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绝世美人儿
984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10: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历-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精心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试卷分析】
一、考试情况概述:
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
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
笔试形式,由本校一年级 两个数学老师共同命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
一(1)和一(2)共68名学生参加考试,两个班的合格率 均为100%,一
(1)班优秀率(90分以上)为91.4%,平均分94.8分;一(2)班优秀率 (90
分以上)为90.9%,平均分95.1分
二、试卷试题概述:
试题类型及分数权重为:
第一大题是看图写数考基数(每空1分,共4分)
第二大题考相邻数(每空1分,共6分)
第三大题考数的组成(每空1分,共8分)
第四小题考比一比(每题1分,共4分),分4个小题
第1小题考比高矮,第2小题考比长短,第3小题考比多少,第


精心整理
4小题考比大小
第五大题是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分为4个小题
第1小题认识物体,第2小题考序数,第3小题填>、 第六
大题是口算题(每空1分,共18分)。
第七大题是填加法减法算式里的未知数(每题1分,共9分)。
第八大题是考数数以 及比较大小(每题1分,共3分)分3小题,
第1小题考多几个,第2小题考少几个,第3小题考一样多
第九大题,给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打勾(每题1分,共6分)有
6小题,考10以内的加 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
比较数的大小
第十大题分3小题考数序(共9分)第1小题3分,第2小题排顺
序2分,第3小题考10的组成4分
第十一大题用数学,看图写算式(1-4每题2分,5-6每题3分,
共14分)。分为6个小题,
第1小题看图列减法算式,第2小题看图列加法算式,第3小题
知道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 部分,第4小题知道两部分,求总数。第
5小题看图列连加算式。第6小题看图列加减混合算式。
第十二大题聪明屋考连加及填未知数的综合知识(6分)
三、试卷考核知识简析:


精心整理
1、10以内基数、数序、序数、相邻数以及数的分与合等知识 。(主
要体现在第一、二、三、八、十大题)
2、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比大
小(主要体现在第五、六、七、九、十二大题)
3、比一比(主要体现在第四大题)
4、立体几何图形的区别物体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第五大题的第1
小题)
5、看图写算式并计算以及用数学(主要体现在第十一大题)
四、书本知识内容:
第一单元数一数(P2—5)第二单元比一比(P6—13)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P14—31)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
形(P32—37)
第五单元分类(P38-41)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42-83)
五、试卷题目难易分析:
试卷第一至十大题都是基础题;第十一、十二大题是应用数学解
决问题题,属拔高题。试卷难易程度总体适中。
六、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 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
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 由于部分学生


精心整理
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少数学生在 加减混合运算
时会丢1-2分,如在计算6-3+1时,不是先算第一步,而是先算3+1
等于 4,故结果就错了。另外,在数立体几何图形时,一部分学生认
为只有3个长方体,认为那个倾斜的长方 体不是长方体,说明学生对
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刻,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
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平,要养成
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 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
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在第8大题在原有的多几个和
少几个题目有点忘记了。主要有 两个原因,学生不知道是该花三角形
还是和它一样的图,另外题目设置是没有把线直接画在原图的下面,
让学生遇到了障碍。
2、拔高题上失分。尤其是第十一大题的第6小题,有很多学生写成是4+3-2,大圈里面的个数只看成是4个了。造成了很大得十分。
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 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
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 ,似懂
非懂,掌握不够好。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
一反三,灵活解决问 题。
【教学反思】

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


精心整理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
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
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 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
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 中充
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只有这样 ,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
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 否则,学生
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 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
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方 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
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 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师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
识。 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
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答案”和 “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
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
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5、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精心整理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 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 缺提高
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6、教师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 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
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
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
碍; 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
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 ,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
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限度的发展。
7、作为一年级两个班 的数学任课教师,再次强调要加强学习习
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 重知
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
练习多样的训练。应 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
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 既面向全体,
又因材施教。

苏州中考录取分数线-西安中考网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海底两万里读后感400字


歌德学院-大理一中


以快乐为题的作文-保护母亲河倡议书


国庆节黑板报设计-韩文我爱你


广州市城市职业学院-中餐餐桌礼仪


借条的标准格式-教师节慰问信


包装工程-清明节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