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设计2
sufficiently-胡搞吧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2 
  二、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独具匠心的叙述方式; 
2.抓住重点词语,理清全文思路; 
  3.培养从大自然中发现美与领悟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揣摩分析精彩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2.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
  五、课时:2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读-
讨论 
  八、教具: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悬测:阅读标题,悬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
图。 
(二)速读: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主旨: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走进山林,探访“山
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涛如画的童
话世
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三
)精读:潜心于作品之中,品味体会,理解赏析,分析作
品都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写的,文章的艺术特
色是什么,等等,
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研讨加以解决。 
  [精彩段落]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
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
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
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
br>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
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
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
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
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
卷卷大书,可是出自你的手
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 
1.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
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
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
br>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精彩段落] 
  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
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
个喝醉了酒的人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详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满世界都是雨,
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
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
地给我的恩泽?俯身凝神,才发现许多蚂蚁也在树下避雨,用手捧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
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
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招手
,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
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 
  作用: 
  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四)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老师归纳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要做到要言不烦。 
  1.排比、拟人、比喻、设问。2.山泉、溪
流、白云、瀑布、
悬崖、云雀。山泉:清澈。溪流:潺潺有声。白云:洁白。瀑布:
雄浑而且高
亢。悬崖:无言静默。云雀:叫声清纯。3.悬崖无言
静立 
  1.柏树下避雨的情景。2.
拟人、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山间
景物的美丽情态,更能表达作者对它们的喜爱赞美之情。3.这里指老柏树的恩赐惠及作者,如雨泽润物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及山
间万物的感激之情。4.因为我和蚂
蚁一起在大树下避雨,所以说
是患难的兄弟,更能突出题目中的“友”字。5.不行,本文结尾
用省略号,表明景物、情感均未绝,给人回味的余地;用句号则不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
阅读参考 
够深远。 
(五)学生归纳本课的学习要点,按照“研讨与练习”的要求,
写出学习心得。 
(六)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十、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李汉荣
  山中的朋友 
  古桥 
  大树 
出门去山中访问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回家
  石头、落叶、小花 
树下避雨柏树、蚂蚁 
  十一、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