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特点

余年寄山水
602次浏览
2020年09月13日 08: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万圣节的英文单词-党员活动方案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特点
——参加2019年春季部编教材网络培训学习心得
通过对部编语文教材的培训学习,我对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有
以下理解。
一、小学语文 课本的讲读篇目总数减少,增加了“识字加油
站”和“快乐读书吧”等新栏目,重视字的书写和认知,重 视阅
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虽然讲读课篇目减少了,但识字量一点也没
有喊少,反而从难度和识字 量上有所增加,例如同一篇课文《小
蝌蚪找妈妈》人教版我会写的字要求6个,部编版要求9个,人教版会认的字要求有8个,部编版教材则要求认识15个字。可
见识字量的要求是大大增加了,再加 上每单元的识字加油站有十
到二十字不等,更是大大增加了孩子的识字量。无形当中,增加
了学 习难度。同时我会写的字强调了书写的笔顺和书写的规范化,
也说明部编教材更加重视基础。
“快乐读书吧”板块和“和大人一起读”板块,补充了大量
的阅读材料,之所以没有变为讲读课,是强调 学生朗读、诵读的
能力。而且只所以定为“和大人一起读”,体现了亲子共读的教
育方式,有利 于家长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引导
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同时在阅读中增加识 字量,拓
展视野,也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二、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的内容,体现了弘扬传统文化,
吸引中国文化精华的精神。


虽然语文讲读课总数有所减少,但却大大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内容,特别是中国古 诗文名篇,体现中国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思想,整个小学6年12册课文中共选入古诗文类 文
章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而初中三年6册的语文课本中,
古诗文所占比重更大,高 达一半以上,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紧扣
语文教学改革,更注重对中国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三、从课后练习题的设置来看,部编教材更加注重语言的积
累和运用和对文章主旨内容及传承精 神的理解,而不再像以前一
样一味的要求创新和拓展。
例如变原来的“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为“复述课文”,并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和拓展以及“理解词语并造句”等
环节,真正 做到了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了学习和运用紧密相关联。
由此可见,课文的讲读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有助于引导
学生在阅读中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炼字
造句的能力,这是 非常符合学生语言学习和运用规律的,是一个
可喜的进步。
总之,部编教材和旧教材相比,无 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
学目的变化都是很大的,同时也释放了语文改革和考试的方向,
起码在 重基础,重运用,重阅读,重文章理解,以及重古诗文经
典精华的积累和写作逐级训练上要较旧教材,要 好得多,同时抓
考试方向也更准,因此部编教材在教与学上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
视。


通过培训学习我弄明白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 学拼音?过去的教学都
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
把拼音 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
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
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 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
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 课文,就
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
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 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 传
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
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 ”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
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先认字后学拼音,
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 放缓坡度。对于刚上一年级的
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
利 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
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 一两个星期也无妨,
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
注意培养认 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


何建议?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
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 ,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
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 br>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
要过 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
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 写。声母、韵母的
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
拼读准确,二 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额外的
负担。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 音老是混
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
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 老劲了,效果还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
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
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负担也会轻一点,效果不见
得就差。其实,《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降
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
得多么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 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
话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
总 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拼音对学普通话有
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 办法。另外,“部编
本”语文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

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
第三、《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 划吗?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
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年 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
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 br>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
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 ,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
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
读 ,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以前的教材没有这个栏目,大家
不知道如何处理。我建议你们把这个栏目纳 入教学计划,但不要
处理成一般课堂上的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
伸到家庭。 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
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可以 给家长布置
“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现在许多家长没有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 习惯,我们可以先在教室里面让老师和学生一
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示范怎么实施 一起
读。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讲读,或者是对话式阅读,形
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 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不要
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 br>兴趣就少了。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
的阅读。教师如果觉得教材中的一 起读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换,
另外找一些作品来读。《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

< p>
读书和学语文的兴趣。
第四、“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哪些变化?一个变
化就是课文数量减少了,教学类型增加了。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 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
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少了,
减 少为29课。
课文数量的减少,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减负”(孩子们负担重,
往往不是教材、 老师加重的,而是社会、家长加重的),而是教
学内容与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 加重视
口语、读书等方面的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新教材
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格外重 视,这方面选文的比重大大增加,一年
级就选了许多古诗。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课文的变化很大,< br>几乎换了三分之二的课文。课文的选篇标准强调了这四点,即经
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同时 要适当兼顾时代性。大家会发
现,有些经典的老课文又回来啦,没经过沉淀的“时文”少了。
第五、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首先是实行“认
写分流,多认少写”。这是“部编本”语文 低年级的编写原则。
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
条件。认识 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
识常用字1600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其 中800字左右会写,
教学中注意不要加码。不要回到过去那种“四会”的要求,因为
认、讲、 用、写是很难齐头并进的,那样做效果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上是有 讲究的,大家在教学中要认真体
会。一般而言,只要按现教材设定的各个阶段目标推进,学生到
二年级下学期大致可以实现独立阅读。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
后面附了一个《识字表》和《写字表》, 这是一个“识字写字基
本字表”,要求会认300字(这300字应当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
重点 ),100个会写的字;一年级下册附400个会认的字,200个
会写的字。有的老师会问:这些字是 怎么来的?是为了帮助学生
认读课文,才安排学这些字吗?不是的,它是依据对小学生阅读
的字 频调查来确定的。先认这些字,才可能尽快过渡到独立的阅
读。而且从字理、字结构来看,先认识这些字 ,也有助于学生举
一反三,认更多的字。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
是说,不完全 依赖拼音认字,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
认字。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识字,可能会拖累识字的效率 ,不利于
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教学中老师们要重视范读、熟
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 语词,等等。教第二、三单元时,要巩固
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一年级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
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那时,学生
不仅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 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
读等方法了。新教材“多元认字”的教学思路,应当多加关注,
加强研究。
第六、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
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 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


册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 左右,占课文总数
的30%左右,比原有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初中6
册教材中 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加重了。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
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 的阐释,也不
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
《春晓》,讲春天 到来的感觉以及那种发现,让孩子大致懂得写
了什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就可以了,不要让孩子去记什 么“抒
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因为“珍惜春
天的美好心情”之类,不 是一年级孩子能理解的。讲王维的山水
诗,也不一定非得往“热爱大自然”上面靠,让小学生安静下来,
体会一下诗中表达的那种“静”,我看就可以了,不必添加许多
成年人理解的内容。古诗词教学 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
汉语之美,也许学生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
所感觉了。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烦琐,像做外科手术,把那
种“美”都给弄跑了。比如有一些老师 教《静夜思》,教案设计
的程序就很烦琐。首先放一个视频,视频中有月亮,老师问学生:
“你 想到了什么呀?”有的还让学生发表一个感慨,说:“月儿
圆啦,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 李白却无法回家。
他只身离家在外,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他的故乡,想起他的亲
人。在深深的 思念中,他通过写诗排走心中的寂寞。”这就有点
“绕”,还有点“酸”,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有的老 师还逐字逐
句地讲解,安排各种活动,什么李白的诗中有几个动作呀,分解


一下 ,让孩子们演示一下什么叫举头望明月。这多累赘呀,于是
静夜思中的“静”跑了。小学生学古诗文,是 比较难的,要求别
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
有的教案总 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
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要不要把“国学”当作课 程?我在这
里非常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国学”这个概念很
复杂,在晚清是为了 抵御“西学”、拯救国粹而提出的,当时是
“国将不国”之学,带有保守主义的意味。这些年有些人张扬 “国
学”,也许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什么是“国学”?我们会发现
范围太大,很笼统,而且精 华与糟粕纠缠,又很复杂。我看还是
提“优秀传统文化”为好,这是中央的提法。至于“国学”不“国< br>学”,学界都还弄不清楚,有争议,我们中小学不要去套用。社
会上有人开设了读“三百千”的班 ,说那是“读经”。这就夸张
了。“三百千”是古代开蒙的读物,主要是认字用的,小学生读
一 读也无妨,但要注意“三百千”并不是“经”,里边也有许多
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小学不要开设 什么“读经”班,多
读点优秀的古诗文就挺好。
第七、“部编本”语文为何要强调课型的区分 ?课型的区分
在一年级还不太能看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类型,
或者两种课型,一 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初中教材“精读”干
脆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 就建构
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


求讲得比 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读书的兴味;
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 法运用到略读课
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课型不同,功 能也不同,彼此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
学。那么小学怎么上好精读课?一是要安排好预习,不 要布置太
多作业,主要就是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作铺垫和引导,激发阅读的
兴趣。教读的重点是教 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
两者结合起来。略读课是把教读课的方法沉淀运用。老师不要 多
讲,就让学生自己去读。有些老师可能不放心,还要为略读课安
排讨论或者作业,这是不必要 的。我特别要说说另一种课型的混
淆,那就是不管教学什么文体,无论小说、散文、诗歌、童话、
议论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教学程序和讲法。有的上诗词
课,也要分析主题意义;上童话课,就 和教学小说差不多,还是
人物性格、艺术手法分析,等等。不同的文体课型应当有变化。
何况课 型不变化,没有节奏,老是那一套,学生能不腻味?“部
编本”在课型问题上有许多探索,比如对文体特 点的提示,以及
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的要求,等等,都是有用意的,一定要要重视。
第八、为何 要提倡阅读教学的“1﹢X”?现在语文教学最大
的弊病就是学生读书少、不读书。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 课文,如
果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那么无论怎么用力,语
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 升上去。“部编本”语文教材比起以往的
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了,但阅读量还是不够。所以我


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学生读一些“闲书”,
也就是和考 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
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 ”地读。只有这
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当然,我们的语文课要改一改,不
能满足于精读精 讲,不能要求阅读全都围绕写作,还要在精读精
讲之外,交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 、跳读、
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等。“部编本”
语文在不同文体的阅 读以及多种读书方法的教学方面,开始做一
些尝试。所谓“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 泛读
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
弄懂了。这就是为了增加阅 读量,改变全是精读精讲而且处处指
向写作的那种教学习惯。一、二年级的新教材就有延伸阅读,高年级会更多些。小学中高年级以及初中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
课外阅读的延伸。新教材实际上已经 把“延伸阅读”部分纳入教
学体制,并尝试设置一些检测评价。
第九、怎么设计“快乐读书吧 ”课?“快乐读书吧”课,每
学期一两次,每次安排某种阅读类型,比如,儿童故事、童话、
寓 言、民间传说、科普读物,等等。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
有基本的文体知识,激发他们阅读各种类型 读物的兴趣,有意识
地让他们去掌握一些读书方法。这个栏目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文
学习,老师 可以举一反三,讲一点相关的读书常识,包括书的类
型和阅读方法,但主要是引发兴趣,让学生自己找书 来读。


第十、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语文知识的讲授?新教材有无语文
知识体系? 为了防止应试式的反复操练,这些年的课改提出语法
修辞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 。这个出发
点是好的。问题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
体系被弱化。很多老 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
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 。
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
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 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针对这
种偏向,“部编本”语文教材做了一些改进。一是每个年级和各
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力图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清晰,要让
一线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 ”,做到“一课一得”。“部
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在努力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
这 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还
是要防止过度的操练。教学实施中不去追求 “体系化”,但还是
要有体系的。怎么去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又怎么在教学中落
实那些知识 点和能力点呢?我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吧,也许备课
时用得上。一是参照教师用书。教师用书会有知识点 、训练点的
提示。二是看单元导语。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的要点。三是研
究思考题和各个栏目 的要求。思考题往往体现对知识点或语文能
力训练的要求。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加强,但还是以“随文学 习”
为主,不要从概念到概念。
第十一、不要滥用多媒体,祛除语文的烦琐病。教师上语文< /p>


课时,在低年级可以用一点多媒体,但越往高年级走,越要减少。
滥用多媒体,是 一种流行的“烦琐病”,是一种灾难。多媒体给
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 是活跃
了,可是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
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 语感也被放逐了。在讲王维的诗时,老
师还没有讲,先把一个山水画在PPT上放出来啦,如果是让孩子
们自己读、自己想该多好啊!因为每个人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我
们不要定格学生的思维。建议老 师们的语文课不用或少用多媒体,
让语文课重新回到朴素本真的状态中来。少用多媒体,祛除烦琐
病,这也是在新教材使用中应当给大家的建议。有些老师过多依
赖多媒体,有的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 ”,整个备课教学离不开
百度,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可是网上往往只有结论,没有过
程,容 易让人的思想碎片化、拼贴化。如果老师不读书,只读一
点备课用的简单材料,日子久了,专业能力就会 日渐退化。现在
许多老师都不会用笔记笔记,也不会板书啦,真是可惜!其实板
书的过程多美呀 ,那感觉和效果是PPT代替不了的。语文老师还
是要把字写好一点,要有板书。还有就是读书问题,如 果老师不
怎么读书,那怎么能让你的学生多读书呀!有的家长在那里打麻
将,打得天昏地暗,却 不断地回过头来吆喝他的孩子好好做作业。
这可能吗?老师们很忙,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可是每天看手机 、
微信的时间有多少呢?语文老师要博雅一点,给学生做个榜样—
—少看微信,多看书。语文老 师中有更多的“读书种子”,那么


语文课就会好得多了。“部编本”语文是“专治少读书 、不读书
的”。使用新教材,推进教学改革,就回到原点,老师要带头多
读书。


写检查-人事部职责


蜡笔小新语录-出国留学的中介


天冷关心短信-物理教学总结


绍兴一中分校-区域地理


我会变作文-四年级下册暑假作业


优美段落-辞呈


新托福报名-辞职书表格


北京水立方-国家留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