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说课稿三篇
豹女ap出装-七月书社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看雪》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
段,
讲述冬天的台湾省很难看到雪,而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宝岛台
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
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为此,我拟定了以
下三个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省、店、橱等10个生字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
的向往之情。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自主体会和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1.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体会大陆和台湾的儿童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二、教法学法
 
  德国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
准》
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课,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
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
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激励和评价,
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和潜能。 
 
  而在“学法”上,我一直坚信: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固在本课教学中,
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
读、划划、
议议、说说,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培养
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教学理念 
 
 
1、本节课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敢于
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2、打破传统农村教师一只粉笔、一张黑板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远教资源
变学
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愉悦地学习。 
 
  3、本节课突出远程教育的特点。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教
学,操作简单、使用
方便、声情并茂的教学形式,即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丰富了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教学过程 
 
其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新课伊始,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不
同的季节展示着
不同的美。今天,就让我们去欣赏那美丽的雪景吧!”然后,我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欣赏雪景,感
受雪中的美及乐趣,对课文进行整体感
知。 
 
通过老师充满激情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 望。图、文、声的结合,使
学生沉浸在美丽的雪景中,欣
赏之后,孩子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教师伺机引
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并及时设疑:宝鸟台湾孩子只
能在商店里看到雪景,这
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利用农远资源,抓住儿童
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一开始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欲 望得到提升。
 
  教学的第二步:初步感知,情感体验 
 
  1、初读课文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接着让学生自学课文并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解决
生字。最后同桌互相交流识字的技巧。 
 
  2、检查生字 
 
  出示课
件,采用多种方式认读,并借助农远资源纠正学生的读音。通过教师
小结,教会学生识记生字的技巧,落
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设计理
念: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充分合理利用农远资源,
让孩子们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主动
建构知识。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
点。 
 
第三步:融入情感,愉快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概括着世
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前进。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设计了“我会说”“我会
问”“我会答”三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谈一谈对课文的认识,学生
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
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
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接着让学生
再次欣赏雪景图,感受雪美的
同时,体会台湾儿童看不到雪的那种心情,并分组讨论你希望台湾的小朋友
到北
京来吗?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最后通过师生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文中
对话,完成本
课的能力目标。 
 
  第四步,总结升华,憧憬向往 
 
  学生的情感是
丰富的,更是神奇的,教学《看雪》这篇课文要充分调动学生
的爱国热情,促进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
更好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所
以在这里,我
大胆质疑:小朋友们,学了本课,你们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让学生大胆
地
发挥创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话说出来。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位台湾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童年玩雪的情
景:冬天,天上飘着雪花,
地上铺着银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
雪仗,
玩得可高兴了!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看到了台湾小朋友脸上向往的神情
.是啊!隔着海峡,望
着宝岛,听着阵阵涛声,想着美丽的日月潭.那里有春节,那里有龙舟,那里有浓
浓
的乡音,那里有深深的乡愁.只是,那里很少有雪.那里的孩子们多么希望能看到
雪呀!
 
  这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看雪》一课的内容. 
 
针对课文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
往之情. 
 
 
  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难点:从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 
  二,说设计理念 
 
  本课以对话为主,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必作过多讲解,
让学生在原汁原味
的对话中感悟台湾师生向往祖国北京,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和台湾小朋友一起玩的
心情. 
 
  教学设计根据儿童认知规律,把实践与认识结合起来,通过看看,读读,想想
,
议议,写写,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
富学生语
言感受力. 
 
  将课堂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经验有机结合.丰富学生的认识,开阔
学
生的视野,在延伸中拓展,在拓展中深化. 
 
  三,说教法 
  本文内容和儿童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难度较大.教
学本课我采用小
组合作,探究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朗读中体会课文
的思想感情. 
 
  
创设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环节,激活每个学生的内驱力,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增
强自信心.使阅读教学具有持久活力; 
 
  创设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促使学生乐而不疲地
把书读好.激发学生的读
书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乐于读书.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自悟
自
得,获得情感的体验. 
 
  创设向台湾小朋友发出邀请的活动,激活学生运用祖
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同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学法
 
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
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倡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合作探究法贯穿
课堂教学的始终.鼓励
学生组内合作,组外竞争.学生一定能在互帮互学的基础上促进自身表达能力的<
br>发展. 
 
  五,说教学资源的储备 
 
多种资源整合:北国雪景风光及音乐片段.课文朗读录音带,中国地图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
 
  (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二),观看图片,初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初读课文,想象课
文描写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看雪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什么 
 
4.假设你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么带着对北京雪景
的向往,再读课文.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北国冬日的雪景,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之中,
调
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深地体会台湾小朋友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自查 
 
  3.课件出示我会读看雪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4.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以上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有
趣的教学情境,不
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提出重
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
里在想什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五).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听录音朗读.看雪 
 
2.自由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3.展示读:把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 
 
4.分小组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
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孩子
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6.配乐朗读. 
 
  〔阅读教学应有层次性,目的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
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
读书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乐于读书.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自悟
自得,获得情感的体验.〕 
 
  (六),拓展活动实践体悟 
 
1.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
深对台湾的了解.
 
  2.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播放音乐,学生进入情境练习邀请
 
 
 
  
[这种合符学生心理的邀请活动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邀请中学生
自然而然地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
这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运用,对今后将产生持久
的活力]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
的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或图片,既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加
深对台湾的了解.丰富了学生的
认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延伸中拓展,在拓展中深化.]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说课稿 
 
  一、说教材 
  《看雪》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
段,讲述冬天的
台湾省很难看到雪,而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宝岛台
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
日统一的共同心愿。为此,我拟定了以
下三个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省、店、橱等10个生字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
京的向往之情。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自主体会和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1、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体会大陆和台湾的.儿童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二、说学生
 
  1、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和写字方法。 
 
2、学生对雪有了认识,通过学习《北京》,对首都北京有了较深的认识,
对台湾则不太了解。
 
  三、说教法 
 
 
 
  本文内容和
儿童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难度较大.教
学本课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性阅读的方
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朗读中体会课文
的思想感情。 
 
  四、说学法 
  1、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进行自主性和
创造性的学习。 
 
  2、倡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合作探究法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鼓
励学生组内合作,组外竞争.学生一定能在互帮互学的基础上促进自身表达能力
的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二)观看图片,初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初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
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什么? 
 
4、假设你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带着对北京的向往,
再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生字,并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
思考,讨论。教师也可提出重
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五)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听录音朗读、自由读、展示读、分小组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 
 
  2、分角色
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孩
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
乡怀念的感情。 
 
  (六)拓展活动 
 
1、展示交流搜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深对
台湾的了解。 
  2、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