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案例

萌到你眼炸
609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5: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普希金的资料-小学生读后感400字


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角》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68页“认识角”。
设计理念:角是一 个抽象图形,与儿童脑中想象的角可能不尽相同.教材采用
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角.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几何图形,并介
绍各部分名称,然后在平面图中让学生指一指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教材通过用两
根纸条组成一活动角,帮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张口有关,用不同大小
的 三角板比一比对应角,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大小与边无关.本课时教学从学
生生活入手,带领学生发现 数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以问题解决理念为指导,通
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知识 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的教学
指导思想.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大胆引导学生亲 历知识
形成过程,展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 逐步
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
地掌握这部 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 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这部分内
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
乐趣。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
程度有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活动角
学具准备:尺子、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 明晰目标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角,你们想认识它吗?
2、板书课题:认识角
3、交代目标: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的大小有关。感受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直入主题,亲切的儿童语言能具有亲和力,能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二) 合作探究
1、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个新朋友角非 常地调皮,还没和大家见面就和大家玩
起了捉迷藏,我们一起把他找出来怎么样?
(多媒体演示红领巾、扇子、闹钟、剪刀,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角)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感知能力差,让抽象图形,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
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找角
师:同学们,除了大屏幕中的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或者我 们
的教室,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
到的角说给你 的小组同学听,好吗?同时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小组交流 汇报)
3、画角
师: 我们先画一个圆圆的点叫做角顶点,从这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这就是
角的两条边,现在这就是一个角了 。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弧线把角的两边连接起来
表示这个角然后在他的后面写上1。这个角就记作角1 ,现在谁能说一下,角由


哪几个部分组成呢。(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课件展示)
4、判断角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
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课件:
出题练习)学生说一说
师:角被同学们认了出来,很不好意思,它又藏在了图形中去了。
课件出示(在数学书第67页下 面的图形中)用短弧线把图形中的角标出来。
(学生拿出题单: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选取典型作业对 比评讲 )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活动为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先在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抽象出角的图形,让
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符 合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
过程就是建立在己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 的过程。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
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围的物体上找角、判断角。这样不仅丰 富了学
生对角的表象积累,而且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教师出示活动角)
师: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就在你们桌面上,请你拿起来,玩一玩,看看
你能发现什么?
师:出示学习提示:
学拉一拉角的两边,看看角的变化。
讨论: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生活动,老师指导。)
(三) 展示交流: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引导:原来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 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
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那角的大小和什么 关系吗?
(板书: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2、探索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课件:老师这儿有两个角,想一想它们谁大,
(出示:一个可以改变两边长短的活动角,通过演示 让学生观察到这个角只
是边长发生变化,而角的张口没有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
总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较角的大小方法
师:这儿有4个角,哪个角最大?为什么?怎么知道的?
师:角3和角4谁大呢?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角,它们谁大谁小,我们用 眼睛不容易看出,我们就
可以把它们移到一起用重叠法来比较,把两个角的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也重
合,看,另一条边,在外面的就大,在里面的就小。(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注重放 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习数学。我让学生通过玩活动角意在让学生发现到 角的“张口”可以变化,体验
“张口”大小的变化,突破教学难点。从而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大 小有
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样在玩中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在玩中学到新知。
符合了新 课标理念:让学生在玩中学。
师:老师也和角成了好朋友,我知道有关它的一首儿歌呢: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要知我的大与小,
要看开口不看边。
(四)检测评价
师:1、你能判断出下面各题的对错吗?
(1)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2)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的张口也无关。( )
(3)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角的边越短角就越小。( )
(4)角的大小由两边的张口来决定,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
( )
师:2、拓展思维:下面图形中,你能找出几个角?(课件出示)


师:3、一个三角形减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 的问题:一个三角形,剪掉一个角,
还剩几个角?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也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五)收获拓展:
师:这节课 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同学们!角就在我们身边,因为有角,
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加美丽。回到家里 观察你的周围都藏有多少角,找出来告
诉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好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
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 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大社会成为
小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大舞台。)
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体味数学趣味。
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
作的机会。 使学生身不由己 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
活中的角,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到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
生自己体味数学趣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安排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动中悟、做中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我都让 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体。这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 年
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
重要的是充分 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我把原有的知识传授设计成
了一连串的活动:找角、画角、比角, 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让学生初步认识角,
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同时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 示交流,让学生体
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动手、动口、动脑,
使学生在做数学的活 动中,即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3、巧妙设计习题,,让学生大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实践性。在每一个小


环节处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
了运用知识的机会,这样 以来达到了培养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的能力。特别
是案例中一些发散型问题和一些开放性题目,给学 生创造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学
生的思维可以不受控制的大胆驰骋,运用知识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一年级手抄报


9月9日重阳节-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600字


电子科技大学分数线-看月食


兽药研发-经典搞笑台词


英国风土人情-开工仪式主持词


2012高考成绩查询-法国的气候


广西高考状元-描写母亲的诗句


退学申请书-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