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消防安全知识问答-上海二本分数线
曲阳城头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辅导教师
赵艳 
活
动内容 
活
动目的 
活 
  
  
动 
  
  
  
  
过 
  
  
  
程 
活 
动 
小 
结
 
 
 
 
 
 
1 
 
通过结实知
识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运用旧知探索新知的能力,初步
发展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
力。 
通过动手操作,联系除法含义理解建立“倍”的概念,运用“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     议一议
当大数不是小数的倍数时,至少去掉或添上多少才能使大数刚好是小数的倍数? 
(可以采用小
数*倍数,然后计算欠多少或与多少的数量,如果是添上的用积减去大数,
如果是去掉的用大数减去积。
) 
二、     例题
公园里有15棵杏树,4棵柏树。要使杏树的棵数是柏树的6倍,应再种上几棵杏树?
解:4*6=24(棵) 
    24-15=9(棵) 
答:应再种上9棵杏树。
三、     拓展练习 
出示小黑板及练习卡上的习题,学生自练巩固。
倍数应用题(一) 
参加学生数 
11 
活动时间 第一周 活动地点 教室
教具 小黑板、习题卡片等。 
 
 
 
 
   
  
辅导教师 
赵艳 
活
动内容
活
动目的 
活 
  
  
  
动 
  
  
  
过 
  
  
  
程 
活 
动 
小 
结 
 
 
 
 
 
1、
通过解答习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举一反三的能力。 
2、
能运用分析、逆推等方法探索简单的差倍、和倍及对分应用题。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
结构特征,明确它的数量关系,能解答差倍、和
倍及对分应用题。 
一、     议一议
如果知道两个数量的差与和以及着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怎样求这两个数? 
知道两数差及这两
数倍数关系的,用差数除以倍数减一的数,得数就是一倍数;反之,
用和除以倍数加一的数,得数就是一
倍数。 
二、     例题
红花比黄花多14朵,红花多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和黄花各多少朵? 
解:3-1=2
黄花:142=7(朵) 
红花:14+7或7*3=21(朵) 
三、
对分问题 
与对折问题的思路相同,关键在于找出对分后的份数。四、拓展练习
出示小黑板及练习卡上的习题,学生自练巩固。 
倍数应用题(二) 
参加学生数
11 活动时间 
周 
教具 
第二
活动地点 教室
小黑板、习题卡片等。 
 
 
 
 
  
辅导教师 
赵艳 
活
动内容 
活
动目的
活 
  
  
  
动 
  
  
  
过 
  
  
  
  
程 
活
动 
小 
结 
  
 
 
 
3 
1、          学生能正确解决握手问题与推理游戏问题,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与对应思想。
2、          发展了学生发现规律、概括规律的能力,同时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一、     猜一猜 
   握手有什么数学知识可以探索呢? 
二、
出示例题 
   1、甲组有8个同学,乙组有9个同学。甲乙两组同学每人都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解:8*9=72(次) 
   2、某组有6个工人,每两人都握一次手,共握几次?
   解:5+4+3+2+1=15(次) 
三、     总结规律: 
1、
甲队每人与乙队每人握一次手,求共握几次手,用甲队人数*乙队人数 
2、          同一
队的人,每两人都握一次手,求共握几次手:从人数减1数起,倒数起
它的自然数,再把这些自然数连加
起来。 
四、拓展练习。 
采用推理、对应的方法,探索握手问题 
探索握手问题
参加学生数 11 活动时间 
周 
教具 
第三
活动地点 教室
小黑板、习题卡片等。 
 
 
 
 
 
 
 
  
  
辅导教师 
赵艳
活
动内容 
活
动目的 
活 
  
  
动 
  
  
  
  
过 
  
  
  
程 
活 
动 
小 
结 
  
 
能运用等量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     出示例题 
   李大妈买3千克苹果和2千克白菜共付16元钱。按钱数算1
千克苹果可换2千克白
菜。1千克白菜多少钱?1千克苹果多少钱? 
分析:1千克苹果可换2千克白菜。3千克苹果和2千克白菜可以看作8千克白菜或
4千克苹果。
   解法一:白菜:168=2(元) 
           苹果:2*2=4 (元)
   解法二:苹果:164=4(元) 
           白菜:42=2(元)
二、     解决思路 
运用等价关系来计算,先把间接关系的数量通过推理化成直接关系的数量,然后计算。 
三、拓展练习
出示小黑板及练习卡上的习题,学生自练巩固。
能运用等量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等价替换的问题
参加学生数 11 活动时间 
周 
教具 
第四
活动地点 教室
小黑板、习题卡片等。 
 
 
 
 
 
 
 
  
  
辅导教师 
赵艳
活
动内容 
活
动目的 
活 
  
  
动 
  
  
  
  
过 
  
  
  
程 
活 
动 
小
学生能掌握此类趣味题的解答方法。 
一、     出示例题 
有一串幸运五星,按“红——黄——蓝——绿——紫”的规律串成一串。当穿到第36
颗时是什么颜色?
   解:36  5 = 7…..1 
   答:当穿到第36颗时是红颜色。
二、     总结 
这些趣味题与有余数除法有关,解答可以从有余数入手去进行思考。 
三、拓展练习
出示小黑板及练习卡上的习题,学生自练巩固。
掌握有关有余数除法的趣味题的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解答趣味题 
参加学生数
11 活动时间 
周 
教具 
第五
活动地点 教室
小黑板、习题卡片等。 
5 
 
结 
   
 
 
 
 
 
 
 
 
 
  
辅导教师 
赵艳 
活
动内容 
活
动目的
活 
  
  
  
动 
  
  
  
过 
  
  
  
  
程 
活
动 
1、          解题时,要弄清思路,分析解题思路,明确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2、          要注意还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或答案,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 
一、
议一议 
   大小两个不同的年龄,同加或同减某一个数,它们的差改变吗? 
二、
例题: 
   小名今年6岁,他爸爸今年33岁,小名多少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他的4倍?
   解:(33-6)(4-1)=9(岁) 
答:小名9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他的4倍。 
三、总结规律 
   解答时,要根据大小两
个不同的年龄,几年前或几年后这两个年龄的差不变的关系,
巧解有关年龄的应用题。
四、拓展练习 
出示小黑板及练习卡上的习题,学生自练巩固。
使学生掌握有关年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巧解年龄应用题
参加学生数 11 活动时间 
周 
教具 
第七
活动地点 教室
小黑板、习题卡片等。 
小 
结 
 
 
 
 
 
 
 
城头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日期 
 
周次 
 
  
  
  
活
  
动 
  
内 
  
容 
 
活动地点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3 
星期 
  
二年级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1、看图写数(图略) 
2、比多少 
  
3、把图中上下同样多的东西用线连起来。(图略) 
  
4、圈一圈,涂一涂
  
 
7 
  
  
 
 
活 
动 
效 
果 
 
 
(1)把左边的5个图形圈起来 
(2)从右数起,把第6个图形涂上颜色。
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协调合作。
2、能分清物体的第几个和几个。 
     
 
兴趣小组活记录 
活动日期 
周次 
  
  
活 
  
动 
内 
  
容 
  
  
  
4 
星期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第二讲:分类 
1、把下面同类的东西圈起来(图略)] 
2、给下面的图形分类,分类可以有几种分法。
3、找出每组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东西,并把他圈起来。(1)
足球 杯子 篮球 羽毛球
(2)苹果 雪梨 橘子 西红柿 
  
  
4、练习
  
  
  
  
活 
动 
效
果 
 
 
 
1、从生活中总结分类的方法,选择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2、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
      
兴趣小组活记录 
  
活动日期 
周次 
  
活 
  
动 
  
内 
  
容
5 
星期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第三讲:找规律
1、观察下面每组数,看看有什么规律,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
上适当的数。
(1)2、4、8、( )、32、( )、( )。 
(2)1、5、25、( )
(3)1、3、6、10、( )、( )2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2、3、5、8、( )、( )。 
3、找规律填空,并求前6项的和。
9 
 
  
  
  
  
  
  
活 
动 
效 
果 
 
(1)3、6、9、12、( )、18、( )。 
(2)4、8、12、16、( )、(
)。 
4、一个数列的第一项是4,后一项减前一项的差是5,问54
是这一列中的第几项?
1、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兴趣小组活记录 
  
活动日期 
周次 
  
  
活 
  
动 
  
内 
7 
星期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第四讲:按规律填一填 
1、请在下图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每一横行,每一竖
行,每斜得的和都得15
6 
  
2 
  
  
  
5 
  
  
  
容 
  
  
  
  
  
活 
动 
效 
果 
  
  
  
  
2、把1、2、3、4、5、6、7分别填在圆圈
里,使每条线上的
三个数相加等于14(图略) 
3、将1、2、3、4、5、6这六个数分别填入圆内。
1、让学生进一步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性。 
活动日期 
周次 
8 
星期 
  
  
  
活 
  
动 
  
内 
  
活动地点 活动人数 
二年级 
  
辅导老师 
  
第五讲: 简单的推理 
1、        =(   ) 
           =(
) 
           =(   )个 
2、已知 + + =15 
+ +
+ =20 
求: - =? 
  
3、已知 + + =6, 
11
容 
  
  
  
  
  
 + + + =12 
求: + =? 
  
三、          +
+ =21 
+ + =15 
 求: - =? 
  
  
活
动 
效 
果 
  
  
 
 
周次 
  
  
  
活 
  
动 
内 
学生觉得学会了推理,可以使他们的头脑更灵,所
以,学生觉得非常有趣。
  
活动日期 
9 
星期 
  
活动地点 活动人数
二年级 
  
辅导老师 
  
第六讲 拼拼摆摆 
1、
用三根火柴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 
(1)   在加两根火柴棒,摆出两个三角形
(2)再加两根,摆出三个三角形 
  
2、请你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1)3-7=4 
(2)17+7=77-7 
  
容
  
  
  
  
  
活 
动 
效
果 
  
  
  
  
3、移动一根,使等号两边相等。
  
练习 
1、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日期 
周次 
12 
星期 
  
  
  
活 
  
动 
  
 
活动地点 活动人数
二年级 
  
辅导老师 
  
    第二讲:数一数 
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锐角。 
13 
内 
容 
  
  
  
  
  
  
  
 
 
3、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4、
  
  
  
 
 
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活 
动 
效 
果 
 
  
活动日期 
周次
  
  
4、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13 
星期 
  
  
活
  
动 
  
     第八讲:谁的鸽子多 
例一两位老爷爷原来
各养了20只鸽子,张爷爷丢了1只鸽子,孙爷爷
又养了1只鸽子。请问:现在谁养的鸽子多?多几只鸽
子? 
  想:我们一般喜欢顺着题意做题,张爷爷丢了1只鸽子,用20-1=19
(只)。
张爷爷又养了1只,20+1=21(只),孙爷爷比张爷爷多养了
21-19=2(只)。但这不是最
好的方法,为什么多2只,怎么算呢? 
  这道题跟两位老爷爷养的20只鸽子没有关系,同学们可以
不考虑
20只,仔细看图就会发现,张爷爷丢了1只鸽子,那张爷爷比孙爷爷少
1只,孙爷爷又
多养了1只,合起来正好是两只。所以孙爷爷比张爷爷
多2只。 
  解:1+1=2(只)
  答:孙爷爷养的鸽子多,多2只。 
  练: 
内 
容 
  
  
  
  
 
 
活
动 
效 
果
 
 
1(A)篮子里有100个苹果,上午卖了20个,下午又卖了40个,
篮子里的苹果少了几个?
  2(A)笼子里鸡和鸭各有50只,后来被黄鼠狼叼走了3只小鸡,
妈妈就又买了4只鸡和
4只鸭,现在笼子里是鸡多?还是鸭多?多几
只? 
  3(B)月月家养了两株美人蕉,早晨
红美人蕉开了3朵花,可黄美
人蕉凋谢了1朵,这时,红花和黄花的朵数同样多都是12朵,请问,原来哪株美人蕉开的花多?多几朵?  
提高学生读题能力,理解题意 
  
  
  
 
 
 
 
活动日期 
周次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14 
星期 
  
活 
  
第九讲:数学竞赛 
1.找规律填数。 
(1)2、4、6、8、( )、(
)、(   )、(   )、18、20。 
(2)19、17、15、(   )、(
)、(   )、(   )。 
(3)0、1、1、2、3、5、(   )、(    )。
2.(1)2+□=3+□ 
(2)10-□=6+□ 
15
动 
  
内 
  
容 
  
  
  
  
活 
动 
效 
果
 
(3)10=□+□=□-□=20-□
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
算
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      □+□=□     □+□=□
4.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        )岁。
5.强强和小军打了3小时乒乓球,两人各打了(      )小时。 
6.图形代表几。 
○+○=6,○=(     ),△+△+△=15,△=(
),○+△=(      )。 
二、列数
20、9、3、11、0、15、8、17、6、10 
(1)上面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左往右数,第6个数是(      ),第8个数是(      )。
(3)0是第(      )个数,你是从(      )往(      )数的。
(4)把上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练习多样化,使学生巩固知识点 
      
 
 
 
 
 
 
活动日期 
周次 
  
  
活 
15 
星期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第十讲:玲玲上楼
例1、玲玲家住在一幢楼房的第9层,她每上1层需要1分钟,
她从1层上到9层需要多少分钟
? 
  胖胖说:“上1层用1分钟,上9层当然用9分钟啦”! 
动 
  
内 
  
容 
  
  
  
  
  聪聪在纸上画完图想了想说:“不对,从1层上到9层应
该用8
分钟,因为从一层爬到九层只需要上8组楼梯。”王老
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少年朋友你明白吗? 
想: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1层至9层之间共有8组楼梯,
也就是说楼梯的组数比楼的层数少1,所以
应该用8分钟。 
解: 
  (1)从1层到9层要爬几组楼梯? 
9-1=8(组) 
  (2)从1层到9层要几分钟? 
  1×8=8(分钟) 
答:需要8分钟。 
练: 
  1(A)妈妈要把一根绳子剪成5段,要剪几剪子呢?
  2(A)小红和小明同住一幢大楼,小明住6层,小红住
3层,小红上1楼用1分钟,算一
算从自己家到小明家用几分
钟? 
  
活 
动 
效
果
 
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答题习惯。 
  
活动日期 
周次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16 
星期 
  
第十一讲:趣味数学 
17 
  
  
活 
动 
  
内 
  
容 
  
  
  
  
活 
动 
效 
果 
 
 
  
1、在0、1、2、3、4、5、6、7、8、9这10个数字中,你最
喜欢的数字是(
)。 
2、你今年( )岁,再过两年,你就(   )岁。
3、0加上0不是0,请你猜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 ) 
4、
3个小朋友玩捉谜藏游戏,已经捉住了1个小朋友, 
还有( )个小朋友没有捉住。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比一比,看谁的填法多。     ( )
+(  )=16
6、小明家住在三楼,每一层的楼梯都有20个台阶。小明放
学回家从楼下回到家中,要走(
)个台阶。 
通过有趣的问题,考考学生对生活中数学掌握多少。也灵活
了学生的思维。 
活动日期 
周次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17 
星期 
  
第九讲:数学竞赛 
1.找规律填数。 
(1)2、4、6、8、( )、(
)、(   )、(   )、18、20。 
(2)19、17、15、(   )、(
)、(   )、(   )。 
(3)0、1、1、2、3、5、(   )、(    )。
活 
  
动 
  
内 
  
容
  
  
  
  
  
活 
动 
效
果
 
 
2.(1)2+□=3+□ 
(2)10-□=6+□
(3)10=□+□=□-□=20-□
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
算
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      □+□=□     □+□=□
4.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        )岁。
5.强强和小军打了3小时乒乓球,两人各打了(      )小时。 
6.图形代表几。 
○+○=6,○=(     ),△+△+△=15,△=(
),○+△=(      )。 
二、列数
20、9、3、11、0、15、8、17、6、10 
(1)上面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左往右数,第6个数是(      ),第8个数是(      )。
(3)0是第(      )个数,你是从(      )往(      )数的。
(4)把上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练习多样化,使学生巩固知识点 
  
 
 
 
 
 
  
活动日期
周次 
18 
星期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19 
  
  
  
活 
  
动 
内 
  
容 
  
  
  
  
第十讲:玲玲上楼 
例1、
玲玲家住在一幢楼房的第9层,她每上1层需要1
分钟,她从1层上到9层需要多少分钟? 
胖胖说:“上1层用1分钟,上9层当然用9分钟啦”! 
  聪聪在纸上画完图想了想说:“不对,从
1层上到9层应
该用8分钟,因为从一层爬到九层只需要上8组楼梯。”王老
师满意地点了点头
。少年朋友你明白吗? 
想: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1层至9层之间共有8组楼梯,
也就是说楼
梯的组数比楼的层数少1,所以应该用8分钟。 
解: 
(1)从1层到9层要爬几组楼梯? 
  9-1=8(组) 
(2)从1层到9层要几分钟? 
  1×8=8(分钟) 
  答:需要8分钟。
练: 
  1(A)妈妈要把一根绳子剪成5段,要剪几剪子呢? 
  2(A)小红
和小明同住一幢大楼,小明住6层,小红住
3层,小红上1楼用1分钟,算一算从自己家到小明家用几分
钟? 
活 
动 
效 
果
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答题习惯。 
 
  
活动日期 
周次 
19 
星期 
  
活动地点
二年级 
活动人数 
  
辅导老师 
  
  
  
活 
  
动 
  
内 
容 
  
  
  
  
  
活 
动
效 
果 
 
 
 
 
 
 
 
 
     第十一讲:趣味数学 
1、在0、1、2、3、4、5、6、7、8、9这10个数字中,你最
喜欢的数字是(
)。 
2、你今年( )岁,再过两年,你就(   )岁。
3、0加上0不是0,请你猜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 ) 
4、
3个小朋友玩捉谜藏游戏,已经捉住了1个小朋友, 
还有( )个小朋友没有捉住。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比一比,看谁的填法多。     ( )
+(  )=16
6、小明家住在三楼,每一层的楼梯都有20个台阶。小明放
学回家从楼下回到家中,要走(
)个台阶。 
通过有趣的问题,考考学生对生活中数学掌握多少。也灵活
了学生的思维。 
21
 
周 日 
三 
次 期 
活动内
容
2.14 
应到实到
10 10 
人数 人数 
鸡免同笼问题
缺席者
及原因 
记录人 
 
肖老师 
活动效果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1、介绍鸡免同笼问题特点,引导求解。 
2、指导画示意图加深理解。学生自己练习画图。
3、学习使用假设法求解。 
4、学会归纳,总结同类题解,并拓展延伸。 
良好
           
 
 
 
 
周 日 
五
次 期 
活动内
容 
3.10 
应到实到
10 10
人数 人数 
缺席者
及原因 
记录人 
 
肖老师
活动效
果 
行程问题解题模式
活
动
1、讲解行程问题,指导寻找规律。
过
2、学生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程
3、延伸练习。互动提高。
良好 
记
录 
 
 
 
 
 
周 日 
七 
次 期 
活动内
容 
3.23
应到实到
10 10 
人数 人数 
奥数题解
缺席者
及原因 
记录人 
 
肖老师 
活动效
果
活
1、讲解奥数例题。 
动
2、联系生活构思一些实际生活中
的问题。通过
过
互动,寻找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程
记
录 
 
 
 
 
 
 
 
 
 
 
 
 
 
 
 
 
 
 
缺席者
及原因 
记录人 
3、学习画线段图。 
4、互相评价。
良好 
周 日 
九 
次 期 
活动内
容
4.0
6 
应到实到
10 10 
人数 人数 
肖老师 
活动效
果 
追击问题解题模式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1、出示追击问题示例,指导学生找数量关系。
2、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对比,学会解题。
3、找模式,规纳规律。 
4、延伸拓展。 
良好 
 
 
 
 
 
 
周 十日 
次 一 期
活动内
容 
4.2
0 
应到实到
10 10 
人数
人数 
缺席者
及原因 
记录人 
 
肖老师
活动效
果 
介绍数论和哥达巴赫猜想 
活
1、数论介绍引入。
23 
 
动
过
程
记 
录
2、陈景闰的故事。 
3、哥达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及成就。
4、高斯、华罗庚等数学家简介 
5、激励学生勇攀高峰。 
良好 
周 十日
次 三 期 
活动内
容 
5.04 
应到实到
10 10
人数 人数 
数学与生活 
 
 
 
 
 
 
 
 
 
 
 
 
 
 
 
 
 
 
 
缺席者
及原因 
记录人
 
肖老师 
活动效
果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1、从生活中学数学。古代趣题例解。 
2、学会用数学眼光解决生活问题。
3、讲欠妥 物不知数、韩信点兵等趣题。 
4、中国剩余定理。 
5、迁移练习。
6、指导学生自编。 
很好 
 
 
 
 
 
 
 
周 十日 
次 五 期 
活动内
容 
5.18
应到实到
10 10 
人数 人数 
缺席者
及原因 
记录人
 
肖老师 
活动效
果 
指导数学竞赛题
活
1、找规律填数 
动
过
程
记
录
2、简算八法 
3、运用倍数关系求解相关问题。 
4、几类典型应用题的解题模式。
5、指导练习、迁移、学会解题模式。 
很好 
 
 
 
 
 
 
 
 
 
 
 
周 十日
次 七 期 
活动内
容 
6.2 
应到实到
10 10
人数 人数 
缺席者
及原因 
记录人 
 
肖老师
活动效
果 
信息之查找文件 
活
动
1、单击“开始”菜单,
找到“查找”命令中的
2、在“名称”项后,输入以前画的图的名称,
过
“文件或文件
平”项,并选中。 
程
单击“开始查找”按钮,查找文件。 
记 
录
 
 
良好 
3、教师简介“查找:所有文件”对话框。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