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822次浏览
2021年01月12日 00: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记事本文件-棉花姑娘

2021年1月12日发(作者:于道文)


白杨礼赞

【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四单 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描写了
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精神品质,赞扬了白杨树 力争上游的精神,并通过对白杨树
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到底的北方农民及其所具有的 中华民族朴质、坚强、
力求上进的精神。学习这篇课文可以通过“默读课文,品味关键词语,朗读感悟, 多元解读”
等方法来进行。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提取关键句段,理清文章脉络。
2.品味语言,感受白杨树的外在特征和精神魅力。
3.学习象征写作手法,探究白杨树的现实意义。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课文题目中“礼赞”是什么意思?
(2)文章从几个方面礼赞了白杨树?白杨树有哪些精神值得礼赞?
(3)白杨树象征着什么?白杨树现在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课前两分钟)
(一)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 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
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 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二)读准字音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
(dǐ) 恹
恹欲睡(yān) 虬枝(qiú) 婆娑
(suō) 秀颀
(qí)
......
cc


倔强(jué jiànɡ) 倦怠(dài) 旁逸斜出(yì) 晕圈(yùn)
....
(三)词语积累
虬枝:盘曲的树枝。
秀颀:美而高。颀,高。
婆娑: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dǐ),磨刀石。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二、疑问导入
白杨是一种很普通的树,校园里,街道上,随处可见,平凡的几乎让人注意不到 它的存
在。然而著名作家,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茅盾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却给予白杨树很高的赞
美,这普普通通的白杨树为何能引得茅盾先生的礼赞呢?
学贵有疑,归纳同学们的预习提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题目《白杨礼赞》中“赞”的意思是赞美,“礼”是什么意思?
2、作者赞美了白杨树怎样的精神品质?
3、作者不仅赞美了白杨树,还借白杨树赞美了人和精神,这种写作手法是什么?
4、课文第二段用了大量篇幅写黄土高原,是不是赘余呢?
5、文章结尾处写楠木有什么用意?
6、《白杨礼赞》是有时代烙印的一篇文章,如今再学《白杨礼赞》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接下来从同学们的疑问入手,进一步学习课文。
三、文脉梳理
(一)题目解读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题目中的“礼”如何解释?指名作答。
明确:礼是敬礼、致敬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二)脉络梳理 < br>矛盾先生对普通的白杨树竟给予了带着敬意的赞美,不吝笔墨,在文中直抒胸臆,反
复赞颂,请同 学们找一找课文中直接赞扬白杨树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白杨树的诚挚赞美。
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cc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齐读这几个段落,同学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明确: 1、段落中多次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2、开头段和结尾段句子相似,但后
者情感更浓烈。3、第 4段和第6段相似,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实在是”
到“决不是”,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 是从远到近,感情由浅入深,语调愈发坚定激昂,礼赞
之情步步升华。
四个段落贯穿全文,连成文章脉络,传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四、品读风貌 在茅盾先生的笔下,极普通很常见的白杨树到底有什么不平凡的地方呢?请用“白杨树
是不平凡的, 它是 的一种树。”的句式说一说。
明确:傲然耸立 像哨兵似的 力争上游 笔直 丫枝紧紧靠拢 高大 不旁逸斜出
努力向上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温和 坚强不屈 挺拔 靠紧团
结 力求上进 有极强的生命力
看似平凡的白杨树身上具有这么多可贵的品质,同学们的答案主要是从白杨树的外形和
精神品质 两方面来概括的,接下来走进文本,品读白杨树的风貌,感受白杨树内外兼修的美。
(一)白杨树之形
1、第5段描写的是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及气质,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白杨树的?赞美了白
杨树怎样 的精神品质?
预设: 干:笔直 正直
白杨树之形
枝:靠拢 团结
叶:向上 进取
皮:光滑 质朴
2、对比两段话,哪些句子更能体现白杨的外在品质呢?
改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干和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
工似的,一丈以内无旁枝。它的丫枝向上靠拢, 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无横斜逸
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 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
的晕圈。
原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
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 紧靠拢,也像是加
cc


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 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
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预设:
(1)两个“笔直”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白杨树从树干到枝叶,浑然一体的正直、
积极向上,把白杨树的精神描写地更加有力。
(2)两个“绝”字,绝对而肯定,排除了任何 旁逸斜出的可能,表现了白杨树的坚
定如一,心无旁骛的精神风貌。
(3)“一律”“紧紧”展示了白杨树丫枝的万众一心,紧密团结的品质。
(4)“片片”说明每一片叶子都像它的枝干那样积极进取,昂扬向上。
(5)“微微泛出淡青色”实事求是地写出了白杨树晕圈的颜色,不华丽,很质朴。
3、我们再来看一组关联词。去掉这组关联词,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 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
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 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只有碗来 粗细罢,它努力
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明确:有 了这组关联词,强调了白杨树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的品质,就算树干瘦弱,
但那又怎样?再弱小也要宁 折不弯地挺立,勇敢地迎风生长!
通过比较,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白杨树的形象之美,用赞美的语调来读 这一段,读出白
杨树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团结进取和质朴无华的气质风貌。
(二)白杨树之神
1、这篇课文不仅仅赞美白杨树,还赞美了像白杨树一样的人和精神,请找出有关语句。
聚焦 第7段,合作朗读四个反问句:指名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全
体读第四句。
明确:赞美了像白杨树一样的农民、哨兵、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构成排
比,感情充沛, 酣畅淋漓,层层深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礼赞之情。

这种写作手法是象征。象征是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
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恰当地运用 象征手法,可以将抽象的精神品质

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


诗词中有很多象征的诗句,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墙角数枝梅,
cc


凌寒独自开。”字面上写的是“竹”“梅”,实际上赞颂的是人的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生
活中我们也常用“蜡烛”象征老师,“莲花”象征高洁,“松柏”象征坚贞,同学们还能举
例 吗?
预设:小草象征顽强不屈的精神,浮云象征游子等。
2、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 相似的特点,参看写作背景,同桌合作梳理课文中白
杨树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背景链接 < br>本文写于1941年3月,此时正处在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为准备对英美作战,
对国民党 进一步推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
则集中主力进行大规模 的“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加
紧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 策,发动“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双重
打压下,抗日根据地面积日趋缩小,财政经济困难 ,财政人口从一亿下降到五千万以下,八
路军由四十万减到三十万。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时期。 < br>作者于1940年5月至10月来到延安。这期间,作者目睹国民党消极抗日的种种事实,
看到北 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抗战,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
前途和希望,受到鼓 舞,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文章。
预设:
1、两者都处境艰难,但生命力顽强。白杨树在北 方风雪的压迫下倔强挺立,北方军民
在双重打压下顽强抗击。
2、两者都是普通平凡的,不被 人重视的,但却展示出了不平凡的精神风貌,力争上游,
百折不挠,傲然挺立。
3、两者都是紧密团结的形象。白杨树丫枝紧紧靠拢,北方军民靠紧团结,抵御外敌。
白杨树在那个特定时期与北方军民的风貌和精神完全契合。
农民:朴质、生命力顽强
白杨树之神
哨兵:傲然挺立
精神:靠紧团结、力求上进
教师总结:敌寇入侵,国难当前,此刻中国最需要的,是像白杨树的丫枝那 样“一律向
上,紧紧靠拢”,团结一心,摒弃对立,共御外敌。当看到国民党消极抗日,作者心中怎能< br>不悲愤难平?看到处境艰难却一心抗日的北方军民,作者心中怎能不被震撼和感染?这四个
排比反 问句,是矛盾先生面对民族大义的铮铮呼喊,这是对抵御外敌的北方军民的高声礼赞!
cc


带着矛盾先生的心声,让我们读出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五、写法寻踪 作者写这篇文章,除了运用象征手法,还运用了很多写作手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任选一种写 作手法,找出相应句段,分析这种写作方法的表达效果。
预设:
1、欲扬先抑。本文两处运 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一处是在第2段,壮美的黄土高原
看久了会让人产生单调倦怠之感,但白杨树的 出现给人惊喜,让人精神不由一振。
此处顺势解决学生疑问4:第二段的描写黄土高原是否多余? < br>明确:理由有三:一是渲染不平凡的生长环境,是黄土高原孕育了这样不屈不挠的白杨
树。二是暗 示这里是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三
是在恹恹欲睡时看到白杨 树,令人振奋的惊叫起来,意在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欲扬先抑,
对白杨树进行反面衬托。所以并不赘余 。
黄土高原
白杨树之根
华北平原
抗日根据地
另一处在第7段,先用否定句写白杨树 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后笔锋一转,变抑为扬,
肯定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更能突出白杨树的“内外兼美 ”。
2、对比。一是好女子与伟丈夫的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二是文章最后楠木与
白 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轻视农民,顽固倒退的人的愤慨。
此处穿插解决学生疑问5:结尾写楠木有何用意?
对比白杨与楠木图片,明确:楠木极其珍贵 ,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楠木直挺秀颀,
在外形上与白杨最明显的差别在于:白杨树枝丫紧紧靠拢, 楠木枝叶四下分散。此处的楠木
象征了轻视民众,顽固孤傲的人,如国民党自以为高贵的反动派。与平凡 团结的白杨形成鲜
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
3、首尾呼应。文章开头结尾直抒胸 臆,情感层层递进,毫不悭吝地表达自己对白杨树
及其象征意义的高度赞美,首尾呼应,感情线索一脉相 承,文章浑然一体。
六、白杨礼赞
时光流转,白杨树带着它与生俱来的宽厚坚韧挺立在大地 上,马路旁,校园里,白杨树
无处不在。没有了硝烟四起的战争纷乱,生活在当下的同学们,看到白杨树 ,你会想到什么
呢?你在白杨树上找到了哪些人的影子?
cc


预设 :看到默默无声的白杨树,我想到了无私奉献的老师,不顾辛劳为我们种下一棵棵
知识树。看到坚韧挺拔 的白杨树,我想到了风雨无阻坚守岗位的交通警察,他们像白杨一样
无怨无悔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看到白 杨树,我想到了建设祖国边疆的志愿者,他们像白杨一
样,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看到白杨树 ,我想到了普普通通的人们,无论从事什
么职业,他们都在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白杨树之魂
平凡坚定的普通人
努力向上的新一代

让我们深情朗诵这首赞歌,愿每个人都做一棵昂扬挺立的白杨树。
白杨礼赞
我赞美白杨树!
那是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它力争上游、参天耸立,顽强不屈、积极进取,
它是朴质坚强的北方农民代表。
它是傲然挺立的哨兵手中紧握的钢枪。
它是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的精魂和力量!
这就是白杨树,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如今,白杨树依然静立在广袤的土地上,
默默无言,奉献无声。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那儿生根、发芽,
它是坚守岗位的交警,
它是 ,
它是 ,
它是 ,
它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你和我,
纵使平凡,努力向上!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
cc



白杨树生生不息地绵延滋长,
白杨树一样的人们握紧手中的接力棒,
白杨树的精神正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地喷薄发扬!
我要放声赞美白杨树!
我要做一棵昂扬挺立的白杨树!

七、课后随笔
平凡的事物常常蕴含着不平凡的精神,请你选择一个事物,以“ 礼赞”为题,模
仿课文第5段和第7段,从外形特征和精神品质角度,写一篇随笔。
板书设计参见课件。

cc

狼子野心-前行的力量


乌镇一日游-江城子欧阳炯


时装表演-草原课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什么时候平安夜


乔松都-骆驼祥子读后感1000


pantsuit-谜语故事


qq飞车大恶魔-朋友圈说说心情短语


缅怀先烈的手抄报内容-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