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用书(教参)全册资料-第8单元内容

巡山小妖精
634次浏览
2020年10月04日 22: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鸿门宴教案-江苏工业大学

2020年10月4日发(作者:阎维文)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第八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
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 果”》。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
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古人谈读书》 选取三则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
文言文片段,告诉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 》通
过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读书、作文的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怎样读书, 阐明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
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 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
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 整理,把握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围绕“读书”这一主题提供了很多信息,如读书经历、读书态度、
读书方法以及对某些书的评价,都要求学生梳理相关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如,
《忆读书》要求 学生梳理作者读书的经历、选好书的标准;《我的“长生果”》
要求学生梳理作者读书的类型和从读书、 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让学生根
据习作要求,对材料有所选择,并有条理地表述,把重要的内容写具体。本册教
材第四单元已经进行了 “分段叙述”“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训练,这次习作是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重点表达 的能力。口语交际和习作衔接紧
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分条到分段,有梯度地引导学生条理清楚 、重点
突出地表达。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可以把三篇课文 作为一组进行教学,或者再补充一些与读书相关的文
章,组织指向“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这一目标的学习活动。如,
可以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梳理作家的读书经历,梳理关于读书方法的信息,可 以
提取、整合文章中介绍的书目信息。
第二,建议围绕“读书”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可以在本单元学习的
过程中,让学生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实践,读一读课文中作者提到的一些书籍。可以在本单元学习之初,提前布置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任务,让学生有充分
的时间选择要介绍的 人物形象和推荐的书籍,认真研读推荐的书籍或人物。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第三,本单元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 所涉及的作家读书经历、读书感悟、
阅读方法等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根据要求梳理出来 的信息,对
他们的学习和读书实践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这一单元或这
一学 期的读书经验,并运用


25、古人谈读书
教材解析
本文由三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第一句写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 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二句写要以诚实的态
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第三句是说孔子
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第二则选自朱 熹《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
眼看、口诵。“心到”,是“三到”中最 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
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文中“尝”和“急”的意思和现代 汉语的常用义
不太一样,“尝”是曾经的意思,“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
第三则选自《曾 国藩家书·致诸弟》,告诉我们:读书首先要立下志向,这
样才能不甘落后;其次要有见识、有见地,知 道学海无涯,才不会容易满足;最
后还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完不成的事。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都做到
了,才能学有所成。“盖”是用在句首的语气词。“断”在这里是“一定、绝对”
的意 思。“河伯观海”的典故出自
《庄子·秋水》,说的是河神河伯从自以为了不得,到认识到自己目光短 浅、
缺乏见识的故事。这里用河伯观海和井蛙窥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课文配有古人席地而坐、手执竹简展卷苦读的插图,和文章主题相互呼应。
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
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时,可 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
流汇报。教师再根据交流情况,有重点地对难 读、难懂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指导,
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一、理解运用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 等方法,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再同桌互读检测,读准易错的读
音。如 ,“敏而好学”的“好”是“喜好”的意思,读“hao”;“是知也”的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知”同“智”,读“zhi”。
2.读好停顿,注意长句子的断句。
本课中的长句子比较多,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可以让 学生借助注释,先
猜一猜句子的意思,再读文言文,相互交流读法,注意断句。遇到不好读的句子,教师可以范读,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这样断句的理由。
以下长句子的停顿仅供参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
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 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3.理解课文大意,积累背诵。
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用自己 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
句子,鼓励学生结合注释或者上下文先猜一猜,再和同学、 老师交流。理解意思
的时候,要结合整句话来理解,不要求学生逐字翻译。如,“默而知之”的“默”,
可以借助上下文,用组词的方式猜词义,结合整句话的大意,可理解为“默默地
(记住读书的内 容)”。“余尝谓”的“尝”、“心到最急”的“急”、“有志
则断不甘为下流”的“断”可以借助工具 书,查一查和现代汉语的常用意思有什
么不一样,在比较、发现、交流的过程中正确理解词义。
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是知也”的“是”和“盖士人读书”的“盖”
等字的意思,可以让学 生互助学习,也可以教师直接讲述:“是”是“这”的意
思,“盖”是语气词。
在理解课文大 意的基础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说大意、学生读背对
应的文言文,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强记 忆,达到熟读成诵。
4.分享读书体会,交流读书方法。
教学完三则文言文后,可以结合课 后第三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
谈一谈学习本课的收获和启发。引导学生梳理、总结三篇文言文 所提到的读书方
法和读书态度,不需要让学生辨析课文中的某句话是读书的方法还是态度,重点
是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思考古人的读书态度或方法对自己的启发。
如,学生交流“三到”读书法时,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平时有没有做到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这三点。
如果做到了,它给 自己的读书学习带来了哪些好处;如果没有做到,今后应
该怎么做。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交流其他名人谈 到的读书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学
习伙伴参与其中,积极分享读书经验。
引导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这一环节,除了可以安排在本课,也可以让学生学习
整个单元之后,联系本单元其他两篇课文,以及“日 积月累”中的《观书所感》
等内容,梳理方法,交流体会。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 认识的字中,“耻、岂”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词语帮助识记,如“羞
耻、耻笑”“岂有此理”;“矣”是文 言文中常用的助词,相当于“了”的意思,
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借助文中拼音读准字音。
“识 ”是多音字,在“默而识之”中表示“记住”的意思,另有成语“博闻
强识”,都读“zhi”;在“有 识则知学问无尽”“皆无识者也”中是“见识”
的意思,读“sh”。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 个,可以引导学生按照结构特点进行分类,观察同一
类字的书写规则,如“诲、谓、诵、恒”这4个左右 结构的字,在书写的时候注
意左窄右宽。“岂”
字要注意下面是“己”,最后一笔的竖弯钩的 “竖”要短,“弯”要写长。
“皆”上部“比”的笔顺是横、竖提、撇、竖弯钩,注意下部是“白”不是 “日”。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26、忆读书
本 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
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 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
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第二部
分(第2~10自然段)写作 者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的好处,以及怎样挑选、比较好
书。其中第2~8自然段主要写作者童年时的读书经 历,第9至10自然段主要讲
作者后来的读书体会。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作者把自己多年来 的读书感
悟写出来赠送给儿童,总结全文。
课文里有大量读书方面的信息,如,读书经历、读 书态度、选书的标准、读
书方法和读书的好处等,角度不同,内容丰富。作者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自己的读
书经历:四岁母亲就教给她国文教科书;七岁时因为太喜欢舅父讲的故事,自己
开始读《三国演 义》;十二三岁开始读《红楼梦》,中年以后又再读《红楼梦》;
1980年后挑选、比较着“读万卷书 ”。作者对阅读过的书有着丰富的阅读感受,
如,有的书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故事情节 精彩,情感真实质朴,
让她尤其欣赏,心动神移;有的书情节烦琐,矫揉造作,索然无味,让她心生厌< br>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倦;也有的书随着时间的推移 让她产生全新的认识。无论是童年一知半解地读《三
国演义》,还是后来反复读《红楼梦》,将《封神榜 》《荡寇志》
与《西游记》《水浒传》比较读,都给作者带来了很大收获。
课文结尾的一句 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包含了三层意思。“读书好”
指开卷有益,“多读书”指博览群书,“读 好书”是说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这九个字既是作者对自己一生读书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代的殷切期 望。
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诸葛亮,《红楼梦》
中的贾宝玉、 林黛玉,《水浒传》中的林冲等经典人物形象。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
的看法。
3.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这句话的体会。
4.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学 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把握课
文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 己的方式梳理信息,
通过交流、展示,体会不同梳理方法的好处。然后再结合课后第二题与第三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读书经验,对作者的读书感悟和读书方法发表自
己的看法。
一、理解运用
本课生字较多,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随文识字,并对冰心的读书经历和感悟有大致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在初读后根据理解简单地说一说大意,找一找
这篇课文中有哪些对 自己有用的信息。
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第一题的要求 ,让学生交流:如果要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
以及作者认为的好书的标准,需要提取哪些内容进行整理? 通过交流,明确要梳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理出以下信息:
作者读书的不同阶段、所读书目的名字、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确定需要梳理的信息后,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信息。
然后先在小组中交流:有没有 缺漏的信息?有没有有争议的信息?每个同学梳理
信息的方法一样吗?再在全班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 关注有没有遗漏信息与信
息提取的准确性。学生可能会出现缺漏信息或者提取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如,学
生很容易找到作者阅读《红楼梦》的时间是“十二三岁”,却容易忽略作者在“中
年以后”仍然 在读这本书;在找阅读书目的时候,学生容易忽略《荡寇志》这本
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没有人物 个性”这句话,从而获知《荡寇志》也是
作者读过的书籍之一。
对一些有争议的信息,可以先 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再进行引导点拨。如,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属不属于本次梳理信 息的范围?可以让学
生看清要求是梳理“作者自己读书”的经历,因此这个信息可以忽略。再比如,《水浒传》《荡寇志》《西游记》《封神榜》等书,文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是什么
时候读的,有可能作 者七岁到十二三岁期间读过,1980年后又读,可以将这些
书梳理成一类,或在书名号后面标注“?” 等符号,表示存疑,让学生明白梳理
的信息要准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这类信息比较 零散,学生很容易遗漏,如,在梳
理作者对《红楼梦》的态度和评价时,学生能够找到“兴趣不大”或“ 厌烦”的
感受,但是对于中年以后再读时“尝到滋味”的内容往往容易忽略。1980年后
作者 对现代文艺作品的态度和评价等信息较多且在文中较为分散,不容易找齐
全,可以让学生通过互相补充的 方式将信息加以完善,概括总结出作者认为的好
书标准是: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所描写的 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
生、个性鲜明;故事耐人寻味;故事情节精彩,不烦琐;感情真挚、质朴浅显,< br>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2.交流梳理信息的方法。
理清作者的读书经历后,还要 引导学生关注梳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说说自
己是如何来完成提取信息、按要求分类整理的,体会运用这 种方法的好处。
学生可能用到的梳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各种符号在书中圈画。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这是最常见的梳理信息的方 法,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多用这种方法。用不
同的符号圈画作者年龄或时间、书名,以及作者的评价感 受等信息,优点是方便
快捷,缺点是信息散落在文本中,回顾总结时,还要再浏览文本。教师可以引导< br>学生讨论和互相学习:在圈画重点信息时,如何利用圈画的符号,做到既准确,
又一目了然?比如 ,用相同的符号勾画同一类型的信息;重复的信息不再勾画;
用符号勾画出重点的或存疑的内容。
圈画信息的示例:

(2)分条列出信息。
学生在学习第五单元中的《松 鼠》一课时,已经学过分条列出信息的方法。
梳理作者自己读书的经历,可以启发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整理 ,分条把信息列出来。
分条列出信息的好处是条理清晰,但列出的信息要概括,并且准确。
分条列出信息示例:
①七岁时自己读《三国演义》,因为对舅父讲《三国演义》无限期待。
②读了《水浒传》,觉得书中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荡寇志》中的人
物则没有个性。(存 疑,不确定什么时候读的。)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③十二三岁读了《红楼梦》,兴趣并不大;中年后再读,才理解其中溢味。
(3)借助图表梳理信息。
学生可能喜欢用画图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 日常教学
中也常用表格来帮助学生梳理信息。用图表梳理信息,直观简洁,一目了然,但
需要对 图表进行合理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在梳理信息时,如何才能设计出
既合理又清晰明了的图表。
如,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表格项目的分类。
以表格形式梳理信息示例:

尝 试梳理出关于“读书的感悟”“读书的方法”等信息。梳理“读书的感悟”
时,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 谈一谈。梳理“读书的方法”时,可以结合课后第
三题进行讨论。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出对作者读书感悟的体会。
引导学生梳理信息,总结出作者觉得 读书的好处是“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
快乐”“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知道了许多事情 ,也认识了许
多人物”。课后第二题围绕“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个读书感悟,让学
生 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谈。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8自然段,感受作者童年读书的快乐经历,
体会到正因为冰心热爱读书 ,才有了如此由衷的感慨,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展开
交流。如,学生可能会说自己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 》这类的科普书籍,大量的
阅读让自己知道了很多知识,和小伙伴分享这些知识时,大家都称呼自己为“ 小
博士、万事通”,让自己获得快乐。
如果学生学有余力,还可以结合从文章中梳理出的“读 书的好处”,交流读
书的其他好处;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中冰心对少年儿童寄予的期望——“读书好,< br>多读书,读好书”,谈一谈今后的读书计划;结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
一题,让学生写一 写,表达对书的感受。
4.交流读书方法,开展讨论活动。
借助梳理出的读书方法,如,“ 一知半解地读”“反复读”“隔段时间再读”
“比较读、挑选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 是否用过冰心谈到的
这些读书方法,自己还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再让学生结合课后第三题, 开展以“读书是否可以一知半解”为话题的讨论,
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表达对读书方法的不同观点。如 ,有的学生对这个观点表
示赞同,认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开卷有益,多读就有收获; 有的学生对这个观点
表示不赞同,认为如果读不懂,既浪费时间,也没什么效果,有时候还可能理解错误,产生不好的影响。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把理由说清楚,对其 他
同学的观点要有积极回应,继续落实之前学过的口语交际要点。
二、识字写字
本 课要求认识的字中,“浒”字放在书名《水浒传》里,学生不难读出,但
是单独识记时,学生很容易将它 读成“x心”,可引导学生了解“浒”的本义是
“水边”,在语境中练习读音。“煞”字的读音,学生平 时接触较少,可以让他
们借助工具书查一查,在本课的“七十二地煞”里读“sha”,指凶神。“栩”
字的本音是三声,在“栩栩如生”这个词中,因为连读需要,第一个字音会变调,
可引导学生多 练习。“寇”字容易和“冠”字混淆,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对比组词
的方法强化记忆。
本课有3个多音字,“传、卷”在学生的生活中使用频率较大,可以让学生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借助组词来辨析,如“chuan”可 以组词“传达、传说、传奇”,“zhuon”可以
组词“自传、传记、外传”;“juan”可以组词 “卷尺、卷心菜、卷烟”;“juan”
可以组词“试卷、卷宗、手不释卷”。本课“着”字“zhuo ”的读音容易读错,
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先猜一猜“着力”
的意思是“尽力、用力”,再联系语句加强记忆。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有8个既是要求会认 的字,又是要求会写的字。“舅”
字上半部的笔顺学生容易写错,可让学生借助《松鼠》一课“鼠”字的 学习,强
化巩固“白”的笔顺:撇,竖,横,横折,横,横。它的字音和字义可以让学生
结合生 活来记忆,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象形字的演变来识记。“葛”字下面是“勾”
不是“匈”,可以引导学生 借助之前“歇”字的学习迁移记忆。“刊”本义是“砍、
刻”,古代文字多是用刀刻在石头、龟甲、器皿 上,后来引申为排版印刷,作名
词则指出版物,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来加强记忆和理解,如 ,报刊、
书刊、刊物。“琐”字在书写的时候,倒数第二笔的撇起笔要靠上,末笔点要靠
下。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27、我的长生果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 文,“长生果”加上引号,说明它有特殊的含义,在文中指
的是“书”。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 明长久不衰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作
“长生果”,表达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喜 爱。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描述了读书类型的变化:
小时候从读印 着“水浒”“三国”的小画片,到读《七色花》《血泪仇》等连环画;
上学时从读文艺书籍,到读古今中 外的大部头小说;作者阅读的类型越来越多,
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广。不同的时期,书的来源不同、类型不 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作 者的读书生活充满情趣,为饱览“香烟人”小画片而“卖力地呐喊助威”,由
“看得津津有味”到“不过 瘾”,用词童趣十足。写读“连环画”时,作者运用“浮想联
翩、泪落如珠”等词语,生动再现了作者读 书时的如醉如痴。写读文艺书籍时,“直
奔那里”“差不多都”等词语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如饥似渴的 读书状态。
在丰富的读书经历中,作者体会到阅读的好处,阐明自己在读书、作文中悟
出的道 理。作者用亲身的经历、真切的体会,说明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强调了
阅读厚积薄发的作用:大量的阅 读拓展了作者的想象力,因此作者的写作别出心
裁、与众不同;阅读大部头的小说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既能丰富积累,又增强
了记忆力和理解力,使作者作文的时候能恰到好处地借鉴和模仿,并用呕心沥血< br>的创造打动人心。
教学目标
1.认识“喻、瘾”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奔”。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 说出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
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建议
教学 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示,选择合适的梳理方法,根据要求梳理出
作者读书的类型,以及从阅读和作 文中悟出的道理。学生在梳理信息之后,要用
一段完整的话把所有信息说清楚,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本课中作者读过的书籍表述得很清 楚,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出关键词
句,借助结构图或者表格等形式,梳理出小画片、连环画、文艺 书籍和古今中外
大部头小说等书籍类型的信息,再梳理出书籍的具体内容,把相关信息说清楚。
如,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作者最早见到的连环画;《七色花》
《血泪仇》等是作者看 过的真正的连环画。课文没有明确举出文艺书籍和古今中
外大部头小说的书名,只提到巴金先生的《家》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之前的
阅读经验等进行交流:作者可能会读哪些书籍,用了什么方法读了这么多 书籍?
为什么这些书籍会让她若干年后还记忆犹新?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体会读
书给作者带 来的美好感受。
2.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在充分交流作者读书类型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从文中梳理出
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道理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 ,阅读扩展了想象
力,做读书笔记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与
众不同,还要写出真情实感;可以借鉴、模仿,更要创造。可以让学生朗读相关
句子,进一步感受作者 醉心阅读的原因。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作者从 读书中悟出的道理是穿插在文章内容中的,学生可能会遗漏。教学时,
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找到描 写作者阅读的段落后仔细默读,从中圈画出关
键词句,整理出从阅读中悟出的道理的句子。
3.体会阅读和作文的关系。
作者借助自己两次作文的事例,讲述了阅读和作文的关系,教学 时,可引导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交流作者作文中丰富的想象、传神的借鉴等方面与
阅读 的关系。阅读和习作的关系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说明,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根据
自己的理解概括:
阅读使作者的想象力丰富,而丰富的想象力能让作文新颖、别致;阅读使作
者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增强,为 作文时能准确借鉴、模仿和创造打下基础。最后可
以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说一说阅读和习作的关系 。
教学时,根据学生的交流内容,可以用结构图的形式梳理信息,帮助学生理
解。示例如下:


教学本课时,还可以结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内容,引导学生
进一步感受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4.生字学习。
本课要求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多音 字,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时先自主识记,
课内和同学交流容易读错的字。如“馈、磁、酵”三个字虽然都 是形声字,但读
音却和右边部分不同,学生容易读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借助组词进行
正音和记忆。“瘾、沥”是符合一般规律的形声字,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形声
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如, “沥”意为“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可以组词为“淅
淅沥沥、沥干”等。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认识“籍”字时,可告诉学生古时最初 记录信息的户籍、书籍,大部分为竹简,
所以“籍”是竹字头,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在哪儿听说 过这个字,如“户
籍、籍贯、祖籍、书籍、典籍”等。“鉴”字可以和之前学过的“签”字进行比
较识记,这两个字形体相似,学生容易混淆。“鉴”的“金”字旁跟金属有关,
古时指“铜镜”,在课 文中结合“借鉴”一词,根据上下文理解为“对照别人的
文章,取长补短”。
本课的多音字“ 差”在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借助
词义区分读音,在本课读“chai”可以组 成词语“美差、交差、出差”等。“奔”
字的读音容易出错,可以让学生借助字典,了解两个读音的意思 :读“ben”的
时候,是“急走,跑”的意思,可以组词为“奔跑、奔驰、奔腾”等;读“ben”< br>的时候,是“直接向具体的目的地走去”的意思,可以组词为“直奔、投奔”等。
5.实践活动。
《我的“长生果”》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可让学生结合本单元交流平< br>台的学习,总结交流读书的方法、找书的方法,整理自己的阅读书目单。

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教材解析
本次口语交际借助“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 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
打开交际话题,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后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清楚表达观点与倾< br>听时抓重点的能力。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打开思路,选择交流的内容。学生可
以从阅读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人物,也可以从影视作品中选择,只要是自己由衷
欣赏和喜爱的人 物,都可以交流。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思路。先以表格的形式整理相关信息,然后借助表
格讲述,使学生“说”得有条理,“听”得更明白。教材还提出了交流时的具体
要求,提示学生借助表格 信息分条讲清楚喜欢的人物是谁、来自哪一部作品,并
列出两条喜欢的理由,提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介 绍。
最后,教材提出了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具体建议。先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
让更多的学 生在活动中充分表达。用“看看谁介绍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的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方式相互评价,使学生在丰富自己的阅 读体验的同时,通过交流“为什么他的介
绍让我印象深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小贴士从“ 说”和“听”两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分条讲述”能帮助说的
人把理由说清楚,也能使听的人抓住重点 ;“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是针对听明
白提出具体要求,要认真听,捕捉到重点信息。


教学建议
本次口语交际与学生之前的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的经验联系较为紧密,可 提
前布置学生搜集并整理“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填写表格,为课堂
上的交流作好 准备工作。交际时,指导学生先整理信息,再筛选出本节课要交流
的内容,分条列出喜欢理由。最后交流 展示,相互评价,分享“我最喜欢的人物”。
一、课前布置,确定交流内容
课前先布置学生 围绕“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搜集信息,指导学生借助表格
列举重点信息,如人物、出处、喜欢的理由。 可重点提示表格“喜欢的理由”可
以是人物的特点、本领、典型事件等,确定从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分条 列出。
二、梳理信息,做好交流准备
结合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表格信息,进行课上交流。首 先,组织学生借助表
格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喜欢的理由是否分条讲清楚了。教师要相机提醒学生,< br>列举理由尽量概括,列举典型事件;如需引用书籍中的文字,要提炼重要信息,
整合内容相似的信 息。最后,组织学生结合同学的评价口头进行修改完善,使交
流的信息更丰富。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三、交流展示,相互评价,分享“我最喜欢的人物”
1.交流示例,讨论方法。
教 学时可以先请两名学生分享,大家讨论“如何能讲得更好,吸引人”。学
生可能直接读表格内容,可以提 示把表格里的内容变成连贯的一段话。学生可能
表意不清、表述内容繁杂,可以提示学生用上“一、二、 三”或者“首先、其次、
最后”等词语,分条讲述,说清楚,使听的人更容易听明白。还可以提示加上开
场语或结束语,“大家好,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或“谢谢大家,我介绍完了”
等语言。
2.组织开展“我最喜欢的人物”交流会。
首先,小组内交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可以根据标准评出讲
述星级,如:①分条讲述,理由较简单(或角度唯一),1星;②分条讲述,把
理由说清楚了,2星;③分条讲述,事件典型,人物形象很吸引人,3星。
其次,请一个小组 获得不同星级的同学分别展示,全班同学提出建议。如,
针对理由较为简单的学生,可建议列举具体事例 阐释理由;针对角度唯一的同学,
可建议选择有关人物的两三个典型事例,提炼出更丰富的形象;如果学 生多是严
格按一二三分条表述,先肯定其条理,同时也提出,不是一定按照一二三表述,
还可以 根据表达的需要,用一些关联词、过渡句等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使表达
更为自然。
交流时, 对听的同学也要提出明确要求:要保持安静,认真倾听,如果有没
听明白的地方,可在对方介绍完毕后, 有礼貌地提出疑问,也可以针对听出的问
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交流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谁介绍的人物形象让你印象深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刻,为什么?是不是也很想读这本书或 看这部影视作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听
完以后能抓住内容的重点进行复述、补充或总结。
3.课后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如果“说”和“听”的同学喜欢的是同一个人物,可以引导学 生课后继续深
入交流;如果别人讲了某个人物,自己感兴趣、印象深刻,可以在课后进一步追
问 ,了解更多的人物信息,进而激发学生去阅读或者观看相关作品。

习作
推荐一本书
教材解析
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推荐一本书”,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阅 读实践或本学
期的读书活动,把自己读过的、认为值得推荐的书分享给同学,让同学们通过交
流 ,广泛阅读、读好书、读整本书。
教材的第一部分,以激趣的方式提示习作内容,把好书比作好朋友, 把本次
习作活动比作向同学介绍好朋友,用生动亲切的比喻唤起学生表达、交流、分享
的欲望。
教材的第二部分,从内容和要求两方面对本次习作作了具体说明。首先,对
习作内容提出了明确 要求:一是要介绍清楚基本信息;二是要重点写推荐理由,
可以从内容、语言、情节、人物个性、思想启 迪等不同角度,抓住书籍的具体特
点写推荐理由。其次,教材还提出分段写、写具体的要求,并在突出重 点、把重
要的理由写具体方面给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提示学生可以推荐不同类型
的图书 ,如,可以推荐小说,可以推荐科普读物等。而且根据所推荐书籍的具体
特点,提示了可以从哪些方面写 出推荐理由。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评价的建
议,通过交流分享,学生可以进一步反思怎样修改自己的 习作,以更好地激发别
人的阅读兴趣。同时,真正让推荐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以阅读更多好书。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具体;最后评改交流,分享习作。
一、选择习作素材,初步确定推荐理由
本次习作 可以在学完几篇阅读课文后进行。课文学习后,可以将“交流平台”
前置,伴随着“交流平台”学习伙伴 的提示,既帮助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书,也
指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读更多的书。
在此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盘点已读过的书了。教师可以及时提出习作选材
的要求:
一是选书。可以扩大选书范围,选择自己特别喜欢或是印象深刻的书,尽量
避免推荐给同学们熟悉的书籍 (如学过的或是教材里推荐过的书),因为如果大
家都读过,推荐的效应不大,推荐也就失去了意义。除 了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文学
类作品,还可以建议选择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聊
一聊,说说打算推荐什么书,相互启发,打开思路。二是思考推荐理由。引导学
生选定书籍后, 可以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推荐,哪些地方吸引了自己”,然后用
小标题分列几点,先试写一段“好书推荐 ”,准备课上交流。
二、借助习作提纲,梳理习作内容
首先,可以进行“好书推荐”的习作热身。可以呈现学生的示例,意在引起
学生对
“如何推荐一本书”的思考,进而聚焦本次习作要求。
接着,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进一步 明晰“如何推荐一本书”。引导学生
讨论,刚才展示的同学或是自己在表达推荐理由的时候,哪些信息想 到了,哪些
忽略了。如,推荐一本书要介绍清楚书籍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有书名、作者、
出版 社,也可以介绍封面、扉页等特点;再如,要重点写推荐理由,推荐理由可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根据推荐读物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从 内容、语言、情节、人物个性、思想启迪、
实用价值等不同的角度确定。
最后,完善推荐理由 ,自我修改。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完善信息,进一
步梳理推荐理由,修改习作提纲。然后同桌交流, 相互评价,看看段落是否划分
清楚,计划从哪些方面写推荐理由。
三、指导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本次习作中,“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 时,教师可
以先展示一些学生的习作片段,引导交流讨论:什么叫作“写具体”?如何把理
由写 具体?如何突出重点?习作片段中的不具体,主要表现在用一句话或一些比
较概括的词语表述理由,缺乏 具体的解说或事例,让人读完后知道的信息很少,
因此不能够吸引人。而优秀片段大多能抓住人物生动形 象的描写、典型的情节,
有分析,有感悟。
接着,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如何把重要的理由写具 体。如,可以选择某个情
节、对话、插图、精彩片段等介绍,也可以选择多个角度介绍。对于科普类的书
籍,可以结合自己阅读到的有趣知识和独特想法进行推荐;对于历史传记类的书
籍,除了介绍典 型人物和历史事件,也可以借鉴、引用别人对它的评价;对于神
话故事类的书籍,也可以摘录其中精彩片 段。教师要提醒学生回顾在口语交际学
到的分条、有条理表述的方法,从分条到分段,做到把推荐的理由 写清楚。
四、评改习作,分享交流
学生完成整篇习作后,可以在小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在 巡视中发现优秀的
学生习作,记录共性的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指导。
选取 推荐角度多样、推荐理由阐述具体、表达形式丰富、语言描写生动的习
作,在全班分享。让学生根据例文 来充分交流:谁的推荐能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
从中获得“怎样写得更好”的思路与经验,然后借鉴这些 思路与经验修改自己的
习作,或者在小组内交换习作,运用修改符号互相修改。
修改完成后, 组织学生开展“好书分享”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
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在班级里营造“好书大 家一起读”的氛围。也可以鼓励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做一期“我喜欢的一本书”主题板报。
最后,可组织学生开展“好书共读”活动,全班同学选出几本推荐的好书共
读,或者相互交换自 己感兴趣的书籍,分享阅读,让“好书推荐”的效果落到实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处。
语文园地
教材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通过学习伙伴的 交流对话,总结了找书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
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找书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学习伙 伴的对话中,一共提
及了以下几种找书方法:从别人推荐的书目中找书读;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中找书读;从感兴趣的作家、作品中找书读;读各种不同题材、体裁的书籍,引导学
生相互交流分享,促 进学生课外阅读。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
第一题引导学生用比喻句来表达自己 对书的理解。教材中给出了三个例句,
借助形象的比喻,分别把书比作长生果、营养品、朋友和故地,表 达了不同的人
对书的看法。三句话分别出自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莎士比亚
的 戏剧《奥赛罗》、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散文《走遍天下书为侣》。
第二题引导学生排列句子的顺序, 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在排列句子的过
程中发展逻辑思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这段话选自《叶圣陶
语文教育论集》。
“书写提示”选取了欧阳询的碑帖《九成宫醴泉铭》局 部文字,这是教材中
第一次出现书法碑帖鉴赏内容,配以简体字释文,让学生通过欣赏书法古帖,初步了解欧阳询书法的用笔特点和结构特点,从整体上感受碑帖“平正端庄、险劲
生动”的艺术风格, 体会书法的魅力。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绘自己“观
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描写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的大意是:半亩大的方
形池塘像一面镜子,天 空的光辉和云影一起映入水塘,随波晃动。为什么那方塘
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源头在为它输送活 水。这首诗向人们阐明一个道
理,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汲取新的知识,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 中那
样,才能使内心澄明。第二首诗的大意是:昨天晚上,春江水涨,漂浮起来的大
战船就像一 根羽毛那样轻。往日舟大水浅,很多人白白花费了很大力气也推不动
它,而现在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 河流当中了。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
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春水生”指江 河里的春水涨起来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了,这里比喻大量的阅读。“蒙冲”,是古代的一种战船,这里用行舟比喻学习。

教学目标及建议
本次“交流平台”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如何找书读,拓宽自己课外
阅读的范围。 1.先引导学生交流:你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平时除了阅读老师、家长推荐的
书,自己还会主动找什 么书来读?
2.学生交流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自己想读的书?让学
生交 流自己在生活中找书读的方法,如,同学之间相互推荐阅读、去图书馆、书
店“淘书”。
3.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书中学习伙伴找书的方法
和好处。
4.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外阅读时受到的启发,并说一说寒假的读书计划。

1.让 学生自由读三句话,圈画出句子中和“书”对应的词语,体会句子如何
借助形象的比喻表达对书的看法, 感受句子生动的描写。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和感受说一说:还能把书比喻成什么?
如,“书就像一个聚宝盆”“书籍是登山靴,帮我们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高峰”。

1 .先让学生自由读五句话,思考哪些句子是在讲同一个意思,哪些句子是在
总述,提示主要意思。 2.引导学生梳理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排出先
后顺序。学生自己尝试 排列之后,和同学交流理由。如,第一句和第三句都是在
讲“吸收”,第一句是总述,第三句是具体说明 ;第四句中“阅读和写作”这句
话,提示要先排列阅读的句子,再排列写作的句子。排序的答案是:(1 )(4)
(2)(5)(3)。
3.把排列好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了解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4.在抄写时,注意行款整齐,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1.先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欧阳询和《九成宫醴泉铭》的基本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情况,以及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2.学生阅读教材,找到并画出描写欧阳询楷书用笔和结构特点的词语,对照
《九成宫醴泉铭》碑帖 感受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3.可以借助欣赏欧阳询楷书毛笔字帖,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欧楷的特点; 也
可以通过视频或现场书写等动态展示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欧楷书法的兴趣。
4.如果有 条件,可以结合书法课,让学生尝试用毛笔描蔡、临摹《九成宫醴
泉铭》,通过实践,进一步感知其特点 ,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1.学生自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先猜一猜,再借助 工具书验
证。也可以请教同学,针对难点互助交流,通过反复朗读巩固字音。
2.引导学生思 考: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内容写的却是“半亩方塘”
“天光云影”“春水生”等景物?提示学生 把古诗描述的景象和“观书”的感想
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意,体会比喻的生动与形象。
3.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诗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达
到熟读成诵。
附录: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同步解析与测评》听力材料
期中综合测评
听力材料一
有个小女孩儿一心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贝贝”带进了 一家严禁携带小狗
入内的商场。小女孩儿只顾与她的“贝贝”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
矩,当她上了二楼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已
经没地方藏,她挺着急 ,便赶紧乖乖地站好,一边紧搂着“贝贝”一边看着迎面
走来的商场的保安,等待着想象中的
“狂风暴雨”。不料保安不仅没生气,还笑眯眯地看了看她,问:“啊!多
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儿轻轻回答:“它叫贝贝。”而那位叔
叔也就再次笑了笑,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 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
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儿进来的,但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请离开时记住 ,
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
妙!妙极!叔叔的这段话,立刻给小女孩儿留下了一个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
——天!
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听力材料二
一天,一个长发披肩的时髦姑娘 刚挤上了车,就觉得自己的长发被后边的人
拽住了,她使劲拉拉头发,拉不动,显然还被后边的人拽着, 于是猛地转身,打
了后边那人一下——那是个穿着工装裤、长着娃娃脸的打工仔!见打工仔并没赔
礼道歉,还红着脸笑,姑娘更气,还骂了句“流氓”。挥手又打了他一下,打工
仔仍然没生气,只是用 手指了指车门——原来,姑娘的长发是被车门夹住的!
姑娘傻眼了,脸刷地红了,一时语塞,一句话也 说不出来,而打工仔也就看
了看她,挺宽容地说了一句:“他也有姐,可俺姐绝不像你这样!”说着转过 脸
去再没吭声,而姑娘也看着打工仔宽宽的肩膀,眼泪刷地流下来……
多么宽容的教诲,“姐”和“姐”比,一下子就折服了一个傲慢的灵魂!

期末综合测评A卷
记忆中的爸爸(节选)许燕吉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寒假暑假,爸爸在家里的时间多,他教 哥哥下棋,跟哥哥讲时事。至于愚顽
不通窍的我,他也会发明些玩法来哄逗。他把背心培上去,光膀子躺 在竹席上,
告诉我每个寿(wa)子、每个疙瘩都是电铃机关,一想他就发出叮咚的声音,
再把 别处,他就发出另一种声音,高高低低,也有好听的,也有怪声的,慈得我
略略直笑。
冬天, 我和哥哥爬到他床上,要他给我们“演戏”,他把照相机的三脚支架
支到床上,蒙上床单当剧场,再在床 上放一个小盒子当桌子。我和哥哥盘好腿坐
在一边,爸爸也盘腿坐在对面,他说“唯唯”就开戏了。上场 的就是他的两个大
拇指,虽然这两个“演员”只会点头和摇晃身躯,但“配音”很出色,“文武场”也很热闹。
夏初,在家里的顶棚上乘凉,也是我们和爸爸的快乐时光。他给我们讲故事,
讲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林林总总,随口道来。没准儿还是他现编的。他也教唐
诗,我记得他教我认北斗 星,就教我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也不给
细讲,自己领会去。我不记得爸爸对我们正正经经 地说教训话,大概都是通过这
些故事、谈话,潜移默化地把他的思想、观念传递给了我们。

期末综合测评B卷
五色茶花
袁琼
我们峡江的桂林村有棵奇异的古茶树,一棵树能开几色花。人们叫它五色茶
花。
有一 年冬天,我亲眼目睹了五色茶花的风采。寒冬腊月,许多花木正在休眠,
而这株五色茶花,却开得如火如 茶,格外招人。这株树高五米左右,树范(dou)
出土分为两枝,成对称状。树干饱经风吹日晒,斑痕 累累,连树心也空了,只靠
约五分之三的树体表层支撑着如磐的树冠。
树很古老,树身印满岁 月的痕迹,花也开得迷人。你看,花儿满枝头,远处
看去就像是繁星当空,令人眼花续乱、目不暇接。走 近细看,花瓣一重叠一重,
富丽堂皇,情态各异。最为奇妙的是,同为一株树,两个树权上的花,颜色却 不
相同。右边树权上的花为纯白色,左边树权上的花为红、白、黄、蓝、粉红五色,
故名五色茶 花。


本资料能够帮助老师们,精心备好课。
相传这株茶花树是明 朝嘉靖年间种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它几
经劫难,最严重的一次是1985年,几个陌生人 想高价买下它。守护它的主人认
为,这是祖宗所传之物,不可变卖。不料,一天夜里,树上的枝丫被人锯 了个精
光。一株名贵茶花只剩下两根树权。树的主人一家痛惜不已,一边包扎护芽,一
边培土施 肥。日日看,夜夜望,本以为难以成活了,可近几年它又满树新芽,重
开异花,真是奇迹!
(全文结束,祝愿老师使用愉快)

衡水学院-关于月亮的谜语


佛山公务员考试-母爱的俗语


大连海事大学自主招生-教师年度思想总结


圣克鲁兹-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广州涉外职业技术学院-2014河南高考作文


巡视员-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2杭州中考数学-5月4日是什么节日


我的实习生活-红领巾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