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沁园春雪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授课人:张定太
内容:教材第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
生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
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
即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3.使学生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人新课
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
(1)让学生解释说明这句话里包含的信息。
(2)让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提示内容。
出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师:应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
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
决。(板书内容。)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9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
师:大家来说一说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师: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预设1:画形象示意图表示题意。
(3)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师:第一幅图能表示清楚题意吗?
预设:不能。看不出买6元一个的碗和买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
师:第二幅图中两条线段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它们是同样的长度呢?
(4)请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引导学生从第一条线段图上的信息出发进行分析:
已知每个碗6元(单价),又知道正
好买了6个(数量),就可以求出妈妈一共有多少钱(总价)。知道
了这笔钱有多少,就可以
求用这笔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预设1:6×6=36(元) 36÷9=4(个)
预设2:列出综合算式:6×6÷9
=36÷9
=4(个)
(3)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2)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3)汇报交流后,让学生书写答案,完善解题步骤。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第72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
2.第74页第12题。 3.第72页第13题。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字编码》教学案例
授课人:阴仁政
内容:教材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身份
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
法,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通过调查、比较、猜测、交流等活动初步了解身份
证编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
编码的含义,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3、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
用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初步学会编码。
教学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编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你自己的学
号是多少》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
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
从而揭示内容: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有关数字编码的数学课,我很高兴,相信你们也很感
兴趣。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的信封,仔细观察
,你发现什么?同桌
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
生:邮政编码。
师: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课件出示第77页)
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信息。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身份证号码(1)地址码。
①通过查询直接汇报出地址码的相关信息。
②汇报的信息不具体、不全面,教师引导得出。
(2)生日码。
看到生日,你还能知道年龄。
(3)顺序码
顺序码表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中的顺序。第17位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
(4)效验码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未来社会将更是一个数字信息时代,还
有许多数字编码有待我们去发现,
等着我们去设计,希望同学们
四、课堂作业。
“
小马虎”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
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
了,你能帮帮他吗?
440412 443311
440240
440161
三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案例
授课人:邹春林
内容:教材第52-55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
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
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
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
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
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咱们一起玩一会摆小棒的游戏吧!
让学生根据要求
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
生白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
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
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
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
4根,也就是2个4根可以说成4
的2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
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内容)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看下面的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例3情境图)
生1:我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生2:还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p>
生1: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摆出8根小棒表
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摆出4个8根的小棒来表示,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
是8×4=
32(元)。
生2: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
br>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就要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第7.8.9.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第11.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