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实录(三)
开始与结束-规定的格式
龙源期刊网 http: 
《燕子》教学实录(三)
作者:陈国安
 
来源:《江苏教育》2009年第13期
 
[过程勾勒] 
         
        一、选用《海燕》原文,讲解“郑振铎”
名字的意思,“振铎”就是摇铃铛。引导学生说说这
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二、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思考:写了怎样的燕子?这是一种怎样的乡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
“伶俐、凑”
等词语的意思,并通过与《海燕》中的原句比较等体会语句的情意及节奏特点。 
        三、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乡的小燕子,作者把它放在什么背景下来写的?重点抓
住“烂漫、千万条柔
柳”体会春天的美丽;理解、体味“卿、闲散、痕”等词语的涵义,并指导朗
读,体会语句的节奏之美。
         
        [片段回放] 
         
师:伶俐是什么意思?我给你们注好了。 
        生:聪明、灵活的意思。 
师:对,伶:聪明,俐:灵活。伶俐:聪明灵活的意思。还有吗? 
生:活泼、可爱的。 
        师:这是怎样的一只小燕子? 
生:尾巴似剪刀的燕子。 
        师:读,书上是哪一句话? 
生: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