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礼物》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杭州会计-菏泽人事网
《礼物》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礼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五
小节。以
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读者介绍了亲人们在去年和今年
送“我”的礼物,以及“我”通过这些礼物懂得
了什么。全诗表达
了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和殷切的期望。诗歌的前4小节在结构
上很相似,
分别写了去年今年春天,爷爷、奶奶、妈妈、爸爸送给
我不同的礼物,有种子、小鸡、手表、《少儿百科
全书》,从中我
懂得了自然、生命、时间、世界的博大和精彩。最后一小节点明了
礼物虽小,寄
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我就是在浓浓的亲情中成长
的。全诗构成如下思路:  
     生活层面 写作思路 情感表达  
    
     亲人送礼物
感受亲情 浓浓的亲情  
    
     我有收获 抒发亲情  
     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同时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语言朴实,读起
来琅琅上口,但其中蕴
含了深刻的道理。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的认
知水平与理解水平,在理解“种子”与“自然”,“小鸡”与
“生
命”,“手表”与“时间”,“少儿百科全书”与“世界”有一定
的难度。
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学会10个生字,会认读3个生字。  
    
     2、通过学习
能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能感受到亲人对
“我”的爱,体验到亲情的伟大,使学生对亲人产生感激之情
。  
    
     3、能背诵课文。  
    
使学生体会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意与殷切期望,教育学生不辜
负亲人的期望。  
教学重点:学生能感受到亲人对“我”的爱,体验到亲情的伟
大,使学生对亲人产生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我采用了情趣教学法进行教学。  
    
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景。  
    
教学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教学《礼物》我在
一下来两方面作了努力: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前我与学生交流春节亲人送
的礼物。运用可见创设
家的氛围,唤起学生对家的向往,使学生容
易入情入境。  
    
(2)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调动多种感官发挥想象。  
    
     在理解“种子”与
“自然”,播放种子发芽生根及春天的画
面,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从而理解
种
子与自然的关系,当学生有了收获有了体验,对送礼物的人的情感
就自然而发了。
    
     2、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以趣激情。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读通课文。学生读通后进行激励,师
生互动调动学生情趣。  
     (2)表情朗读,体验真情。  
    
     一首
诗歌就是作者一生的体验、积淀。品读诗歌,越是细细品
味,越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内涵。教师在学生
理解诗歌的内容之
后,进行朗读指导,配乐朗读,鼓励学生有个性朗读。  
    
因为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
点,因此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
解能力,体会作者的情
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1、反复朗读,读有层次。  
    
     这首诗,一开始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读
的正确流利。在指
导学生理解诗意后,有感情朗读。通过反复吟读,感受诗歌的音韵
美。
    
     2、授之以渔,教其方法。  
    
     根据
本课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理解诗意:读文
章想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
细细品悟,联系上
下文理解。  
    
学诗的方法:朗读——读通——理解——悟情——品读——背
诵(仿写)。  
     本课的特点有叙事抒情说理的特点,教学过程如下:  
    
初读感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掌握方法———熟读成
诵——仿写诗歌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三、再读课文,表达亲情。  
    
四、仿写诗歌,传递亲情。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