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答案

温柔似野鬼°
745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05: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绿色生活作文-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手脚出汗是什么原因)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
为观海所见。

B.
“水何澹澹”到“ 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映衬的形象,显示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
“ 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有眼前实景,又有作者的想象之景。


D.
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E.
“洪波”
,重在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是写实景。

2
.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C




A.
日、月的运行,都
是从大海里升起又 降落
;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
日、
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
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
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
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br>。


3.
下列判断有误的两项(

B

D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
,都是
写海上的景象。


C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D
这首诗
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 br>E
“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
“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 汹涌的壮阔气势。


F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 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
功立业的抱负。


4
.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D




A.
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
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
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
先全景式地 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
抒发 自己壮阔的情怀。


5.
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D



A
、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沧海,大 海,因海水呈清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B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星汉,银河

< br>C
、这首诗通过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D
、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 乌桓胜利而感到的
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乐府诗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如《龟虽寿》中也有此类结尾。


6.
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

“临”表登上,
“以”表示东临碣石山的目的是观沧海。



B

“临”字统领
全篇,以
下内容由“临”字 展开,
登临所见




C
.这两句交代了观察的地点和目的。



D
.诗句使我们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沧海的勃勃英姿。


7.
对《观沧海》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
.这是一
首叙事诗
,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宏伟的意境。

B
.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观沧海后的深切感受。


C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在写景的十句诗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将眼前景物与 奇特的
想像融合在一起,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


1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豪迈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8.
对这首诗理解得最正确的是(

D



A
.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
.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
.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
.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海岛,再描绘海面,最后抒情。

9.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

“萧瑟”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秋风 萧瑟”点明了时令。

B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 写岛和海。
草木是动态的,洪波是静态的
,显示了大海的惊人
力量和宏伟气象。

C
.这首诗通过对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

D
.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 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
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10.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
分)

A
.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 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
.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
.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

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1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C


A
.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
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
.诗人把登 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
襟和 宏大的抱负。

C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
以写实的手法
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12
.下列对诗句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B


A
.诗歌开头两句借景抒情,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 样子。

C

“洪波涌起”这四个字用奇特的想像,表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 br>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 宏大抱负。

13.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

“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 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
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水何“六句,诗人既有大处落笔,也细处着墨。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的是俯瞰 沧海的全景,是大处落笔,
“树
木丛生,百草丰茂”是从细处落笔,學“风萧瑟,洪波涌起”写 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这六句有力地刻画了
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像埋下了伏笔。


B

“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 过诗人的主观感受,

写出了沧海之大,
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
. 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 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
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试题分析:
“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中的烘托分析不当,此处是直接描写,并非烘托。< br>




2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1.
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对偶, 写“客路”

“行舟”
,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
联之“乡书”

“归雁”遥相呼应。

B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两岸阔”与“潮平”

“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 。
“风正”是风大之意。

C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

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
好像春天也来 得早。
“海
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2.
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尾联的“乡书”
“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3.
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 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 ,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4.
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
.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
“青山”

“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
.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 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
胸襟开朗。

C
.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 还蕴含一种生活哲
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
.最后一联抒发了 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乡书 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一联是中间两联景物描写所触发的思乡之情,即景生情,也是对首联的照应, 前
六句不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




5.
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A
.首联先写“客路”
,后写“行舟”
,写出了人在他 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 br>C
.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联紧 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表达出诗人离家
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居他乡,见到此景,情何以堪? 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表达
的是淡淡的乡思愁绪,而不是“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
。所以
D
项表述错误。


6.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 ”
,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
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
、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

C
、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 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
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
、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 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
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

7.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首联写“客路”
“行舟”
,与尾联“乡书”
“归雁”遥相呼应。


3

B
、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
、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8.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 宽阔博大的胸襟。



B
.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
.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
.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 青史。

9.
对“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没有消退,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来了;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 呈现出了春意。

B
、日生残夜表示地域的交替,春入旧年表示了时序的交替。

C
、 把“日”与“春”当作美好事物的象征。
“生”与“人”使景象拟人化了。

D
、在描写景物和时令的变化中,揭示了自然规律、生活真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
、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
、把“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

“生”与“人”用了上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
、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

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
“水面初平”
“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白沙堤
”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2.
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
.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 绘了出来。

C
.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
.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3.
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 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
.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

“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
衔草的动态画面。

C
.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 ,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
没。

D
.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 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
的赞叹。

4.
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 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
人喜悦的心情

B
.莺是春的歌手, 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
动态中展示 春的活力

4

C
.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

“迷”

“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
的盛景

D
.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 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5.
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孤山寺北贾亭西

写诗人的行踪
;
水面初平云脚低

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
一片。

B
、< br>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 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
;
不知是
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 br>、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 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
;
矮矮的草地,
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乱”
,是指西湖早春,
“渐欲”说明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
不是姹 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D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看也看不
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
!
6.
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
.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颔联抓住了“争”

“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
.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7.
对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具有画面感。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
,主体是“早莺”和“新燕”
。< br>
B.
具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出来。

C.
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几处”?“谁家”?妙在说不清,让 读者放飞想象。

D.
给人丰富的生活知识。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了解了“早莺”和“ 新燕”的生活习性。

【解析】早莺争暖”
,新燕啄春泥搭窝,这里作者着意描绘出莺 莺燕燕的动态,在突出湖上春的活力与生机,并不
是有意写“生活习性”


8.
对为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
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
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

C.
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解析】这首诗抒发 了诗人观赏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最爱”一词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

9.
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A.
这首诗的兴趣不在于集中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的春意。
< br>B.
“渐欲”
“才能”两个词语,动态地表达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C.
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钱塘湖春景。

D.
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

【解析】诗的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明确了所写春景的方位,也便明确了观察点之处
——
钱 塘湖。

10.
与本诗感情基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B



A.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B.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C.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D.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解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
A
项咏
梅坚强不屈的精神。
B
项是写清明节后的景物:池上碧苔, 叶底黄鹏,白天渐长,飞絮轻盈,写出一幅美好的春景
图,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与《钱塘湖春行》的 感情基调相近。
C
项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
项创造出一 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11.
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D



5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1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
.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 了出来。

C
.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 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
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在西湖,有 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
得生意 盎然。

13.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首联点明“春行”起点勾出早春轮廓。

B.
颔联和颈联描写了孤山寺边的西湖美景。

C.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清新淡雅的审美情趣。

14.
下列是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
,
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
、这首诗是歌咏西湖风光的诗
,
兴趣不 在于介绍某一景物
,
而是从总体着眼
,
描绘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
B
、诗人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的写法
,
中间四句写莺、燕、写花、草、 先动物、后植物
,
写足春色
.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
,
“渐欲”
“才能”两个词语
,
更是富于动态地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 勃勃生机
.
D
、描写“最爱”的湖东的白沙堤
,
诗人则用最准确最 具表现力的词语着力加以渲染
,
把“绿杨阴里”的美景描绘得栩
栩如生
,真切动人
,
历历如在目前
.


天净沙

秋思


1.
对《天净沙

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 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
全篇
没有一句直接抒情
,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品因 此更加动人。

D.
这首小令仅用
28
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 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2.
对《天净沙

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
.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

“秋思”的意思是
“秋天的思考”


B

“枯 藤”句中的“枯藤”

“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br>
D

“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

“天涯 ”即“极远的地方”


3
.对《天净沙

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 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
感受。

B
.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
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
.这是一幅秋景图,
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 心选择的,最能表现
“秋思”


D
.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 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4.
对这首曲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枯藤”

“老树”

“西风”
,写的均是秋末之景。

B

“夕阳”与“昏鸦”中的“昏”字照应,点出特定的时间。

C
、这首元曲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曾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D
、这首元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映了天涯游子的漂泊情怀。

5.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C




6

A.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
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
《天净沙

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 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
“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 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
作者把平淡无奇 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
“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7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
.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
.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 br>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
而并无思乡之情

8.
对《天净沙秋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
“枯”
“老”
“昏”营造 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 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
之情。
“小桥流水人 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温馨画面,与前后两句形成对比,反衬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C.
“西风瘦马”一句,
“西风”即秋风,
“瘦马”既写出路途的 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
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9
.对本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此曲语言明白而内涵丰富,景物的描写凝练,但情感尽在景中。

B
曲子用多种意象连缀,在萧瑟凄清的秋景中蕴含着绵绵乡愁。

C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

D
本曲描绘了天涯游子秋日黄昏行旅图,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

10.
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 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 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
乏。

D

“断肠人在 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11.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C


A.
这首元曲虽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br>
B.
“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写出作者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烘托了作者凄苦悲凉的 心境。

C.
此曲作者是马致远,字东篱,元代杂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 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D.
此曲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寓情于景

12.
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C


A.
全曲一共 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喻为
“ 秋思之祖”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游子眼中所见,“古道西风瘦马”则是游子自身写照。

C
此曲运用了
寓景于情
的手法,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感受以及天涯游子的愁楚悲凉。

D.
“夕阳西下”一句动静结合,互相映衬,同时也点明了时间。

13.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B )
A
此曲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副深秋的景色图

B
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
秋天的思考

C
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D
最后两句由景及人,道出天涯游子的心情,断肠是全文主旨

7

15.
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
D


A.
“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

B.
“古道西风瘦马”的“瘦”表现了旅人的辛劳。

C.
前三句勾勒出“秋”色,末二句点出了“旅”思。

D.
这首散曲主要表现秋天的悲凉景象。

16.
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C


A.
本文前四句写景,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B.
本文使用众多意象来表达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C.
本文采用
悲春
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D.
本文只用二十八个字,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旅人凄苦的心境。

17.
选出正确的一项



B


A.
本文以景托情
,寓景于情
,刻画出游子凄苦、悲凉的心境。

B.
末句“断肠人在天涯”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成为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C.
本文运用
极其华丽、复杂
的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D.
全片没有
一句直接抒
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使作 品更加动人。

18.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A
此曲写出了
女子对情人的相思
之情

B
秋思
是曲牌名,天净沙是题目

C
此曲共描绘了九种景物,刻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

D
此曲被誉为“

思之祖”

19.
选项错误的是(
D



A.
这首小令很短,< br>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
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 人凄苦
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B.
全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
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

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 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


C.
此曲以九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D.
秋郊夕照图抒发了游子回归故
乡的喜悦之情

(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0.
选出正确的一项



D


A.“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 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
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B.
马致远,号东 篱,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
窦娥冤》

《汉宫秋》等。

C.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被誉为“秋思之祖”


D.
全曲前两句写眼中所见,第三句是对游子自身境况的描述,最后两句直抒游子的心理感受。

21.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C


A
、此曲后两句动、静相衬,表现了游子内心的悲凉、愁苦。

B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表现出曲中游子对温馨家庭的渴望,更体现出游子内心的悲凉、愁苦之情。

C.
在诗人精心选择和渲染的画面中,渗透着浪迹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朝阳下的孤独与愁苦。

D.
此曲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22.
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
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
“夕阳”
“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
“断肠人”今夜宿谁家
?
在“小桥流水人家 ”


D.
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23.
下列语句中,对本曲赏析不正确的是(
B


A.
最后两句由景及人,道出天涯游子的心情,断肠是全文主旨。

B.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

古道

西风(枯藤

老树

西风)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

8

C.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出一派温馨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 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D.
本曲格调低沉,宫调为越调。

24
、对这首小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br>A
、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B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C

“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的九个独立的事物统一到二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望岳

1.
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C



A

“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 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

“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 大自然、天地,
“钟”是聚集的意思。

C

“阴阳割昏晓”中的阴 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
、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2.
下面对杜甫诗歌《望岳》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D


A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从朝 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字里行间
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B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 和惊叹仰慕之情。

C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 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特
有情趣。
“割”字用在这里,非常奇 险传神。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体现了诗人杜甫 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

D
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r>,写诗人登上泰山绝顶的感受,抒写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3.
全诗紧扣“望”字来写,
“望”的角度是(


B




A.
由近望到远望













B.
由远望到近望

C.
由俯视到仰视













D.
由仰视到俯视

4.
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
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
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
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5.
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D




A.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
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在我国文学史上,
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
但杜甫的
《望岳》
诗 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A.
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
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
苍凉
,表达了诗人
俯视万物,桀骜不驯
的性格特点。
C.
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
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
“割”
,充分 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7.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
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山。

B.
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
“曾”通“层”< br>。

C.
七八句化用孔子的名言:
“登泰山而小天下”
,抒 发了诗人
登上泰山
之后的感受。

D.
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 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8.
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
全诗紧扣“望”字来写,
“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

B.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
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r>。

D.
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是写 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9

解析:诗歌最后两句不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而是希望有朝一日,一定要登顶,俯视天下

9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
.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


D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 写,下句是虚写。

10.
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
.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
.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11.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 br>B.
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 托山势高峻,用笔
不凡。

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 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造化:天地,大自
然)

D .
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2.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岱宗夫如何”句
,
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 的大丈夫
--
“岱宗夫”
.
(岱是泰山的别名,
“夫”
字在 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


B

“造化钟神秀”句
,
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
.
“钟”是“聚集”的意思
,
一个“钟”字将大自
然写得时分有情
.
C

“齐鲁青未了 ”句
,
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
,
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 之高
,
别出心裁地写出泰
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
D

“阴阳割昏晓”中“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
13.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

“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 br>B

“造化钟神秀”
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
钟是 聚集的意思,
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

C

“齐鲁青未了 ”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
体验。

D

“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
,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
和气概。


14.
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勃的朝气。

B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
、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
、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15.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两句诗是诗人远望所见。是借辽阔无边的齐 鲁大平原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齐天耸立的形象。

B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这两句诗是诗人细望所见。
“荡胸” 即心胸摇荡,
“决眦”即眼角几乎裂开,写出诗人长时间睁大眼镜观赏美景的情
景,表现了诗人 对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C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诗人 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实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写。虚实结合,写尽泰山之风
韵。

10

D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
,距离由远而近,时间由朝到暮,最后顺理成章地表达了要登上顶峰俯
瞰众山小的豪情。

16.
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望岳”
:望,眺望;写诗人远观泰山的感受。< br>“岱宗”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为诸岳所宗。

B

“青未了”
:未了情,表明对齐鲁大地的感情深厚。

C
、首两句用疑问的语气,勾勒出泰山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尽头的情景。

D
、中间四句以景写景,借景抒情,表现诗人追求高洁的远大志向。


春望



1.
以下对诗歌《春望》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A.
国破山河 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残破不堪,山河并没有被破坏;春天降临到长安城,因长久无
人 料理导致乱草丛生。这一联在写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遭到破坏以后的失望之情。

B.< br>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 而跟家人难通音信。诗人用“抵万
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是写实,
“白头”而又稀 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
这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2.
对“国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
”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
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 ”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
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 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
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 br>“国破”对“城春”
,两意相反。
“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
春”对 举,对照强烈。

C.
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 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
“城春”与“草
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 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
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 国”

“山河”

“城”

“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写的景 物。

3.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 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
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 符合诗意。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 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

“家书
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
“白发”为愁所致,
“ 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
“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
在国破家亡、离乱之伤痛之外,诗人又 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

4.
赏析《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
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
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
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
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5.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
.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 br>C
.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
大火

(战争)

D
.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6.
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


A.
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
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
“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 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
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 ”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11

D.
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7.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
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
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 br>D.
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 的感情。

8.
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C )
A
首联写 望中所见
,
山河依旧
,
世事全非
,
失陷后的长安
,
草木丛生
,
一片凄风苦雨
.


意形象生动
,
情感极其沉痛
.
B
颔联是分写
,
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
采用拟人写法
,
意思是由于战乱
,
都城破败
,
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
,

也因人世间 的离别而惊心
.
C
家书抵家书

写出战乱年代
,
一 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
,
多么值钱

!
急切希望知道

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
D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
刻 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
,
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


.这一细节描写
,
含蓄而又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9.
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 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

C
、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
、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10.
对诗的结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A.
诗的前四句,统在题目的“望”字中。诗人视线由远而近,视野由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感情 则由隐而显,由
弱而强,步步推进。

B.
诗的前四句写“望”中所见,后四 句写“思”中之情,
先写景后抒情
,感情从国之残破之痛,写到家之离散之悲,
层层叠 加。
(情寓景中)

C.
诗的前六句写国与家的不幸,最后一句写自己的境遇 。感情从浓烈到趋于平静,逐层递减。

D.
整首诗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线由远 而近,视野由国、城到花、鸟再到自己,感情由弱到强,逐层推进。

11.
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A
、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 泪,闻鸟而惊心。

B
、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 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
、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

“烽火连三月”
,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12.
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
(

A )
A
、首句写望中所见,

草木深

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
B
、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
、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
、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13.
此诗中表达对乱世离别的被伤感情,极易引起读者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是(
B


A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B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C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D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14.
下列对本首诗的点评错误的一项是(
A


A
鞠躬尽瘁、舍身报国
B
沉郁顿挫、感人至深
C
内容丰富、感情强烈
D
意脉贯通、情景兼具

15.
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分析,不恰 当的一项是(
B


A
此句描绘了山河依旧,世事全非,战乱后,草木丛生,凄风苦雨的残败景象

B
这里的“国破”指的是国家的落后,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使其含义有了更为广 阔的内容。

C
这两句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变化。
“国破”与“城春”
,两意相反。
“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
对举,对照强烈。

D
这两句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 满城到花鸟,令人
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16.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12

A
首联表面描写都城残破、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 限感慨。

B
颔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 br>C
颈联的意思是说: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烈,因而家人难通音信,所以诗人就用“抵万金”来形 容家书的珍贵,
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D
尾联中“白头”是虚写 ,
“不胜簪”是实写,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17.
对《春望》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这首诗作于诗人陷在被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之时,诗中充分的抒写了诗人伤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 br>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借物抒发忧国之情。本来人们平时喜爱花鸟,但在“ 国破”

“草木深”的今天,
却见之而垂泪,闻之而惊心。

C“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时间之长,
“家书抵万金”写出跟家人通音信之艰难,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 思念和对唐王
朝发动战争的憎恨。

D
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18.
对《春望》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
( A )
A.
首句写望中所见,

草木深

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赏心悦目。

B.
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
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
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19.
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 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
住心中惊悸。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 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句意 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20.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安 危的时刻牵挂。

B.
颔联写诗人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都是为了表达他感时伤世的情怀。

C .
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呈现出 郁郁葱葱,
欣欣向荣的景象。

D.
尾联说诗人白发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 ,足见他衰老得很快,而这又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石壕吏

1.
选出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A.
诗歌内容的核心是

捉人

全诗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述的

B.
诗歌在深刻揭露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的同时
,
也变现了人们那种坚韧的爱 国精神

C.
这是一首叙事诗
.
该是虽然没有运用抒情和议论
,
但故事情节记叙比较完整
,
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D.
“吏呼一何怒
,
妇啼一何苦
.
”这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 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
两个“一何”渲染出
差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

2.
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1
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
(诗人投宿石 壕吏)

B.

2
段交代故事的发生
,
预示将有一 场灾难降临
.
C.

3

4

,
写老翁逃跑避难
,
老妇出门周旋
.
D.

3

4
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
,
昼夜不安的情景
.
3.
对《石壕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
,
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 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B
诗中正面描写老妇致词
,
层层诉说
,
凄苦至极
,
侧面写“安史之乱”
,
提示主题

C< br>“有吏夜捉人”依据是全篇的提纲
,
以下情节
,
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一个“夜”字
,
含义丰富
,
既表明官府“捉人”之事
时常发生
,
又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狠毒

13

D“吏呼一何怒
,
妇啼一何苦”中的“呼”和“啼”

“怒”和“苦”对照 强烈
,
“一何”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
,
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
,
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
同时“吏呼一何怒
,
妇啼一 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

,
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
.
4

《石壕吏》中流露出的诗人感情是(

B


A
、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






C
、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B
、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D
、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怒。

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A
《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 民的同情。

B
《望岳》

《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 者为七言律诗。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
共四句。

C
《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D
《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 的平叛斗争;
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br>
6.
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C E




A.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体现了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


B.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人已被官吏抓走了。


C.
全诗主要塑造了一个盛气凌人的恶吏形象和一个饱受欺凌的老媪形象。其中,
恶吏是本文塑 造的主要人物



吏和老媪都是




D.
本诗既抒发了诗人对人们的同情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

E .
“吏呼一何怒
,
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
夸张
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 ,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归园田居

1.
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
C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
,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br>“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

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
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 具体


D.
“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 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
操。

2.
对下面这首诗解说或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A
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作者陶 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西晋著名诗人。
“世外桃源”就出自其作品《桃花源记》


B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
“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 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
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如完美。

C
“带月荷锄 归”
,劳作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最!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的归隐的自豪。

D
“但使愿无违”中“愿”蕴含着诗人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里失去自我,要隐居归耕,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
愿。

3.
选出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


A.
开头两句交代劳动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
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
“荒秽”指各种杂草。

C.
五、六句承“荷锄归”
,写回家的路上长满草,露沾衣服。

D.
结尾两句抒情,
“愿”指辛勤耕作只为获得好收成。

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
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
第三四句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
< br>C.
带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4

D.
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 切的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
心境。

5.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

“种豆南山下”
,平淡之语,
“带月荷锄 归”
,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衬托,完美和谐。

B

“种豆南 山下”

“夕露沾我衣”
,用语十分自然冲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
.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醇美的诗意 。

D
.以“衣沾”代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大于辛劳,故才“不 足惜”


6.
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开头两句 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一个老农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动的心情。

B.
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早起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断,归纳一天劳动的苦辛,从
“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

C.
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 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的劳动的艰辛。

D.
“但使愿无违”是全 诗的归结和主旨。
“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
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

7.
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D





A
.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
.三 、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
.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 ,
“愿”字蕴涵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
.本诗的 主题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8.
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C


A
.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 违”
,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
.这首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自然 、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C
“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
“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淡与幽美 、实景与虚
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
.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
,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9.
对诗中“盛”字的判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

“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 写出诗人
灰心丧气


B

“盛”与“稀”形成对比,体现了庄稼的长势较差,说明诗人不善农耕。

C

“盛”
,是诗人起早贪黑劳作的原因,这让他深深体验到劳作的艰辛。< br>
D

“盛”与“道狭草木长”呼应,更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


使至塞上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B



D


A
、首联写作者出使,已 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
、颔联 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
、颈联中,
“孤烟”

“长河”

“落日”
, 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
“直”
“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
奋勇向前以 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
、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 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
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 br>、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 图。

2.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
“欲问边”
,是出使的目的。

B
.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 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
塞的时间是秋天。

C
.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15

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 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
零的孤寂心情。诗 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分析:
B
项中由“归雁入胡天”知道雁北飞,因此季节是春天。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本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燕、孤烟、长河、落日为对象, 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势博
大。

B
颔联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 ,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

C
颈联描写边塞奇特 壮丽的风光。诵读时应该使用急促的节奏,低沉、悲凉的语调,表现劲拔、坚毅之美和苍茫之
感。

D
尾联写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语透雄豪,既见军情紧急, 又见诗人对战事的关心

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 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 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画面孤寂而凄凉)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 奇壮观,气势恢宏。

D.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 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5.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 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第二联用“出”

“入”描绘动态景物, 第三联用“直”

“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
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 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 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境
界开阔、意象雄浑的艺术特色)

6.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 br>“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 被排
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 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
名句。
(诗中描绘 的塞外风光雄浑寥廓,并非明媚秀丽)

C
、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 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

“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7.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
.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 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
.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
.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
.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
“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8.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2
分)

A
.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
.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
.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9.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
“归雁”
,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
情。

C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刻画了雄辉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
——
“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16

D
“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 “燕然”
,同指燕然山,东汉窦
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10.
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
、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 的遥远。

B
、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
“雁”自比,从景物特 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
、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 br>D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
,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1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 爱故乡的感情。
“蓬草”随风
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

诗人以轻松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

写 自己轻车简从,
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

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 的居延。

C

颈联的
“直”
“圆”
两字历来为人 称道,
“直”
“圆”
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
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
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12.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这是一首边塞诗。


B
、首联和颔联都紧扣题目中的“使”字。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的是“塞上”的风光。

D
、这首诗描写和表达了作者渴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13.
选出对王维《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
(

B

)
A.
首联诗人写自己轻车简从,奉使出征,要前往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 br>B.
颔联中运用比喻,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抑郁、孤寂的内心情感,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 名句。

C.
颈联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视野开阔,意境雄浑,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D.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景色。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
《使至塞上》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 运用比喻修辞,
作者以“蓬”

“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 ”
,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 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
项前半部分的赏析 是正确的。但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的并不是这一句,而是颈联“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



渡荆门送别

1.
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C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 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
颔联两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表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
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谊。

D
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

2.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
.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
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
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 乡之情。

C
项第一幅画应是“水中映月图”
,第二幅画应是“天边云霞图”


3.
选出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D



A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电影摄像 镜头摄下的一组图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随”
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则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 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
17

验。

C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D
、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与水势,具 有高度集
中的艺术概括力。

4.
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语句(

B


A.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B.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AB


A.
比喻




B.
对偶




C.
夸张




D.
衬托

6.
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D



A.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B.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
赏析《渡荆门送别》有误的一项是(

D



A
.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B
.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 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
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C
.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 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
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 黄昏的风景


D

“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由之前欣赏美 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亲朋好友都来欢送我不忍分别。含蓄地
抒发了思乡之情

8.
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
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 br>C.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 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9.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 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
在诗中。

B
.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
.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 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
鲜的感受。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 束全诗,
余音袅袅。

10
.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C




A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

“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
诗人送别友人

(实际上并没有写诗人送别 什么)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11
.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
A
,这首诗写诗人离开蜀地到楚国漫游途中所见到的景色,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 思念故乡的深情。

B
.颔联描写了山势与流水,
“随”
“入”二字 ,将群山与原野位置的变换和水奔腾直泻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
来。

C
,颈联描写映人江中的月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霞变幻,结成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D< br>.尾联紧扣诗题“送别”
,采用拟人手法,写
故乡水因为可怜自己
而不辞辛劳, 送行万里的深情。


登岳阳楼

18

1
.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
.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
,写景由远及近。

B
.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
.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
.尾联“风霜”语意双关,
“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2.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 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
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
、诗 的颈联以
含蓄
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

”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
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C
、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 老大伤悲的落寞情
怀。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
、与杜甫的《春望》
《石壕吏》

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 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
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

3.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

“帘 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

“万里来游”
“三年多难”
,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

“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4.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
.首联写 景,
“一东”
“一西”
,点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
,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夕阳入山图,烘托
了诗人登临时的
悠闲、平静
的心情。

B
.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
.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
.尾联情景相生
,
”风霜”既指秋色浓重
,
又与自己的” 白头”相映衬
,
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
,
”老木沧波”
既指眼 前实景
,
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5.
对这首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
.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
(还有自然之景)

B
.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忧愁,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C
.表达了作者晚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而产生的
得过且过
之感。

D
.这首诗以
虚写
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好转的
期盼


6.
与本诗颈联结构最相似的一项是
( D


)
A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长期遭贬谪的悲凉、愤懑的心情,同时又袒露出作 者豁达豪放的襟怀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B
、一、二句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置于巴楚这荒远凄凉的地方,已有二十三年了。
C
、三、四句写作者借吹笛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回到家乡后衣着破烂的落魄情景。

D
、五、六句作者虽以“沉舟”

“病树”自比,但不消沉,写出了新事物必 将代替旧事物。

2.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刘禹锡)
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r>
B


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后一句 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
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 情。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 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


今日 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

借酒消 愁

形成鲜明对比。

19

3.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
.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

B

“二十三年弃置身

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C
.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D
.诗的颈联作者以 “沉舟

和“病树”自比,
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

(以“ 沉舟

和“病树”作为反衬,
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 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4.
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

“凄凉地

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 的痛苦。

B
.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

“长精神

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D
.全诗
慷慨激昂、感情豪放
,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A




A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
.诗涛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
.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计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澍的哲理。
< br>D
.诗的尾联,
“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 作。

6.
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A.
“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
,< br>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
。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
而写的。诗人 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
,
以及
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对岁月流逝、人事变
迁的感叹是“烂柯人”这一典故是对岁月蹉跎的感慨。


B.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

喻 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
,
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
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 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
这首诗感情浓郁,
但前后基调不同
,
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
,
前后形 成鲜明对比。

D.
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宫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惰
,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7
.对下


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
A
.本诗是作者为 答谢白居易所作。全诗感情真挚,浓郁中见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
.颔联 运用了一个典故“闻笛赋”
,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
.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诗句富含哲理,具有普遍意义。< br>
D
.尾联是本诗的点睛之笔,
“长精神”三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 观的精神。

8.
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B



A
.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心情酸楚而愤懑。

B
.颔联用“烂柯人”之典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

C
.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沉舟、病树”呼应了首联。

D

“长精种”即振作精神,写出了诗人的乐观、豁达。

9.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
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
颈联以“沉舟”
“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 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
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 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
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

(意思对即可)


D.
尾联写 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10.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
.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
“弃置身”
,暗含诗人长 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
.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
.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该项 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
20

惘之情)

10.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
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 br>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 的感
慨。

D.
“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11.
下面分析错误的

项是
(

C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 无限的辛酸。

B.
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 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
颈联中诗人以“沉舟”
“病树 ”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
. 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12.
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

A


)
A.
“二十三年”
,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 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
“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
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 不满。

B.
“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
“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
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 沧之感。

C.
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
“病树”自喻,说明 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
“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 居易,
“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
坚定的意志和乐观 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赤壁

1.
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
B


A
、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

“折戟沉沙铁未销”
, 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
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 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
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

D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 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
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2.
对《赤壁》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第一、二句以古战场的遗物想到周瑜在赤壁一战的胜利。

B
.后两句是假设的一种情况,第三句前省略了一个“如果”


C
.后两句写周瑜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偶然取胜的,其中末句暗示周瑜取胜后的得意。

D
.全诗隐含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3.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心中“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B
,这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借“折戟“而引出兴感。后两句又以两位美女的命运反映战争的结 果。

C

“东风不与周郎便”说的是历史事实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 况才改变了东吴的命运。

D
.本诗含有告诫唐朝的当政者不要有侥幸心里之意。

4
.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D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
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
,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 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
影响
(
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索要表达的情感,只 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
)


21

绿色生活作文-


绿色生活作文-


绿色生活作文-


绿色生活作文-


绿色生活作文-


绿色生活作文-


绿色生活作文-


绿色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