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陶罐和铁罐》_模板
成功故事-辛亥革命影评
27《陶罐和铁罐》_模板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
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
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
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
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
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
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
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
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整体感知课文时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讨论后找出陶罐、铁罐之间
发生
的两件事:1、铁罐看不起陶罐;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边读边思考,析词品意中教师恰
当点拨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
大,陶罐的宽厚谦虚,从而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27《陶罐和铁罐》由范文先生网教案
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
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
们
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板书: 
                   24 北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板书:◆ 
           
 
《北京》教学设
计之三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
明出处!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作用,激发
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奇妙纸的特点和作用。 
3、大胆想象一下,你还想造出什么样的纸。 
  二、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不同纸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 
  四、课前准备:
     准备课文中介绍的各种纸的实物。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正题。 
      同学们,你们
知道“纸”今年有多大年纪了吗?(举一张纸)关于“纸”的历史和
现在,你们了解多少呢?在生活中,
人们通常用“纸”干什么?学习了《纸奶奶的生日》一课,
我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同学们想到了什么?(纸奶奶是谁?纸奶奶有多大?有谁来庆贺?
生日热闹吗?) 
(二) 初读课文,完成练习。 
   出示投影一: 
摘录课文中的词语:———————————————— 
   出示投影二: 
摘录课文中的新词:
——————————————————————————。 
出示投影三: 
     课文中讲了哪几种纸? 
     避水纸 耐热纸 食用纸
容器纸 防锈纸 速溶纸 
  (三) 分组学习,合作讨论。 
   1、
以组为单位,用最快的方法完成下列表格。 
纸名特点作用避水纸耐热纸食用纸容器纸防锈纸速溶纸
2、 产品展销会——每小组任
选一种“纸”为参展商品,派一位代表以“推销员的身份介绍该纸品的特
点及作用。 
     如避水纸:我有一身好本领,不怕水来不怕压;不怕泡来不怕煮,身体结实武艺
强。我可以用来做雨衣,做游泳衣,欢迎大家前来选购! 
   3、
想象大比拼——你还能发明什么纸?小组为单位,进行想象大挑战。介绍新纸品
的特点和作用。
  (四) 语感训练,体会写法。 
   1、 这篇课文采用拟人的方法,以童话故事的形
式和向人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纸”
的发展,让我们对不同“纸”的作用、特点有了深刻的了解。作者的
文笔很生动,将不同的纸
化作一个个可爱的人物,叙述方法也不断变化。如在介绍避水纸出场时,作者这
样写道:避
水纸恭恭敬敬地对纸奶奶说------
同学们,你们还能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吗?读一读,加以
体会。 
   2、
体会带点词的准确用法。 
     我在开水里煮三天三夜,身体照样结结实实。 
我在开水里连续煮三天三夜,身体照样结结实实。 
     我能经受1000摄氏度的高温。
     我能经受近1000摄氏度的高温。 
   3、
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五) 拓展练习: 
1、 给造纸厂写一封信,介绍自己设想中的新产品。 
   2、 为其中的一种纸写句广告词。  
11《纸奶奶的生日》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
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之四 
黄村六小
于立新  
  
  
  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
   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具准备:词语句子卡片,每人一张表格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及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 
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苏联卡泰耶夫写的童话故事《七色花》吗(有或没有)师说:” 《七
色花》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愿望的事,表现了珍妮愿意
为别人带来
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和珍妮同样善良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
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
石》.” 
    板书: 七颗钻石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课件出示) 
    水井干涸干枯干渴而死 
    很
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
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
也都干渴而死. 
    (学生读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
们再读这
句话感受当时的环境.”) 
    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接着一股清澈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
流.
    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后按提示说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一件事.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
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
事. 
    (如果再加上”大旱之年,”更好) 
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自由朗读课文三至六自然
段想一想. 
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①请一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②当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时什么表现 
(喜出望外想喝个够决定留给妈妈) 
     说说”喜出望外”什么意思 
小姑娘为什么会喜出望外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找了很多地方找不到,很累很辛苦) 
③你从中感受到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有孝心)板书:孝心
     师小结:正是因为小姑娘有一颗纯洁的孝心,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④带着自己的感受有语气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组学习四至六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读一读四至六自然段;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水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体会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
的人 
②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四、回归课文整体,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朗读全文,思考:水罐为什么会一次次发生变化 
    全班合作填表,了解水罐变化原因.
    (见教参47页) 
    遇到的情况 
    小姑娘的行为 
水罐的变化 
    为什么会变化 
启发学生围绕课题《七颗钻石》深入质疑,感受小姑娘美好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课文写小姑娘找水,为什么课题叫《七颗钻石》 
    感受小姑娘用爱心找水,给母亲,过路人,动
物喝水,自己却连一滴水也没有喝,从而体
会到文章借七颗钻石变成灿烂的大熊星座象征小姑娘美好心灵
的闪光.板书:爱心美好心灵 
    展开想像:如果你是那为小姑娘,当找不到水,碰到小狗干渴,
遇到路人讨水喝,会怎么
说,怎么做自选感受最深的情景谈体会.或分角色演一演.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七颗钻石的那两个自然段,试着背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6,7自然段 
  板书设计:
孝心 
        美好  七颗钻石 心灵 
                 爱心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检查背诵 
   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进行方法指导 
   3.用”清澈”造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4个人一组在小组内背诵,由组长负责把背诵成绩填入朗读检测本上. 
选几名(好,中,差)同学在全班背诵. 
  二、指导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一)学习生字 
    一学生出示卡片:”绊”,”递”指名读字音 
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绊,递”念”半,弟”的音 
得出结论:”绊,递”的读音同声旁相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组:”钻,枯,咽,接”,最后得出结论:”钻,枯,咽,接”是近声旁的形
声字
  (二)多音字练习 
   (1)她累得倒(d ǎo , dào )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把水倒(dǎo , dào)在水里. 
   (3)七颗钻(zuàn
zuān )石. 
    指导”股”和”澈”的书写 
股:右半部的上边第二笔是”└ “不是” 乚” 
澈:右半部是反文”攵”而是折文”夊”,中间的”月”第二笔是”丨” 
三、造句练习,用”清澈”造句 
方法:1.找出”清澈”一词在文中的句子,”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 
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2.联系语境理解”清澈”,指的是水流清而透明. 
3.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内容可以用”清澈”(泉水,小溪,小河,湖水,海水,眼睛……) 
4.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举例:(1)我家门前小溪里的水很清澈. 
(2)小鱼在清澈的小河里游来游去. 
   归纳为:(1)可以表达为”清澈的……” 
(2)也可以表达为”……清澈” 
  五,作业: 
  1.写生字 
2.独立造句 
   干渴 
 
  另一板书设计:  
小姑娘找水 
        小狗 妈妈 过路人 
           爱心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之四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
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