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749次浏览
2020年10月04日 19: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爱莫能助-山师历山学院

2020年10月4日发(作者:曾庆瑜)


第六单 元 《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今后 继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
法的重要基础。本单元主要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与计算和解决问题两部 分内
容。在课程实施中,要通过操作直观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要通过观察
对比帮助学 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要通过加强试商例题的教学,帮
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为后续学 习作好铺垫。
单 元 目 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 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体时存在着
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
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 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能力。
3.使 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
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br>
单 元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2.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2.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单 元 课 时 安 排:本单元8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
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 、60页例1,做一做以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教材借助平均分的操作活动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 使学生理解
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这里有两个对比,一是平均分得结果的对比,一个是
用除 法横式表示的对比。其中第一个对比使理解第二个对比中余数及有余数除法
的含义的基础,也是理解第二 个对比中商和余数的名数不同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含义,熟练掌握了表内除法的 求商方法和
解决除法应用题,在此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完
后有剩余的情况。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完后有剩余的情况,并会确定商与余数
的名数。
教学方法:谈话法 引导法 讲解法
学 法:操作法 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小棒快平均分一分,并说一说是怎样平均分的。
2.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2)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3)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4)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请你们把刚才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写算式,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板书)
你同意用哪一个表示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2)教师介绍规范写法:
7÷2=3(盘)……1(个)。读作: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讲解:剩下的1根小棒数不能够再 摆成三角形,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为了分
清楚商和余数,所以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像这样的除法叫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商和余数都要写上单位,要注意有时候单位名称含
义不同,单位也不同。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
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3.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

6个草

7个草

几个一份
每2个一

每2个一

分的结果 算式表达
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
7÷2=3(盘)……1
(个)
分了3盘,还剩1个
(3)小结: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就没有余数;有时 候
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就要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剩下不够再分的
数就叫做余数 。
4.练一练: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引导观察,交流信息后,小组分工摆
一摆,讨论完 成表格。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1)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
示什么意思?
2.课本64页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3.填一填:( )÷6=7……□(选做题)
思考:□里可以填哪些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课本64页第1、2题。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
6÷3=2(个)
7÷3=2(个)……1(根)
余数











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内容:课本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借助逐渐增加小棒数的根数摆正方 形这一操作活动,达到三
个目的:一是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二是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三是为后
面的试商做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借助操
作活动,重点是总结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
小的道理。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
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方法:谈话法 引导法 讲解法
学 法:操作法 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个?还剩几个?
2.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个?还剩几个?
3.引入新课:余数表示 剩下不够再分的部分,那么余数到底和什么有关系
呢?是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学习余数的特 点。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 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
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 多少根?完成表格后,讨论: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
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棒根数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正方形个数









余数









4.全班交流:
(1)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2)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
(3)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4)学生举例验证。
5.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练习巩固:出示教材第61页“做一做”。(必做题)
学生读题,教师引导理解:用小棒 摆一个五边形需要5根小棒,如果有剩余,
可能是几根?为什么是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剩余几根?
2. 教材第66页第14题。
填一填:( )÷6=7……□余数最大是几?(必做题)
集体交流。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确定余数。
3.教材第66页第15题。(选做题)
( )÷( )=6……1
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填法?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61页“做一做”
2.教材第66页第14题。
3.教材第66页第15题。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第三课时:有余数的除法(3)
教学内容:课本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借助操作,通过横式的对比,了解 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知道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重要的是对照操作过程,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
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在此基础上教学表内除法
竖式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 间的关系,
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 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
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 引导法 讲解法
学 法:操作法 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操作交流,沟通联系
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3.尝试解决。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
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
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4.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
(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
(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 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二、探究算法,明确含义
(一)整体感知竖式的写法。
1.13根小棒,每4根分 一组,它的结果除了用摆、画、列横式表示,我们
还可以写成除法的竖式。
2.出示除法竖式,引导学生观察。

3.思考后讨论。
(1)这个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学生可能会知道13叫被除数,4叫除数,3叫商,1叫余数。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2是4和3的积,也就是除数和商的积。
(二)借助直观理解竖式每个数的含义。
1.师生共同对照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一边分,一边口述,同时写出除法
竖式。
(1)教师板书:“ ”这个符号表示除号。
(2)继续板书 :“ ”,被除数13表示有13根小棒,除数4表示每4根
一组。“ ”表示什么意思?
(3)请学生按要求把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4)结合分小棒师生交流,完成竖式的书写。
①结果是可以分成3组,3写在哪里?为什么写在个位?


②要分13根小棒, 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是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
根的?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③我们在“12”的下方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要平均分13根小棒,已经分了12根,还剩几根?
④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3.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回忆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数的含
义。
(2)对比有余数除法的横式与竖式的异同点,说一说除法竖式的优点。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迁移类推学习表内除法的竖式。
1.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学生分一分,并列出横式,教师板书16÷4=4(组)
2.学生自主尝试,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
3.比较交流。
(1)竖式中的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
(2)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表示?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必做题)
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对上下两题进行比较,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完成教材第64页第3题。(必做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
四、对比反思,全课总结。
五、作业:

1.完成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4页第3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3÷4=3(组)……1(根)


第四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例4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教材利用除法竖式,直接想乘法口诀 寻找商,关键让学生掌握试
商的方法,并学会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断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确。
学情分析:学生初步了解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商的教学,
重点是学会试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让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初步培养学生
观察、比较能力。
3.

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 引导法 讲解法
学 法:操作法 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引入新知
1.填数字:( )里最大能填几?并说明理由。
2×( )<13 ( )×5<49 7 ×( )<48 9 ×( )<29
8×( )<52 4 ×( )<25 ( )×3<17
2.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借助分小棒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不分小棒,自己试一试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探究试商的方法
1.出示题目:43÷7=□……□
2.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算式的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交流。


预设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数是1。
预 设2: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说明商大了,要减小1,商
是6。预设3:如果商是5 ,五七三十五,余数还剩下8,大于除数7,说明商小
了,要改成6。
4.师生小结:在找商 的时候,要使这个数和7相乘最接近43,且小于43,
最后得到的余数比除数小。
(二)深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学生自主列竖式计算43÷7。
2.交流反馈:
(1)6与7的积写在哪里?
(2)余数1是怎么来的?
(3)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呢?如果发现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什么问题?如果
余数等于除数呢?
三、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1.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先用竖式计算,再在横式上写出
商和余数。
(2)交流反馈时,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及竖式里每一个数表示的意义,重点交
流如何试商。
(3)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理解题意。
(2)独立解答,指定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3)集体讲评。
四、强化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必做题)
引导学生理解“某数里面最多有( )个另一个数”的意思,需要学生利用除
法竖式试商。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6题。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地想出商?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 获?试商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列好
竖式,你是怎样检验的?
作业:
1.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
4.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6题。
板书设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第五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65-66页练习十四第7-15题。
教材分析:通过填空、判断、计算等 各种题型的练习,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
法的意义,并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竖式计算的方法,在此基
础上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 引导法 讲解法
学 法:操作法 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快速口算。
7×7= 9×6= 21÷3= 3×4=
24÷8= 35÷7= 48÷8= 56÷7=
4×7= 6×9= 12÷2= 18÷2=
2.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回答:用竖式的计算方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3.那么我们今天继续练习有余数的除法,并板书课题。
二、巩固练习
1. 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第7题。(必做题)
指明学生先说说出现错误的原因,再抽生上台板演。
2. 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第8题。(必做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交流: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要注意些什
么?
3. 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9题。(必做题)
4. 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0题。(必做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自己的发现。
思考:仔细观察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集体交流:下面的算式的得数是上面算式的被除数。
得出结论: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 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2、13题。(必做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点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三、拓展练习
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5题。(选做题)
□÷□=6……1
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填法?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根据“余数要小于除数”确定除数分别为2~9这八个数;
(2)再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算出与除数相对应的被除数。
2.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
举例:假设除数是2,那么第一个框就填13;假设除数是 3,那么第一个框
就填19,依次类推。
(这是一道开放题,不要求学生说出所有答案;但对 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
师要注意培养他们有序思维的习惯,)
四、今天我们又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基本练习:
1.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第7-8题。
2.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第9-10题。
3.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2、13题。
拓展练习: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5题。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例5是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要采用
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教材 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 经掌握了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
并掌握在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解决有余数除 法应用题 。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
的良好习惯。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方法:谈话法 引导法 讲解法
学 法:操作法 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交流:用“最多”和“至少”说一句话。
2.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口算教材第69页第3题。
3.以旧引新。(板书课题)。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5: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审题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2)“每条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
(3)“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什么意思?
3.学生尝试解题,教师巡视指导。
4.多种方式感受“进一法”。
(1)画图表示:

(2)数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条)”船。
(3)列式表示:22÷4=5(条)……2(人)
还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5+1=6(条)”船。
5.比较辨析,理解“进一法”。
(1)讨论辨析,明确“进一法”。
①有些同学认为租5条船就够了,你怎么想?
②余下来的2人怎么安排?
(2)比较优化,掌握“列式表示法”。
6.回顾反思: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乘法验证:5条船最多只能坐20人,所以要坐22人至少要6条船。
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1.第67页“做一做”的第1题。(必做题)
质疑:结果为什么要“加1”?
2.教材第67页“做一做”的第2题。(必做题)
(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讨论交流,理解“舍余法”。思考:余下的1元,还够再买一个面包吗?
(2)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
3.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8题。(必做题)
学生独立审题思考解答后,汇报交流,引导 学生综合考虑3种花的情况,以


束数最少的花为标准确定。
4.拓展提高。(选做题)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15天后是星期几?25天后呢?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生总结: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余数在生活中真是太调 皮了,有时候需要加“1”,有时候需要舍掉,一不
小心就会出错。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们会经 常遇到有余数的问题,只要
同学们认真审题,静心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的取舍,就能成为 余
数的好朋友。
五、作业
1.基本练习:第67页“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8题。
2.拓展练习: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15天后是星期几?25天后呢?

















第七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例6学习用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 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
的问题。这类问题在数学上叫“等余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我们要更关心的不
是所求得的商,而是余数。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部分问
题,在此基础上教学“等余问题”,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根据余数的情况进行分析,
判断。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2.经历 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培
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类按规律排列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 引导法 讲解法
学 法:
操作法 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游戏导入
(一)游戏:猜手指。
1.游戏规则:伸出右手,从大拇 指开始数,1是大拇指,2是食指,3是中
指,4是无名指,5是小拇指,数完后又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 、7、8……这样依
次往下数,不要给老师看到,当你数到某个数时,让老师猜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
2.学生数,老师猜。
(二)设疑导入
1.老师猜得都对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一)回顾规律,提出问题。
1.动手操作,摆小旗。

2.发现规律,说小旗。
这些小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说一说,接下来再摆第10面是什么颜 色?第
11面呢?第12面呢?
3.提出问题,猜小旗。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方法 表达清楚,
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组织研讨。
(1)预设一:画图法1.老师猜得都对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一)回顾规律,提出问题。
1.动手操作,摆小旗。

2.发现规律,说小旗。
这些小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说一说,接下来再摆第10面是什么颜 色?第
11面呢?第12面呢?
3.提出问题,猜小旗。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方法 表达清楚,
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组织研讨。
(1)预设一:画图法1.老师猜得都对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一)回顾规律,提出问题。
1.动手操作,摆小旗。

2.发现规律,说小旗。
这些小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说一说,接下来再摆第10面是什么颜 色?第
11面呢?第12面呢?
3.提出问题,猜小旗。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方法 表达清楚,
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组织研讨。
(1)预设一:画图法1.老师猜得都对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一)回顾规律,提出问题。
1.动手操作,摆小旗。

2.发现规律,说小旗。

这些小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说一说,接下来再摆第10 面是什么颜色?第
11面呢?第12面呢?
3.提出问题,猜小旗。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己想办法 解决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方法表达清楚,
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组织研讨。
(1)预设一:画图法1.老师猜得都对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一)回顾规律,提出问题。
1.动手操作,摆小旗。

2.发现规律,说小旗。

这些小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说一说,接下来再摆第10 面是什么颜色?第
11面呢?第12面呢?
3.提出问题,猜小旗。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方法 表达清楚,
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组织研讨。
(1)预设一:画图法(一)第69页练习十五的第4题。(必做题)
1.读题审题。
2.独立解答。
3.质疑:为什么最后确定颜色时看余数,不看商?
(二)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5题。(必做题 )
1.解决“第32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的问题。
学生独立找规律,解决问题。


2.学生自主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选做题)
1.出示题目:一个星期有7天,(1) 六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
几天?(2)如果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 期几?

2.第(1)小题学生独立解决;第(2)小题结合月历引导学生体会商与余
数和这个问题的关系。
四、揭秘游戏,课堂总结。
1.揭秘游戏,首尾呼应。
现在,同学们一定知道老师“猜手指”的秘密了吧,现在反过来,老师数,
你们猜。
2.师生总结,拓展延伸:生活中的余数问题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到生活中
找一找。
五、分层练习
1、基础练习(必做题):练习十五第4题,第5题。
2、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

爱国人士的故事-就业率高的专业排名


幽默笑话故事-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勤能补拙的作文-安徽招生考试


地质工程排名-历代皇帝列表


浙江异地高考-感恩父母的演讲稿


北工大录取分数线-加拿大高中留学


保证合同-北海人事网


三门峡招生信息网-北京交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