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正比例的意义

温柔似野鬼°
675次浏览
2020年09月12日 22: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一句话经典签名-中秋节周记


小学数学教案: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意义的变化规
律。
2.学会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请同学口述三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2)单价、总价、数量;(3)工
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口述关系式、老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请同学们
回答老师的问题。
幻灯出示:
一列火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3小时、4
小时、5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生:60千米、120干米、180千米
师:根据刚才口答的问题,整理一个表格。
第1页共7页


出示例1。(小黑板)
例1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师:(看着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表中有几种量?是什么?
生:表中有两种量,时间和路程。
师: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
生:时间1小时,路程是60千米;2小时,路程为120千米;
3小时,路程为180千米
师: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就
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
(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表中谁和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生: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我们看一看他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生: 时间由1小时变2小时,路程由60千米变为120千米
时间扩大了,路程也随着扩大,路程随着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
师:现在我们从后往前看,时间由8小时变为7小时、6小
时、4小时路程又是如何变化的?
生:路程由480千米变为420千米、360千米
师:从上面变化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同桌进
行讨论。)
生:时间从小到大,路程也随着从小到大变化;时间从大到
小,路程也随着从大到小变化。
第2页共7页


师:我们对比一下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互相讨论一下,这两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分组讨论)
师:请同学发表意见。
生:第一题时间扩大了,行的路程也随着扩大;第二题时间
缩小了,所行的路程也随着缩短了。
师:我们对这种变化规律简称为同扩同缩。(板书)让我们
再看一看,它们扩大缩小的变化规律 是什么?
师:根据时间和路程可以求出什么?
生:可以求出速度。
师:这个速度是谁与谁的比?它们的结果又叫什么?
生:这个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它们的结果是比值。
师:这个60实际是什么?变化了吗?
生:这个60是火车的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是路
程和时间的商,速度不变。
驶多少千米,速度都是60千米,这个速度是一定的,是固
定不变的量,我们简称为定量。
师:谁是定量时,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扩同缩?
生:速度一定时,时间和路程同扩同缩。 师:对。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商,也就是比值一定时,它们
同扩同缩。我们看着表再算一算表中路程 与时间相对应的商
是不是一定。
第3页共7页


(学生口算验证。)
生:都是60千米,速度不变,符合变化的规律,同扩同缩。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时间和 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
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
时间缩 小,路程也随着缩小。扩大和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
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样的。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叙述一遍?
(看黑板引导学生口述。)
师:我们再看一题,研究一下它的变化规律。
出示例2。(小黑板)
例2 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如下表:
(板书)
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幻灯)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谁和谁是相关联的量?关系式是什么?
(3)总价是怎样随着米数变化的?
(4)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
(5)谁是定量?
(6)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生:(答略)
师:比较一下两个例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
第4页共7页


化。
师:对。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
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
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 做正比例
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正比例
的意义)
师:你能按照老师说的叙述一下例1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
的关系吗?
生:路程随着 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值(也就是速度)
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正 比
例关系。
师:想一想例2,你能叙述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
么?(两人互相试说。)
师:很好。请打开书,看书上是怎样总结的?
(生看书,并画出重点,读一遍意义。) 师:如果表中第一种量用x表示,第二种量用y表示,定量
用k表示,谁能用字母表示成正比例的两 种相关联的量与定
量的关系?
师: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
例子吗?
生:(答略)
师: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关
第5页共7页

系,有的是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关系。所以判断两种相关联
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要抓住相对应的 两个量是否商(比
值)一定,只有商(比值)一定时,才能成正比例关系。
(三)巩固反馈
1.课本上的做一做。
2.幻灯出示题,并说明理由。
(1)苹果的单价一定,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
(2)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
(3)小明的年龄和体重( )。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自己总结,举手发言。)
师:打开书,并说出正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
出来。
(五)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 ,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
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 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
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 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第6页共7页


第一部分:复习三量关系,为本节内容引路。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 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
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 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
正”。“教授”“ 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 者也称为“经
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 ”等。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
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
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 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
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
间、空间 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
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第二部 分:新课
从创设正比例表象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分析、
概括,紧紧围绕判断正比 例的两种相关联的两个量、商一定
展开思路,结合例题中的数据整理知识,发现规律,由讨论
表 象到抽象概念,使知识得到深化。
第7页共7页

厦门思明区财政局-圣诞结歌词


口语学习网站-读雷锋日记有感


安徽教师资格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年个人总结


创先争优总结-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长沙银行网上银行


河南专科学校-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个人简介格式-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