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 杨氏之子【教案】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572次浏览
2020年12月18日 08: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18岁少年-取网名大全

2020年12月18日发(作者:童叶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 杨氏之子【教案】教学设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幽默智慧”这一主题,安排了《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3篇
课文。文 章语言风趣幽默,是智慧的闪现,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
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 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手指》一课,作者用
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个性格各异的 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童年的发
现》生动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 过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杨氏之子
手指
课时
2

教学目标
1.会认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8个词
语。
2.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言文。借助注释了解文言文的意
思,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 智与幽默。
3.默读课文,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仿
2
童年的发现 1
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4.默读课 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说说
自己有过什么“发明与发现”。

1


口语交际 1
学会收集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笑话,选择两三个精 彩的笑话讲给全班
同学听;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用心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
学会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受到的启示;写完后,同学互换习
习作 2 作读一读,看看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是不是写清楚了,再根据同学的
建议,认真修改。
1.系统性总结感受课文风趣、充满智慧的语言的方法。
语文园地 2
2.训练学生根据情境写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的能力。
3.引导学生欣赏颜真卿的《勤礼碑》,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4.积累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


21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随文识字,提醒学生注意“诣其父”的“诣”字,应该读“yì”,不要读成“ zhǐ”。
提醒学生注意“禽”字的倒数第二笔是撇折,不要写成竖和提。
2.阅读理解

2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法,如学生尝试读文、教师示范读 文,帮助学生在把短文读正确的基
础上读流利。在读通课文后,引导学生根据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 理解每一句话的意
思。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语言运用
感受杨氏之子风趣、充满智慧幽默的语言,并学会运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单元导读,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 以为意,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
题。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又会怎样回答呢?会 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说话的,从 中体会其语
言表达的幽默和风趣,感悟语言表达中智慧的闪现。我们先去认识谁呢?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杨氏之子)
3.理解课文题目。
(1)理解“氏”和“之”的意思。
(2)杨氏之子的意思是什么?(杨家的儿子)

3


(3)这样说,我该是“刘氏之女”,你该是什么呢?
4.回顾学过的文言文。
(1)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作文言文。
(2)回顾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自相矛盾》)
5.教师小结:读文言文 、学文言文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君不见古人读书摇头晃
脑,读得有滋有味吗?
【设计意 图】通过单元导读,引出课文题目,以学生的姓氏为切入点,抓住一个古文中
典型的语言点,使学生对“ 氏”能够迁移运用,使课文题目导入实现了情趣与理趣的有效融
合。
板块二 初步感知,读出韵味

1.学生试读文言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学生自由试读文言文。
(3)指名学生读文言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相机指导多音字“为”和“应”的正
确读法。
2.教师范读文言文。
(1)好多人认为文言文难学,其实学好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
琅。下面,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
课件出示: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


(2)教师按划分的节奏范读文言文。
(3)怎么样,读文言文也蛮有味道的 吧?你们觉得朗读文言文特别要注意什么?(停
顿)对,文言文节奏明快,舒缓有度,读的时候要特别注 意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
停顿。
(4)那你们仔细听老师读第一句。(老师带读第一句,学生跟读第一句)
(5)只注意停顿 还不行,还要注意读出古文的韵味,再仔细听老师读。(老师带读第
一句,学生跟读第一句)这一遍是不 是读得更有古文的味道了呢?
(6)教师小结:我们读古文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
3.指名学生读第一句,进行朗读指导。
4.学生看着课件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
5.指名学生读全文。教师相机指导文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
“家”和“ 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所以要分开读,不能连起来读。
6.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文言文。
7.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造诣、禽兽)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8.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梁”“诣”和“禽”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设计 意图】学习文言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学生
读得不一样的地方正是他 们感到困惑之处,教师将其抽出,并重点讲解,能让学生的读书有
更强的指向性,让学生在朗读中不遗余 力地实现读懂、读通课文的目标。
板块三 熟读课文,读懂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
课件出示:
 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

5


 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
 他们谈了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指导学生回 答以上三个问题。(学生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先不强求正确,这只是
初步的感知,主要是培养学生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学习文言文《自相矛 盾》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方法吗?(根据注释、插图,
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3.学生自学,理解课文的意思。
多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是要想深入、准确 地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
还得借助于注释。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学生自学,理解课 文的意思。)
4.小组讨论交流:何以得知杨氏之子“甚聪惠”?
5.全班交流反馈。(学生自由交流)
6.引导学生讲述杨氏之子的故事。
谁能把课文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指名学生讲故事)
7.再读课文,读出感情。
现在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课文,肯定能读得更有滋味。(全班有感情地读课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
法。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能比较容易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能真
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课文。

6


2.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体会巧妙,感受机智

1.理解孔君平的话。
(1)你听懂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 为什么他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他水果呢?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 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
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板书:杨梅——杨家果)
(2)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听出来了)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
来的?(“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来反驳)
(3)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学生接 读)还治其人之身。(板书:孔雀—
—孔家禽)
(4)再自由读读最后两句话。想想杨氏子的 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可以借助板书来说
说。(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 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
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
2.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1)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呢?(指名学生回答)
(2)我们的回答和杨氏之子相比,你体会到了什么?(杨氏子聪明,语言幽默、有礼
貌)
3.对比阅读,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
课件出示:
 孔雀是夫子家禽。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第1句话是肯定句,第2句话是否定句)

7


(2)杨氏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子也在姓 上做文章,
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
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
貌,又表达了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
对。)
(3)从杨 氏子巧妙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杨氏子的什么特点?(杨氏子思维非常敏捷,
语言也机智幽默)
4.理解“应声答曰”的妙处。
(1)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思考了很长时间吗?(马上回答,不假思索,几乎想都
没想)
(2)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他是一个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的孩
子) (3)教师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
就说了——( 学生接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5.语言训练。
(1)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
(2)如果来访 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黄,而是其他的姓,你会用自己的姓说一句吗?
(指名学生说)
【设计 意图】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需要创设情境。在师生之间的一次次对读中,为学生
搭建起语言实践的平台。 在这样的平台之上,没有教师生硬的说教,有的是学生在语言实践
过程中真切的体验。
板块二 发挥想象,熟读成诵

1.发挥想象,突出妙处。

8

< br>(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
回答,暗想 :我原本是想借杨梅的“杨”和姓杨的“杨”字一样,来考考这个孩子,看他是
不是真的非常聪明,没想 到,他居然将我的姓和孔雀的“孔”联系起来反问,回答得又是那
样婉转,真是了不得!于是他笑着说: “耳闻杨氏之子甚聪惠,今日一谈,果然名不虚传
哪!真是可喜可贺!”)
(2)谁能用文言 文的形式表述孔君平的反应?(孔君平一愣,继而笑曰:“汝多智
乎!妙哉,此乃可造之才。”)
2.熟读成诵。
(1)教师引导:古人用了短短5句话55个字就讲了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 到了杨氏
子的聪慧、礼貌,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背诵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
3.教师小结 :文言文《杨氏之子》这个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同学们
可以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 给家长听,也可以直接背诵古文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杨氏子回答的巧妙。 指导学生背诵文言文,积累
文言文常用字词,在学生心中留下古文的意蕴。
板块三 拓展阅读,好书推荐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介绍《世说新语》。
课件出示: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 末至
晋代士大夫言谈、轶事的志人小说集。
2.推荐《世说新语》。

9


要想了解到更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慧的人的故事,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世说新语》,你会< br>发现学习文言文很有意思。
3.总结学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你能 回忆一下我们都采用了哪些方法吗?(借助注
释、联系上下文、想象、多读)
4.教师总结: 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剑”的语
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 表达,有“舌战群儒”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
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 恰当地使用语言,远离粗俗的字眼,唇齿间流
露幽默、风趣的智慧语言。
【设计意图】推荐学 生阅读《世说新语》,引导学生课外继续阅读古文,将学生学习古
文的兴趣和热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 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
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 在朗读上必须有质和量的保证。教师
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 富语文积累,培养语
感,拓展思维。
2.学习文言文,一味单独地解词释句,只会引发学生在 课堂上的倦怠,从而失去对学习
文言文的兴趣。本课教学中加入了对“未闻”一词的品读,而后再有滋有 味地读,增强了学
习文言文的情趣,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做了很好的诠释。之后,尝试变换不同 的角

10


色,创设情境进行师生对读,在语言实践中悄然走近杨氏 之子,体会他的机智,为文言文的
学习更添一缕韵致,激发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3 .习得这篇古文便是本课学习的终结吗?不是。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是努力激发学生学
习古文的兴趣与热 情,因此,适时向学生推荐《世说新语》,引导学生课外继续阅读古文,
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热情从 课内延伸到课外,很有必要。

11

汉朝皇帝-夕颜


藐视-在线课程


存钱的方法-藏心术结局


家庭养殖致富信息-苹果牛奶减肥


食品药品安全法-男儿当自强林子祥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教学-带风的诗句


徽州区政府网-幽默图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调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