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 易错题专项练习
我们的歌声里-西藏高考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 易错题专项练习 
 
一、比例 
1.
一个计算机芯片的实际尺寸是8mm×8mm,按一定比例所画的图如下图,图中所用的比
例尺是(
)。  
 
 
 
A. 1:5
B. 25:1                                   C. 2:1
D. 5:1
 
【答案】 D   
【解析】【解答】4cm:8mm=40mm:8mm=(40÷8):(8÷8)=5:1
 故答案为:D.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解
答.
 
2.在下面各比中,能与  ∶  组成比例的是(   )。
 
∶3
 
A. 4∶3
B. 3∶4                                        C.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4: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比例的定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构成比例。
 
3.下面两种数量不成比例的是(    )。            
A. 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B. 小华从家到学校的步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C. 圆的半径和
面积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速度×
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所
用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圆的面积=π×半径
2
  , 半径和面积不
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例的类型,比值一定时,成正比例;乘积一定是,成反比例。
 
4.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 10:12和35:42         B. 20:10和60:20
C. 
: 
: 和12:8         D. 0.6:0.2和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10:12=  , 35:42=
, 能组成比例;
 
 B、20:10=2,60:20=3,不能组成比例;
 C、=1.5,12:8=1.5,能组成比例;
=3:1,不能组成比例。
 
 D、0.6:0.2=3,
 故答案为:B。
 
【分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由此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即可确定能否组成比
例。
 
 
5.实验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选用比例尺(
)  
 
画出的平面图最大。
 
A. 1∶1000
B. 1∶1500                                    C.
1∶500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50米=5000
厘米,30米=3000厘米,选用1:1000比例尺,在平面
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1000=
5厘米,宽是3000÷1000=3厘米,面积是5×3=15平方厘米;
选用1:1500比例尺,
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1500≈3.3厘米,宽是3000÷1500=2厘
米,面积是3
.3×2=6.6平方厘米;选用1:5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
5000÷500=10厘
米,宽是3000÷500=6厘米,面积是10×6=6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可以求
出这个长方形
的游泳池的平面图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面积即可。
 
6.与  ∶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                                    B. ∶
C. ∶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
A、
=1.5;
 
=  , 不能组成比例;
 
B、
 C、
  , 不能组成比例;
 
  , 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表示两个相等的比叫做比例,由此计算出每个比的比值
并选出比值相等的两个比
组成比例即可。
 
7.12的因数有________个,选4个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答案】 6;1:2=6:12   
 
【解析】【解答】因为1×12=12,2
×6=12,3×4=12,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
12,共6个;
 因为1:2=0.5,6:12=0.5,所以1:2=6:12.
 
故答案为:6;1:2=6:12. 
 
【分析】一个数×另一个数=积,这两个数都是积的因
数;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
例.
 
 
8.一幅画的比例尺是
幅图上的是________cm。    
 
【答案】 3.5   
【解析】【解答】1cm:40km=1cm:4000000cm=1:4000000,
 140km=14000000cm,
 
 14000000×
故答案为:3.5 。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然后用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
上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3.5(cm)。
,A、B两地相距140km,画在这
 
9.如果3a=5b(a、b≠0
),那么a:b =________    
 
【答案】 5∶3   
【解析】【解答】解:如果3a=5b(a、b≠0 ),那么a:b =5∶3。
故答案为:5∶3。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10.把①号三角形按________:________的比放大得到②号
三角形,①、②号三角形面
积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4;1   
 
【解析】【解答】
把①号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得到②号三角形,①、②号三角形面
积的比是4:1。 
 
 故答案为:2;1;4;1.
 
 【分析】 比例尺可分为:放大比例尺
和缩小比例尺。其中,放大比例尺的后项是1,用于
设计图纸;缩小比例尺的前项是1,用于地图,观察
图可知,①号三角形到②号三角形是
放大了,分别数出两个三角形的直角边占的格数,然后用大三角形的
对应直角边:小三角
形的对应直角边=比例尺,据此求出比例尺,然后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求出它们的
面积比。
 
11.一种零件长0.6mm,把它画到一幅图上时长6cm,所用的比例尺为________。
 
【答案】 100:1   
【解析】【解答】解:6cm=60mm,比例尺:60:0.6=600:6=100:1。
 故答案为:100:1。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先统一单位,
再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
化成后项是1的比即可。
 
 
12.15辆
货车运一批货物,4天运了36吨。照这样的效率,再运3天就能运完。这批货
物共有多少吨?(用比例
解)    
 
【答案】 解:设这批货物共有X吨  
36:4=X:(3+4)    X=63
 
答:这批货物共有63吨.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应用正比例关系式:(一定)解决问题需要找到两组对
应数,“照
这样的效率”说明货车运送货物的效率不变,因此,36吨和4天是一组对应数,
货物总吨数和运货总时
间(7天)是一组对应数,两组对应数的比值相等列出比例式即可
解答。
 
13.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0cm,甲、丙两地
的直线距离是
15cm。如果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0km,那么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    
 
【答案】 解:1200km=120000000cm  
10:120000000=1:12000000
12000000×15=180000000(cm)=1800(km)
答: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800km。
【解析】【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统一单位,代入数值即可求解。
 
 
14.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6厘米。如果<
br>一辆摩托三轮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在上午8点从甲地出发,问什么时间能够到达乙地?
 
【答案】 解:3.6×2000000=7200000(厘米)  
7200000厘米=72千米
72÷30-2.4(小时)=2小时24分钟
上午8点+2小时24分钟=上午10点24分
答:10点24分时间能够到达乙地。
 
【解析】【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首
先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
甲、乙两地的距离,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
三轮摩托车行驶的时间,最后根据“前
时刻+行驶时间=后时刻”求出到达乙地的时间。
 
15.农场收割小麦,前3天收割了165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用比例解)    
 
【答案】 解:设8天可以收割小麦x公顷。  
165:3=x:8
 
x=165×8÷3
 
x=440
答:8天可以收割小麦440公顷。
 
【解析】【分析】“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就是每
天收割的面积相等,收割的公顷数与天数成
正比例关系。先设出未知数,再根据每天收割的面积相等列出
比例,解比例求出8天可以
收割的面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