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巡山小妖精
753次浏览
2020年11月30日 23: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名人的故事-锦旗赠语

2020年11月30日发(作者:白歆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任课老师:郭芝廷
任课班级:小一3、小一四
第一单元时认识图形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较高,能比较主动积极
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深刻地
体会“面在体上”。能 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以下几个特点吧!
1、 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想
象是创造的灵魂。”在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从内向外推
动学生主动学 习、积极思维和乐于探索。
2、形式多样的操作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标》指出在“空间与
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
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 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
与平面图形。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描出物体的面一 样大的三角
形(或长方形),感受平面图形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体会“面在体
上”;在钉 子板上围三角形(或长方形),学生从中可以认识这种平面图形
的基本特征;在纸上画几个大小不一样的 三角形(或长方形),加深学生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本单 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
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 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必须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
度,切实为以后学 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
多教 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
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 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
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 关系
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 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 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 、动脑、动口,
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数学课 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
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3、《十几减9》教学反思
“十几减 9 ”这课教学,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最直接的是我知 道了在学生
的交流中教师应怎样适时介入引导,其次,我悟出这一做法不仅仅适用于
计算部分的 教学,它还适用于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当前新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各个学科都要求让学生自 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此,我
认为这样的做法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品读各< br>类教育教学理论,绝不能停留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泛泛理解上,在教学新方
法上不仅要掌握形式,更 要注重实效和本质。
4、《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刚学习完十几减9,经过巩固复习后,我和我的孩子们马上进入了下一阶
段学习—十几减几。
首先,我通过算式卡片复习十几减9,以开火车的形式回答,并带读。
果然学生的积极性比 较高,一个接一个,声音洪亮,不愧是领读的小老师。
经过紧张的复习后,我们马上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
平和经验上,通过“小猫钓鱼”这条情景主线编凑一个有关于小猫钓鱼的
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帮助小猫解决问题,
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把计 算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很快小朋
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 (5)条,
是用减法13-8=5计算的。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能
正确地 进行十几减几的口算。为了让学生体验算理,在教学过程中,进一
步让学生巩固“破十减”“连减”“想 加做减”的不同计算方法。“你认为
哪种方法你可以更快地帮助小白猫解决问题?”你是怎样很快算出答 案
的?“学生在争当小能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算法进行了对比和选择。
在教学时,不仅提倡 算法多样化,而且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
合自己的方法,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勇于思 考探索。完成了新课


的学习,接下来就是紧张而又轻松的检验阶段了!在这一部分,充分 让学
生学会观察,设置形式多样的答题活动方式,以解决学习口算的单调性,
提高学生的计算分 析能力。通过对比,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合适的算法。
整节课下来,节奏还是比较紧扣,一环接一环。在 上课时,可能由于
自己对学生表扬、鼓励性的语言较少,讲故事时缺乏儿童化语言,难免会
降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重点部分如果能让学生说的更多,做一个
更鲜明的对比,相信每个孩子会掌握 得更好,更快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但这部分内容稍不注意就 容易上成
手工课或拼摆各种有趣图案的活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
一个单元教学 下来,我觉得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在动手操作中,突出图形的变换。
本单 元所设计的活动,不论是做风车、折飞机,还是图形的拼组,都是为
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间的关系 ,因此在操作时要注重让学生描述图
形的变换过程。(1)在折纸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化。如做风车,不 能只是
让学生学习如何做风车,而且还应该让他们边折边按图中的文字说明图形
的每一步变换过 程。(2)在拼组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换。在拼组活动中,
应让学生说明是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拼成了什么 新的图形,由此体会图形间
的变换关系。(3)在剪、卷活动中描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变换关系。
2.注意通过多种层次的拼组活动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
拼组活动,教材只呈现了一些简 单的范例。教学中,可以组织丰富的有层
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平面图形之间的变 换关系可
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同样形状的图形。(2)
用相同形状 的图形拼出不同样形状的图形。(3)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新
的图形。
5《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
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 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
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低年级儿童
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被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如做游


戏、听 故事、看动画等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本着上述思想,
通过创设让学生点燃生日蜡烛、给小动 物找家等情境,将学生带到了新奇
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培养了学习能 力,
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合作探索,强化学习过程
我在课上增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 节,每2人一组小棒,一个摆总数,
另一个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小棒,然后讨论列式计算。这样不仅使学 生即
时巩固了课上所学的新知识,也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
减法的意义,初步 渗透了减法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
了基础。 三、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
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 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 的束缚,
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 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
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 学
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
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
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 学生回答:算10-9=1。 第
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 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
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 减,用10-9=1,1+3=4,
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 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
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 ,充分
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面是:
1、过分的注重 了课堂的时间,过多的夺取了学生自求知识的权利,这也
是我平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我也会让孩子有充足 的时间去自己体验,去摆、
去说、去交流、去感受,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和过程都表述出来,我想这才是学生内化的过程。 2、评价语言不够准确。
3、个别教学体现不够。应该多注重辅导学困生


6、《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 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
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 步
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
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
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 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
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 生活中存在着
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
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 力,教师
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
动中。”本课 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
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 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
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
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三.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
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 的任务(数的方法), 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
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 腔热情地给予肯定、
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7、《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写数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
能力。在填写百数表时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所
以我让学生去独立填写,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 的鲜明表象,为进
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打下基
础。


2、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
顺序有一 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
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 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
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 比较活跃,效果较好,但是时间上把握的不
太好,在观察这一环节花费时间太多,后面有2道习题没有完 成,以后教
学时注意适当控制
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 ,并奖给
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8、《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
1、利用猜想的情景引入新课,为新知识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
生明确数目增大,比较结 果也会变化。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学
生表现积极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总之引入新课 阶段达到良好效
果。
2、在例题探讨过程中(比较三所学校的学生人数),首先教师应以平 等的
意识,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亲切地和学生说话。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
个模糊的概念。不 同的数相比,所用词也会不同。应启发学生用哪个词描
述更为合适?那就要采用充分让学生讨论,达成一 致,用多得多比较恰
当。所以比40应该'多得多',80比65才应该是'多一些'。
3 、在例题的拓展中,学生举手非常活跃,都想把表现自己,我忍不住多
提问了几位学生。其实要让学生用 同桌或前后相互说一说,提问形式毕竟
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
4、学生对超市里 一些商品根本不知道实际价钱,缺乏感性认识,课中有
这种练习建议:应适当修改。猜一猜的练习形式很 好,如果学生猜不中
时,老师就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提示,让学生
逐步调整。 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猜一猜,效果更好。
5、本课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 学习空间,
学生对学习数学发生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
在我教学例8的时,学生能够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是要买一个皮球6
元 ,付出1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学生几乎异口同声马上就能说出是4
元,但让他们用算式表达他们的思 考过程,他们却只有少数能说出。这出
乎我的意料。看来他们的生活经验远远高于他们的运用数学解决问 题的能
力啊。于是我又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开始引导。如果你要买一根5角钱
的雪糕,你给了 售货员1元,他应该找你多少钱呢?他们说是5角。怎
么列算式呢?他们意识到是用1元减去5角等于5 角。我再次引导为什
么用减法呢?因为这5角钱是买雪糕花掉的,而且是从1元里花掉的,
花掉 就是减去,要找的钱就是你自己还剩多少钱。当找回多少钱和还剩联
系起来时,他们好象又有很多人理解 了。到是计算方法上还比较顺利。
9、《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 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
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 加、减的认识,为后面
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
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 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
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提出有关
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 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
脱离实物思考,借助许多鲜花的场景图,让学 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
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 br>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
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 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
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还可以„„这样,就给了 学生充分探索、思
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
神。 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 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
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 说,
让他们也能够掌握,。同时,对于我的课堂,我觉得存在较大的问题应该


是 课堂纪律,教师如何掌控课堂,如何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讲,是我
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
10、《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 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
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
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 习作好准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学
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把不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错误。教学 时,我重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
1、情境中学习 计算是枯燥的,为 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一个
数学活动——发书。教师先发给学生3本,然后又拿出写有35本 的一包,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
生很自然的想到“数学书有多少本呢?”接着,又拿出一包 30本的语文
书,让大家算一算,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呢?这样的数学问题从
学生的生 活中提炼出来,学生乐于接受,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
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探讨中交流
《课标》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 br>方式。课上,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摆小棒,在操作中
体验算理,讨论:两道题 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最后探讨出两位数加一位数
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5+3要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 ,即算5+3;35+30
要先把整捆的小棒合在一起,即先算30+30。
3、游戏中悟理
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新鲜、有趣的活动的。在学生理解了口算方法后,我让< br>学生们搭积木,盖房子。算得对的一组就说明技术高超。学生的兴致被调
动起来,小组合作的意识 也强了,学生们兴高采烈的算着,脸上洋溢着幸
福的微笑。整节课,我感觉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 具体到抽象,学
生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感觉还有个别学生计算的时候,依旧是不能相同
数位相 加减,看来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这样的个体需要个别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做好学生的 课堂常规教育,加强对新课改理


论的学习、实践,、反思,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工作。并且 要把这三方面融
为一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11、《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 退位减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主
题图,捕捉图中的信息,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摆小棒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区别两种算式
在算法上的区别。
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提出的“还剩多少元?”的问
题感到很容易理 解,很快列出算式35-2=,但对于第二个小朋友提出的
“我有20元钱买一个娃娃还差多少钱?”的 问题,一小部分学生觉得有
一定的难。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1)“还差多少元”说明什< br>么钱比什么钱多?学生很快领悟:买东西需要的钱比身上带的钱多,(2)
要求还差多少钱就是求 什么?就是求35比20多多少.有了这样的认识,
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20=。由于前面已 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
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直接把
两道算式呈现在现实面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完后自己说说怎样算,
再把自己的算法与同桌交流。 在反馈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刚才摆小棒的过
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说得也很到位:算 35减2等
于几,先从5根里面去掉2根,再把剩下的3根和3捆合并起来,也就
是先算5减2 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算35减20等于几,先从
3捆里去掉2捆,在把剩下的一捆和5根合 并起来,也就是先算30减20
等于10 ,再算10加5等于15.你瞧,说的多好!会这样说的学生 很多,
这得益于我们在前面做计算练习时要求学生除了会算,还要把自己的算法
与家长交流。 学生对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了解如此透彻,接下来将两种
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就水到渠成了,老师稍加引 导,学生就能归纳出两位
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上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除此之外,我
还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在老师
的的引导下,学生的语言逐步 规范,概括出两位是加减一位数都是从个位
上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是从十位上算
12、《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教学 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
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 br>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而且完成的还不
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 许久,为什么呢?
1、在教学《认识1元和1元以下的人民币》时,我就强调,元、角、分
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半数以上的学
生记性不错,很注意观察插图, 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但也有
一部分学生糊里糊涂,看到数字就进行计算,出现了1-8=2 (角)这类
错误,后来我明确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尽量写上每个数的单位,如1元-8
角=2角 或10角-8角=2角。 2、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
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 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
书上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 民币,所
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
因为人民币 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3、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 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
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
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
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52位 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
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 兑换出人
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13、《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后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又有本
质的区别,数学是对生活 现象的理性思考和提升。做老师的必须引导学生
明确这一点,并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今天我主要教学例7和例8。 教学例7问题不大,他们都知道买几
样东 西就把几样的价钱加起来。在教学2元+4角时,有的学生得出结果
是6角。我抓住这个“错误”挈机引 导学生意识到2元不是2角,不能
直接相加。从而懂得算加法是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并且结果要保证符合 日
常生活实际。如结果不应该写成15角,而应该是1元5角。 例8有两
个目标就是让学生 理解有两种情况用到减法:一是求找回的钱就是用付出


的钱减去花掉的钱,二是比较两种 价钱贵和便宜也用减法。计算人民币减
法也和加法一样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计算。我本想例8无非就是把加 法变成
减法,学生应该也是迎刃而解。可是真正教学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高估了学
生,自己又一次 犯了自以为是的错。学生能理解找回多少钱,但不明白找
回的钱就是花掉后还剩的钱。“找回”两个字和 他们所学的加和减的含义
好象脱节。可见我平时的教学不够灵活,在教学加减法的意义时,我应该
给学生提前渗透花钱的时候,花掉就是去掉,找回就是还剩,求找回的钱
就是用付出的钱减去花掉的钱 。

空压机租赁-这里黎明静悄悄


白醋洗脸方法-电气工程技术


路政大队-节奏


舒义-gmail邮箱设置


没有了-北京故宫太和殿


中小学德育网-boots是什么意思


阳光少年网-9277


流行歌曲简谱网-滑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