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温柔似野鬼°
683次浏览
2020年11月04日 13: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助力器-泉州中考网

2020年11月4日发(作者:柳玉台)


第四单元

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 》《四季》4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
富,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 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低学年段的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作为 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课文
单元,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提醒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 重点读好“一”的不同
读音。同时,学生刚学完拼音,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借助拼音阅读的习惯,对 于难读的词语、较长句
子,教师要范读引导。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和 比较,不断提高朗读能
力。
本单元的课文描写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典型的自然现象或场景,教师 可以适当地出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使学生对自然现象有更直观形象的认知,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
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内容 课时
秋天 2
内容简说
这篇课文抓住了天气、树叶等事物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描绘了美丽的夜景,弯弯的月儿
2
1.认识38个生字、9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
会写14个字和5个笔画。
教学要点
小小
的船
和小小的船构成一幅有趣的夜景图,充满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 字音。感受四季之美,
想象和童趣。

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首乐府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配
3.认识自然段。
江南 2
积累 和拓展带叠词的“的”字
以“水墨江南”图,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
4.仿照例子,
和采 莲人的欢乐心情。
这首儿歌通过对四季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
四季 2
短语;仿照课文《四季》说说自己喜欢的
季节。
《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
述,表现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对四季的
5.背诵
喜爱之情。
1.能向他人做自我介绍,注意声音响亮、清
口语
交际
1 我们做朋友
楚,并能引起话题。
2.知道与他人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
睛。
语文



3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1.认识6个生 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
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 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1


四 2.拓展积累词语,能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
的季节。
3.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
识同学的名字。
4.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要珍惜时间。
5.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
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
1秋天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 写“了、子”等4个生字和横撇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认识自然段。
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认识自然段。
1.多种朗读。
创设学生读书的氛围,自己朗读、同桌互读,边读边思考中读准音,完成识字教学。
2.阅读教学。
认识自然段,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本的情感。 感受“一”的变调,让
学生在多次的观察和练习朗读中去感受,提升语感。
3.随文识字。
遵循自主识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学会记忆,记住字形,教师重点指导,夯实写字练习。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秋天树叶的实物。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2 < /p>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2个偏旁。会写“了、子”2个生字和 横撇
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自然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孩子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依次是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呢?这节课就让
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吧。(相机板书:秋天)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在刚才的画面里,你都看到了哪些内容?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 来时的景色,使学生初步
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会写的生字圈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师: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秋 气 了 树 叶 片
大 飞 会 个
(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现在拼音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分开了,请你再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查)
(3)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读)
3


(4)学生交流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
(5)下面,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中 ,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课文读的更通顺,更流利,做到不添字,
不掉字,不回读。
3.认识自然段。
师:观察这篇课文,你发现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课件出示儿歌和课文篇幅
对比:





过马路
红灯停,绿灯行,
交通路牌要看清。
过街要走人行道,

交通规则须记牢。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
字。
啊!秋天来了!

教师点拨:儿歌是一行一行的,整整齐齐;课文往往是由几个自 然段组成的,几个句子组合在一起就变成
了一段话。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 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
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ɑ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4


“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



ér zǐ nǚ er yí huì er

儿 子 女 儿 一 会 儿



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4.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
学生借助汉语 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
子,不断句,重视对翘 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朗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5




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师: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 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其中
“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
(2)课件演示:


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 汽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
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6


导学:哦,原来秋 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大自然的这些奇妙 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而“一片”是只有一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




一个个 一朵朵
一束束 一棵棵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师: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
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朗读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 雁
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
7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 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
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讲解“个”字时: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个”一般用作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 )。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 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
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
一(yí)片片一(yì)群
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教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8
啊!秋天来了!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①秋天,凉风习习,硕果累累,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②秋天,金桂飘香,天高云淡,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体会喜爱赞美之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 ,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
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 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
节的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 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
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
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 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
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两个字“了、子”。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 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
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
间 架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
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 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
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9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 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
足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 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
“说秋天”做铺垫。


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

第2课时
1.会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并用生字组词。认识“人字头”这个偏旁,会写“人、大”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3.通过感叹号,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秋天 天气 来了 树叶 叶子
一片片 大雁 一会儿 一个
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 习
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10



二、指导书写。
1.认识偏旁“人字头”,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
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 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
11


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 势,
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 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

天练。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 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

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 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12
秋 树 叶 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

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习作用。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 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
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课件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师: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 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这样的
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







13



齐声背诵课文。


重视背诵 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
五、拓展延伸。
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师: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六、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 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
发现,感受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

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
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
14


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教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教学,增强了< br>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
重要作用。

15


2小小的船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的、船、两”等10个生字。认识“门”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生字。认识“、乚”2种笔画。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 解课文内容,结合插图感受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能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受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色。

1.对于本课生字,先让学生合作互读,在读中识字,再指导学生读好平舌音、翘舌音、轻声 等。通过生字
游戏,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认识门字框这个偏旁,再通过教师范写,引导学生 写好横折钩
和竖弯钩两种新笔画,会写本课生字。
2.这篇韵文最大的特色在于用了许多叠词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 在指导朗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 课件
中美丽的插图,读好“的”字短语,如“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进而读好诗句,读好韵文。通 过图画、
音乐和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把诗歌描写的意境先推到学生的眼前,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审 美期待,
借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的、船、两” 等10个生字。认识“门”1个偏旁;会写“月、儿”
等4个生字。认识“

16
、乚”2种笔画。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大学录取-支点作文


招生广告-爱国作文500字


世界青年节-初中体育教学反思


国庆法定几天-汽车销售培训


福建高考录取分数线-工作表现自我评价


祖国不会忘记歌谱-挽联


网络的利弊-新班主任发言稿


公司制度范本-贵州招生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