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六年级毕业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悲伤的签名-电话实名制
 
2017年六年级毕业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六年的学习我们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今天就让我们尽情采摘成功的果实吧!
本次考试采用网上阅卷,请用黑色碳素笔在指定区域内答题,注意试卷不要折损。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   )(1)“水”字书写时先写中间后写两边。 
(
)(2)“丞、丢、兆、囱”四个字的笔画数相同。   
(
)(3)汉字部首大都包含一定意义,如“宀”多与房屋有关,例:家、宅。 
(
)(4)季羡林先生写的《怀念母亲》题中的“母亲”是指生身母亲。 
(
)(5)“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朗读时应该这样停顿。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内。(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粗体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旷野(kuàng)
铺天盖地(pū
 
)  B.先驱(qū) 坚持不懈(xiè) 
C.糊弄(hù)
有朝一日(zhāo)  D.竭力(jié)  脍炙人口(huì)
(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蜡月   橱窗   群册群力
B.枯萎   眷恋   抑扬顿挫 
C.喘息   避勉   含辛茹苦
D.岔道   捐赠   披茎斩棘 
(3)下面词语中,搭配不当的是(   )。
A.查阅资料      B.掌握方法         C.遵守交通     D.举办活动
(4)我们的校长口才非常好,讲起话来    ,有如黄河之水。填(   )最恰当。
A.夸夸其谈   B.出口成章      C.口齿伶俐  D.滔滔不绝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快点儿!”他急切地说,“我还有事呢。” 
B.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我很喜欢这个城市,绿化带、霓虹灯、立交桥……等等都让我十分着迷。
(6)下列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鲁滨孙漂流记》契科夫
B.《北京的春节》老舍 
C.《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D.《七步诗》曹植 
(7)表示笑的词语很多,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微笑 苦笑 奸笑  开怀大笑   B.微笑  笑吟吟 喜笑颜开 哈哈大笑
C.微笑 苦笑 笑呵呵 笑里藏刀 D.微笑 笑嘻嘻 眉开眼笑 皮笑肉不笑
(8)下列句子主要运用哪种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
)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
)河里没有水,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 
(
)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
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 
六年级语文  第
1 页(共 9 页) 
 
三、填空题,根据你的积累完成下面各题。
(25分) 
1.在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相应汉字。(5分) 
(1)jìng mì(
)的夜晚,香jiāo(   )树下一头大象jiāo zào(        )
不安地niǔ(
)动着身体。 
(2)我们手wǎn(   )手guàng(   )街,买了老yīng(
)风zheng(   )。 
2.根据你的积累填空。(12分)
(1)请写两个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
(2)读书有三到,谓
。 (朱熹) 
(3)补充回文联:地满红花红满地
(4)当读到《匆匆》中“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如
薄
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就不由想起了《满江红》中的
诗句“莫等闲,
。” 
(6)花草无语人有意,在文人笔下,花草常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 
小草有进取力量:
,春风吹又生; 
落花有奉献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
; 
竹子有坚韧顽强的品质:千磨万击还坚劲,                        。
(7)请从下列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写出与之相关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传统节日: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节日:_______古诗:
,                     。 
(8)“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这句广告语中听出的言外之意是: 
3.句子万花筒,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给下面文段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在学习中(     )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不要轻言放弃。
(2)修改病句:他这次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3)给句子换一种说法,并保持意思不变: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六年级语文  第 2 页(共 9 页) 
 
4.请从以下词语中选
至少
三个词语写一段描绘课堂情景的话,要求句子通顺,
合乎情理,字数在30字以上
之间。(3分) 
兴致盎然 对答如流 畅所欲言 绘声绘色 全神贯注 昏昏欲睡 渊博 陶醉 烦躁
四、阅读感悟(一)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完成下面各题。(5分) 
就在伯父逝世那
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
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
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
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
知
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
浒传》不过囫
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
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
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
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
说:“哈
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
难受。从
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选段中写“我”读书方法不对的成语是:
, 写“我”因读
书态度和方法造成后果的成语是:
。(2分)。 
2.结合下面句子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先生?并写出理由。(3分)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五、阅读感悟(二):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各题。(10分) 
植物不失眠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
用酝酿,只要
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A】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
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
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
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
两朵,后来
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
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
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
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
受伤害,并可以
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
br>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
叶片也会逐渐合拢
,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
六年级语文  第 3 页(共 9 页)
 
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
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
阻止或减缓叶子生
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
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
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
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
至下午
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
的抗旱能力
。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
持湿度;
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B】让人类羡慕的
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
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
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
再见时,一准儿
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作者乔娟 选自网络有删改) 
1.读短文填空。(5分)
(1)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       睡眠,有的用       睡眠。
(2)文章第②段的作用是
(3)第①段换线句子【A】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第⑤段中划线句【B】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2.根据短文简单概括植物睡眠的作用(或好处)有哪些?(3分) 
3.句中加点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2分)
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
六、阅读感悟(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各题。(15分)    
 笨笨的童年
①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别人六岁就读书,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
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
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
,
便问和我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
好好学习。”
旁人听到了,都朝我大笑。 
③小时候家里不宽裕,父母很少给我零用钱。有一次,我偷偷从储蓄罐里<
br>拿了些硬币去买荸荠吃,回到家却忘了这荸荠来路不正,乐呵呵地拿去给父母
吃。他们问是哪来的
,我心慌了,结巴半天才小声回答:“是路上捡的。”幸
而父母念及一片孝心,只罚我跪洗衣板一个钟头
。 
六年级语文  第 4 页(共 9 页) 
 
④也许由于智商有
限,读书又不怎么用心,我虽然升上小学三年级,成绩
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
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
讪(shàn)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回到家就互相安慰说:“这孩子老实
,
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 
⑤懵(měng)懵懂
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那年,
春花开得特别灿烂,尤其是我家向阳的窗台下更是花
团锦簇,红似火,白胜雪。 
⑥我一直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终于等到星期天,<
br>双亲都去百货商店上班,七岁的小妹妹也去了外婆家,我便关上屋门,战战兢
(jīng)兢爬上
窗台。那片姹紫嫣红就在眼前,我喜而忘形,突然间像球一样
从二楼掉了下去,狠狠摔在地上,眼冒金星
,只觉得脑子乱哄哄的,接着就晕
过去了。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
内。好
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
院跑。父亲
得知我出了事,骑上单车就跑,心慌意乱中竟撞到了水泥电线杆,
还跌倒在水洼里,一身是泥。他爬起来
,车子也不要了,拔腿就往前冲。到了
医院,他气喘吁吁地问护士我在哪里,声音都哽咽了。 
⑦医生担心我脑内可能有淤血,说必须设法让我一直保持清醒。于是父母
每隔一个小时便忐忑不安地唤我
一次,一声声呼唤既柔和却又有力,平稳却又
充满焦虑,还搀杂着心疼与希冀。两天后,我终于清醒过来
。我在医院住了半
个月,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医院没有多余床位,父母就窝在
椅子里或靠在床头过夜。我看着他们一天比一天瘦,眼睛里的血丝一天比一天
多,心里萌生了一种前所未
有的内疚感觉。父母要照顾我,又要兼顾工作,已
经疲惫不堪,昂贵的医疗费更是几乎花光了他们的积蓄
。尽管这样,他们依然
给我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以往过年才有得吃的零食,我一直想要的那件漂亮衣服以及漫画书。 
⑧一天,母亲抱着一个会笑的布娃娃进来,我当时就哭了。我问:“妈妈,
你就从来不嫌我笨吗?”她说:“你是妈妈最疼爱的小孩。”我看着母亲慈爱
的眼睛,认真地说
:“我不要这些东西,我只想上学。”母亲起初不肯,但我
一再坚持,她终于点头了。 
⑨由于
我尚未完全康复,有许多天须由父亲背我去上学。我趴在父亲背上,
望着平时不喜欢的学校,觉得它变得
亲切又美丽,我喜欢上它了。以往我上课
总是心猿意马,如今安静下来了,很轻易就进入了崭新的学习世
界。上课也变
得专注了,而且发现数学公式原来是这么有趣。我的学业不断进步,渐渐变得
自信
开朗,连教师都感到惊讶。但我一直没告诉父母我学业成绩今非昔比,他
们也善意地从不过问。 
⑩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可是他们把好消息只
告诉了一直关心我的邻居大妈,
邻居大妈笑着说,我那一摔非但没有留下什么
后遗症,想不到还让我开了窍,变聪明了。然而只有我自己
知道,让我一下子
长大的,是在那48小时的昏迷中模模糊糊听见的母亲带泪的呼唤,在晕眩中
感知父亲紧握着我的手,一睁开眼就看见他们憔悴的面容上满是喜悦,眼眶里
则满是泪水。住医院的那半
个月,让我知道在父母心里我是那么重要。泪水冲
六年级语文  第 5 页(共 9 页)
 
洗掉蒙蔽我心灵的灰尘,日益深刻的爱让我有了一个愿望——我要好好读书,
答谢父母。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shì)好,一直读到研究生。
⑪我至今仍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其实,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
。  (作者陈敏,文章略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不折不扣:
(2)破天荒:
2.读短文,完成填空。(5分) 
(1)文中作者通过几件事来体现她的“笨笨”,我们可以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为:
A.上学第一天,不理解“脚踏实地”的意思;B.
; 
C.
;D.攀窗台摘花跌伤住院。 
其中作者详写的是          (序号)这件事。
(2))读第⑪段,“其实,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
“这”指的是
; 
联系全文替作者补写“重要的是
”  
3.读短文,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中。(4分)
(1)关于对“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转变前“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上课总是心猿意马。
B.转变后“我”上课变得专注,读书成了“我”的嗜好。
C.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是“我”攀窗台摘花跌伤开窍啦。 
(2)
以下选项对文章理解错误的是(    )。
A.题目是“笨笨的童年”,所以文章的主题是要突出“我”的笨。
B.作者以“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点题并总起全文。
C.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自己小时候不用心学习和后来把学习当做嗜好
形成对比。
4.说说下面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
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
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
,跌跌撞撞往医院跑。 
运用的描写方法有:
这样写的作用是:
 
 
六年级语文  第 6 页(共 9 页) 
七、语言实践(30分)(二选一)
1.读了《笨笨的童年》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读后感。 
2.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
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一个人、一件事、
一本书,甚至是一句名言、一首歌、一个眼神、一抹微笑……都
有可能给我们
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请以“
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
补充完整。有中心,有条理,结构完整,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
    要求:1.以上两个作文选其中一个写。2.文中一律不出现真实姓名、校
名等,可以
另编姓名等代替。字数400以上,不得抄袭。 
                 
   
 
                    
 
 
                    
 
                    
 
                    
 
 
 
                    
 
                    
 
 
                    
 
                    
 
 
                    
 
 
                    
六年级语文  第 7 页(共 9
页) 
 
                    
 
 
                    
 
 
                    
 
                    
 
 
                    
 
                    
 
 
                    
 
 
                    
 
                    
 
 
                    
 
                    
 
 
                    
 
 
                    
祝你取得好成绩,加油!
六年级语文  第 8 页(共 9 页) 
 
 
六年级语文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