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反思

温柔似野鬼°
820次浏览
2020年10月07日 10: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阳市人事考试网-医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2020年10月7日发(作者:韦蟾)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白鹭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共四组。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 及文字描述。第三组:白
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 及文末一段文字。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

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 (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

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四、总结 :
1.赏读全文。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学生活动

猜谜




自读

交流
区分
朗读

思考

归纳




赏读
齐读
板书设计: 白鹭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课后反思:
注 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设计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
及生活的画面 展示,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
直观地欣赏 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读为主,以
读为本, 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2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师 活 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

“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

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

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学生活动

复习
背诵




回忆

朗读



交流

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汇报
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
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小练笔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 白鹭觅食(第6小节)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第三幅图-- 白鹭低飞(第8小节)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朗读
五、布置课外作业。背诵课文,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自己的感受。 作业
板书设计:
白鹭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 界。在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
言,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 阅读。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落花生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 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
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 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

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
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学生活动

猜谜


交流


初读

读生字


思考
汇报

讨论



默读

朗读
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课后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
2.这 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而这教育意义则蕴含在人物的语言中,因此,我注重通过朗读来让学生
体会这 种教育意义,通过把握重点词句让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落花生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 字,理解“便宜、
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 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

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 _____让人一见就

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
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 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
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出示父亲的话。学生齐读,谈理解。
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理解“我”说的话,讨论交流:“体面”什 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
“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2.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学生活动

复习

默读

讨论、交流




填空

讨论




交流

汇报


朗读


思考
板书设计: 落花生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
____ 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 br>课后反思:对本课的生字教学,我没有作为重点去把握,而是一带而过,使部分学生对生字掌
握不 够牢固。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桂花雨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 (师板书:桂花)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

二、自由读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着重强调要读准前后鼻音:“兰”、“浸”、“缠”为前鼻韵母。

三、初读课文,初闻花香。

1.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是因为桂花很美吗?请大家找出课文描写桂

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爱桂花的原因。

2.这些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桂花的香气呢?(“浸”)

3.“浸”本是指泡在液体里,在课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
学生活动



自由读文


识记生字
初读


思考
交流
点拨:理解词、句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4.是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浸泡时间有多长呢?
5.从这几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回答
四、品读文段,再闻花香。
1.对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交流
(1)结合课文内容,我们来看看。(摇桂花、品花茶、吃糕饼、送桂花。)
(2)结合我们童年的生活经历来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会在桂花树下做些什么? 想象
2.小结
由此可见,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乐< br>的时光是最难忘的,难怪每见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对桂花
的记忆,这 份记忆是香香的、甜甜的。
板书设计: 桂花雨

摇桂花——品桂花——送桂花——忆桂花

课后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 念和对
故乡的怀念。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 年的摇花
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上课时,我们要把教学重点放在:1.谈话营造阅读 期待,感受桂
花雨迷人的香。在具体教学中,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 们生活中的每一
个细节。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桂花雨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温故知新。

二、创设情境,感受摇花乐。

⒈体验摇花乐

(1)默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那些句子,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当时的

迫不及待。

(2)情境对话,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想想我会在

什么时候缠着母亲问呢?

带着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齐读这段话

2.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3.快乐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

三、品读句子,感悟思乡情。

1.师:“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忆之雨,更是

思乡之雨!难怪母亲会说——
学生活动

朗读


思考






交流


朗读
2.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母亲会怎样说这句话?(压低声音,放慢速度来说。)
3.师:试着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离开家乡二十几年的母亲,在说这句话
的时候,除了桂花,母亲还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板书:思桂花)
4.出示“这里的环境再好,也比不上( )。”
5.师:同学们,能自己模仿这个句式说几句话吗?
6.师:同学们,虽然母亲嘴上说的是桂花,其实心里想的是家乡,从中我们可以感汇报
受到母亲怎样的情感呀?(板书:思乡情)
7.总结:
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板书:
片片桂花雨,浓浓故乡情) 练笔
四、拓展延伸,抒写童年。
1.学习本文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童年。
2.荐读琦君的作品:《一对金手镯》和《下雨天真好》
板书设计: 桂花雨
这里的……也比不上 思乡情
课后反思:
享受摇花乐,体 悟母亲的思乡情怀。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
之雨。这样的 处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有留恋,让
作者魂牵梦 萦。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珍珠鸟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师 活 动

一、激趣导入。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

们带来一只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正确认读10个生字。

2.浏览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

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品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1.读课文,说一说: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

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找出文中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

交流




思考


回答

找重点

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
点、疑点。
(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讨论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这有何用意?
(4)珍珠鸟开始怕人后来不怕人,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汇报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师总结:珍珠鸟对人的情感经历了怕——喜——近——亲——爱这个过程,从中我
们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变化, 而这一变化来自于 “信赖”。
五、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语言特色。 回忆
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板书:“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师生交流。 交流
七、作业布置 :结合生活实际,把你对“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写下来。 练笔

板书设计: 珍珠鸟

怕——喜——近——亲——爱

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 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
的变化,从而自然而然 地揭示“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旨,效果较好。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个别问题我统得过死,导致一些同学没有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游戏和 故事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了解在学习上、生活中应该遵守哪些方面的纪律;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守纪律 的好习惯。
2、善于发现一日活动中不守规则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积极参与制定班级公约。
4、通 过活动,拓宽学生对守纪的认识,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全面提
升学生的 素质。

教学重难点:
善于发现一日活动中不守规则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教学准备:
小组排练小品、哑剧,准备故事,集体学唱歌曲:《真心英雄》
教 师 活 动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大家来

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二、审题

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三、组织活动,讨论发言

1、全班齐唱歌曲:《真心英雄》。

2、学生演小品《早读课风波》。

语文早读课老师没来之前,学生有讨论昨晚电视剧的、有睡觉的、有抄作业的,教

室内一片喧哗声,课代表在不停地喊“安静、安静”;有人在班门口望风,一声“嘘”

声,大家迅速各回各位、拿起课本装模作样。

3、学生自由发言:自己在早读课方面做得如何?

4、生演哑剧:《课堂内外》

5、小组讨论:找找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共同遵守哪

些规则?
6、教师相机点拨,讲邱少云烈火烧身的故事、大雁严守纪律的故事,增强学生守< br>纪律的自觉性。
四、制定班级公约
1、针对班级建设的目标,每位同学在纸条上写出 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
内容,再分别讨论,去除不合理的、重复的部分,形成小组意见。公约内 容要具体,便
于落实。
2.要求各小组形成共识,最后各自总结成公约内容,汇报讨论结果,全班表决。
五、齐读班级公约
六、总结
七、作业
每人把班级公约写下来,督促同学共同遵守。
学生活动



审题


唱歌
观赏



讨论
观赏
讨论



小组合作
写一写


汇报


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中,有一些同学不敢大胆表达自 己的感受及想法。大部分同学能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养成尊重他人发言
的好习惯,积极参与制定班级公 约。但有一些同学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
及促进学生发展是一项长期任 务。班级公约本身需要根据班级实际动态调整,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任
课教师持续互动和努力。这 对班主任的民主意识、沟通能力、需求识别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是一种挑战。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我的心爱之物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明确写作对象。
2.掌握描述物品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3.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重难点:
学会审题,掌握通过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物品的方法,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把它呈现给大家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要想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就得掌握一些描述的方法。现在,老师先给大

家做一些提示:

1.它的样子:形状、颜色、数量、光泽、质地

如玩具熊:它是棕色的,胖胖的,两只眼睛圆圆的,好像会说话的样子。它坐在沙

发的角落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那样子可爱极了。

2.它的特点:

特点就是这件事物不同于其他的地方,每种物品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比如外形、

用途等,所以,如果要想让自己的物品与众不同,就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

3.你和它之间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

4.你对它的感情:
选择这件物品,一定是你“心爱”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感情写进去。
三、小游戏
一个人说一件物品,另外一个人猜。
四、写作提纲:
第一步:起一个好听的题目。
第二步:点出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
第三步:描写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等。
第四步:写出你和它之间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
第五步:结尾,点题。
五、写作
学生活动



总结





思考

回忆


游戏

写提纲



写作
板书设计:
我的心爱之物

1.它的样子:形状、颜色、数量、光泽、质地
2.它的特点:
3.你和它之间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
4.你对它的感情:

课后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回忆,确定自己 的心爱之物,并认真回忆细节,层层递进。同时教给拟
定习作提纲的方法,让学生逐步适应,写作也更加 有条理。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语文园地一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通过句子的对比,找出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 法上有何相似之处,掌握对比的修辞手法;了解什么是“一
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 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握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

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

2.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是在写什么的?(写事物)仅仅

是写事物吗?是有没有其他内涵?(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

二、交流平台

1.回顾《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物

抒发感情的。把你的发现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3.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三、深入探究

1.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总会用到类似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手法,比如:

妈妈包的饺子,饺子里蕴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还有没有同学能够举出其他的例子呢?

2.学习完【交流平台】这一板块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修辞手法。请同学们看

【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齐读句子并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

请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四、课文p14【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
1. 比较例题中的加点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2. ①读第1、2句,说说这两个“开辟”的意思有何不同?
②读第3、4句,说说这两个“姿态”的意思有何不同?
3. 像这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的词,我们叫做“一词多义”
五、、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这首古诗。
2.(板书作者)请同学们分享所搜集的关于诗人的相关资料;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4.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题:
5.读中有感,从读中悟
试着背诵全诗。
四、小结
学生活动

谈话




回顾

交流

思考

交流

造句

交流发现





理解




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妈妈包的饺子、梅花、蜡烛等)
修辞手法 对比(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 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掌握修辞手法:对比,更全面地理解本单元
课文在表达方面的技 巧,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适当运用。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搭石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7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
染、熏 陶。
3、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4、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的精神,并
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

1、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

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面对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

语;(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导“惰、衡”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孩子们,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体会人们精心选择搭石,细心摆放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日常生活会怎样?
扣住“脱鞋挽裤”反复朗读去感受。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作业:练习有感情地读文。抄写生词
学生活动

齐读课题




自由读文

正 音


概括



思考


想象


朗读
板书设计: 搭石
秋凉勤劳摆搭石
协调有序走搭石
课后反思:
本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整 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
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采用“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 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
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让学生抓住重点字 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搭石 2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
染、熏陶。
2、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3、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一、回顾旧知,说搭石。

二、细读文本,品搭石。

(一)品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谁能找出

来?

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边想边画

出相应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时写出来。

2、学生读出找到的句子。

(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

(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3)引读: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

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绰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A.宽裕,缓 B.舒缓柔美 C.外号

在“人影绰绰”中,“绰”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
学生活动

回顾旧知


阅读思考



理解

朗读




又是什么意思?
(2)读一读这两个词,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 想象
4、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5、指导朗读,运用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随机理解重点词语,朗读
体会画面的美。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回味
亲们美好的情感。
1、统观全文,文中还怎样评价了搭石? 思考
2、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样的情感吗?你
从哪儿体会到的呢?画一画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备交流。 交流
三、关注写法,总结拓展
四、作业设计 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2、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身边令你感动的事。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板书设计: 搭石
联结着……

课后反思

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和“让 ”搭石的一幅幅画面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感受乡亲们纯朴、
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 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初步了解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
方法。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将相和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解“将相和”故事意义,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2.结合具体示例说一说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一、探究起点,整体感受人物形象

1.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小故事?

2.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二、品味语言,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你觉得课文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哪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

(一)研究“完璧归赵”

品读语言1: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在这柱子上!”

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写蔺相如的这句话,用了哪组关联词?读着这样的句子,你

有什么感受?谁也来读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

品读语言2: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城,我一定把璧

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从这两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

品读语言3: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师引导:抓住人物的语言,我们就揣摩到了人物的内心想法(板书:刻画内心)

难怪古人说“言为心声”。
学生活动

交流



品读

角色 朗读



思考

体悟

(二)研究“渑池之会”
品读语言四: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师引导:你发现特点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气势的? 思考
(三)研究“负荆请罪” 朗读
品读语言五: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这一“避”,与完璧归赵的一“撞”和渑池之会的一“拼”一样,都是为
了——赵国。难怪蔺相如要语重心长地说——引读蔺相如的话。
品读廉颇和蔺相如的话,感受廉颇的性格特点。 品读
1)廉颇:个性耿直、心直口快、直截了当。
课文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写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的? 汇报
2)蔺相如:反问、因果、假设。廉颇:对比。
3)蔺相如就是想强调为了国家安危,“将”和“相”应该——和好。 想象
写话:想象一下,廉颇会对蔺相如说些什么?
三、拓展提升,揭示“和”的意义
板书设计: 将相和
蔺相如: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机智勇敢,顾全大局
廉颇: 负荆请罪 耿直豪爽,知错能改
课后反思:学习了速读课文,理解“将相和”故事意义,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同 时引导学生
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冠”,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猎豹、冠军、俯冲、浩瀚”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3、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难点: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师出示奔跑中的猎豹的照片,先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它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

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名生读。重点指导多音字:冠、喷;整体认读音节:赤、置;“枚”

字右边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2、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3、生讨论交流,指导分段,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作者按运动速度从慢到快对比列举了人、鸵鸟、猎豹、
游隼。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作者按运动速度从慢到快对比列举了喷气式飞机、火
箭、流星体 、光,结尾指出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东西是光。
四、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题目。
五、作业设计:
练习有感情地读文。抄写生词3遍。
学生活动

猜测

质疑


读课文

思考

默读

概括
交流




思考
作业
板书设计: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速度按从快到慢排列:
光—流星体—火箭—喷气式飞机—声音—游隼—猎豹—鸵鸟—人

课后反思:,教学中 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各种事物变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既加深了学生对语
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 他们情感的参与,直观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学生
的理解会更透彻,体验也更深刻。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冠”,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猎豹、冠军、俯冲、浩瀚”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3、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难点: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文列举了哪些事物的运动速度?

二、细读文本,研读速度

1、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出猎豹和鸵鸟跑的速度比人快得多。

2.师出示问题:找出2—8自然段中所讲的事物,以及它们的速度,用横线在课本

里划出来,并进行比较。

3.四人一小组进行学习、讨论、交流,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4.汇报交流。A、师用课件分别出示人、鸵鸟、猎豹、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

流星体、光的图片,指名生答出速度

(师指出:为了把各种事物的速度说具体,课文中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2—8每个自然段中是怎样讲出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快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错的及时纠正。

C、把以上几种事物按运动速度的快慢排序,标上数字。(1、光;2、流星体;3、

火箭;4、喷气式飞机;5、声音;6、游隼;7、猎豹;8、鸵鸟;9、人)
学生活动

复习

齐读

勾划

讨论交流



快速阅读



5.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师指出读时要把数字重读,读得流利,读得明白。 朗读
6.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抓住“难以置信”和“轻易”两个词进行理解,突出光
的速度快。 齐读
三、关注写法,总结拓展
1、师:本文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列数字、作比较。使用列数字总结
的好处是:准确具体,有说服力;使用作比较的好处是:鲜明、突出论点)
2、这篇科普文章让我们懂得在宇宙中,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四、作业设计 作业
1、摘抄文中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写法的句子。
2、课后找一找相关的科普书籍读一读。

板书设计: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速度按从快到慢排列:
光—流星体—火箭—喷气式飞机—声音—游隼—猎豹—鸵鸟—人

课后反思: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
索、自我发现、 自我习得的过程。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冀中的地道战 1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了解冀中的地理位置和战争背景;
2.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
理解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观看视频,解题导入


1. 点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冀中的地道战》。 说一说

2.播放视频播放《地道战》片段,说一说“冀中”是什么意思?

3.简介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自读提示: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指名读生字词。

三、精读课文,品味理解

1.默读课文: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学生汇报:第一层(1~3自然段)默读

讲地道战的产生及其作用。第二层(4~7自然段)介绍了地道的式样、特点;叙述了

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第三层(8自然段)讲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思考

地位。

指名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朗读

2. 讨论交流。
(1)什么是“大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你是怎样理解“创造”一词的?
(4) “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这是个总起句,课文从 几个方面分述“地道战,
简直是个奇迹”?你怎样理解“奇迹”什么?
(5)地道战是怎样产生的?地道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交流



理解


板书设计: 冀中的地道战
地道的产生及作用
地道的结构
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带有主观性,一旦课堂情境发生了变化, 教学设计也要随之调整,修改、补充,
强化对预设教案的调控能力。同学们加深了对地道作用的认识,更 深切地感受到了冀中人民的智慧。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本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在地道中加入自己 的“设计”,但由于时间关系并未实现。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冀中的地道战 2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条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智慧。
3.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
理解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师 活 动

一、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1.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读一读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2)想一想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

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

气又透光。

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冀中人民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人们在地道里是怎样进行联络的?“无线电”和“有

线电”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一个个口传称“无线电”;用铁丝拴小铜铃称“有线电”。为不是真正的有线电和

无线电,所以加引号。

“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

课文里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赞扬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
学生活动

默读


概括



回答



交流


(3)画一画:讨论交流:根据课文提示的内容,画出地道的结构示意图。 画一画
(4)说一说:让学生做导游解说“地道”。
2.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 朗读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这句话的?
二、升华情感,陶冶情操
播放《地道战》主题曲:《地道战》。
三、布置作业
学了《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作业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
地道(数量 地点 高度) 火攻、水攻、毒气攻
地洞(大洞 小洞 气孔)
出口(荆棘和陷坑)

课后反思:教学设计带有主观性,一旦课堂情境发生了变化,教学设计也要随之调整,修改、补充,强化
对预设 教案的调控能力。同学们加深了对地道作用的认识,
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
更深切地感受到了
冀中人民的智慧。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漫画”老师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 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位老师,了解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 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
3. 学会通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
2.学会通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几张人物漫画;班上几位老师的照片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人物漫画)同学们都看过人物漫画吧?里面的人物形象有趣吗? 交流

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2.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出示班上几位老师的图片)现在,

让我们用文字把我们可爱的老师“画”出来吧!(板书:“漫画”老师)

二、启发思路

1. 各位小画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位老师为他“作画”呢?

2.汇报讨论成果: 汇报

①引导学生先说出要描写哪一位老师;

②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特点,比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此处可作细节描写);

③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回忆,有没有什么典型事例可以体现该老归纳

师的这些特点,有的话,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写下来。(注意:事件必须

要能够突出人物的特点)

三、习作指导 整理思路

1. 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位老师,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板书:XX老师 突出特点:……)学生先把思路整理出来;
2. 以语文老师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刻画形象:
(1)(学生归纳)特点:
①外貌:清秀的脸 大大的眼睛 戴着眼镜 高高的鼻子
②性格:很温柔,有时候也很严厉,但同学们都很听她的话
③喜好:爱说笑,上课很有趣 喜欢穿淡雅颜色的衣服
(2)(学生回忆)事例:表现性格的典型事例、表现喜好的典型事例。
3. 结构安排:选出两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必须
做到有详有 略,详略得当,两个事例刚好安排一个详写,一个略写。
4. 学生自由习作,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找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重点在是否讲清楚所写的是哪 位
老师,事例是否能体现人物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恰当等。
五、小结




交流


回忆

习作




板书设计: 漫画老师
特点:外貌、性格、喜好
事例
课后反思:
1. 学生在 写作文之前,必须对想写的老师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篇习作要求学生第一
步必须先留心观察所选对象 ,找出最突出的特点;2. 学生在选择事例时,必须注意,事例要典型,要能凸
显人物的形象特点,让 人一眼便能看出所写的对象是谁。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语文园地二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懂得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2、能根据语句写出主要意思,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运用。
2、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理解并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描写情景的成语;
2.学生查找相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课文,每篇课文题目下面都会有什么阅读提示?

二、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第二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2、老师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学生交流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

3、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本里有四位同学也有自己的发现,

请女生、男生分别读出相应的心得。

4、小结:同学们在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遇到不懂的词语,

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一口气往下读,同时要一边读一边

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词句段运用

1、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课文中有很多句子值得我们

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

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学生活动

回忆


交流


朗读




品味


生齐读后思考:这个句子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2、课本【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读一读,再互相交流一下句子的主要意思。 交流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
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光的速度快到令人惊叹。)
4、在我们这单元的课文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语句,请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小组交流
细细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汇报
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1、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2、遇到不懂的词 ,圈画出关键词句;
3、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4、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词句段的运用 :概括句子主要意思

课后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要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需要持之以恒地训练。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语文园地二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懂得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2、能根据语句写出主要意思,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运用。
2、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理解并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描写情景的成语;
2.学生查找相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 师 活 动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这节

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二、词句段运用

1、师出示左右为难、奋不顾身这两个成语,学生先说一说这两个的意思,再读一

读文中相应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2、师出示成语:喋喋不休、悠然自得,请同学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喋喋不

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

3、生齐读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然后在课本中找出能表现这两个成语意思的具体情

景的句子,全班交流。

4、拓展练习:

(1)师出示成语:苦口婆心、不可思议,学生从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描

写成语具体情景的句子。

(2)生说成语,其他同学说一说描写成语具体情景的句子,互相交流,教师点拨。

三、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重”、“转”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3、你还积累了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如何珍惜时间。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用具体的情景描 写来表现成语的意思,同时积累了珍惜时间的名言
警句。同学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 想而努力奋斗。
五、布置作业
1、自选三个成语,并用具体情景的描写表现成语的意思。
2、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学生活动


复习

齐读

讨论交流



练习


朗读




齐读

总结


作业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左右为难 奋不顾身 喋喋不休 悠然自得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珍惜时间 好好学习

课后反思:
以句子训练为 中心,引导学生概括句子意思,反之将成语用具体的情景描写表现出来,强化学生的句子训练,
并能在以 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理解、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在实际的学
习生活 中做到珍惜时间。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猎人海力布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誓、谎”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尊敬”等29个词语。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懂得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5.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准备:
(1)课件。(2)学生阅读几篇民间故事,把最感兴趣的1—2个记下来。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

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讨论交流

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

二、学一学

学习本课11个生字和有关的新词。(着重学习“酬、叮、嘱、塌、誓”的音、形、

义,着重强调“延”字的笔顺和书写。) 快速阅读

三、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来读吧! 朗读

四、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提要,写一写

约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五、议一议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
颂。那么同 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
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 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在全文中,有多处令人感动的地方值得深入体会。
1.第2自然段中“他热心帮助别人……尊敬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3.第7—9段中,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议一议


作业
板书设计: 猎人海力布
故事提要
要求故事完整清楚 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课后反思:

本单元以“民间文学”为主题,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动人的蒙古 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得人 物形象鲜明突出,重点围绕海力布“舍
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以强 烈的感染和教育。学习了浏览课文的方法,
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猎人海力布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2.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懂得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4.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演一演


师: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表演

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好吗?

二、理一理 交流

师:同学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么这个故事为

什么这么吸引读者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情感一讨论

步步推向高潮。)

板书图示:(“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一篇文章,一个故事

要想写得生动,吸引人,要有曲折的情节,合理的想象。)

三、编一编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故事开头续写故事,或者自己设计开头编故事。编写

要求发挥想象力,把故事编得曲折动人,争当“编故事大王”!

拟提供以下开头(3—5个)

(1)“一个穷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捡到一把金斧头……”

(2)“一个孩子,得到了一幅画。忽然有一天,画上的东西活了……”
(3)“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在一个寒冷的日子分头上街去找温暖……”
(此处题目可教师拟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自拟,编写过程约15—20分钟。)
四、评一评
讲评过程要注重大胆合理的想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
适当点拨,约 10分钟左右。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写石头“海力布”的来历。


练笔

评议

作业
板书设计:
猎人海力布
这个故事为什么吸引人?
编一编 要有
曲折的情节,合理的想象

课后反思: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 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又因为课文的篇幅
较长,情节曲折生动,情感丰富动人,所以教学中 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自读自悟、自由想象、倾吐真情的空间,
因此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读中理解、读 中感悟。在学法上,我们贯穿的主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
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养 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牛郎织女(一)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恳、 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床铺、照看”等词
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

大眼睛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

“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勾划

三、初步自学 小组内朗读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1.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思考

2.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 交流

3.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牛郎为线索):

板书: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概括

4.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5.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四、复述练习。 复述
师:同学们,我们熟悉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
复述时 应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时尽量口语化;复述尽量简化描述,只把重要
内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写 部分可以省略或简化。
生练习复述,师随时点评。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复述做得很好, 看来我们掌握了复述的要点。希望我们在
今后的学习中多练习。
五、布置作业。
1.默写生字词。
2.继续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是怎样的人。






作业
板书设计:
牛郞织女(一)
牛郞:
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是《牛郎织女》故事的节选,主要介 绍了牛郎和织女这两个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通过理解 重点句子来把握人物形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牛郎织女(一)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床铺”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复习

2.再次邀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复述

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他是多令人羡慕哇!怎么,为

什么只有他能有这奇遇呢?

(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的反映。思考

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心。)

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阅读

3.交流。 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有关牛郎的段落,

体会对牛郎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从中感受人物形象。) 交流

①牛郎勤劳。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体现。

②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十分乐观豁达。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欢、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牛汇报

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
小结:勤劳、关心他人、乐观 ,这些优秀品质使牛郎不仅赢得了老牛的倾力相助,
还赢得了织女的芳心。
4.织女是个怎样的人?
师:我们可以先在文中找到关于织女的描写,再进行总结。
生总结:织女是个善良的、追求自由的人。(板书: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
5.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
三、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请爱好古诗词的你背诵这首词: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民间流传着不 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
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 参加故事会。




总结

读背



板书设计: 牛郞织女(一)
牛郞:勤劳 、乐观、关心他人
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
中 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美中不足的是,我对于个别同学的关注不够,致使个别同学的基
础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有所改进.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牛郎织女(二)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

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3)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

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
(3)“织 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
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 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三、结合《资料袋》,学习古诗词
1.读课后《资料袋》。
2.学习《乞巧》《秋夕》《鹊桥仙》
四、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学生活动



质疑



朗读


汇报

思考

朗读

汇报

交流


板书设计:
牛郞织女(二)
男耕女织 美满
受到惩罚
织女: 敢于追求幸福,勇敢坚强
课后反思:
.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再深入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 民间故事。体会故事表达了勤劳善
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 专制者的憎恨,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
人们的深深同情。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br>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能抓住要点,进行简要概述。
2、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讲故事讲具体, 讲生动。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形象和情感,
吸引他人。
3、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色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选用学生熟知的民间故事,通过小组讨论,提取故事关键词,根据词语对故事进行复述。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这一单元,我们结识了舍己为人的猎人海力布,并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所感动。

在你们的童年记忆里,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民间故事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所

想到的民间故事互相交流。

提问:如何将这些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呢?如果你来讲,你会

用什么方法去讲?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如何讲民间故事?

二、进入情境,创意复述

要想将故事讲得具体而生动,不仅要熟知故事的情节,还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

学生在复述的时候,将文中的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后,以牛

郎的口吻和情感将故事讲出来。

步骤一:出示《牛郎织女》故事内容,让学生快速理清故事脉络,抓住要点,找出

关键词,在小组内交流,推选最佳代表进行复述,同时将学生写的关键词进行一一展示。

步骤二:小组代表复述故事之后,进行生生点评。引导学生从语句是否通顺、表情

是否自然、是否抓住重点、是否需要补充、想象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步骤三:在学生复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关键词句。
学生活动

谈话

回答




讨论交流

复述




步骤四:全班从各小组中评选出最有表现力的代表,予以鼓励。
步骤五:教师总结,当我们设身处地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经历、遭遇和情感体验后,
对故事进行复述,才能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激发想象,丰富故事情节 想象
口语交际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民间故事中有许多情节留白。
本环节可以针对一些留白情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在自由的交际和想象中爱上讲故事。 讲故事
四、拓展延伸,传承经典
本环节让学生从上课之初写下来的民间故事中挑选一个故事,结合 本节课的学习,
自由讲述,在口耳相传中再次将经典的魅力发挥出来。
板书设计:
讲民间故事
转变人称,创造性复述
抓重点 有感情 发挥想象
丰富故事内容 填补细节

课后反思: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重点是教会 学生如何表达,并让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
以下几点:1.课前引导,注重 积累,让学生“有话可说”;2.内容有趣,激发欲望,让学生“有话想说”;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让学生“有话敢说”;4.示范引导,榜样激励,让学生“有话会说”;5.把握尺度,
因材施教,让 学生“说得精彩”。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精彩的民间故事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中国 民间故事的特点,读懂中国民间故事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
民族情感及道理。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 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民间故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通过阅读,感受中国民间故事永恒的艺术魅力。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智慧,
拓宽文 化视野。
教学重难点:
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教学准备:提前准备《从前有座山》的歌曲、阅读《田螺姑娘》》、制作课件

教 师 活 动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师:对了,其实它也是一个民间故事,小时候爷爷奶奶就给我们讲过。今天让我们

走进民间故事的世界,去读一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吧!

二、明白定义,初谈感受

1、什么是民间故事?我们试着给民间故事下一个定义。

2、你知道哪些中国民间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3、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民间故事的课文,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

(通俗易懂,有趣、好看、很感人)

4、小结:民间故事写的都是人民群众中间流行的一些故事。好多故事带有神话色

彩,寄托了人民群众的一些美好愿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民间故事》,走进那

奇幻的世界。

三、品读《田螺姑娘》

1、出示感人的片断。

2、自由读。
3、赏析。(1)生齐读,读完后,你的心情怎样?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个美 丽的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而那优美的文笔更是令人难忘。再
读读,把文章里最吸引你的那些情节 (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出来,用
横线标出,认真读一读,细细品味,并在旁边写写感受 。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 )小结:读书时,我们不仅要知道写了一个怎样故事,还要想想故事中写了哪
些人物?主人公有谁?他( 她)又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划出相关句子和圈
出相关词语。只有这样,才能把故事读懂、读 深、读透。
四、布置作业
1.读《梁祝十八相送》和《八仙过海》。
2.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让我们找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收获。
学生活动




尝试下定义

交流


小结



品读

赏析

讨论

交流
朗读



作业
板书设计:
精彩的民间故事
《田螺姑娘》
人物关系 情节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有两点:1.学生课前读《田螺姑娘》充分,因此课堂上学生交流起来很有话说。
2.通过分析《田螺姑娘》,学生懂得了如何去读好民间故事,也就是理清人物关系,抓情节。
不足之处:如何抓住重点语句谈感受,一些学生还做得不够好,有待进一步训练。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习作三缩写故事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 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2. 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3.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难点: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教学准备:故事《草船借箭》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出示故事《草船借箭》)同学们,谁能给我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呢?

像刚刚同学们这种用概括的语言来讲故事的方式,我们就称为缩写。

(板书:缩写)

二、启发思路

1. 理解什么是“摘录和删减”(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倾听

要改变故事的原意)

2. 理解什么是“改写和概括”(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3. 结合实例,理解概念

齐读《猎人海力布》1-4自然段缩写,对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理解

哪些句子是改写,哪些句子是概括。

4.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什么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

三、习作指导

以《猎人海力布》5-6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齐读
1. 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删减?
2. 哪些地方需要改写?
3. 剩下的内容要用什么方式缩写?(概括)
4. 结合上面删减和改写的内容,概括这两个自然段。
5. 除了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之外,还要注意两点 :1.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2.
改写之后的语言必须通顺。
6. 学生交流并练习概括其他自然段,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择其中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 进行点评,最好有优秀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学
生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小结
总而言之,缩写故事就是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第二,要按缩写 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
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 绍。第三,要
衔接自然,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讨论




练习
交流

小结
板书设计: 缩写故事
删减 改写 概括

课后反思:
1.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学 会判断哪些
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2.在懂得判断的基础上,学会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情况 下概括文章内容,
必须注意的是,改写完的文章应做到衔接自然、语言通顺。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语文园地三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 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 回忆

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交流平台 齐读

1、请大家齐读p45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通过交流,学生明白有三种方法: 交流

(1)可用第一人称来讲;

(2)可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

(3)也可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3、分小组讨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在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讨论

巡视。

4、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复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议。 复述

三、词句段运用

1、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
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2、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 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
种?学生交流。
3、教师出示七字成语,让学生猜四字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 此地无银三百两 (欲盖弥彰)
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 知人知面不知心 (口是心非)
四、小结
同学们要想创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 br>体。本节课学习的成语,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请大家课后多多积累这样
的成语吧! 它会让你的表达更精彩、生动哦!



思考
猜成语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一人称 添油加醋 续编故事

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创造性复述故事、将情节说得更具体的练习,初步掌握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
态 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语文园地三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 回顾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先出示P46的第一个片段,学生先读读,再说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

2、教师再出示课本中的第二个片段,全班齐读后思考: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思考

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

3、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具体,就要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动

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 讨论交流

4、练习:把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

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练习

5、小组派代表讲述,评出优胜者。教师及时表扬、小结。

三、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乞巧》(板书:乞巧),师正音,指导朗读(注意读音:乞、霄、齐读

尽;区分“气”和“乞”,“霄”和“宵”)

2、了解作者
3、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七夕)
4、师: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 ”,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
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5、大家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6、请同学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意思理解对即可。
7、齐读全诗,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想想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情感?
8、师小结:《乞巧》是 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
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 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
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9、再次齐读并练习背诵。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如何把情节说得更具体;2.朗读并背诵《乞巧》。




理解
朗读

背诵

板书设计:
乞巧
看碧霄 渡河桥 追求幸福
穿红丝 乞巧 学习巧手

课后反思:
学生初步掌握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等,来把事情的经过
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 民间故事和写节日的古诗,明白
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古诗三首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
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3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

的一篇。

2.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质疑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

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自由读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说意思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交流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朗读

2.理解古诗的内容。 理解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 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
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板书:真挚、深沉的爱 国情意)
四、把握重点
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想些 什么?会对儿
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
背诵




体会感情


想象作文

板书设计: 示儿
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想象:

诗人在病榻上

课后反思:
我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诗歌,
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写“熏、杭”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讽刺,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3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

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二、解诗题

1.出示诗题,明确“题、邸”的意思。 解题

题:题写,把诗句写上。 邸:官员居住的地方。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上的诗句。

2.介绍诗人林升

三、读诗句

1.大声朗读诗句。 朗读

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

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理解

四、释诗意

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翻译

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汇报
五、入诗境
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哪个字词句让你感
到了美?
六、悟诗情
1.引出诗歌主题:爱国
师: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写作背景)
2.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
品味:西湖歌舞几时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作者的无奈)
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温暖的风;上层社会的糜烂奢华之风。)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简直 。作:当作。这些人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自己的都城汴州。
作者直斥统治者忘记国耻家丑的丑态,蕴含讽刺 、愤怒及无穷的隐忧。)
3.有感情地读诗。师:请大家跟着音乐练习读诗,读出诗句含义,读出作者的感情。
八、作业:1.背诵这首诗。2.在网上找表达爱国情感的诗歌,并背诵下来。

交流



讨论

品读


朗读
背诵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爱国
西湖歌舞几时休——统治者奢华
暖风——讽刺
课后反思:
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在这三首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
发挥自主学习的 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⒈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

2.题解: “己亥” 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

前一年。

⒊作者简介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

⒈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

句的意思。

⒉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

⒊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⒋汇报交流。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

⒈指导诵读。

⒉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
⒊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
⑵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 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
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 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
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
⒋概括中心
⒌感 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
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 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6)
⒈拓展:读背《己亥杂诗》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⒉作业:诵读默写
学生活动





自由读


作记号
齐读
汇报

诵读


赏析

思考

讨论
概括


作业

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比喻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创景抒情

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自 学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美中不足之处在
于对于《己亥杂诗》这首诗 的“己亥”解释得有点笼统,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
要抓住细节,不能让学生 带着疑惑去学。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少年中国说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

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

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作者、背景简介

三、读文识字。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朗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讨论

四、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细读

生总结、汇报: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总结
生总结、汇报: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
层层 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
5.小组活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总结并汇报
五、布置作业: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汇报



思考
交流

汇报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
磅礴的气势 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课后反思:< br>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
理解 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
果 。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少年中国说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的结构。
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生字。 听写

板书: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二、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朗读

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思考

师引导,生总结。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回答

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

强的感染力。

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 汇报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

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

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②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 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
“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 芒;
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
的东方 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
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
④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 汇报: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
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 赞美之情。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朗读





思考
交流

汇报



背诵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
层层深入

总领全段
红日 河出伏流 潜龙 乳虎 奇花 干将 赞美之情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引 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 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
情感,增 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

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

看到它。” 思考

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

如今的废墟?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自读课文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交流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默读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2自然段。 小组交流

① “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②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 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
里是“月”,哪里是“星”。
(2)针对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①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
你知道哪些?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四、布置作业。
1.在网上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历史。
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理解



汇报


作业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 举世闻名)
建筑风格
……有……也有……有……也有…… 美---- 赞叹
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

课后反思:
在这篇文章的 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
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阅 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
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 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________的圆明园 复习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建筑雄伟 万园之园……)

二、深入领悟。 指名读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回答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 汇报

4.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

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你知道讨论

哪些?可以说一说。

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

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研读“毁灭”。 阅读

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
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四、品读体味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五、感悟写法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
写合适吗?
六、小结: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
不息,我们责 无旁贷。

谈论

思考

朗读

思考

感悟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历史文化 ---珍贵
侵略者 贪婪、残暴、无耻
圆明园 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我们 痛惜、痛恨、悲哀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 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
把握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 究的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课
堂展示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的引 导有不到位的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的内容,没有深化到位。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写作。
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
爱、怀 念之情。
3.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4.学习编写习作提纲,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重难点:
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 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二十年前民居、交通、景

色等和二十年后的对比。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指导审题(1)这是一篇什么性质的习作?板书:想象习作

(2)关于想象习作,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3)明确写作要求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二十年后的家乡》应该写些什么呢?

三、指导想象,书写变化。

1.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有哪些?对这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情?

师提示: ⑴ 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⑵ 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⑶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2.汇报自己的材料。

四、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 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4.叙述过程中要详略得当。
五、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提示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六、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思路─ ─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
词句(是否通顺)
七、佳作赏评
学生活动

交流


审题

总结


讨论


汇报




交流


习作
修改

评议


板书设计: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写什么 写变化, 融入感情
怎样写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课后反思:
教学 中,我通过图片对比,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主题,我引导学
生从审题入手, 然后通过明确主题,讨论写法等步骤,引导学生抓住习作重点进行写作,效果较好。在教学
过程中,我注 重对习作方面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指导。我通过让不同写作程度的同学汇报的方式,发现他们
在写作方面 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教学效果较好。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语文园地四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4.学会把字写得工整、漂亮,积累成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四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感。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把

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

生总结、汇报师总结

2.词句段运用

(1)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小组活动: A.朗读这些成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B.这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异同。

C.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2)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再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

A.读这两个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顿号和逗号,看看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B.体会它们的不同。

C.给最后一个句子加上标点。
3.书写提示、
我们在书写一首诗的时候发现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横写的时候,我们要从左 到右
写,竖写的时候,要从右到左。要注意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对称,使篇章看
起来 美观。每个字要做到笔顺正确,结构合理,使每个字看起来很美观。
展示相关书法作品。学生临写
点评学生作品。
4.日积月累
(1)朗读这些成语。
(2)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3)感悟两组成语所描绘的不同生活状态,珍惜美好生活。
生总结、汇报
三、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



朗读
总结汇报


写话



体会


练习


临写

评论

朗读
理解

积累
汇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痛惜 豪情壮志 缓慢、沉痛 高昂 顿号、逗号的异同

褒义词、贬义词 幸福生活---悲惨生活----珍惜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 的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把
握住词语、句子的意思,并根据要求完成练习,这 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
习的参与度,效果较好。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太阳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 草不生、步行”
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 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
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猜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习生字生词: 齐读

(1)齐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2)教师指导正确书写易错字:殖 蔬 正音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朗读

三、细读课文,交流收获

1.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概括

生总结,汇报: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特点 总结

第二部分(4—8):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汇报

2.我们来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介绍了太阳哪些特点?

3. 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你知道介绍传说的作用吗? 思考
师:介绍神话传说,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引起阅读兴趣。
4.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句,说说过渡句的作用
5.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二部分是总分总的结构,文章先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 非常密切”,紧接着就分
段告诉我们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雨雪的形成、风的形成、太阳的杀 菌能力
和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最后用“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来结
束 。前后呼应。
四、作业:
1.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两遍。
2.熟读课文,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上网查找说明方法。


交流



作业
板书设计: 太阳
特点: 远 大 热
关系密切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课后反思:
在导入这篇课文时,我使用了谜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
问题引导他们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很快地 把握了内容,明白了说明方
法的作用,教学效果良好。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太阳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复习

二、学习1---3自然段,品味说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思考

1.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呢?在前三个自
小组交流

然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汇报

师出示句子(太阳离我们……也要飞二十几年。)


思考: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思考

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句子,读出“远”,读出感情。


师总结:这段话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准确,
朗读

更容易理解,突出了“远”的特点。


2.课文是怎样写太阳“大”的特点呢?生找句子,并汇报
汇报

出示句子(我们看到太阳……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

B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描写“热”的句子:找出描写“热”的句子,说说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好处
体会
是什么。

出示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朗读
读一读,读出“热”的特点

4.小结说明方法。
小结
三、学习4---8自然段,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体会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朗读
2.默读5--- 7自然段,说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在哪里。

A指名答,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相关资料图片。
默读
B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并做出评价。

C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太阳作用之大。标出中心句。
评价
D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四、布置作业。
作业
上网查找关于太阳的其他知识。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天体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太阳
列数字 作比较
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 形成雨雪 形成风 杀菌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分段解决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分段阅读,分段把握的方式, 让他们理
解主要内容,明确主要说明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把控得不够好,致使一些同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松鼠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
者的 思想感情。
3.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 时既能
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学习作者在 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
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介绍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2.(出示松鼠图片)请看大屏幕,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自由读

(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识字

(3)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默读

讨论:(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概括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四、细读第一段,了解外形
讨论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
小结
3.读第一段,讨论:你认为这段好在哪儿?

小结:文中第一段确实写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

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指名读
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作业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
板书设计:
松鼠
外形特征 面容----清秀
身体---- 矫健
四肢----轻快
尾巴---上翘

课后反思: 使用了谜语引入, 让课堂生动有趣,同时预设的问题难度适宜,学生基本能正确
回答。在理解课文时,又用一系列提问引导 学生,让他们用讨论等形式交流,感受松鼠的美。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松鼠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继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学习作者在 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
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听意思写词语 听写

动作迅速而灵敏。 (敏捷) 小巧、灵活、精细。(玲珑)

遮住的意思。 (遮蔽) 游戏、玩耍。 (嬉戏)

2.《松鼠》一课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回忆

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自由读

生总结,汇报 总结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默读课文第二部

分,选择一方面来准备并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思考

读第三部分,看看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 汇报

生总结、汇报 板书:行动、储备粮食 搭窝 (聪明 警觉 乖巧)

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画出来?(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学生动笔,用上“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4.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3.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
4.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白鹭》。
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思考

朗读
讨论
改写
作业

板书设计: 松鼠:
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 活动时间)

行动: 储备粮食 搭窝 (聪明 警觉 乖巧)
生活习性:繁殖 换毛 爱干净)

课后反思: 用说意思猜词语的方式听写,新颖而又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词语意思 的理解。在学
习了松鼠的表达方式后 ,要求学生以白鹭为题仿写,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也让学生对这两种不
同写法有一个直接的对比。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性文章的写作目的,了解说明文。
2.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多样性。
3.会用说明性的语言说明身边的事物,正确运用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文,谁来说一说

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太阳、松鼠的什么特点?

二、整体感知。

师:结合我们学过的这两篇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生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和同学们交流。

师总结: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说明抽象、复杂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通俗易懂。

师:为了把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清楚,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们会采取哪些方法?

生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1.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介绍。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师: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出相应的例子。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

《太阳》一文就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三、比较鉴别

师:同样是说明文,《太阳》和《松鼠》相比较,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回忆


讨论


汇报


归纳


比较

师: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对比,我们可以明白,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性的,《太
阳》一文语言较为平实,《松鼠一文的语言更生动,描述更细致。
四、初试身手
我们明白了说明文的写作目的,也知道了怎样写说明文。现在,就让我们试着写一习作
写身边的事物吧。
要求:选择身边的事物,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生自由选择,组织语言
师请同学在全班交流,并要求同学们认真听,提出优点和不足。老师及时做出评价。 交流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把《白鹭》这篇散文的2-5自然段改成说明文。要改成说明文,作业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白鹭的特点。然后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1.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介绍。 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熟悉的课文引入说明文这一体裁,明白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并在此
基础上, 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方法。同时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这样学生
们会对 说明文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作业的设置,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学以致用。我用问题引导学生,
让他 们层层深入地了解说明文。这样既环环相扣,又非常紧凑。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介绍一种物品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2.学习有序观察,并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介绍一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
要突出这种事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物品,大家看:香甜可口的水果、营养丰富的蔬菜、

美观实用的电器、漂漂亮亮的玩具……

多美呀!你最喜欢什么?你了解它吗?想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交流

二、方法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回忆一下学过的说明文——《太阳》《松鼠》等,总结学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文回忆

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特点。

2、出示习作要求:介绍一种物品,选材方面: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审题

电器等。

提示写作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来写。运用我们

学过的一些说明方法。语言要准确、生动。写完后认真修改。

三、师生讨论归纳 讨论

师: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介绍商品呢?让我们一起读读习作要求,看看文中给我们

提示了些什么?

第一步:确定好要写的物品。
第二步:认真观察,找到物品的特点。
第三步:具体描写,结构有条理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
1、出示物品,思考物品的特点。
2、同桌间交流:把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物品向同桌介绍。
3、班上交流:如何在介绍物品时用到不同的说明方法。
4、打算介绍同一物品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交流如何突出物品特点。
五、确定写作对象,为作文拟提纲并练习写作。(出示课件8)
1、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
2、为自己的作文拟一个提纲,包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
3、写作。
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
1、展示自己的作文提纲,说说自己打算如何写作,请同学提建议。
2、用笔试着介绍你手中物品,注意:一、要有内容,二、要有顺序,三、要有说
明方法。
七、集体评议,作业安排。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写提纲

习作

评议
修改
板书设计:
介绍一种物品
选材 写作方法 突出特点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用精彩的图片导入,引起学生的兴 趣,然后通过指导写作方法、选材等,来
指导学生写作,让他们有的可写,减轻了写作的负担,消除了他 们的畏难情绪。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慈母情深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
.会认“魄、抑”等 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
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学习作者通过人物 外貌、语言等描写
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聚焦“情深”


1.板书:慈母情深


2.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自由读

1.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会读,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识字

生总结,汇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


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铺垫的作用。


1.同学们,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买一本书。你们觉得买一本书容易吗?
默读

2. 请大家读1-4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思考:


①“书价一元多”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什么信息? 板书:书很贵。
概括

②“母亲还从来没有……要过这么多钱。”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这句话暗示了家里很穷。“从来没有”“也从来没有”这两个词表明:A家里很穷。
讨论

B“我知道家里穷,因此很懂事,不给家里增添负担。”

③读第4自然段,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这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的。从“卖破收音机”和“吃进了肚子里”直

接描写家里的穷。

④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反复交代家里很“穷”呢?里面的用意是

什么?

师总结:作者反复介绍“穷”是为了下文母亲毫不犹豫地掏钱让“我”买书做铺垫,
小结
从而衬托出母亲对“我”的爱。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知道了文
指名读
章运用了衬托的写法做铺垫。可以说收获匪浅。

五、布置作业。

1.背写课后生字词。2.继续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业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书很贵 家里很穷: 卖破收音机 吃进了肚子里
穷 做铺垫,衬托母爱的伟大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我始终努力坚守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的教学为主线,以个性的悟读为手段,通过展示文 章
重点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人物(母亲)的伟大、无私形象。< br>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慈母情深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分析描写母亲的细腻的语言文字,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3.通过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和善良,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学习作者通过人物 外貌、语言等描写
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会写的生字。
听写

2.为了突出母爱,作者进行了怎样的铺垫?
讨论

二、深入品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5~29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自由读

2.在这部分中,关于母亲的哪些镜头让你印象最深?


3.罗列句子,对比感悟:
理解

⑴“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


①你的脑海中有这样一幅画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
默读

②外表极其瘦弱的母亲内心也瘦弱吗?她是怎样做的?从哪儿可以感受到母亲内


心的坚强呢?


引出对比:“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
讨论

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③哪个词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
小结

④母亲为什么要“立刻”?“立刻”带给作者的又是什么?

⑤对比对这两句话,小结:瘦弱但坚强。

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
朗读
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①再带着感受读这句话。
思考
②如果你是梁晓声,面对这样一位眼神疲惫的母亲,你读懂些什么?

③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极度需要休息的母亲却一刻也不肯休息,你看到了吗?

二次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

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④母亲这样的“立刻”是一天吗?是一个月吗?

⑤读,小结:辛苦 忙碌。
指名读
3.再读这些句子,母亲的伟大形象是通过什么表现的?

三、触景写情

拿出笔,写下作者的感动:我拿着母亲给我的钱,鼻子一酸,心想:______
作业
四、作业。
1.搜集表现“母爱”的古诗句。2.用充满感情的文字来写一写自己的母亲。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瘦弱 疲惫 贫穷 辛苦 善良……

动作、神态、语言……

课后反思:
课文对人物的描写 有多种方法。首先是文章开头的衬托,然后就是直接描写,文章通过人物的
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来 体现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方面,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
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效 果较好。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父爱之舟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 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
情。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


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父母


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识字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
理解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
默读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4.讨论交流:(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朗读

(3)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讨论

5.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带感情朗读课文,评出朗读较好的同学推荐给大家。

三、整体感知。
讨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事。

2.从这些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
3.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
指名读
2.分小组讨论,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
作业
1.背写课文的生字。2.继续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中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父爱之舟
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课后反思:
从显眼的词句中深入:在研读时对字、词、句、段上是必须要下功夫细细体会的,不能轻易放
过 。《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中,把握重点词句,同时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细读,从句子中落实到重点
字上,都是值得推敲和品味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解读。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 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领悟以小
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回顾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


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品读感悟,体会父爱。
朗读

1.课文出现了五个场景,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
理解

找出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


师:我们只体会了父亲对孩子的爱,这段文字里有没有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呢?
默读

“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不肯再加钱换房子”表现出“我”对父亲艰难的


体谅,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2.品读第二个场景。
朗读

(1)作者详细描写庙会盛况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3)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说明“我”非常体谅父亲,也非常爱父亲。

3.品读第三个场景。

详细阅读“雨雪天送我去上学”,从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讨论
生总结,汇报:是父爱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是父爱让恶劣的环境变得温暖。

4.品读第四个场景。读“无锡师范送考”这个场景的描写,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
小结
5.品读第五个场景。哪件小事体现了父爱?

生总结,汇报: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三、感受写法。
指名读
对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见解?

总结: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
作业
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四、激情升华,拓展延伸:你对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这样?是否也是互相的?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父爱之舟
第一个场景 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第二个场景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第三个场景 雨雪天送我去上学 以小见大
第四个场景 无锡师范送考
第五个场景 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课后反思:
从熟知的知识点深入:在初读,研 读后,从学生能够熟知的知识点切入课堂教学,那一定能给
学生自信心,培养好整堂课的气氛。在这篇文 章的处理中,“父爱”这个主旨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知识点,以
此作为解剖处,让学生自我概括文章,并围 绕“父爱”的事件进行梳理就简单得多了。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腼腆、誊写、歧途、谨慎”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的不同评价及带给“我”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 、揭示课题,发现课题特点。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一看题目就知道吧,看看题目,你觉得有意思在哪儿呢?
自由读

二 、概括内容,初步感知。
概括

1. 反复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探究思辨,感悟内涵。
理解

1.抓住母亲的语言,走进母亲心理,感受母亲之温柔之爱。


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练习朗读。
默读

1)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


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


指名读——齐读。
朗读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巴迪,心情如何?(积累相关描写高兴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母亲上前说道。


指名读,齐读。
讨论

如果你是母亲,你真觉得巴迪的诗写得精彩极了吗?那为什么要这样说?
齐读
2.请同学们找出父亲批评“我”的句子,来读读。

1) 写父亲对“我”的评价,批评“我”在哪儿?
讨论
父亲的言下之意是什么?读出父亲的语气。

那你觉得还要不要感谢父亲呢?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理由。
小结
2)生再汇报。文中有四处理由,师都让学生自由找,谈感受。

3)师:当巴迪拿着国际大奖去给父母亲看时,他们又会怎么说呢?根据上下文思考

一下,谁最像我的父母亲。
指名读
3.师小结。其实,我明白,无论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都是父母对“我”

深沉的爱。

4书面练习,概括提升

师:学了课文,谈谈你对父爱、母爱的理解。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
概括
择一题写一写呢?

四、回应开头,问题解决。
作业
学到这儿 ,我们再来替巴迪写写获奖感言,我们只要把练习的话稍作改变就能变成
获奖感言。生自由写,师巡视。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 赞扬 父亲 批评
爱 谨慎 成功

课后反思: 这节课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明白,
无论是精彩极
了,还是糟糕透了, 这都是父母对“我”深沉的爱。同时把这一感情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体会父母对我们
的爱。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3.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重难点:
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能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父母的爱有时候是和风细雨,有时候却又是狂风暴雨。无论哪一种,都是他们对我
分享

们真情的付出。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


二、讲事例,感悟父母深情
审题

1.把父母爱自己的生活片段和大家分享。


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交流

板书:交际要求:①认真倾听;②表达清楚;③文明有礼;④大胆发言。
评议

3.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做出中肯的评价。


5.教师点评。


三、阅读故事,说说自己的见解


出示三个小故事:


故事1: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
讨论

故事2: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
小组交流

故事3: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1.谈谈自己对这三个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小组交流。学生先自由在学习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
全班交流
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3.全班交流。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

四、再创情境,提升应对能力
小结
1.假如刘明明的妈妈、冯刚的爸爸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

2.教师扮演刘明明的妈妈,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生注意礼貌
演一演
和语气委婉等。

3.指一名学生扮演冯刚的爸爸,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提示再次劝说。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评说。

五、走进生活,分享体会

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讨论
六、诉说心语,升华情感

1.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交流

2.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充分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板书设计:
父母之爱
认真倾听 表达清楚
文明有礼 大胆发言

课后反思:
在开课导入的环节,我利用充满感情的描述将学生导入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 ,让学生
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自然地和同学们去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所想 说具体。我
也将本环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 交际的技巧。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习作:我想对您说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选择最想跟父母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 地体验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从而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和爱父母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运用本单元表情达意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你可能和爸爸妈妈无话不谈,也可能平时与他们交流得不多。但是,你一直有一些


话要对他们说。说说你的心里话吧。让他们了解你在想什么。
审题

板书:我想对您说


二、激情拓思,指导选材。
朗读

1.出示例句,请男女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提要求:选择你想说的一句话把句子补


充完整。
默读

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对他们的爱。


可以讲你对一些事的看法,表明你已经长大了。


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讨论

2.一两句话表达不完你的感情。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三、顺学而导,方法选择:
讨论

1.怎样写呢?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种写作方法,你们记得哪些?


2. 父母给予我们的这些情,这些爱,作者是怎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我们一
小结

起来回顾一下作家笔下的父亲、母亲。

3. 从四篇课文节选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

片段,体会作者如何进行描写,从而让故事本身说话的。
交流
四、指名交流,教师从两个方面加以引导:1.具体。2.感人。
习作
五、出示作文纸,学生动笔美美地痛快地习作。

六、佳作回放,亮点欣赏
评议

1.请两位学生朗读自己成功的习作。
2.其他学生从多个角度说出欣赏点。
七、总结
八、作业
把你们的习作读给父母亲听。
板书设计:

我想对您说
说真话,表达真情
借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抓细节,展现人物

课后反思: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语文园地六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学习习作中如何结尾的方法以及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2.学习写一写成长路上的“第一次”。
3.积累名句。

教学重难点:
学习习作中如何结尾的方法以及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积累名句。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教学接近尾声。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填空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了本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完成下列填空。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往往通过场景、细节等的描写来表达感情。如《父爱之


舟》通过描写父亲带“我”去逛庙会的__________,流露出父子间的温情;《慈母情深》

通过掏皱皱的毛票这个________描写,点明母亲工作的辛苦以及“我”的羞愧和自责;


2.词句段运用。
朗读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①大声朗读这几段文字。
仿写

②说说结尾有什么特点。
朗读

③请你也写一段结尾吧。
概括

(2)体会场面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思考

①大声朗读这两段话。

②概括这两段话的大意。

③思考:这两段话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描写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理解
(3)读句子,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

①大声朗读这两段文字。
默读
②说说这两段文字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③仿照文中的句子,我们也来写一写吧。
积累
3.日积月累。这几则名言以“勤俭”为主题,告诉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1)大声朗读这几则名言,争取做到当堂成诵。
朗读
(2)试着用自己的话理解每句名言的意思。
理解
(3)谁知道类似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4)学生读读背背。
分享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读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几种结尾方式,知道了场景描写的作用,还学会了
写一写自 己“第一次”的独特体验,背诵了有关勤俭的名言,可以说受益匪浅。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场景 细节 心理 日积月累
结尾的方法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自学 能力的培养。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
学生在充分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来深入 理解,从而形成能力。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我首
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名言,然后引导他们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名言的意思。在老师翻译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翻
译,找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名言的印象,有利 于背诵。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古诗词三首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枫桥夜泊》。
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3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2.作者介


二、诗歌朗读指导


1.听朗读。
识字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3.诵读全诗。


诵读指导: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是诗的
理解

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


调子诵读。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
诵读

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三、诗中有画


(一)题解
理解

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


“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二)诗中有画
讨论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交流
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

景,有什么不同?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

说说原因。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汇报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四、拓展延伸
网上搜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诵下来。
五、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诗中有画寂静,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

课后反思:
《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我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
读,让学 生在朗读中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梳理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表
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 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
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3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1.板书课题
理解

2.题解:“泊”: 停泊。


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
默读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齐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学生齐读全诗。
朗读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讨论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
讨论

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画。
小结

(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

诗人还看到了枫树和渔火。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齐读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

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全诗。
感悟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

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
讨论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对”字是什么意思?

(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教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生带着“愁”来读。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
钟声响起,述说情怀请问 ,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
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五、作业。1.背诵这首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对 愁

课后反思:
《枫桥夜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不同
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 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
之苦与情感之深。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3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课文,直切主题。


师: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学过哪些这类的诗句?(生自由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词,就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二、读准《长相思》
识字

1.自由读,读准字音。畔(pàn) 更(gēng) 聒(guō)


2.指名读全文,读后评价。
理解

3.朗读时注意节奏:
朗读

4.根据节奏,小组成员互读,要读得有韵味。


三、把握词意


1.根据注释默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意,把握不准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朗读

2.请学生说说词的意思。要求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释。
讨论

3.评价。
评价

四、深入理解。


1.根据问题再读课文。
讨论

A作者身在何方?B作者在“相思”谁?是从哪句中体现出来的?

师小结: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
小结
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朗读
2.指导朗读:“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3.思考:作者怎样相思?想到怎样?题目中哪个字体现了?板书:心眷故园
思考
4.想象词的意境:
想象
师引导:同学们认真听同学朗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景物以及人物的心情,体会作者

的情感。

五、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

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六、再读《长相思》
作业
七、拓展《长相思》
1.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眷故园 心系祖国

课后反思:
这三首诗 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
情;《枫桥夜泊》体现 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在这三首诗的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 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小
练笔的形式梳理学 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四季之美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交流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 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朗读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讨论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讨论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小结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指名读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

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
作业
出来。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下面,我们读课文,
看谁读得好。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 熟
悉。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1.掌握课后生字词。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黄昏 冬天-----早晨

课后反思:< br>这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
四个季节 中最有特点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这些描写,来体现四季之美。同
时,我 还对写作进行了指导,效果良好。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四季之美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 听写

2.听写词语。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降临 愈发 心旷神怡 闲逸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

法? 朗读

生总结,汇报 汇报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 思考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生总结,汇报:乌鸦归巢 成群大雁 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 讨论

生总结,汇报 汇报

师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

不同。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三、探讨写作顺序。
我们再一次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的?
生总结,汇报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来的。 < br>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用时间顺序来介绍的。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
有时间顺序、空 间顺序这两种。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
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我们在 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时间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的成长过程。


总结
汇报





作业
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 时间顺序
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夏天---- 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冬天早晨----落雪----闲逸

课后反思: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采 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自学,培
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运用 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鸟的天堂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
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 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天堂”用来比喻什么? 回答

2.看,鸟儿们在这里自由飞翔,多么快乐。这里就是鸟儿们快乐的天堂。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生初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生字词圈起来,可以用查字典、向同学请教读

等方式解决。 朗读

2.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简单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 分段读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思考

4.汇报,交流。 汇报

三、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朗读

2.找出这部分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其作用

生总结,汇报 汇报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体现出声音的优美,同时也点明作者的
心情是愉悦的。
指导朗读。
四、小结
一次,“我们”去鸟的天堂,却没 有看到一只鸟。为什么?这部分中,作者把精力
放在景物描写上,又是为了什么?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揭晓 。
五、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看看“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朗读




作业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
去过几次?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从而明确鸟的天
堂的特 点。同时,我通过引导学生们感受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的情感变化,突出鸟的天堂的独特的美,从中
感受 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鸟的天堂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领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领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听写生字词。白茫茫 规律 榕树 纠正 错误 片刻 天堂 应接不暇 听写

二、快速阅读,把握重点

1.读5~14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思考

A作者详细描写大榕树的目的是什么?

B描写鸟儿们,作者用了怎样的顺序?

C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汇报

生总结,汇报

2.把握重点段落: 朗读

⑴指名读5~9自然段:说一说,本文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

⑵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生找出词语、句子,读一读。) 思考交流

⑶课文哪些地方是写榕树的美的?板书:大榕树的静态美。

找出体现大榕树动态美的句子。

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朗读

(4)有感情地朗读5~9自然段。
(5)读10~13自然段,思考:这次作者看到了什么?
(6)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语句。
板书:多、欢 热闹景象
(7)对鸟儿们的描写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找出相关语句。(板书:动态描写)
(8)有感情地朗读10~13自然段。
3.朗读第14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的确, 确实,果真。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有人类对鸟的保
护,所以感叹“那‘鸟的天堂’ 的确是鸟的天堂”。)
4.小结:文章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鲜明的印象。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并积累课文第八自然段。
2.说说你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见或建议。
讨论




朗读


小结

交流
作业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大榕树 大、美(静态美 动态美)
鸟 多、欢 热闹景象
作者 离开 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用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这样能提高
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我通过“初步感知、深入分析”的方法,让 学生层层深入地了解文章,从而明白作
者的写作意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月迹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 会认“袅、嫦”等7个生字,掌握“累”这个多音字。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
3.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4.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给文章划分段落,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到题目,我想起一首诗: 朗读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解决这些生字词。 勾划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默读

三、 细读,寻月之迹 概括

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读文章,思考: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

生总结,归纳: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庭院中、小河里寻找月迹。 思考

2.默读课文,总结: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 总结

四、 品读,赏月之美 汇报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我们先看到镜中月。你觉

得镜中月美吗?美在何处? 思考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还喜欢哪儿的月?为什么?
(1) 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写出月光的颜色美。
(2) 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颤”
五、 再读,探月之喻
1.精读,深入思考:到了院外, 孩子们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月亮无处不在。又
在河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在“我”和弟 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着什么呢?
3.找出文中对月亮静态和动态描写的语句,并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六、小练笔。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使用叠词,运用拟人的
修辞方法。)
七、作业。
摘抄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
朗读
汇报



思考
交流

练笔

作业
板书设计: 月迹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把握。在品读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通过理解重点 词语所蕴含的感情让学生来理解整个句子的内容,从而达到对整个段落的理解。我还注重对学
生自学能力 的培养。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生字词, 从而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习作:____即景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者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家看一看这些美丽的图片,这些景物是那样迷人。

我们读过不少写景的文章,那些优美的景物描写让我们非常难忘。今天,我们也来

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景物,也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景物写下来,给别人以美的感受。

二、方法指导 交流

1.大家读一读题目,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 总结

生观察,总结

2.出示习作要求: _______即景,在选材方面,可以写“雨中即景”、“日落即景”,审题

可以写“田野即景”等。

写作方法: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归纳

形象,在写作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师生共同讨论: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写呢?先让我们看看课本,看文中给我们进讨论

行了哪些提示。

师:除了书中的提示,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呢? 交流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
1.选择一处景物或自然景观,思考其特点。
2.和小组成员交流:把自己所选的习作介绍给大家,请大家评价。
3.班上交流:把自己的习作和全班同学交流,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及时做出修改。
五、拟提纲,练习写作。
1.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
2.先把题目补充 完整,再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提纲,包括:写哪儿的景物,先写什
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
3.写作。
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
1.展示自己的习作提纲,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写,请大家提出意见或建议。
2.试着把你确定的内容写下来。要按一定顺序;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注意动态描写。
七、集体评议,作业安排。
1.选取写得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总结其优点。
2.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写景散文。



拟提纲


习作

小组评议


全班交流

修改
板书设计:
________即景
选材 写作方法
要求:要按一定顺序;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注意动态描写

课后反 思:
在这节课中,我先出示了几个体现优美风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写作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怎样进行写作,从而消除他们在写作上的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学生< br>和教师之间的探究精神,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语文园地七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品味句子中的景物描写,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把画面写具体。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这个语文园地都有哪些

内容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朗读

(1)朗读这两段话。

(2)读一读这两段景物描写,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在描写景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生总结,汇报 总结

2.词句段运用。 汇报

(1)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吧。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要配

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最吸引人。

①收集有关元旦祝福的句子。②为元旦晚会设计一个海报。③在海报上写上一条打

动人的宣传语。 仿写

(2)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①读句子,体会每组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区别。 朗读
生总结,汇报:每组的第一句都描写 得比较概括,不生动,第二句在第一句写景的
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夕阳西下,乌鸦归巢。”这句话 ,第二句把“夕阳西下”进
行了细化,并且用“斜照”体现出夕阳的特点以及夕阳对万物的“感情”,第 二句比第
一句更生动,更富有感情。
②根据例子,仿写句子。
3.日积月累。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3)说说诗句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
游着, 江岸 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
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 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三、课堂小结。
汇报


仿写

朗读

理解

读背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动静结合描写景物 宣传语要能打动人
更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情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体会写景 句子的特点,让他们把握通过动态描写能把景物写活,
能让景物更生动形象。在仿写这个环节,我鼓励学 生把自己仿写的内容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并及时做出评价。
效果较好。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我让学 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讲解,让他们把握诗歌的内容,
体会诗中对的景物的描写,突出诗歌的意境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古人谈读书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

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

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

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正音

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 是知也 识 识字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朗读

4.指名读。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
介绍的?
生总结,汇报:(一)1.谦虚 2.求实 3.勤奋
3.读第二部分,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
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
四、拓展。
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
五、作业
1.背诵这两部分。2.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汇报

总结


思考
讨论



背诵
板书设计:
古人谈读书
1.谦虚 2.求实 3.勤奋
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

课后反思:
1.这篇文章是由三篇古文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
学生自主学 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效果较好。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同学的
指导不够 详细,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古人谈读书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文意。
3.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复习

1.谁来说说《论语》三则的意思?


2.朱熹的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识字

1.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师补充:恒:恒心 自足:自我满足
朗读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划分指导: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完整的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


语的完整。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理解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试着解释意思。


三、细读课文,深入把握。
默读

1.默读课文,思考:读书人对读书有什么要求:
思考

生读课文,总结并汇报:有志 有识 有恒
总结

2.再读课文,思考:读书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
思考

生总结,汇报。
汇报
3.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师加以引导,生汇报: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正面: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
讨论
三点,则一事无成。最后作者进行总结,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明

这三点的重要性。

四、再读文章,说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交流
生畅所欲言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
六、作业
背诵这三篇文章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三篇文章的意思

板书设计: 古人谈读书

有志----不甘为下流
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抓重 点词句,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把视线 延伸到课外,收集了一些《论语》的其他几则名言,让学生进行积累。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忆读书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掌握“津津 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
2. 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教学重难点:
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猜谜

(书) 交流

2.我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3.简介作者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小组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 默读

2.借助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的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在默读的时候思考,把握全文的结构。 识字

生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师巡回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概括

全文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先分说后总说,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
说明读书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 12、13):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八十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
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四、教师小结
概括课文内容: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告
诉我们读书有好处,要多读书,读好书。
五、布置作业、
掌握生字词。
继续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在阅读中体会读书的好处,以及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作业
板书设计: 忆读书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先分后总,说明读书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书好”。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课 后反思: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道理浅显易懂。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
动性,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解决基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把握重点句子的方式来深入理解内容,取得良好的效果。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忆读书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 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的情感。
3、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回顾

2.回顾上节课,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二、进一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讨论

流回答。文中提到了作者读到的哪些书?从读书中,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生读课文,总结 总结

归纳:通过读书,作者感受到了最大的快乐,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思考

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

我十二三岁时”等词语。

三、细读赏析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齐读

1.齐读课文第1段:文章开篇的这句话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默读

2.默读课文第2—13段,回答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 汇报
(2)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
(3)作者是怎样写“读好书”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①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
各种情感。② 能扩大知识面。 ③ 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④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四、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
会。围绕这 几个字,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 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3.作者对《水浒传》的人物描写做出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拓展延伸:
1.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2.你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思考


讨论

交流




板书设计:
忆读书
读书获得快乐 明白大道理
①激起读者的各种情感。 ②扩大知识面。
③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道理浅显易懂。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让他们
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解决基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把握重点句子的方式来深入理 解内容。我
还抓住疑难句子,通过对疑难句子的把握,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加深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
我的“长生果”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我们看题目,“长生果”是什么呢?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质疑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初读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汇报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

①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②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

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作者列举的两篇作文,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思考

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
①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津津有味 废寝忘食 如醉如痴 这些词语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
师总结: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2.恰当的词语。
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在读书中的故事,以及你在书中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交流

总结



积累




作业
板书设计:
我的“长生果”
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别出心裁 真情实感
津津有味 废寝忘食 如醉如痴 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解决基
础知识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把握重点句子的方式来深入理解内容,取得良好的效果。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交际中能大胆、准确、清楚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态度大方,声音洪亮。
2.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交际过程,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多方面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和相
互交际的能力。
3.举办一次“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
4.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迅速抓住说话的重点。

教学重难点:
准确、清楚、大声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你最喜欢书中的谁?他有什么特点?

师:大家有那么多喜欢的书,有那么多喜欢的人,那么,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谁?今谈话

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二、明确目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应该做到哪审题

些呢? 讨论

生讨论,并总结:板书:说话条理要清楚,声音要洪亮,要介绍出处和喜欢的理由

三、合作探究

1.小组的每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介绍给大家。 交流

2.每位成员要认真听,并能尽快抓住每个同学所说的重点。

3.每个小组成员要对讲述者进行评价,让讲述者进行修改。

4.每个小组都推选出一位同学,向全班展示。 分组活动

生进行活动,并汇报,师及时进行指导

四、小组汇报。 汇报
师:请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进行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认真倾听,快速地把握说话者的重点。 倾听
2.听完之后,要对讲述者从内容、仪态、语气等方面做出评价。
3.同学讲完后,听众能复述内容。 复述
五、拓展延伸,彰显个性,游戏中交际
做一做。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图片拿出来办一个人物展吧!)
师:同学们 ,课后,你们可以和家人、朋友聊一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也可以围绕“我
喜欢的人物形象”办一次画 展,开展讲故事比赛,还可以演一演人物的故事呢!
板书设计: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要求:说话条理要清楚
声音要洪亮
要介绍出处和喜欢的理由
认真倾听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 精神,用题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人
物形象,并阐明理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高 涨。这节课中,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
勇于发言,对别人说的话及时做出评价,使说话者的能力得到提 升的同时,听话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美
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说话的声音较低,自信心不够。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习作:推荐一本书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荐的一本书的名字、作者及推荐的原因写清楚。
3.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把要推荐的一本书的名字、作者及推荐的原因写清楚。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请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吧。 谈话

生畅所欲言

师:这次习作就是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二推荐一本书二、明确要求。 审题

1.读习作要求,把握习作重点。

内容上:推荐一本喜欢的书。

2.思考,我们推荐哪些内容才能让别人接受呢? 思考

可以推荐书的内容、推荐书中吸引人的情节或者推荐个性鲜明的人物等。

3.思考文章的写法:

板书:写法上:写出书名、作者及推荐原因;写后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一评,再修

改。 小结

4.小结:不管你怎样介绍,书名、作者及推荐的原因是一定要说清楚的。

三、小组活动,交流选材。

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 小组 交流
1.要介绍清楚书的栏目、内容。
2.要说清楚你的推荐理由。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自己的书,听的同学可以给他提问题或者意见。
4.评价他的介绍。注意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的原因。
5.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四、交流收获,习作评改。
1.请学生读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师: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哪一句话或是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准?是否写清
了推荐的原因?你对他的书是否感兴趣?(学生互评)
五、结语。
让我们和书成为朋友,让我们在书的陪伴下快乐成长吧。


评价

习作

交流
评议


板书设计: 习作:推荐一本书
内容 :推荐一本喜欢的书。
写法:写出书名、作者及推荐原因;写后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一评,再修改。

课后反 思:
在这次习作教学中,我先提出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在要求的指引下读题,了解写作的目的,紧
接着,我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及时做出评价,并针对评价做出修改,这样的流程使学生的作品更加完善。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小组活动的方式能最大程度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让每< br>个人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备 课 卡
学科 语 文 课题:语文园地八 课型 新 授 No
班级: 教师: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2.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介绍书。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难点:
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增加积累。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里面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

面丰富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我们都喜欢读课外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到有趣的课外书呢?谁

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到课外书的? 思考

生总结,汇报:①找和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读了一个故事,找整本书来读。②读了总结 汇报

整本书,找同类书来读。③别人推荐的书。比如,同桌向我推荐《安徒生童话》。

师总结: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对我们来说会受益匪浅。

5.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说一说。 仿写

①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思考,这几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朗读

②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这三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汇报

(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主要讲了什么?把他们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读一读,
再抄写下来。
①读句子,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
②根据意思排列这几句话的顺序,使之形成一段完整、连贯的话。
6.书写提示。书写指导: 我们在写字的时候,用笔要刚劲有力,学习欧阳询在点的
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尽量把字写得平整端 庄。
7.日积月累,学习《观书有感》两首诗。
(1)朗读这两首诗。(2)简介作者
(3)说说诗句的意思。
(4)学生读读背背。
(5)当堂测试背诵。
三、课堂小结
思考

理解
排序


朗读
理解
读背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找课外书板书 比喻修辞方法的作用
由一个故事到整本书
由一本书到一类书
读别人推荐的书

课后反 思:
在“交流平台”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以交流内容为基础,引导概括并拓展,让他们在自学的
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梳理,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句子的内容,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br>


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网-浙大考研成绩查询


河北高考数学-关于新闻的作文


湖北省建设网-个人总结怎么写


房屋租赁合同印花税税率-党员活动总结


项目简报模板-安全自查报告


本本主义-个人德育工作计划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销售实习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苏格拉底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