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有关0的运算》教学设计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见习期工作小结
有关0的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0的运算的特性,确定0不能做除数。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理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整理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习兴趣。
4、阅读数学文化故事,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出示算筹。 
师:这些符号我们在三年级下册时已经见过了,它们是我国古代用来表示数的算筹。
2、出示不同时期用算筹表示的306一数,说说它们表示阿拉伯数字几?介绍0的演
变。
 
算筹记数最初是没有表示0的符号的,在没有0的记法时,人们用空格表示0,有一
段时间,曾经用□表示0,到了700多年前,才开始用○表示0。
师:今天我们就要专门来研究有关0的运算。(板书课题) 
二、研究有关0的运算规律。 
1、口算训练。
师:我们先来做一组有关0的口算训练,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对。 
0+12=
246-0=       0÷31=       66+0=       
0÷70=
83×0=        27-27=      0×376= 
123+0=
79-0=        0+0=         5÷0= 
75-75=     0×0=
999×0=      0÷47=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 
2、分类探究。
师:对“5÷0=”这个算式同学们存在疑问,我们等会儿讨论。谁能说说为什么算
得这么快?
生1:有些是一个数加上0,结果还是这个数。 
生2:有的是一个数乘0,都得0。
生3:有的数减去0,等于没有减,还是原来的数。 
生4:0除以任何数都是0。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我看出你们是把这些算式进行了分类。 
(课件演示分类。)
师:同桌讨论,说说这些有关0的运算分别有什么规律,并把它记录下来。
(学生同桌讨论、记录。)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发现。先来说说加法。
生1:…… 
师: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2:……
师:意思一样吗?都是在说“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课件出示。)
师:关于减法的呢?
(学生表达,教师小结,课件出示: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