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三角形的认识》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网-高中数学说课稿
                             
 
 
 
 三角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学生
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学习,
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
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
节课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
一
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这节课主要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
式,通
过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技能,发
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
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
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练习时具有一定针对性、层次性、实
践性,以此巩固
三角形的认识。本节课的设计基于两点: 
    一、《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
活动不能单
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
    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
的课堂。把教材内容与
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的实践性,给数
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
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80—8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能: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
征,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体验三角形
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
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
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
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
学准备:3根小棒,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表格、每小组长10cm、
6cm、5cm、4cm小棒一套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红领巾、帐篷、交通标志、斜拉桥夜景、金字塔。 
师:这些图里面都有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三角形) 
师:我们在低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
认识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研学新知 
    (一)认识三角形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个,再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摆的和画的?(指一名) 
    师:大家看他摆的、画的怎么样?
    师移动一下小棒,问:现在摆成的还是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 
师:这两个是不是三角形呢?为什么? 
出示两个图形:(第一个三条线段没有围起来,第二个不是三条
线段) 
师生共同画三角形,注意:线段,首尾连起来,不能有缝隙。 
师:通过刚才摆和画,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 
学生回答,出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
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师: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
点) 
指名说,师指着并板演,同位互相说一说。 
    师:为了区别方便,我们还可以给三角形起名字,
用3个字母表
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是A、B、C,也可以是B、C、D„„,
如果用A、
B、C表示三个顶点的话,那这个三角形就叫三角形ABC。
(课件演示) 
师:给你画的三角形起一个名字。 
    指名展示,同位互相欣赏。 
(二)三角形的特性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三角形,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呢?我们做个实验来看一下。 
学生拿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拉一拉。 
    师:你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 
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
性? 
学生举例,师课件展示。 
    (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师:是不是任意给你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生出现两种意见:能或不能。
    师:谁说得对,我们来验证一下。 
出示表格,师讲要求,学生小组动手摆,把结果填在表格里面。 
    指名汇报,师板演。
    师:看来,任意选3根小棒,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围不成三
角形。能不能围成三角
形和小棒的什么有关系?(长度) 
    师:我们可以把三根小棒看成是三角形的三条边。仔细观察
,能
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比关系怎样?不能围成
三角形的三条边任意两边
的和与第三边比关系怎样?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师:谁来发表一下你们小组的看法? 
    指名汇报。 
师:你们小组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一起验证)
看来这两位同学说得真对。 
师:谁还能再说一说? 
    指名说,同位互相说。 
出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运用 
    1、哪三条线段可
以围成三角形?为什么?(3cm、4cm、5cm)
(2cm、2cm、6cm)(3cm、3cm、
3cm) 
    2、想一想,填一填。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3cm和17cm,表中哪个数据可能是这
个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度?
    3、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可
以怎样剪?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剪,然后实
际验证,动手剪一剪。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