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内容解读

玛丽莲梦兔
893次浏览
2020年12月22日 19: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精彩德保-隐藏分查询对应段位

2020年12月22日发(作者:孙肇卿)




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解读

2012年 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
重举行。胡锦涛同志在报 告中对教育的阐述,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仔细研读和品味。这里,
通过十七大、十八大两份报告和十八 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有关教育阐述的对比,来看一看十八
大以来对教育的关注有哪些新变化。
一、有关教育的内容的表述
1、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
内 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
质。坚持教育公 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
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 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 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2、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坚
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高中阶段教 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
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 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
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
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 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关于教育的表述
深化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
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
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 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
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 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 学校标准化建
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创 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
改革发展。
二、三份报告的比较
第一、教育地位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到了十八大的报告,这一表述进一步修改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民族振兴、社会进步, 是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历史使命,


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石的作用,责任重大。
第二、教育优先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十八大报告,调整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这两个表述方式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体现了传承,表 明在今后的五年中,中国共产党
依然要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来考虑。
要提升 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外在的保障机制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内在的发
展动力是改革创新。从近 代史上看,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崛起,还有后来德国、美
国的先后崛起,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 是这些国家均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当今
的世界各国更是如此,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重振 经济的主要手段。无数的事实和经验告
诉我们,优先发展教育,是国家社会经济前面腾飞的关键。
第三、教育要求
十七大报告中党对教育的要求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八大报告表述略有变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是这样表述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 德树人,加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 动
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
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具体表述上的变化有:
1、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再调整
为坚持立德树人。这样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的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有助于一线教育工作者
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调整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为人民服
务。原来的要求强调教育自身要走向现代化,现在的表述要求教育必须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
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而且还要率先发展,才能做好服务工作。
3、从实施素质教育,调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而具体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教育,完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
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
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 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提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不少点上 的经验,
但全局性的经验不多。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了党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以及对教育的迫
切渴望,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
改革。
第四、教育改革
1、基础教育--递进
(1)学前教育
十七大报告:没有提到;
十八大报告中是办好学前教育;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2)义务教育 十七大的报告中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是均衡发展九
年义务教育;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3)高中教育
十七大的报告中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八大报告中是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高等教育----质量
十七大报告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十八大报告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3、职业教育---- 速度
十七大报告中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八大报告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
高素质 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
4、考试、招生制度----探索
十七大报告中是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
十八届 三中全会决议是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
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 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
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 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 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确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5、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解决
十七大的报告中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是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推进
十七大的报告中没有提到,
十八大报告中是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是推进继续教育改革 发展,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
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7、特殊教育 ----关注
十七大的报告中没有提到,
十八大报告中是支持特殊教育;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是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
第五、教育公平
十七大报告 中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
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 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
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在前面五年期间,上述很多要求已经实
现或者基本实现,比如说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 、保障困难家庭以及进城务
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等等。
十八大报告中对教育公平又有了 新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 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 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些要求非常明确,
要通过缩小区域、城乡、特殊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给每个学生 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
让孩子们通过接受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议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
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 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 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
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
教育公平问题是在十七 大的报告中首次写入报告的,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有了深化和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则提出了具体的办 法,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第六、教师队伍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 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在过去的五年内,
从国家到地方,不同层面都开设了国培计划名师工程等 一系列教师培训课程,给广大教
师提供了学习、实践、提高的良好平台。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 的成效,但与教育
现代化的高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就在于 教师。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学
校质量的根本保障。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大对教师 的关心、呵护和培养。在十八大的报
告中继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显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七、社会力量
促进教育多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十七大和十八大的报告中 ,都得到了很
好的体现。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八大报告指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更加注重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化,让其成为公立教育的有益补充。



1



怎么卸载mcafee-花草树木图片


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维多莉亚的秘密


安慰别人的话-c钱未来式


最美的青春-廉洁从政准则


真心相伴打一字-山东省高考改革


霜降吃什么传统食物-第一道彩虹光


北留中学-清凉的反义词


防脱发洗发露-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