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集字对联范文
温柔似野鬼°
748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03: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校营销-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
篆书集字对联范文
邓散木篆书作品选
草书对联
行书
..
隶书立轴
名菊初。钝铁,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
1960
年因动
脉硬化,截去左 腿,因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
(三长者,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绘画、填词 ,这是散木先生
对自已艺术的评价)
。
以字行。
江南大书家萧退庵的弟子。< br>工行草书,
一笔王字,但于篆隶真书,也都下过极深的工夫。楷书以唐楷为主,
也写北碑 ,但终于还是帖意浓于碑意。隶书则汉代名碑大多涉及,以
笔酣墨饱、结字谨严胜。篆书初学《峄山碑》 ,继杂以钟鼎款识,上
溯殷商甲骨文,融会贯通,最后写出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草篆。
邓散木在近代,是以篆刻著称的。当年印坛所谓“北齐南邓”,
就是指北京的齐 白石与江南的邓散木。
篆刻初学浙派,
后师秦汉玺印。
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 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
事大进,
又从封泥、
古陶文、
砖文中吸取 营养,
形成了自已章法多变,
雄奇朴茂的风格。
1931
年至
194 9
年之间,曾在江南一代连开十二次
展览,艺坛瞩目,有书坛的“江南祭酒”之称。他的篆刻, 追求的是
汪洋恣肆、不计工拙的效果。但显得有些破碎,境界不高。书法也如
此,这可能是天分 使然吧。
邓散木先生一生勤于艺事,几十年间,黎明即起,临池刻印,至< br>日出方才进早餐,曾手临《说文》十遍,《兰亭》也临过几十遍,去
世前几天还在伏案工作。他又 十分热心书法教育事业。举办讲座,编
印讲义。《篆刻学》一书就是他治印的经验之谈。
195 5
年曾应北京
人民出版社之邀担任简化字字模的书写工作,
还书写了不少课本及各种普及读物,学生字帖,在书法的普及教育方面贡献很大。
邓散木艺术活动年表
1898
年
10
月
16
日生于上海,初名土杰,后名铁,字钝铁,
30
岁后改为粪翁,抗战胜利后易名 散木。晚年居北京,因病截去一足,
因号
“一足”
、
“夔”
。
1913
年
16
岁
在原英人所设华童公学肄业。
因不愿接受洋奴教育,愤然离校,自习国文和书法。
1924
年
27
岁
办南离公学,任校长。
1926
年
29
岁
4
月,与张建权女士结婚。
1928
年
31
岁
从虞山赵石(古泥)先生学习篆刻、虞山萧蜕先生
学习书法,因称“虞山弟子”。
1931
年
34
岁
在上海觉林首次举办金石书法 个展,至
1948
年,
先后在上海等地举办个展及师生合展
12
次。
1935
年
38
岁
在南京环球旅社举办书法篆刻个展,
结识画家徐悲
鸿先生。
1936
年
39
岁
在杭州为净慈寺书写巨型扁额“佛殿”两大
字,每字高丈余。
1938
年
41
岁
在上海大新公司展厅举办“杯水”
展览,将作品义卖,以所得支援抗战。
1950
年
53
岁
上海解放,
参加居委会工作并当选为 二届上海市新
成区人民代表及市政府委员。
参加上海市文职土改工作队到绍兴道墟
工作 ,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5
年
58
岁
应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赴北京,
用简化字书写小学
语文课本及学生字帖,对于我国文字 简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
后定居北京,在京二年成《京华新咏》八十六首。
1957
年
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
1960
年
63
岁
患血管堵塞症,截去左下肢。
1961
年
64
岁
右手腕伤筋不能握笔,
此后间或以左手作书。
此时
刻印有时以锤子凿成。
1962
年
65
岁
因胃病切除胃脏三分之二,发现是胃癌。
1963
年
66
岁
10
月
8
日下午
5
时,因癌病逝于北大医院。
1979
年
宣布“右派”问题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所书
《篆刻学》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0
年
8
月,民盟北京 市委员会、中国美术馆、人民美术出版社
三单位在北京主办“邓散木金石书法展”,之后又在天津、杭州 、青
岛等地展出。
1981
年
《篆刻学》及《邓散木印谱》九集在日本翻译出版。
1983
年
邓散木夫人张建权女士将邓散木先生书法篆刻及手稿等
近两千件 捐献国家,
黑龙江人民政府决定在哈尔滨成立
“邓散木艺术
陈列馆”。
《篆书五言联》
146x37.5CMx2
憨斋吴南生私人藏
释文:竹户掩溪畔
松亭筑石巅
廿二年春雪霁
粪翁集句
篆书立轴
图片何香凝美术馆邓散木艺术展
黑龙江博物馆藏
篆书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立轴
草书六言联
释文:抱林壑之清旷
乐琴书以消忧
草书五言联
释文:醉吟挥玉笔
寒风吹残云
行书鲁迅诗立轴
隶书毛泽东娄山关词立轴
隶书立轴毛泽东词
图片何香凝美术馆邓散木艺术展
黑龙江博物馆藏
《篆书艺术》说课稿
今天我所讲的是《书法艺术》八年级的第二课。我将从教材的教
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学情、学 生、
一、说教材
1
、地位、内容和作用:
本科选自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法教 材《书法艺术》八年级
的教材
,
是课本的第二课
,
属于篆书领域的一 个学习内容
,
是初步认识
篆书的一个学时。篆书是最早出现得汉字书体。从本节课的学 习中
,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小篆的笔法、笔顺、结构和章法
,
在篆书名家赏评< br>的内容中
,
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
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最终
,
能让
学生对篆书这种书体有基本的了解
,
增加对篆书和其他书法书体的兴
趣
,
同时提高对书法各种书体的鉴赏能力、
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 br>从而
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增加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和了解篆书字体的笔法、
笔顺、
结构和章法
,
感 受篆书的意态
和体态美。在之后的篆书名作赏评中运用篆书这几个方面去分析
,
通过欣赏篆书作品
,
提高对篆书的认知和赏析能力。
⑵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对篆书知识的讲授
,
使 学生能较好得了解篆书最基本的内容
和知识
,
探究总结篆书的特点特征
,掌握篆书的基本笔画、
笔顺和章法
等内容。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对篆书有基本的了解
,
从而加强学生
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
提高对书法的修养和鉴赏能力
,
并培养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喜爱
,
加强 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
1
)篆书的基础知识:小篆的发展史的了解
,
并对其载体和成字< br>方式有所了解。在对小篆的基本特征了解后要熟练掌握并应用
,
在之
后的赏评中 可以由这些最基本的去分析;
(
2
)篆书名作赏评:感受 小篆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并由一定的认知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能力和了解其代表性。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书法已经不陌生了< br>,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
,
已经具
备了一定的书法技巧和审美意识但是他们 一直接触的都是楷书的教
学
,
并没有对其他书体进行学习和练习。本节课安排在八年级 的第二
课也是为后面所讲的行书、篆刻等内容进行一个铺垫
,
也是按照书法
的
5
种书体的发展历程所编排。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书法基础上
进行更多的 书法知识的了解
,
同时也是为了使书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说学生
现代学生处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
,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
,
眼
界也较为开阔
,
思维比较活
跃。而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
平时学生并不是接触很多
,
相比其他学科会有更多的疑问和不解
,
作为老师
,
我要做的就是 正确
引导
,
以学生为本
,
以自学探究为主
,
采用直 观性教学
,
更贴近学生实
际
,
进而上升到对书法的深层认识之上,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
远离误区。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
、欣赏法:通过欣赏教材及其它的书法图片
,
让学生了解篆书的
笔法笔顺等基础内容 。
2
、演示法:通过演示让学生感受篆书艺术的魅力
,
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动手兴趣。
(二)学法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模仿、创作。学生先模仿书本中自己喜欢
的作品
,
体会 作品的线条美、
结构美和气韵美
,
增加对篆书和其他书法
书体的兴趣
,
同时提高对书法各种书体的鉴赏能力、文化修养和审美
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先运用多媒体展示出两张十二生肖的象形图片
,
吸引学生的
眼光
,
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两张图片
,
有没有觉得很卡通
,
就像画
画一样的
,
很好玩呢?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什么书体吗?
学生们:想!
教师:好的。这个书体呢
,
和我们 之前所讲的楷书有一定的区别
,
它被人们称为篆书
,
它产生的年代要早于楷书
,
这节课呢
,
我们会对篆
书进行一定的了解。
那么大家有没 有兴趣和老师一起去探索这个全新
的好玩又有趣的书体呢?
教师: 那么这节课呢
,
同学们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篆书的世界
,
感
受篆书的 神奇魅力吧!
(二)讲授新知识,演示新技能:
1
、
走进篆书
,
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预习
,
激 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伴随着古琴的优美琴声)
教师:
同 学们
,
大家都已经对书本上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各
小组间同学也已经讨论了,
那么谁能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篆书呢?
(
学生积极地参与回答老师的问题
)
学生
1
:篆 书的笔法不像楷书一样的繁杂
,
只有两个
,
即:直线和
曲线。
(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
教师 :
XX
同学回答的很好
,
把篆书和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楷书做了
对比< br>,
总结得也很到位。确实
,
篆书不像楷书一样基本笔画那么多
,
既
然和之前的相比简单了
,
那么大家应该更有信心可以比之前学的更好。
那 么其他同学有什么补充的吗
?
学生
2
:我觉得篆书和楷书 字形不太一样
,
楷书的字形偏方整
,
而
篆书的结字偏长一些。但是它 的章法和楷书的没什么大的区别。
教师:
XX
同学补充的 也是很不错的。看来大家对篆书都有了自己
的认识。那么我们现在先按照大家的理解来摹写几个篆字。< br>
教师在黑板上做演示
(
要注意一边摹写一边讲解
,
尤其是篆字的笔
顺问题和整个的结字问题
,
竖画不要拉的过长
)。
教师:下面呢
,
各位同学在大家准备的纸上对照书 本上的篆字
,
并
参照老师刚刚讲的注意的问题来临摹一下吧。
[
设计意图
]
让学生先自行对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
然后进行< br>总结
,
以此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总结提炼能力
,
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 br>逻辑思维。
2
、篆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