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开国大典》
西安美院官网-上饶市教育局
部编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
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
自豪、激动的感情。课
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来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
况;然后
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接着讲阅兵式
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
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
思想感情。
3.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
达方法,感受宏大的场面。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学习
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了旧
中国落后的一面、看到了人民受压迫的一面,看到了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中国
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
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
年抗战,多少英雄
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
民终于推翻了
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
“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
共和国诞生了。
让我们一起跟随历史的车轮回到1949年的10月1日,这是不
平
凡的一天,这是划时代的一天,在这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开国
大典》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空
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旧中国的贫穷
落后,体会到开国大典
的重要性。
二、理清脉络,概括文章内容。
1、课文你读过了吗?好的。那老师来考考你,请你迅速的浏览课
文,
告诉老师课文的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
br>满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
五星红旗升起),聆听(毛主席宣
读公告),观看(阅兵式),
会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来梳理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词析句,感受宏大的场面。
1、这篇课文描述的是《开国大典》的盛况,那么主要描写了那些
场面呢?
入场——典礼——阅兵——游行
2、这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好日子,因为从这一天,我们可爱的新中国诞生了,中华儿女从此站起来了。通过读,你知道现场的人们
心情是怎样的呀?(高兴、激动、自
豪)你是从课文中的那些地
方看出来的呢?
请你有感情的来朗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简单
的批注。
预设一: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
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
场。郊区的
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从“老远”、“清早”、“直奔”、 “五更天”、“摸着黑”、
“步行”、“赶来”等词语
,让我们感受到参加典礼的人们急切、
激动与兴奋的心情。)
预设二: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
(这
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
比喻的修辞方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
动的壮观景象。)
预设三: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O万人一齐欢呼<
br>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在开国大典上,毛
主
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毛主席的这句
话是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
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
人,获得了自由和解放。因此,这句话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所
以,在场
的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全中过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3、 作者是如何向我们描述这个激动人
心的场面的?这庄严的
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我们
感受带了
这声音由近及远,传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为了
等这一天,有多少革命先辈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这个声音还
可能传到什么地方?人们会有人么样的反应?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传到了农村,农民们 ,纷
纷 ;
传到了学校,学生们 ,
都 ;
传到了工厂,工人叔叔们 ,纷
纷 ;
传到了祖国的角角落落 ,到
处 。
4、怎样才能将宏大的场面写的具体、形象呢?
小结: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
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抓住人物神
态描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宏大的场面。 <
br>【设计意图】继续培养学生做批注的习惯,抓住核心问题,体现
长文短教的理念,让学生和文本充
分的交流。读说结合,总结场
面描写的方法。体现“以学为主、顺学而导”的理念。
四、读写结合,抒发自己的感受。
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69年,但这一天,印在了你的心里,<
br>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都为祖国的母亲的独立
感到自豪。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
件展示祖国今天的变化。)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呢?
虽然开国大典已经 ,但
是 ,我仿佛看见了
,我好
像听见了 ,我知
道 。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学有所获。
五、作业布置。
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板书设计:
╒
会场情况
开国大典
→∣
典礼盛况
╲
激动、自豪
∣
阅兵盛况
╱
热爱毛主席
╘
群众游行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咸( ) 耙( )
荞( ) 霎( )
成( ) 粑( )
桥( ) 需(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土 一( )种子 一( )床 一( )雪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
)的,连嘴都
合不上。地里的蝈蝈,也叫得更欢。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再仿写所填词语。
2.用“ ”画出这段话中对三黑心理描写的句子。
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写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参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荞(荞麦)
霎(霎时)
成(成长) 粑(糍粑) 桥(木桥) 需(需要)
二、一(块)土 一(粒)种子 一(张)床 一(场)雪
三、1.笑眯眯
美滋滋 乐呵呵
2.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这是三黑的心理描写,写出他重获土地后的喜悦之
情。
四、示例:秋天的叶子活象一个惆怅的老人,飘落时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别。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咸( ) 耙(
) 荞( ) 霎( )
成( ) 粑(
) 桥( ) 需(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土 一( )种子 一( )床 一( )雪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
)的,连嘴都
合不上。地里的蝈蝈,也叫得更欢。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再仿写所填词语。
2.用“ ”画出这段话中对三黑心理描写的句子。
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写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参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荞(荞麦)
霎(霎时)
成(成长) 粑(糍粑) 桥(木桥) 需(需要)
二、一(块)土 一(粒)种子 一(张)床 一(场)雪
三、1.笑眯眯
美滋滋 乐呵呵
3.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这是三黑的心理描写,写出他重获土地后的喜悦之
情。
四、示例:秋天的叶子活象一个惆怅的老人,飘落时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