念。


体积单位:
通过提出问题“怎样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启发学生通 过回顾旧知、迁移类
推出:要比较长方体的体积大小也需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指出计量 物体的
体积要用体积单位,给出常用的体积单位,并让学生观察相应的教具和模型,对这些体积单
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明确的表象。在“做一做”中,教材安排了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
积单位的练 习。认识用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各种图形的体积是多少,以加深学生对体积
单位和怎样用体积单位计 量物体的体积的认识,为下面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做准
备。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材先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再通过例1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编排类似,教材先教学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再通过例2计算正方
体的体积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
教材在说明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后,引 导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
式,统一成“底面积×高”,让学生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之 间的联系。
练习七
第3题,无论怎么摆,新组成的长方体都是由9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 体组成的,那么
它的体积都是9cm。
第5题,这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问题。题中给出一个在生 产生活中计算土、沙、石时常用
的体积单位“方”,学生只要知道1方=1m即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材通过图示,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推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接着,教 材把长度单
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其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列成表格,让学生填写并对比,以加深印象。
3
3
3


再通过例3教学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为以后计算实际 问题时灵活处理体积单位做准
备。例4是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
练习八
第7题,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总和相等,可以通过观察或计算得出正方体的棱长是
(6+5+4)÷3=5(dm),体积是5×5×5=125(dm);长方体的体积是6×5×4= 120(dm)。
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材首先直接给出了容积的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 就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引导
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发现L和ml这两个 容积单位,然后
介绍了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教材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与观察对比中,利用瓶装矿泉
水和量杯来感 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
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和升,目 的是使学生将新知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
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应用 数学的意识以及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在容积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 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和
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明确: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 计量的时
候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才能更准确地算出它的容积是多少。
例5: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
特别强调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并复习了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例6: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利用有刻度的量杯记录下放入物体前后水位的刻 度,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该
物体的体积。
练习九
第1题,主要是区分体 积和容积的不同。体积相同的盒子,由于盒子的壁厚度不同,容
积也就不同。
33


第12题, 是一道开放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物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如 果是柔软可变
形的物体,可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然后用尺子测出需要的数据,即可算出体积。如果是
不能变形的物体,可以利用例6的排水法来测量。比较两个物体体积大小时,也可以利用排
水法 ,看哪个物体使水面上升的高,那个物体的体积就大。
第16*题,这是一道思考题,可供学有余力的 学生选做。根据第二、三幅图可知:一个
大圆球加一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12ml,一个大圆球加4个小 圆球排出的水是24ml,这样可
知3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24ml-12ml=12ml,3个小圆球 的体积是12 cm,则 1个小圆球的
体积为4cm,由此可以得出大圆球的体积为12-4=8(cm)。
整理和复习
对这一单元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复习。
教学时可注意:(1)引导学 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2)通过迁移比较,促进学
生掌握易混知识的联系和区别。(3)重视抽 象和概括,抓住本质特征。
练习十
第3题,这道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比较表面积和体积,避 免发生混淆,分清这两个概念
和各自的计算方法,而且还使学生在计算填表中发现变化规律。
第4*题,图中画的两个长方体,都有一部分被遮挡住,要求学生从未被遮挡的部分看
出它们的长、宽、 高各是多少,并算出体积。这可以提高学生看图的能力,发展空间想像能
力。
五、教学建议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 ,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
间与图形的经验。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情景引 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
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 物体的形状
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 br>33
3


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 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 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
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 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
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
实验,感受到物体占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 含义。通过
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五下综合应用粉刷墙壁
一、教学目标
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
生收集 、整理 、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
1.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分析与比较信息。
4.书面呈现粉刷围墙方案。
三、教学建议
1.因本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室内教学和室外 教学相
结合的形式。
2.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
息。 < br>3.展示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
效益,激发 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4.活动结束之后,也 可鼓励学生将自已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
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 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五下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
1.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真分数与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5.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
化成带分数或 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
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三、编排特点
1.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
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
2.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


3.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4.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 问题,原来安排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
现在挪后。
(2)分数大小比较,不单列一段,而是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
(3)删去了原来第2节中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内容。
四、具体编排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 例1(单位“1”是一个物体)
例2(单位“1”是多个物体)
真分数与假分数
例1(真分数)
例2(假分数)
例3(带分数)
例4(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1(分数基本性质的原理)
例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约分
最大公因数 例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例2(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约分 例3(最简分数)
例4(约分)
通分
最小公倍数 例1(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例2(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通分 例3(分数的大小比较)
例4(通分)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例1(小数化分数)
例2(分数化小数)

1.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产生
通过测量与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分数的意义
(1)单位“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同一个分数 可以表示不同的具体量,体现了分数的抽象性。


(2)分数单位的概念。
分数与除法
(1)体现了分数的数学来源: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用分数来 表示。
可从数系的扩展角度来认识分数的产生。
(2)分数与除法的统一点: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3)为后面的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改写成整数、带分数做准备。
例1
把除法的意 义和分数的意义进行统一:把1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用除法的意义列出除
法算式1÷3,根据分数的意 义得到每份是。例2
(1)把许多物体(3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的意义列出 除法
算式3÷4,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到每份是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样的3份是
, 在这儿,可以用两种方式来理解
。B、把3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A、把1
(2)通过图示得到分数结果,方法多样:一、用操作或图示法。二、推理:1块月饼
平均分给4人 ,每人分得块,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3个块,是块。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总结:
根据例1和例2总结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这儿,可以把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扩展,它
既可以表示作为结 果的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种运算过程。
(1)可以解决整数除法中商不是整数的情况。
(2)分数与除法可以互逆,可看作同一种运算。
(3)因为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母不能为0。
2.真分数与假分数


以前学生只接触过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现在介绍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大于分母的分
数,可以让学生 更全面地认识分数。
例1
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写出分数,并重点观察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 小,并借助直观把它
们和1比较,再介绍真分数的概念。
例2
让学生重点观察分数 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并把它们和1的大小比较,给出假分数的概
念。需指出这里的单位“1”是一个圆 而不是所有圆的总体。
例3
(1)从生活语言“一个半”引出带分数的写法及读法。
(2)让学生仿照着写出其他的分数。
例4
(1)要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是因为要培养学生对于分数的数感。
(2)化的时候有不同的方式。
A.根据分数的意义:4个就是1。
B.利用直观图。
C.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可引导学生总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一般方法。
3.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通分的基础。
例1: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


(1)通过直观图观察得出三个分数相等。
(2)从两个方向观察三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3)通过自主举例,从具体到一般,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内在一致性,引导学生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
本性质。
例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把分数化成分母不同(分母扩大、分母缩小两种情况),但大小相同的另一分数。
4.约分
与九义教材相比,把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移至此,更体现了求公因数的必要性。
最大公因数
例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1)利用实际情境(用正方形铺满长方形且必须是整块数)引出求公因数的必要性。
(2) 借助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长方形长的因数,又是宽的因数,从
实际问题转入数学问题。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因数、公因数,与第二单元相响应。
例2: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 br>(1)前面没有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因此这儿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
数的方法, 只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
(2)多种方法。
A.分别列出两个数的所有因数,再找公因数。
B.从较小的数的最大因数开始找,看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也可引导学生想出不同 的方法,如:从较大的数的最大因数开始找,然后和上面的B
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更合适。
(3)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
公因数的因数。
“做一做”
让学生接触两类特殊数的最大公因数:两数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两数互质。
约分
例3:最简分数的概念
(1)通过实际情境引出两个分数(根据不同的素材引出:具体的米数、分成四段)。
(2)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两个分数相等,为后面的约分设下铺垫。再给出最简分
数的概念。
例4:约分
(1)原理: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改写成相等的最简分数。
(2)方法多样:可以逐步约分,也可直接用最大公因数约。
(3)给出约分的简便写法。
5.通分(编排方式与约分相似)
与九义教材相比,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此,更体现了求公倍数的必要性。
最小公倍数
例1: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利用实际情境(用长方形铺满正方形且必须是整块数)引出求公倍数的必要性。
(2) 借助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长方形长的倍数,又是宽的倍数,从
实际问题转入数学问题。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倍数、公倍数,与第二单元相响应。
例2: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前面没有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因此这儿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 的方法求最小公倍
数的方法,只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
(2)多种方法。
A.分别列出两个数的倍数,再找公倍数。
B.从较大的数的最小倍数开始找,看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也可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从 较小的数的最小因数开始找,然后和上面的B
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更合适。
(3)让学生通 过观察,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倍数都是最小
公倍数的倍数。
“做一做”
让学生接触两类特殊数的最小公倍数:两数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两数互质。
通分
例3:分数大小的比较
(1)通过实际情境引出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2)



的比较方法多样(三年级上册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A.根据分数的意义。
B.根据分数单位的多少。
(3)让学生通过一些特例,自 行总结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三
年级上册有了分子都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方法)。
例4:通分


(1)从实际情境引入,出现分子、分母均不相同的情况,比较大小时产生认知冲突。
(2)原理: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改写成分母相等的分数。
(3)通分时,可以把分母都化成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也可以不是最小公倍数。
(4)作为比较大小的方法,还可以把两个分数改写成分子相同的分数。
(5)区别通分与约分:约分是对一个分数的运算,通分是对两个分数的运算。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例1:小数化分数
(1)用小数和分数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除法运算的结果,建立起两者的联系。
(2) 利用小数的意义给出小数化分数的一般方法。一位小数由教材给出范例,两、三
位小数由自己类推。
例2:分数化小数
(1)创设六个数比较大小的数学情境。
(2)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多样;
A.分母是10、100……的,利用小数的意义来化。 < br>B.分母不是10、100……的,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的,也可以利用分数与除
法 的关系来化。
五、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五下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
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 提高简算能力。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 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
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
2.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 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
意义的教学,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的含义。
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地总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
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四、具体编排
标 题 例题安排
例1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例2
第1节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总结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3 连加、连减
例1
第2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异分母分数加法
(2)异分母分数减法
例1 (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第3节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例2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 (1)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连加、连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上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分母不超过10),但当时采用直观的
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引导总结一般的计算 方法。本册第四单元,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
质,建立起了“分数单位”的概念。


本小节系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的一般 计算方法。
例1 :同分母分数加法
(1)由一家三口分吃大饼引入。
(2)利用整数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利用已有的分数加法知识进行计算。
(3)给出规范的书写过程,其中,计算熟练后可省略。
(4)利用直观图,清楚地看到就是 。由此引出结果的表达要求:计算的结
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5)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加法的含义。
例2:同分母分数减法(编排同例1)
(1)由小朋友倒矿泉水引入。
(2)利用已有的分数减法知识进行计算,说出算理。
(3)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减法的含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
结合例1、例2,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例3:连加、连减
(1)以儿童喜爱的少儿节目播放时间为背景引入连加、连减。
(2)连加呈现了多种算法,通过“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用三个
分数直接相加,计 算更简便。
(3)连减让学生自主完成,连减两种思路都可以。


(4)教学 时,应说明“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如把“1--”改成“1-
-”,启发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想出0除以任何正整数都得0,所以“分子是0
的分数等于0”。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本小节只安排一个例题,含两个小题。(1)异分母分数加法,(2)异分母分数减法。
例1(1):异分母分数加法
(1)用扇形统计图给出了几种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有量。通 过计算废金属和纸张占
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
(2)直接提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3)通过小组研讨活动,使学生明确: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
(4)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例1(2):异分母分数减法
(1)通过比较危险垃圾和食物残渣的多少,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2)利用类推,不再 出直观图,让学生自主把握计算的关键——通分,填出通分后的
两个分数,并算出最后结果。
练习二十二
第10题,是探索规律、激发兴趣的练习。是由“杨辉三角”改编来的。
第12题,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来解决。如学生可能会这样操作:先将4个苹果,平均
*
分给 8个孩子,每人得4÷8=(个),再将剩下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
2÷8=(个)。 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这实际上是埃及分数(分子是1的


分数)的一个有趣 性质“任何一个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的
应用。
3.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
(1)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由解决“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引入不带括号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混
合运算。
(2)说明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3)呈现了不同的方法,对比两种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哪种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算法的优势,逐步培养优化的思想方法。
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由解决“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 几分之几”,引出连减和带括号的异
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明确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最后由“你能说 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让学生自主归纳出分数加减混
合运算的顺序。
例2: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1)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归纳。
教 材给出通过两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算式的关系,得出整数加法的交换
律、结合律对分数 加法同样适用的结论。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推广到若干个数相加
(2) 为了充分发挥运算定律对于运算的依据作用,在“做一做”中安排了4个数相加
的练习:+++,通过这 类练习,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并不限制加数的个数,合
理、灵活地运用它,会使计算十分的简便。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 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
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
讲,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 单位后才能进行。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
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
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 教学的重点。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
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教学时 ,应通过观察、思考、
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使学生明白:①计算 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 br>减;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这样教
学,不 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
理驭法”的目的。
3.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 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
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 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
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和“底 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
交流。


4.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因此,结
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 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
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 究习惯。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
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 些相关的学习材料。
五下第六单元统计
一、教学内容
1.众数
2.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
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和预测。
三、编排特点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材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 ,注意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如,众数的含义就是通过与平均数的对比来 认识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也是由单式折线统计图
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 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
2. 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本单元所选素材涉及到体育、气蟆⑾训确矫妫唤隼┐罅搜
苛擞肷畹牧担
四、具体编排
硇畔⒌姆段В忧
碧寤岬酵臣浦兜淖饔茫魅费澳康摹?SPAN>


例1 理解众数的意义及特点。
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例2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例1
(1)创设舞蹈比赛选拔队员的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2)呈现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全班的交流,教师进行总结,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4)给出众数的概念,突出其 特点。注意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
众数的联系和区别,进而理解为什么用众数来确定 队员的身高,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
做一做
(1)呈现学生视力分布的数据,整理和描述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2)体会中位数和众数的不同特点。
(3)安排调查学生视力的实践活动。
(4)通过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平均数和众数的应用。
练习二十四
第2题,虽然两名队员平均成绩一样,但是甲队员的成绩分布更稳定、均匀,更适合参
加比赛。
第4题,通过整理数据让学生理解: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只一个,也可能没有众
数。


第5题,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第6题,进一步感受众数在统计中的作用,体验统计在决策中的重要价值。
例2
( 1)利用复式统计表给出中国和韩国第9-14届亚运会获金牌情况,再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
别进行描述 ,让学生比较两国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
(2)发现这样比较不是很直观方便。
(3)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4)明明给出提示。
(5)让学生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6)聪聪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 要性和特点:便于比较两组数
据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
(7)提出4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8)结合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做一做
通过回答问题,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便于比较两种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差
异性。
练习二十五
第1题,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男生和女生都在增高,但13岁后女生趋缓。
第2题,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统计在决策中的重要价值。
第4、5题,面对不同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体验统计在决策中的重要价值。
五、教学建议


1.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
教学本单元时,可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
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
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单式折线统计图 可以清楚地反应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
但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 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2.注重对统计量的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
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 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意对统计量意义的理
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 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
作用和特点。如教材第122页例1要解决“挑选身高是多少的队 员参赛比较合适?”这一问
题,实际上就是选用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15个候选队员的身高的集中情况, 教材先让学生
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发现不能很好地反应身高的集中趋势,然后引出众数,由此体会
众数的特点: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
时用 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教学时则可按此思路帮助
学生理解众数的统 计意义。
3.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
就要求教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 ,如调查同学们的视力情
况、所穿鞋子的号码、喜爱的电视节目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 中,留给他
们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从事< br>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
讨论: 你们准备如何收集数据;用什么方法展示数据;哪些数据经常出现;数据反映出什么
趋势;从这些数据中 能得到什么结论;从这些结论中能预测到什么等等。
4.适当把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教学要求。


关于选择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问题,学生较难理解,有时没有唯< br>一正确答案,只有合适与否的问题。因此要开放些。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
纯概率 数值的计算。
五下综合应用打电话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
的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
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 理的思维能力。
二、编排思想
1.探索最优方案(每个人都不空闲)。
2.发现 规律(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老师),
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 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应用规律。
三、教学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2.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
3.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 计好具体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
和流程图。
五下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找次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
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发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初步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小组合作与交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科书在素材的选取 上非常注重现实性,如钙片、矿泉水、松果、
饼干、糖果、白糖等物品,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既可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教师组织
教学提供了便利。
教科书的两个例题在编排上都呈现了小组合 作学习的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
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2.注意体现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在编排结构上注重体现 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强调数学思维的一般过程,着力培
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例1安排 了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
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总结,从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例2则安排了
9个待测物品,并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 历由多样化过渡
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此外,教科书在分析方法的编排上还很重视“数学化”, 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
般的数学分析模式。先让学生探讨待测物品数量为5个、9个时怎样找次品 ,并罗列出各种
解决方案;然后从这些方案中寻找规律,总结、提炼出一般方法和优化策略;最后,再利 用
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时的问题,同时也从可验证归纳出的方法是否正确。这
里 之所以需要验证,是因为本单元提供的归纳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对数量更
大时的情形是否 适用,还需要通过试验来检验。
四、具体编排
例1


(1)创设找5瓶钙片中的1瓶次品的合作学习的情境。
(2)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
例2
(1)创设找若干零件中的1个次品的合作学习的情境。
(2)进一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3)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有效性。
练习二十六
第1题,因总数 为9筐,故可平均分成3份,只称2次就保证能把吃过的那筐松果找
出来。如果天平两端各放4筐,如果 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则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吃过的,
这样只称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过的那筐松果;但 这种方法是不能保证一次就称出来的,也
不能保证2次就能称出来,只能保证称3次就一定能称出来,故 该方法不是最优的。
第2题,把15盒平均分成3份,至多3次就可以保证找出较轻的那盒饼干。 < br>第4题是一个趣味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到爸爸与小明的年龄差是不会随时间变化
而改变的,即 现在和3年后两者的年龄差一样,所以设小明今年x岁,则爸爸今年就是(x+24)
岁,从而x+(< br>x
+24)=34,可算出小明今年是5岁,爸爸今年是29岁。
第5题的编写意图在 于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操作活动,学会用图示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
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题 答案是至少需要称3次。
第6题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 是轻,
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份,至多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
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
是重了;若 天平不平衡,则这两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
的那袋放上天平,若天平 平衡,则轻(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重(轻)的是次品。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此题为起点,探索数量为4,5……时如何找出次品。


“你知道吗”:
本专栏简要介绍了在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轻的情况下,保证 能找出次品所需测的次数。
由该表可发现,只要待测物品数量介于3
n-1
+1~3< br>n
之间,则最多只需要测 次就保证能找出
次品。由此,要保证6次能测出次品,待测物品可能是244~729个。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 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
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 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
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 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
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 学生把所有
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 br>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
研究、 分析的基础。
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操作活动 ,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
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过程,由此促进学生 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时,
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 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
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 观察各种解决策略,
引导学生发现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在此基础上,就可让学生进行猜测 :这种
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从而可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推理等数学
思考活动。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是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
行较为抽象 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五下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找次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
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发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小组合作与交流。
根据学生的年 龄特征,教科书在素材的选取上非常注重现实性,如钙片、矿泉水、松果、
饼干、糖果、白糖等物品,都 是学生身边常见的,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教师组织
教学提供了便利。
教科书的两个 例题在编排上都呈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
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 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2.注意体现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在编排结构上注重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强调数学思维的一般过程,着力培
养学生解决数学 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例1安排了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
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 总结,从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例2则安排了
9个待测物品,并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 问题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
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此外,教科书在分析方法 的编排上还很重视“数学化”,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
般的数学分析模式。先让学生探讨待测物品 数量为5个、9个时怎样找次品,并罗列出各种
解决方案;然后从这些方案中寻找规律,总结、提炼出一 般方法和优化策略;最后,再利用
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时的问题,同时也从可验证归纳出 的方法是否正确。这
里之所以需要验证,是因为本单元提供的归纳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对 数量更
大时的情形是否适用,还需要通过试验来检验。
四、具体编排


例1
(1)创设找5瓶钙片中的1瓶次品的合作学习的情境。
(2)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
例2
(1)创设找若干零件中的1个次品的合作学习的情境。
(2)进一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3)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有效性。
练习二十六
第1题,因总数 为9筐,故可平均分成3份,只称2次就保证能把吃过的那筐松果找
出来。如果天平两端各放4筐,如果 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则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吃过的,
这样只称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过的那筐松果;但 这种方法是不能保证一次就称出来的,也
不能保证2次就能称出来,只能保证称3次就一定能称出来,故 该方法不是最优的。
第2题,把15盒平均分成3份,至多3次就可以保证找出较轻的那盒饼干。 < br>第4题是一个趣味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到爸爸与小明的年龄差是不会随时间变化
而改变的,即 现在和3年后两者的年龄差一样,所以设小明今年x岁,则爸爸今年就是(x+24)
岁,从而x+(< br>x
+24)=34,可算出小明今年是5岁,爸爸今年是29岁。
第5题的编写意图在 于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操作活动,学会用图示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
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题 答案是至少需要称3次。
第6题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 是轻,
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份,至多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
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
是重了;若 天平不平衡,则这两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
的那袋放上天平,若天平 平衡,则轻(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重(轻)的是次品。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此题为起点,探索数量为4,5……时如何找出次品。
“你知道吗”:
本专栏简要介绍了在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轻的情况下,保证能找出次品所需 测的次数。
由该表可发现,只要待测物品数量介于3
n-1
+1~3
n
之间,则最多只需要测 次就保证能找出
次品。由此,要保证6次能测出次品,待测物品可能是244~729个。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 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
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 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
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 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
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 学生把所有
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 br>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
研究、 分析的基础。
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操作活动 ,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
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过程,由此促进学生 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时,
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 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
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 观察各种解决策略,
引导学生发现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在此基础上,就可让学生进行猜测 :这种
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从而可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推理等数学
思考活动。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是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
行较为抽象 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复活节彩蛋-暑假的一件事


大兴安岭政府网-江苏工学院


三下乡-波兰的首都


安全生产述职报告-合肥会计网


招生代码-新年致辞


今年高考状元-表扬信格式


高龄津贴政策出台-售房协议


二本学校排名-关爱残疾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