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余年寄山水
880次浏览
2020年09月20日 12: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的梦想我的路-教育部留学服务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左玉泉)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质教案(全册)
1 古诗三首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古
诗,领悟诗句的内容,
3.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
4.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 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
和谐美好的景象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的景象。体会表达的思
5.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想感情。
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
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
上音乐,让学生形象感知美)。
2.配乐诗朗诵《绝句》:
(1)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播放配乐朗诵。
(2)教 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自愿举手发言。
(4)小结导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
诗《绝句》。(板书课题)
3. 谈话过渡: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美丽
如画的春天的景色。快让我们来学 习古诗,看诗人是怎样歌
1 545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颂赞美春天的。
二、自主读文,初读感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 谁写的吗?这
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 杜甫
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 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这里有,你
们谁愿意到前面来点击课件,向大家介绍杜甫呀?(请一个
学生到前面点击课件: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被人们
尊称为“诗圣”。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保存到 现在的有1400
多首。《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自己再读读。
3.读词语:这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
念?
课件出示:迟日 泥融 沙暖 鸳鸯(你们见过鸳鸯吗?
课件出示图片。喜欢吗?觉得怎么样?那咱们再读读。看图
后再读“鸳鸯”,注意指导读准音调。)
4.这些字词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 名
字吗?看看谁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5.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
(1)指名朗读。
2 545



(2)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3)自由练习朗读。
三、细读感悟,深入探究。 1 .看拼音,写词语,
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并用自己的话写出小问号。
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
所写词语的意思。
chí rì
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 )江山丽,
了你,那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3.课件出示词语注释,引导学生对照理解。
(1)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春风花草香。
ní róng
( )飞燕子,
yuān yāng
(3)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常双沙暖睡( )。
双出没。 (1)
4.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
中想象前两句诗描绘的画面,自由发言。 (2)
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
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 (3)
师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
(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2.

诗的前两句选
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用哪些景物描画春
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天的美景?
春天了师范读)。(请你也高声赞美吧!自由读、评读)
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
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


3.写出自己喜欢的
两句诗的,并用自
( 2)“融”什么意思?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玩、己的话写出这两句
报告春天) 诗的意思。
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
3 545



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们
大家一起来解决。
5.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想象后两句诗展
示的画面,自由发言。
6.课件出示译文,学生朗读。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
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教师小结:这首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迟日、春风、江
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诗的后两句具体描绘衔
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 ,一动一静,相应成趣,
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
7.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1)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2)指名学生背诵。
(3)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1) “燕”字, “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
“口”左右两边形成的“北”是燕子的翅膀,“ 灬”是燕子
的尾巴。(通过这样的加工,学生很快记住,也不容易写错。)
(2)“融、鸳、鸯”

这类字笔画繁多,层层累积,字形较
大。书写时笔画 要轻细,注意笔画间的争占容让,避密就疏,
做到左紧右松,上紧下松,内紧外松,使其密而不挤,大而
不散。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 545



六、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1.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2.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
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3.拓展阅读: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1.讲故事。
苏轼和惠崇都是宋代的名人。 惠崇能诗善画,是宋初九
个有名的僧人之一。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擅长绘画
和书法。他 们两人志同道合,常常在一起交流切磋。(板书:
惠崇、苏轼、宋)(指导识字:惠 崇)
5 545




有一天,苏轼去惠 崇住处,看见门开着就走了进去。这
时惠崇正在专心致志地作画。苏轼悄悄地站在背后观看。只
见惠崇只用寥寥数笔就在宣纸上画出了翠绿的竹子,粉红的
桃花,茂盛的蒌蒿,新生的芦笋,还有几只在 水中嬉戏的鸭
子。
“妙!妙!真是好画呀!”苏轼不由得称赞道。
惠崇转身一看,发现苏轼站在身后,就指着刚刚完成的
画作,谦虚地说:“你若能再题一首诗,就更好了 。”苏轼稍
加思索,就提笔在画的空白处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
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 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
看罢,拍手说道:“妙!妙!真是好诗呀!”
就这样,好画配好诗,好诗写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传为一段佳话。
2.导入。
惠崇画的这幅画名叫《春江晚景》,苏轼的这首诗是题
在这幅画上的,所以就以“惠崇 《春江晚景》”命名了。(板
书:《春江晚景》)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幻灯片打出
全诗 )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1.学生自由读诗。
要求:对照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汇报读。
要求:声音洪亮、读正确。
3.识字教学。
(1)(幻灯片出示)蒌蒿 河豚
(2)猜字义,小结识字方法。
4.理解词语。
(1)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6 545

1.看拼音,写词语,
并用自己的话写出
所写词语的意思。
huì chóng
()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lóu hāo lú yá
()满地()短,
hé tún
正是()欲上时。



(2)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1)
(3)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
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2)
在淡水中产卵。江阴素有“拼死吃河豚”的典故。
(4)上:指逆江而上。
5.指导读出节奏。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配乐朗诵。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读百
遍其义也自见。)
三、再读古诗,探究诗意。 2.读《惠崇春江晚

(3)

(4)




1. 请孩子们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景》,完成填空练
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看注释、问同 学、问老习。
师……)我们能从诗的那一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这首诗的作者
(春江水暖鸭先知)
2.诗中都写了哪些春景呢?一共七处,请全部找出来。
是( )代“唐宋八
大家之一”( ),
(1)全班交流,找到景物: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诗句描写的是惠崇
芦芽、河豚。
(2)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如:翠绿的竹子
的一幅名为( )
的画,画面景 物有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一片竹林、粉红的桃花、三两枝动有静,静的景物
桃花、微波荡漾的 春水、成群的鸭子、戏水的鸭子、茂盛的有( )、( )、
蒌蒿、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新生的芦芽、逆流而上的( )、( )、
河豚。 ( ),动的
3.低吟古诗,想象诗中的美景,在朗读中想象诗句描绘的画景物有( )、
面。 ( ),诗人
我们已经从苏轼的诗中体会到了春天的美景,若能把惠从这些景物感受到
7 545



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拿出来,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呀!可惜,( )来 了,表
宋代距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此画早已失传。后人只能根据达了诗人
苏轼的诗歌,再加上 自己的理解、想象画出来了。我们现在( )的思
也只能借用课本中的插图了。(出示插图)
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 诗人把看到
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美吗?美丽的画,配上
优美的诗。充满了诗情画 意。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4.图文对照、欣赏。
哪些是实景?(前三句是实景。)哪些是诗人的想象?
(最后句为想象。)
体会:诗歌因为图画而生动形象,图画也因诗歌流传至
今。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四、归纳学法。
今天,孩子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
解了诗的 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
怎样学这首诗的。
学生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课件展示学法:
1.初读感知。(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理解诗意。(读懂诗句意思,提出不懂问题。)
3.体会意境。(想象画面、朗读、表演。)
4. 反复吟诵。(体会感情。)
五、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1)“短”这类字左部偏旁短小,书写时要将左偏旁写在中
部偏上位置,否则重心不平稳。
(2)读儿歌记草字头的书写方法:长横微微向上昂,两棵
小草坡上长,左低右高心向内,帽儿 稳稳头上戴。
2.学生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8 545

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 地
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
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 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 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
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
也 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3.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
我们上前去。(《春》——朱自清) 2.学生朗读,教师小结:这段话选自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
写的文章《春》,《春》这篇课文是老师 初中时学的,到现
在还记忆犹新。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
锦、生机勃勃的喜人 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
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
天 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
既是联系新知,又是下 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
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
9 545




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
累,记忆的。)
二、初读古诗,质疑探究。 1.看拼音,写词语,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三衢 道中:在去三衢并用自己的话写出
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缩写词语的意 思。
衢山而得名。) sān qú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 )道中
下,有哪些好方法
(1)初读感知。(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理解诗意。(读懂诗句意思,提出不懂问题)
(3)体会意境。(画画、朗读、表演)
(4)反复吟诵。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自学古诗。
4. 检查自学,理解诗句。学生汇报学会了那个词语或哪
句诗。
(1)梅子黄时日日晴
①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méi zi huáng shí
( )日日晴,
fàn què
小溪()尽()山行。
lǜ yīn
( )不减来时路,
huáng lí
添得( )四五声。
(1)

②梅子黄时日日晴: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2)
好天气。
③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
(黄梅天),难得 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
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2)小溪泛尽却山行

(3)

(4)

①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5)
乘船。尽,尽头。
②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6)
③小溪泛尽却山行: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
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2.此诗第一句点明
④诗人乘小船沿着小溪游玩,到了小溪的尽头而诗人游玩了此行的 ,第
10 545



的兴致却正浓,于是下了小船登 岸,在山路上步行。一个二句交代了诗人先
“却”字,说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3)指导朗读: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走_____________,再走山路,三四句紧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承“山行”,写绿树
该怎么读这两句话?(自由读,指名读,教师引读,齐读。) 荫浓,爽静宜人,更
(设计意图: 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有黄鹂啼鸣,幽韵悦
教者授其法也”,三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 的理解古诗的耳,渲染出诗人
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这种字________ _的情怀。
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4)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 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
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绿阴不减 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绿阴(不但)不减
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鹂四五声。
①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②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③黄鹂:黄莺。
④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山路上苍翠的树,
与来的时候 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
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4)指导朗读:后两 句诗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
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
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
(5)齐读整首诗,一边读一边想象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
色,感受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5.引导学生再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色,
说说自己从诗句中想象出的画面。
6.教师评议,媒体播放欣赏江南春色。
11 545



7.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
(设计意图: 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
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
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
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 事”。)
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诵,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
句话,跟老师一起朗诵。
课件出示。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
我们上前去。(《春》——朱自清)
(设计意图:再次吟诵《春》中的排比句,好似在已
掘过的泥地上再掘了一锄,打下了更深的烙印。)
三、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
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 权力的“布置作业”的
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
学生还有选择作 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
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
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
外的延伸。)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这三首古诗,都< br>是借景抒情的,由于在以前学生都有接触过了,因此学生朗
12 545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读都比较轻松,难点在于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本课我是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教学,先创设情境,将学生
带入诗的意境。然后再让学生理解古诗, 想象画面,体会当
时的情景,反复吟诵。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
上下文进行尝试学 习,先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在理解了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说全 诗的意思。
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绝句》的教学中,整堂课都努力创设春日的美好氛
蒌蒿满地芦芽短, 围,在课件的制作中,我始终以明丽的色彩为背景,给学生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曾几
强烈的视觉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
声为有声,让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春的怀抱,感受春天的美好,
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梅子黄时日日晴, 在《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中,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小溪泛尽却山行。 边读边想象,在想象中体会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快乐和
绿阴不减来时路, 对春天的喜爱。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语文
添得黄鹂四五声。 教学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学阶段是进行想象力训练的良









好时机。这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古诗的内容再现
出来,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的脑海中。
在《三衢道中》的教学中,我把本课重点放在欣赏春景 ,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人的喜悦。为了
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 在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
懂古诗的基础上,尝试把古诗与散文相结合,让经典润泽学
生的生命, 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拓宽美的视野,培养审美
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迟日 泥融 鸳鸯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
13 545



(3)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2.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
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
对的鸳鸯。)
第二课时
1. 惠崇 蒌蒿 芦芽 河豚
(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 br>(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芽:芦苇的幼芽 ,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
国沿 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江阴素有拼死吃河豚
的典故。
2.这首诗 的作者是(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诗句描写的是惠崇的一
幅名为(春江晚景)的画,画面 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
水)、(蒌蒿)、(芦芽),动的景物有(鸭)、( 河豚),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春
天)来了,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1. 三衢 梅子黄时 泛 却 绿阴 黄鹂
(1)三衢: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2)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泛:乘船。
(4)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6)黄鹂:黄莺。
2. 时间 水路 舒畅愉悦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前
14 545



两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此时诗人的情绪是悠然的,而随着视线 的转移、景物
的转换,江船的出现,心情有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是三
年 级的孩子无法感受的,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鉴于此,我把本课重点放在欣赏春
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 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人的喜悦。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在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懂 古诗的基
础上,尝试把古诗与散文相结合,让经典润泽学生的生命,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
拓宽 美的视野,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首先,整堂课都努力创设春日的美好氛围,在课件的制 作中,我始终以明丽
的色彩为背景,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春的怀抱,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体会诗人愉
悦的心情。
其次,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边读边想象,在想象中体会春天的美好,体
会诗人的快乐。
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学
阶段是进行想象 力训练的良好时机。这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古诗的内
容再现出来,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的脑海 中,那么如何去展现呢,诵读是最好的
方式,教学生朗读时延长某些字的读音,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 余地。在不断
地朗读中,孩子们还可以进行创造想象,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飞向智
慧 的乐园。
最后,从文学的角度,强化春天美
这堂课的设计尝试把散文与古诗结合,寻找散文与古诗的结合点。
我拓展了朱自清的《春》和郭沫 若的《白鹭》。这两段文字与《绝句》一样
经典。《春》的片段勾起了学生回忆——大自然多么美好,沟 通了课内与课外的
联系。在由衷的赞美声中,学生进入到《绝句》的教学。郭沫若的《白鹭》对化
解“上”字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感受到了白鹭蕴
含的动态美、静态美。 虽然这两段文字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有难度,但是
两位大文豪的文笔清新隽永,带给人美的遐想, 相信在佳句美文的滋养下,孩子
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也希望能激起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这两 次的拓
展是第一层次的,其目的是让学生欣赏美、感知美,培养审美情趣。
15 545



而关于春天成语的拓展和“迟日江山丽”的拓展是扎扎实实的 ,要为学生的
学习服务的,这两处拓展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需要不断积累,需要掌握一定的学
习 方法,需要将课内和课外链接起来,扩大学习的空间。
从课后学生的反映来看,孩子感受到文字所 表达的春天的美好,体会到了作
者的情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韵味,这是本堂课成功之处。但是,本课也 出现了
一些不足,如: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很多问题都是点到为止,没能深入;缺少大
型活动的 经验,准备不够充分,忘记发画纸,造成环节缺失;而最大的问题在于
与学生的相处不够和谐。正如钱澜 校长在评课中指出“学生与老师心灵的距离较
远”。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
讲完《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时,我有以下两点反思。
首先是正讲课时,有个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不说春江水暖鱼先知?怎
么说鸭先知呢?”我当时一怔 ,有点措手不及,不过表扬了她之后,解释道:鱼
在深水中,水里的温度变化不大,鱼不太敏感,所以, 还是鸭先知。如果在表扬
这位提问的同学时,也提出:对啊,同学们想想春江水暖,到底是鱼先知还是鸭
先知呢?诗人苏东坡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一来就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一时
一地一节课引入了 广阔的生活时空及网络天地,从而实现综合性学习。学生探索
的意识与质疑精神也会倍加鼓励,且在年长 日久间获得超升。可见只有开阔视野,
才会让师生都生成新的发现,生成新的行动。
其次,《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里,久
久不能忘怀。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 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
如临其境。因此我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以读解义、以读 悟情。结合注释理
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从学生的已有知识
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
诗的情感,进入 了诗的意境。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
果。
由此,我想到每堂课只要 精心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就能调动他们
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6 545




《三衢道中》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 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
的客观规律,适应主体的学习能力,而使 用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所进行的创
造性教学活动。在《三衢道中》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 想象“山中景
象”,做一回曾几吟诵这首诗,以其他景物为内容创造性的改写最后两句诗,丰
富 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山中景象”为学生进
行创造性想象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那一串串生动美妙的词汇,那一个个有趣却不
无依据的猜想,把学生带入了诗中情境,自然而然地 体会到诗中的情感。领略到
诗文中“空白”的艺术魅力,深层次地诱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性的改写 最
两句诗,既是进行仿写古诗文训练,也是对学生前面想象的概括、升华。有的学
生一人改写出 几句,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培养。让学生表演《三衢道中》的故事情
节,使学生对全诗又一次加深理解。
学生们用他们的动作、神态、表情演绎了一段鲜活的故事,也是在表明自己
对这首诗的诠释,一 举一动皆是创造,一颦一笑皆蕴感情,跨越了遥远的时空界
限,真正做到了读者与诗人的心灵沟通。学生 学得开心、轻松,不知不觉中创造
性象限得到了发展。之前我还在担心上这样的拓展部分,反被冷冷清清 的课堂给
弄得无计可施。然而今天这节课却让我颇有感触。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表达
得很好 。多么精彩的话语呀。这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为什么这一课能让孩子
们的思维如此活跃呢?在古诗教 学中设计拓展环节,孩子们会感到“易”“趣”
“活”,课堂上不再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 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
问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
课堂上学生们 兴趣盎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想的想,能画的画,能说
的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一活动, 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 到了培养。
同时让学生把富有诗意的语言摘抄在采蜜本上,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意识的积累,
而积 累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会运用,会自如的用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运用到
平时的写作中。语文课堂应做 到“美如诗”,教师应善于开启学生主体感受文本
之情怀,能够美如诗,关键在“缘于情”,在善于激发 “情意”的那种功力。课
17 545



堂是因学生生成而精彩的,这也是我们教育者一直追寻的境界。
2 燕子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伶、俐、翼、漾、倦、1. 引导学生体会燕 子的可爱以及作者
闲、散、纤、杆、痕”10个生字,掌握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学生
“乌黑、剪刀、聚拢、纤细、偶尔、洒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落”等词语。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为春光平
文的能力。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的
增添了许多生趣味”。

方法,体会状物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
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

[教学课时] 2课时
天的语句,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教学准备]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
天美景。
1.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5.通过对课文 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2.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
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燕 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
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文章。
的意识。
6.通过摘抄喜欢的句子,培养学生对语
言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多媒体课件。
18 545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
南方飞来,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燕子)谁见过燕子?
它是什么样子 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
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 br>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描写燕子的
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燕子 学生齐读课题)
2.指导“燕”字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
是燕子的 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3. 利用投影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
描述给大家听。(背景音乐《小燕子》)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师小结:我们读课文,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 br>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
就能读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看拼音写词语。
gǎn jí jù lǒng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带有生字的( )( )
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把课文读通顺,把你认为xíng chéng ǒu ěr
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 )( )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pí juàn hén jì
为止。
2.默读课文: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 )( )
2.多音字组词。
散sàn()sǎn()
杆gān()gǎn()
3.比一比,再组词。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凑( )奏( )
意“纤”、“散”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19 545

拂( )佛( )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掠( )惊( )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利( )俐( )
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全班交流,探究初成。 4.课文是从哪几个


1. 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方面描写燕子的?
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 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
交流时共同解决。
3. 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
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平添
生趣、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 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
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
解相应的段 落。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5.按课文内容填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空。
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板书:燕子的外形) 一身( )的
2. 课件出示:( )的羽毛,( )的尾巴,( )的羽毛,一双( )
翅膀。) 似的尾巴,一对
3. 是啊,羽毛,尾巴,翅膀,凑成了一个可爱的活泼的小( )的翅膀,
燕子,这里我不太明白,燕子怎么会是凑成的呢?能不能换凑成了那样( )
20 545



成“组成”?(学生自由发言)
4. 教师小结:我觉得“凑”字用得很好,“凑”字是说燕子
把这些优点都集中起来了,它写出了燕子的可爱 活泼,感觉
特别有生命力。如果换成“变成、组成”,听起来好像是在
形容机器,没有活力。
5. 在这一段当中,燕子到底给你们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呢?(我觉得燕子长得活泼机灵,惹人喜爱。) < br>6.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
吗?(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 方去写。)
7.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一身羽毛”
“一对翅膀”“加上 尾巴”“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
勒,“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 br>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8. 那让我们看着这些提示来背一背课文的第一段吧。
课件出示:(乌黑发亮)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轻
快有力)的翅膀。
9. 背诵第一自然段。
10. 谈话过渡: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燕子的
外形特点,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更多的内容。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指读第一自然段,交流: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的( )的小燕子。


2.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3.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21 545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阅读选段,完成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练习。
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如毛的细雨”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 的特点:雨丝
是透明的,它是那么细,那么小,那么轻。)
(2)读中体会:“如毛的细雨由 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
二三月的春
日里,轻风微微地
吹拂着,如毛的细
雨 由天上洒落着,
千条万条的柔柳,
柳”(引导学生读的舒缓、轻柔,体现春雨的细、轻,体现柳 红的白的黄的花,
丝的柔美多姿。)
(3)课件出示: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 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
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
的叶,都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①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花呀, 草
青的草,绿的叶,
都像赶集似的聚
拢来,形成了灿烂
无比的春天。
(1)文中写到的具
体景物有
呀,叶呀,“赶集似的聚拢来”,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场景?(“赶
集”的原意指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②学生交流,自由发言:说说文段描绘的画面。

(2)文中的“赶集”
③教师评议,相机小结:是呀,那花呀,草呀,叶呀, “赶指 。
集似的聚拢来”。这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仿佛让我们看到小A.到集市上买卖
草争先恐后 地从地面钻出来,草地从过去的光秃秃的景象,
成了一片绿油油的景象。花儿这里开了一朵,那里又开了 一
簇,惟恐自己落后,也来争春。柳叶也来凑这个热闹,张开
一个个嫩绿的叶子。向我们展示了 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
象。(“赶集”在这里指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货物
B.各种花草争相
开放的景象
(3)文中画“ ”
的句子把
(4)就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的到来,
给春天平添了生趣。(板书:平添生趣)
课件出示: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 可爱的小燕
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
了许多生趣。(自由读、 合作的、齐读。)
22 545

当作人来写。



3.课件出示,展示“轻风、细雨、柔柳、鲜花、青草、绿叶”
这些 景物,与“飞来一只只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
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5.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照样子完成填
1.就在这灿烂无比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的到空。
来,给春 天平添了许多生趣。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开
始它快乐的旅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 四自
然段,从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
飞得很快,很轻)(板书:燕子 飞行)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
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 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
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另有几只却在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
(1)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
又 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2)“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快。
(3)“掠”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查字典吧。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①“掠”是轻轻擦过的意思。
②用了掠字可以体现出燕子飞行时轻快,姿势优美,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下子就飞过去了,看不见了。
3.除了“掠”字,在第三、四段中,还有哪些词语 用得也特
别好呢?请大家来读一读,圈一圈。(“沾”用得很好,它的
意思就是轻轻地碰,说明 燕子的动作十分灵活,偶尔沾了一
下水面,又飞远去了。“荡漾”这个词语用得很美,我仿佛看
见水上的波纹一圈一圈开去。)
23 545

例:乌黑的羽毛
( )的尾巴
( )的翅膀
( )的小燕子
( )的春天
( )的图画
( )的天空
( )的湖面



4.小结:是啊,这一部分课文写了燕子飞行时特别美。谁能
说一说 学了这一段,燕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燕
子飞行时非常灵巧,动作轻快,姿态优美,可以用课 文中的
活泼、伶俐来形容。)
5. 大家把第三、四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
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试着背诵。)
四、继续探究,学习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3.写出下面词语
的近义词。
2. 交流,重点赏析“闲散”、“纤细”“休憩”“几痕”等词。 聚拢( )
( 1)辨析“几痕”和“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
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闲散( )
纤细( )
(2)辨析“休息”和“休憩”(“休息”指工作、学习等暂停,休憩( )
歇息使 精力恢复,如说休息一下,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场所,
口语和书面语都常用。“休憩”,多用于书面语体 ,如在游廊
或树阴下休憩。)
(3)辨析“闲散”与“悠闲”闲散是形容生活的状态;悠闲< br>是形容心境,而且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闲散的近义词有悠
闲、安闲、清闲等。)
(4)纤细的意思是细微,细小。
3. 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
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
么?(板书:燕子休憩)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 br>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
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叙 述。
2. 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
大自然……)
24 545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
六、拓展延伸,自由创造
1. 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尤其是学了本课后,每个同学心中
都有自己可爱的燕子的形象,你 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
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
拍一拍 (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2. “烂漫无比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
篇短文。
七、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 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倦”、“聚”等字。
八、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燕子
燕子外形
平添生趣
燕子飞行
燕子休憩



[教学反思]
《燕子》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
外形和 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
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憩的情景。本文语
言清新 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
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
姿态、 文静优雅的休憩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
天和燕 子的喜爱之情。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
春光美,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学伊 始展示学生
25 545





收集的图片资料,并以《小燕子》作为背景音乐,
将孩子们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激发了学生参 与
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时的插入课件,以更
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
主,以读促悟。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示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的给
与鼓励。在每一段的感情朗读时,都给学生充分
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
习,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教学中的激励性
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锻炼了语言能力,为实
现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品味其内涵的滋味。我主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
读中理解,在读中想 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
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
内化。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赶集 聚拢 形成 偶尔 疲倦 痕迹
2.散sàn(分散)sǎn(闲散) 杆gān(旗杆)gǎn(杆秤)
3.凑近 奏乐 吹拂 仿佛 掠过 惊讶 利益 伶俐
4.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 燕子为春光平添生趣、燕子的飞
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5.一身乌黑的羽毛 ,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
的活泼的小燕子。
26 545



第二课时
1.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
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 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灿烂
无比的春天。
(1)轻风 细雨 柔柳 鲜花 青草 绿叶
(2) B
(3)柔柳 花 草 叶
2. 剪刀似的尾巴 轻快有力的翅膀 活泼的小燕子 烂漫无比的春天 光彩夺
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波光粼粼的湖面
3. 聚拢(聚集) 闲散(悠闲) 纤细(纤弱) 休憩(休息)
《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 飞来的情景。本
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
都一一跃然纸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
于以下几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
2. 理解课文,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
气勃勃的景象。
3. 正确读写“燕子、赶集” 等词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
教学难点是: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我
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 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
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 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
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 ,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 ”。让
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想象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
27 545



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因此“入
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生对课文叙述 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
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 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
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体验情 境。这课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我播放了燕子
飞行和休息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 燕子飞行的轻快和休息时的悠闲。
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
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 的音乐,加深了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比如,青
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 蝴蝶等,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特
征和美丽。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 限、生
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
号”对应 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遗憾之处:
1.学习第三自然段中的比喻 句,教学中,我觉得学生能够很容易领会,没有
带领学生加以引导或想象,部分学生对对“正待谱写一曲 春天的赞歌”根本不理
解,因此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2.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是郑振铎的一篇散文,文章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
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
息场面,都一一 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
燕子的喜爱之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 掌握了一些熟知的修辞手法,也懂得了
去品读散文优美的语言,加上本篇课文插图意境优美,对学生读懂 课文、理解课
文很有帮助。
基于以上,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的:首先,我采取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导
28 545



学生回忆自己看燕子的情景,说说记忆中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且 在板书课题时
相机教学“燕”字。第一课时便是基础的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懂课文,让学
生 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文描写燕子的情景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外形、习
性、飞行和休息。在教学第 二课时时,我先将第二自然段提取出来先讲,让学生
说说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如“微风吹拂”、“柔 柳舒展”、“都像赶集似的聚拢
来”等词句一一品悟,从而来感知春天的烂漫无比,而这些美丽灿烂的春 景因燕
子而更富有生趣。接着,顺理成章地以“燕子怎样给春光增添生趣的?”为中心
问题,开 展第一、第三和第四自然段的教学。我详细讲解了短小的第一自然段,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 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
机灵的小燕子。”第一自然段虽短,但其写作手法十分出色 。作者采取了从整体
到部分、从前部到后部的描写顺序,抓住了燕子外形最显著的特点进行描写,从而刻画出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写作手法是学生学习了之后可以学以致用
的,所以我在这里重 点强调了。接着,燕子的飞行和休息我放手让学生去品读,
感悟散文的语言美。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关注 到了“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
这句话为什么要用“痕”?对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通过 积极地发言,
学生们一致认为用“痕”会比用“条”、“根”等字来得好,有的同学点出电线杆
离我们较远,电线抬头看去不甚明朗,甚至有些模糊不清,而“痕”字恰好写出
了这种模模糊糊、朦朦胧 胧的感觉,假如换成“条”和“根”就看得太清楚了。
还有学生说,“痕”字如同山水画一般,浅描淡画 间自然有其画面的美感,假如
换成“条”便失了美感。学生的见解都很独到,我一一肯定了他们,认为讲 得都
很有道理,这说明他们对于课文,是认真去读、去品、去玩味了。
通过《燕子》两课时 的教学,让我感悟到在教学散文时,还是要回归课本语
言,让学生一遍遍地去读、去品读、从读中他们自 然会有所悟。在朗读中,读出
春天的美丽烂漫,读出燕子的活泼机灵。而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 上,
我过于放手了,假若能够第三自然段我来引导,然后让学生学习到品读的方法,
从而自己去 品悟第四自然段,这样子教学应该会更加流畅。至于多媒体课件的运
用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丰 富教学的形象性,避免一些枯燥乏味的分析,
图文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读好课文、读懂课文 、读悟课文。
《燕子》教学反思
29 545



《燕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
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 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
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 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
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 合,字里
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我 主要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
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 化。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及诵读歌颂春
天的诗歌和文 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课上,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组织学生 自读交流,然后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
让学生们运用第一段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写出自己 喜欢的小动物的
外表特点,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写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
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
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 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
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体会,感悟燕子飞行< br>时的优美姿态,在感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第四
自然段描写了燕子 歇息时与春景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杆上
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 我是这样启发学生想象的:对照一下
插图,再闭上眼想象,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变成了什么 ?那几根电
线呢?再抓住“几痕”进行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了简笔画突破疑难
点, 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不足之处:可能刚刚开学的原因,学生上课 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
有一部分学生对“正待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这句话理解不到位,导致 课堂效果
不是很好,再就是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
强学习 。


3 荷花
教学导航
30 545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 4自然培养热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
段,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
情。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
养热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教学课时] 2课时
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想一想,填上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当的四字词语。
读课题:荷花。 ( )的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 )的荷花
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 )的荷花
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 )的荷花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
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
叫“荷花”。
3.哪些同 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
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
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
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 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
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
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相机板书:荷 莲蓬)
4.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三个字,仔细观 察这三个字,看你
有什么发现吗?(都是草字头,都是上下结构。)
5.让我们一起来书写这三个字。看老师板书,大家一起书
31 545



空。因为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所以草字头要写的宽一些。
(先写莲蓬,再写荷)
6.了解荷花:荷花,又称“莲花”、“水芙蓉”。根茎肥壮,长
圆柱形,里面有许多条管形空腔。茎上 有许多节,根状茎横
生在浅水的泥里,又称作“藕”。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
色等,有清香。 花托呈杯状,里面有十几个蜂窝式的圆孔,
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藕可以作蔬菜,莲子是营养< br>丰富的食品;叶、花梗、莲心、莲须可入药。
7.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古有很多文人墨客都赞 美它,今天,
让我们一同跟随叶圣陶老先生一起去荷塘,去看看他笔下的
那一池白荷花。
8.齐读课题,读出对荷花的喜爱。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谈话激发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
2.看拼音,写词语。
huā bàn
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 )
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lián péng
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 )
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
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bǎo zhàng
( )
pò liè
(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 )
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预习。
zī shì
( )
fǎng fú
( )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
的字音。(指导学习多音字“挨”——[āi]意思是①依次,
顺次,如挨门逐户。 ②靠近,如挨近。 [ái] 意思是①遭
受,如挨打。②拖延 ,如挨时间。)
32 545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
小结。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3)“翩翩起舞”是本文中作者用来描写荷花的,像这样描写花的四字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吗?我还收集了几个,自
己读一读,争取把它们记下来。(津津有 味、炯炯有神、窃
窃私语、欣欣向荣、栩栩如生、喋喋不休、默默无闻、滔滔
不绝、彬彬有礼、 亭亭玉立)
4.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师帮生,或生生互助,
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
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
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2.探究交流。
(1)本文围绕荷花讲了哪些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
说?(讲了 荷花的样子和姿态。)板书:荷花的样子和姿态
(2)那么作者是在哪些自然段写了荷花的姿态呢?(作者
在2、3段写了荷花的姿态。) < br>(3)作者还讲了什么?(还讲了作者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
花。——这些是作者的想象和感受。) 板书:作者的想象和
感受
33 545











(4)哪些段落写了作者的想象和感受?(作者在4、5段写
了作者的想象和感受。)
3.谁能结合老师的板书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这就是
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了“我”在公园的 荷花池边观赏荷花
并展开想象的事。)
4.以前我们所学过的写景或者状物的课文,作者仅仅 是描
写了自己看到的,而叶老先生为什么在写荷花的同时却还花
了这么多的笔墨来写自己的感受 和想象呢?(恰当的联想与
想象,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5.指导朗读。
(1) 课文第二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
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
(2)课文第三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
个比一个读得好。
(3) 课文第四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
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6.练习朗读。
四、指导识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形近字组词。
瓣( )辨( )
篷( )蓬( )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蹈”的第十四笔是“横 ”,姿( )资( )
“佛”的第四笔是“横 ”。)
4.形近字的区别:瓣、辩和辨、蓬和篷、拂和佛。
5.书写练习。
6.自评互评。
五、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34 545

访( )仿( )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 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
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
荷花… …)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共五个自然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段,按照观赏 荷花的
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顺序主要写了
是有比较充分严 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 )”和
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 )”两大部分
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或者说“( )”、
和作者的寄托。 “( )”、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 )”三部分。
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
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
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 分
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 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
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
化荷花 ”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
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 一
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
答案。)
4.小结:文章 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 35 545



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
章。
5.配乐齐读全文。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课件出示: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
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2.用加点的词语写句
子。
清早,我到公园
进门就闻到
(1)自由 读,指名朗读,教师范读,思考:“一进门就闻
去玩,一
..
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 ……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一阵清香。我赶紧往
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 直飘荷花池边跑去。
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为跑去
呢?(因为“我”喜欢荷花。) (3)指导感情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
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
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三、品读美文,欣赏荷花。 3.写出自己的理解和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体会。
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1)荷叶挨挨挤挤
2.我们来看描写荷花姿态的 段落。这天清晨,叶老先生漫的,像一个个碧绿的
步在荷花池,闻到了荷花的清香。于是他仔仔细细地看 荷大圆盘。
花,有滋有味地赏荷花。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①从这句话可以体会
三 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到荷叶的数量多、形
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 滋有味地读一读。同时,标状大、颜色美。
出你认为描写荷花最美的句子。
3.同桌俩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36 545

②这句话把荷叶比作
碧绿的大圆盘,突出



(1)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
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按理说,接着这句总的特点。
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
什么呢?(荷叶)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一个紧 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4.用上加点的词语仿
数量很多。“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 绿,说写句子。
明荷叶颜色很美,“大圆盘”是写荷叶形状象个圆盘,而
且很大,也很美。
白荷花在这些大
圆盘之间冒出来。有

才展开两三片花瓣
这句话把荷 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


大又圆的特点。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 生命力。
儿。有的花瓣儿全展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 色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美。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美在哪?谈谈理由?
小莲蓬。有的还是花
..
骨朵儿,看起来饱胀
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①师:同学们把 “冒”字换成“长”字行不行?(不行。
因为“冒”是在荷叶之中露出头来,高出其他, “冒”
是突出重围的长,是独出一支的长。)
②那把 “冒”字换成“钻”行不行?


课件出示解释。“冒”在字典中有:向上升的意思。
而钻:是穿过,进入的意思。
你结合着这两个字的解释,能说说理由吗?(因为冒
“是”向上生长,“钻”可以是向四周生长,所以用“冒”
更准确。“冒”字可以写出荷花的娇嫩,而“钻”有点笨
拙。)
一个冒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荷花那种高出其他的艳丽
夺目,以及那种不断向上的生命力。
(4)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
37 545



马上要破裂似的。
①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
状态。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
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蕊的颜色,以及花的
样子,十分生动形象。
②补 白:在描写百合花的样子时,作者用了“有的……有
的……有的……”你能接着说几句吗?(学生自由发 言,教
师评议。)
4.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文段描
绘的优 美画面,试着把这种美背出来。
5.还有哪里也让你感受到了美?
(1)“这么多的白荷花 ,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
词 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形态万千)
(2)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
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是作者看到荷花的感想。这句
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对荷花的 赞美。赞美了荷花
千姿百态,并充满了生机;第二层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因为只有大自然才 能赋于各种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才能
创造出如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画”。)
(3)教 师小结:是啊,这还是一种生命的美,充满活力
的美。正是因为大自然那鲜活的力量才有了这样富有生命
力的画卷。
6.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 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
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
不起。我们再来 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38 545



四、继续探究,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欣赏完了荷花那优美的姿态,一池的荷花将作者深 深吸
引,他陶醉其中,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了。谁来读读作者
的想象和感受?(学生自愿举手朗 读。)
2.小组交流:在池塘边,驻足观望,此时,“我”也是一
朵荷花了,“我”觉得…… “我”仿佛看到……“我”仿
佛听到……
(1)课件出示:在池塘边,驻足观望,此时,“我 ”也是
一朵荷花了,“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
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我”仿佛看到(一阵微风吹
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
一池的荷 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
在那儿。)“我”仿佛听到(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 行
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2)本自然段最后用了省略号,表 示作者余兴未衰,你
能接着作者的思路继续想象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
议。)
3.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想象是一种心理
活动。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穿着雪
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因为面对这满池如诗如画的荷
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痴如醉 ,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了一
体。因此,一阵风吹来,“我”仿佛与花共舞;风过了,
“我”仿佛与 虫共语。这种想象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把读者带入到童话的意境之中,而且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 br>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第五自然段讲过了好一会儿,作者才记自己不是荷花,是在看荷花。(这说明作者被深深地陶醉了。)
5.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39 545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
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小结:富有
感情、充满想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的重要内容 。)
3. 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板 书:热爱、赞美大自然)
4. 以后我们在写景物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
按一定的 顺序描写,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这样写出的
文章更生动,更吸引读者。
四、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

5.写几句自己积累的
描写荷花的古诗句。

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
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
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


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
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
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
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有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 ”
(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3.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1)这些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
彩的语言描绘了、赞美了荷花。你们能用你 知道的古代咏
荷的名诗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毕竟西湖 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赠江夏书太守良宰》:
40 545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诗名句,学生速读,帮助
学生积累语汇。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文。
1齐读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
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2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试着背诵2—4自然段。
3.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荷花
闻到 清香
看到 荷花的样子和姿态
想到 作者的想象和感受
回到 现实
热爱大自然 赞美大自然
[教学反思]
《荷花》
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
散文。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
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
大自然 的美。文章语言文字优美,意境也美。而
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荷花的美丽,如何通过
有感情 地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产生热爱大
自然的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一、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语句优
美,充满 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
用了多 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
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 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
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
读,齐 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
41 545



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
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指导想象说话
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
的留白进行写 话指导,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
料。
1.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br>冒出来。”这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
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有的……
有的……有的……还有的……。利用这句话中的空
白,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 ,
充满灵气。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学生能结合
课文内容有这么丰富的想象,让我感到欣慰。
2.第四小节中还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
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 ,告诉
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
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 ,鼓励
学生接着作者的思路说下去。提醒学生抓住清晨
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 的想
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
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 晨它看
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
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亭亭玉立的荷花 婀娜多姿的荷花 千姿百态的荷花 含苞待放的荷花
2. 花瓣 莲蓬 饱胀 破裂 姿势 仿佛
3. 瓣(花瓣) 辨(分辨) 篷(帐篷) 蓬(莲蓬) 姿(姿势) 资(资金)
42 545



访(访问) 仿(仿照)
第二课时
1.课文共五个自然 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
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 、“幻化荷花”三部分。
2.

他一看到早上升起的太阳,就对自己的生活更有信心。
3.(1)①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荷叶 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②这句话把荷
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
4.

池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已经绽放出大大的笑脸;有的虽然没有像先前一种开得灿烂,却也已开出了娇嫩的花瓣儿来;有的还只是一个花骨朵,好像随
时都会开出美丽的花 儿来。
5.
(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冬景》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5)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6)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____白居易《采莲曲》
《荷花》教学反思 < br>《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
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 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作者叶圣陶因
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 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 ,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
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 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
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完成写一种植物的教学任务。 < br>1、随文识字。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读好句子,先学习生字以扫除在朗读时可
能遇到的障碍。这样的 生字教学设计既能提高识字效率,又能避免由于识字教学
的介入而中断的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2、朗读体会。本文语言优美,在阅读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在熟读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感悟、积累文本语言。如:教学第二小节时,抓住这节中的
43 545



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叶多、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 读,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学生有所
感悟的基础 上读好这部分课文,熟读成诵,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在赏读中培养
审美语感。同时迁移到写一种植物的 方法上来。
3、借助媒体。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与文本、作者交流,感受荷花的婀娜多姿,
体会 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我借助媒体,创设了一个学生与作者一起“看
荷花、赏荷花、想荷花”的 情景,让学生和作者站在同一角度上,从而更好的达
到情感上的共鸣。例如:课文第二段中三种荷花的样 子。
4、教学不足。学生发挥想象的余地不多,可能受到媒体和同学回答的影响,
在作业时有 点千篇一律。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一课已经结束了,反思这堂课,有欣喜,有遗憾, 欣喜是学生带给
我的,而遗憾却是我留下的。
《荷花》是一篇经典美文,为了不破坏它的整体 韵味和美感,我设计的第一
课时重点是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第二课时重点是理解、积累和运用。 < br>第二课时,我的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品读语言,欣赏语言。不仅要
让学生领略到荷花的美 ,更要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美。很羞愧地说,学生在课堂
上的表现比我出色。他们对词句的品读和感悟有 一定的深度,而且有自己独特的
感受,尤其是对“挨挨挤挤”、“冒”、“露”等词的探究,让课堂实现 的真正的“对
话”,给课堂带来了生机。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我的意图是想不露声色地把他们
带 入情境,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或一片荷叶,让他们互相观察,
互相欣赏,然后用语言描 述身边“荷花”的“千姿百态”。教材上没有具体描绘
荷花的种种姿态,这样做是对教材的一种扩充,也 是对语言在理解、感悟基础上
的一种创造性运用。但是,在进入这个环节的时候,我的引导有些仓促,我 那么
急切地让他们“冒”出来,可他们就是一下子“冒”不出来。等他们“冒”出来
时,留给他 们观察、欣赏和用语言表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本该是这堂课的一
个高潮,但由于我的引导失败,没有 收到预期的效果。非常遗憾!
为什么会引导失败,自我反思,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1、引导错失良机。在品读第二段语言的时候,学生提出“冒”字用得非常
44 545



精彩。如果能在他们品读这个字的时候,趁机让他们“冒”出来。 然后,就让学
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品读欣赏全开的、半开的、未开的和不同姿态的荷花。这样安
排 ,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仓促和时间不够。
2、课堂调控不够。对课堂的调控,让我一直很困惑。新课改 倡导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本,但是,如果课堂上,教师为了尊重学生,顺其自然,不对课堂做任
何调控,那课堂就容易陷入无序状态,课堂效率会大打折扣。这样,显然和新课
改是不相符的。课堂上, 如果你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调控自己的教学活动
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每个环节都把时间掐得准确无 误,这样做,或许能完成你预
先制定好的任务,但是,课堂就容易陷入僵化状态,没有生机,更难有所谓 的“生
成”。可见,课堂上教师的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调控,这个度
该如何把 握。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反思这节课,有很多话想说。尽管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我仍然觉得 收获很大。
最起码,它引起了我对很多问题的思考。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
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夏日公 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盛开时的情景和
“我”看荷花时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 写了荷花的清
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
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语言文字优美,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促悟的方法,并且尽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把自己也想像成一朵荷花,因此,我引导学生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来进行,比如,在教学中文中的第四段,我让学生想像作者
看到荷花,感觉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 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作者是
看到了白荷花的样子非常美,把自己也想象成了荷花,尤其是一阵微风 吹过来,
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是说荷花瓣随风飘动的样子,想像成了自
己美丽 的裙子,更能表现荷花的美丽,作者看着看着都把自己给忘记了。紧接着,
作者由动写到静,又展开丰富 的想像,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我引导学
生展开想像,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告诉我什么呢?学生想 象丰富,并且练习了排比
的句式。
45 545



不足之处,本课对荷花的描写有绝妙笔墨,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小练笔
的时间,但是由于给 学生留的朗读的时间较多,小练笔就舍弃了,在下一步的教
学中,还应该做到有所取舍,要抓住课文这个 例子,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切实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要切实以教材为例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
2.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容。 2.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
3.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虫备忘录。 3.培养多多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
4.培养多多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写几个自己熟悉
1.观察图片,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你知道哪些昆的昆虫名称。
虫?了解它们的什么?(课件出示多种常见的昆虫图片。)
2.小组同学交流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昆虫,教师巡视,参
与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导入课题:从交流中可 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
欢昆虫,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
进一步了解几 个昆虫。(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6 545



2.给加粗字选择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读通确的读音。
句子,读懂课文, 看自己通过读课文能了解到些什么。有记录(lù lǜ)
不懂得问题可以随时询问老师。 款款(kuǎn qiàn)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教师巡视,随即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丝绸(chóu zhóu)
问题。
3.分节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三、互相交流,学习第一部分“复眼”。 3.写出下面词语的
大约(yuē yāo)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看作者主要介绍了昆虫的什近义词。
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随机小结。
(1)蜻蜓有复眼。(板书:复眼)
琢磨( )
凡是( )
灵敏( )
4.用简短的话介绍
你喜欢的一种昆 虫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板书:视觉灵敏) 身体的某一部分。
5.查字典了解什么是复眼?(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课件出
示:节肢动物的一个典型的眼,尤其在昆虫和节肢动物内,
而主要包括大量的(有时几千个)小单眼,密集在一起,但是
视觉上由暗色细胞分开,在凸出的基底膜上排列,而在外部
遮盖着一个几丁质的角膜。)
6.作者是怎么研究复眼的?


(1)琢磨。(琢磨是什么意思?思考;研究。)(板书:琢磨)
作者是怎样琢磨的?(“复 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
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
象 ,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
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板书:合成) (2)观察。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板书:观察)(你走近蜻
蜒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 了,噌——飞了。)(板
书:视觉灵敏)
(3)想象。(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47 545



7.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和思考。板书:善
于观察思考)
8.再读课文,看还有什么发现?
9.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
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四、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在“复眼”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什< br>么?(蜻蜓有复眼,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2. 教师评议,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汪曾祺的“昆虫
备忘录”,去了解更多的昆虫的秘密。
二、独立学习,自主探究。
1.投影自学要求。
(1)小组同学从课文后三部分选择小组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部
分交流探究。
(2)看小组同学都发现了什么?小组长做还记录。
2.小组同学互相合作,交流探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深入探究。
1.预设一:“花大姐”探究小组(板书:花大姐)
1.把下面的词
语补充完整。



(1)瓢虫的膜翅: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 )( )溜溜
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 )丝()缝
①拟人: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2.仿写词语。
顺顺溜溜。(板书:拟人 语言生动) 咯咯
②词语:顺顺溜溜(这里指平整,变化不大。)严丝合缝(指缝
隙严密闭合。)<板书:顺顺溜溜 严丝合缝 用词准确>
③动词:落 折 收拢 细节描写(板书)
48 545




(2)外形: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3.写出下面 词
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做“星”,有七语的近义词。
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瓢虫就分为两大类。(板书:可能( )
外形 观察细致) 讨厌( )
(3)习性:有的瓢虫吃蚜虫的,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的4.选 择“挺”
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在不同词句中
味,也吃蚜 虫吗?(板书:益虫 害虫 喜爱之情)
2.预设二:“独角仙”探究小组(板书:独角仙)
(1)作者介绍了独角仙的哪些方面?
的意思。
①笔直;②伸
直;③很; ④
①笨重: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量词。
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②体长:约有两寸(板书:体长 约有两寸)
(1)一挺机枪
( )
③甲壳:深色 挺硬(挺硬,指很硬。)(板书 甲壳:深色 挺(2)挺立( )
硬)
④头部:尖端有角(板书:头部 尖端有角)
⑤力气:很大(板书:力气 很大)
(2)作者是怎样介绍独角仙的?
①用词准确:(板书)
约有两寸(“约”用词准确,是坐着的估测,不是实际测量
的数据。)
北京隆福寺过 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
车,它就拉着走。(据说:听说,听他人说。意思是不是自己 亲
眼所见,不一定真实。)
②对比:(板书)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形象说明独
角仙角的坚硬。)
3.预设三:“蚂蚱”探究小组(板书:蚂蚱)
(1)作者介绍了蚂蚱的哪些方面?
①别称:挂大扁儿(板书)
②形态:好画(板书)
49 545

(3)挺腰( )
(4)挺好( )




③飞起来:咯咯作响(板书)
④膜翅:桃红色(板书)
⑤土蚂蚱:身体粗短(板书)
(2)作者是怎样介绍蚂蚱的?
①举例:(板书)尖 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虫的很少
有没画过蚂蚱。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小时也画过不少。 (“画
草虫的很少有没画过蚂蚱。”是什么意思?<画草虫的画家很少
有没画过蚂蚱。>)
②用词准确:(板书)咯咯作响(象声词)
四、练习全文,继续探究。
怎样写好昆虫备忘录?
1. 细致观察。
2.善于思考。
3. 描写准确
4. 恰当修辞
5.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做一
份自己的昆虫
备忘录 ,如表
格、配有文字
说明的图片
等。
五、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汪曾祺了解了几种常见
的昆虫,学习了怎样写好昆虫备忘录。希 望同学们养成善于观
察和思考的好习惯,也能写出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2.利用网络阅读更多的有关作品。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昆虫备忘录
花大姐
复眼 琢磨 合成 善于思
[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
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

观察 视觉灵敏 善于思考 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
50 545



拟人 语言生动 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
顺顺溜溜 严丝合缝 用词准确 情境。
落 折 收拢 细节描写
独角仙
外形:观察细致
较好地处理了基 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
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
习性:益虫 害虫 喜爱之情 基础。
体长 约有两寸 用词准确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
甲壳 深色 挺硬 观察细致 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
头部 尖端有角 观察细致 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
力气 很大 用词准确 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
蚂蚱
别称 挂大扁儿
形态 好画 对比
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
然重要。
培养学生基本的读书技能。学生要会默读,
飞起来 咯咯作响 用词准确 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
膜翅 桃红色 观察细致 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
土蚂蚱 身体粗短 观察细致 考、质疑、解疑,学 会在读中圈点、批画;尤其
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
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 能力。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
看,养成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多总结的良
好习惯。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
2. 记录(lù) 款款(kuǎn) 丝绸(chóu) 大约(yuē)
3.琢磨(思考) 凡是(通常) 灵敏(敏捷)
4.范例:蜻蜓的飞行绝技来自于一对极其出色的翅膀,它轻而薄,长不到5厘米,重量只有0.005克,但每秒钟却扇动30——50次做高速飞行,其中的奥秘足够我
51 545



们人类研究一阵子了。
第二课时
1. 顺顺溜溜 严丝合缝
2. 隆隆 啪啪 哗哗 叽叽 呼呼
3.可能(或许) 讨厌(厌恶)
4.(1)一挺机枪( ④ ) (2)挺立( ① ) (3)挺腰( ② ) (4)挺
好( ③ )
5.例文:我发现了蜻蜓的秘密
炎热的夏天里,有许多美丽的昆虫在空中飞来飞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蜻
蜓。
每到 这时,我经常到外面捉蜻蜓玩。一次,我看见一只蜻蜓落在花朵上,就
躲在他的身后,心想:看你往哪跑 ,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我捉到它,它就飞了。
就这样连续捉几只都没捉到。我就去问爸爸说:“爸爸,为 什么我捉蜻蜓还没有
碰到它,他就飞了呢?”爸爸回答我说:“你到电脑中查一查,会有详细的答案。”
我将信将疑,就去咨询我的小老师——电脑。通过资料显示:“蜻蜓一对大眼睛
是由无数的小眼 组成的,叫复眼。它的每只复眼由一万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头部
能灵活转动,能够看见四面八方的事物。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视
觉极为灵敏。即便我们从后面去捉它,它也能看见,所以我们捉它 时它立刻就飞
了,就抓不到了。我急切地让爸爸帮我捉了一只。小蜻蜓扑打着透明的翅膀,好
像 很怕我。我小心地捏着它的翅膀,把它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呀,我发现小
蜻蜓的大眼睛是绿的,而且 还放着光呢!我想知道它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于是,
我拿来放大镜仔细观察。咦,蜻蜓的每只眼睛真的 是由许多只小眼睛组成的。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我终于明白了蜻蜓的秘密。也懂得了:只要通过我们
的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口语交际 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热爱大自然,能合
作设计春游计划,向全体同学推荐。

[教学重难点]
合作设计春游计划,和同学交流,
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感受春天的
52 545



2.能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发表自
己的意见。
美,热爱大自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
论,培养学生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声
3.能与同学文 明交流,态度自然大方,音响亮的习惯,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表达清楚,同时能耐心倾听别人的见学会 倾听,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并
解,提出自己的建议,培养良好的口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交际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培养学生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的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春天在哪里》歌带,春天
惯,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 倾听,的风光及春天里人们活动的影像资料,
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并培养与他人话题插图。
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春天。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 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
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喜欢吟咏春
天,画家爱 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
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 而同地
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令人向往的。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br>春光明媚、山清水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
2.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出示课件或挂图,学生一边听歌一边欣赏画面,激发
说话兴趣。
教师:孩子们, 你们听了歌,欣赏了画面,有谁不想追着
春姑娘的脚步,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美好的春光,寻找春< br>天的乐趣,感受自然的魅力呢?告诉老师,你们最想干什么?
板书:春游
53 545

学生:思考春游计划。



3.导入课题。
(1)教师:要去春游,首先得选好地点。和同桌交流一下,你
最想到哪儿春游?为什么?
(2)抽生汇报,点评。
(3)小结:同学们心中都有各自最想去的地方,想一想:如果要去春游,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春游怎么玩?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讨论交流,最后合作设计春游 计划,好吗?板书:去
哪儿玩
二、范例引路。
1.出示范例。
春天是个 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是
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建议大家去滨湖公园走一走,看 一看,
到那里感受一下春的气息。
记得去年春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滨湖公园玩的时候,我< br>都不肯走,恨不得再把滨湖公园玩个遍,那情景至还历历在目。
春姑娘已经来到我们身旁, 你看,滨湖公园里的迎春花美
丽极了。迎春花像它的名字一样,绽开自己的笑脸迎接春姑娘。
真 不知道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迷人的黄色来的!如果黄色再浓
一点点,就不会这么嫩。如果再稍微淡一点点 ,就不会这么灿
烂了。从远处看,那一片黄,仿佛几缕阳光,让人觉的有一点
点暖意。湖边的那 些三叶草,那些小草虽然娇小,但是那三片
紧靠在一起的叶子,却让人想到“团结的大家庭”。
至于滨湖公园的其他景物,当然也很迷人。由于时间关系,
就不多说了,大家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2.阅读交流。
(1)阅读交流。
(2)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①语句通顺,语言恳切。
②抓住特点,细致介绍。
54 545



③里有合理,建议可行。
④结尾含蓄,引人思考。
三、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设计春游活动最佳方案。
1.分小组交流春游去哪儿玩的想法。
提示:什么时间?选择什么地方?想和谁一块?看什么?
玩什么?
交流大体把握以下几点:
A.过程具体,内容细致,防止简单化。
B.态度自然、大方,语言得体。
C. 设想周全,形式新颖。
D.要用商量的口吻。
2.各小组分别推选一名代表向大家汇报,大家评议,可以进行
质疑,可以作补充发言,可以做简单修改……提出好的建议。
3.合作设计春游活动方案。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多,想得也真好。我们要去春游就
得集体行动。我提议,发挥集体的智慧,每个 小组合作,设计
春游的方案。
要求:小组每个成员,注意倾听同学的意见,补充自己的
看法。说话时要有礼貌,听话时眼睛看着对方。
教师巡视,点拨。
引导:到什么地方最好,理由是什么……
4.介绍本组设计的活动方案。
5.生生互动,评议。评比最佳活动方案。
四、拓展延伸
请小朋友设计家庭春游计划,说给家长听。



课堂小结
55 545



[教学板书]
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 br>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双向互动性是口
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次口语交际课以
“春游去哪儿玩”这个学生极感兴趣、又贴
近学生生活的“热点”话题为素材,整堂课
自然流畅 ,学生情绪高涨,精彩纷呈。在教
学设计时,力求充分体现 “互动”这一特点,
在真实有效的 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
平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
动中转换角色,建立平 等交流的交际平台。
本节课在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改
理念和研究点,我注意调动学生的 学习经验
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交流等方
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创设有效互动氛围。
课堂上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宽松、自由、信任的 交际氛围;尊重学生的
表达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学生
说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 保护好学生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使得学生愿意
尽情地展示自我,兴趣盎然地参与交流 。
2.创设有效互动情境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
境始于亲。”有 人说:“环境塑造人。”这些话
很有道理,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
的言语活动。在口语 交际教学中把学生带到
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产
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所以,教 学中依据教学
56 545



内容,精心创设符合生 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学生情绪因此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主动性
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增强, 达到了口语
交际训练的要求。
3.丰富有效互动的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必须创造
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
合,并在双向的有效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 语
交际训练。本次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
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这个
环节课堂上安排大量时间,给全班学生都能
参与的形式,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
学生参 与其间,在有效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
中反复经历、体味,从而增强学生口语交际
的能力。

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

能在读引文中发现写植物的一般方
法,主动思考怎么写效果会更好。
2. 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通过
[教学重难点]
1. 练习抓住特点并按一定的顺序把植
物写具体。
2. 通过观察与描写植物,受到美的熏
仔细观察,了解它的外形特点及其生长陶,表达出对植物的喜爱之情。
过程,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写出来。
3. 培养学生根据自己需要,搜集整理
资料的能力。
4. 练习抓住植物的特点写具体,并按
一定的顺序写。
3.

想象大胆、合理,有一定的科学性。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
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实地观察,选择你喜欢的
5. 描写植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一种花,从花的形状、颜色、气味,以
57 545



对比或衬托等修辞手法。
6. 通过观察与描写植物,受到美的熏
陶,表达出对植物的喜爱之情。


及枝 、茎、叶的特点等方面,说出这种
花的美。(也可根据学生的喜好或身边
现有的植物,扩展为一 棵树、一株苗
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二、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读谜语猜植物。(课件出示)
(1)蔓儿细又长 ,攀援向上爬,花儿绽笑脸,吹起小喇叭,嘀
嘀哒,嘀嘀哒。(谜底:牵牛花)
(2)叶子似针尖,形状像宝塔,常年披绿衣,不畏严寒立冬雪。
(谜底:松树)
(3)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穿着粉红袄,模样真漂亮。(谜
底:荷花)
(4)说它是棵苗,为啥有知觉,轻轻一碰它,低头叶合了。(谜
底:含羞草)
2.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猜到谜底的呢?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找原句或词语,谈理解。
4.教师小结:对,正是因为句子 中能把植物的形状(小喇叭、
宝塔),抓得那么准,各部分(蔓儿、花儿、叶)看得那么细,
特 性写得那么准确。所以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它写的是什么植
物。
5.交流: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呢?
6.揭示本节主题。
(1)学生自读书中已给提示,进一步明确内容要求及写法。(板
书:我的植物朋友)
(2)选择确定自己要写哪种植物。
(3)知道应从外形、颜色、气味或习性等几方面,抓住 花、茎、
叶各部分的特点,做到写得形象、生动、具体。
58 545



(4)懂得读文中学习与细致观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好方法。
二、探究交流,明确写法。
(一)修辞手法运用。
1.对比法。(课件出示,学生朗读感悟。)
(1)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喜爱的既 不是花中之王牡
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芦荟。
(2)自然界中有高贵的 玫瑰,有雅洁的郁金香,有翠绿的文竹,
还有淡香的月季…然而,我最喜欢的是生命力最强的吊兰。
2.比喻法。(课件出示,同桌交流。)
(1)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骨朵,远远地望去像一个个
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
(2)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
3.拟人法。(课件出示,同桌交流。)
(1)春天来了,石榴树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 中,便开出
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
枝头。走近看,仿佛是 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
呢。
(2)到了吊兰开花的季节,吊兰便会迫不及待地含苞欲放。
(3)有趣的是花朵早晨开放, 就像是吹起小喇叭让人们赶快起
床工作,傍晚合拢在一起就像是催促忙碌的人们早点歇息。绿
色 的枝藤挺拔有力地攀爬在阳台的防护栏上,不但能够给人遮
阳,还给人营造一种心旷神怡的氛围。
4.衬托法。(课件出示,朗读感悟。)
芦荟不像牡丹那样艳压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样温 文尔雅,
更没有玫瑰那样的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默为人
奉献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我 的心,吊兰虽然没有牡丹高贵,没有
杜鹃美丽,没有君子兰娇嫩,但她在任何有泥土的地方,无论
风吹雨打,她总能存活下来,因为她的生命力极强。
5.远近结合法。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例如:
59 545



(1)串红花。
串红花开,三片通红通红的花萼托着花瓣。(近看)
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得火
苗,漂亮极了。(远看)
(2)桃花。
桃花花儿终于开了,颜色粉嫩粉嫩的,五个花瓣向各方绽成
开(五个花 瓣绽成一个平面),虽只有瓶盖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
的娇小。它看上去美丽极了。(近看)
水红色桃花更美了。远看,就像一个穿着薄如蝉翼的芭蕾
舞裙的小姑娘在阳光下跳舞。一阵微风吹来,它 们又像千万个
小精灵似的,你笑我唱,热闹极了,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远看)
(3)樱花。
樱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雪白雪白的,十几个花瓣摆了两、
三层,虽只有硬币大小,但这就更显出 它的娇小,它看上去美
丽极了。(近看)
远远地望去,樱花,如雪,却比雪还要美,樱花,似云,
却比云还要纯洁。(远看)
(4)菊花。
盛开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像个大绣球,淡黄色的
花瓣,一丝一 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
太阳,菊花的茎都非常挺直(近看)
远远望去 ,菊花的颜色并不单调:红的像火,粉的似霞,
白的像雪,黄的像金……真是多姿多彩,迷人极了。这美 丽的
菊花也为秋天增添了一丝生气。(远看)
6.展开联想法。
我们看到一棵 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
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
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
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 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
60 545



人要不怕 困难,不怕挫折…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
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 西瓜,联
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
(二)按一定顺序写。
开头可以总起的格式写喜欢XXX 建议运用对比方法较好
中间内容抓住植物的特点运用(看听,闻摸感觉到的)结
合各种修辞手法描写
结尾总结, 例如: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
眼,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结尾抒情,如:我喜欢你 —
—万寿菊。我喜爱菊花,因为菊花的生命中充满了价值。
三、阅读例文,深入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读中有所发现。
月季花
花的种类繁多,有梅花、荷花、桃花、油菜花……都没有
吸引我,只有那美丽 的月季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月季花的品种繁多,在国内、外就有两万多个品种。它的< br>花蕊像一个个小小的橄榄,它的花瓣非常特别,大多数花的花
瓣是向上的,而它的花瓣却向下卷曲 着。它的主茎上还长着又
坚又硬的大刺,就像一个小刺猬卷。 它的叶子和茎是墨绿色
的,它 的嫩叶是翠绿色的,对花蕾起保护作用,它的香味更是
清香怡人,沁人心脾。
记得有 一次,一个朋友来我家找我玩。她刚进我家的门,
就被一股香味吸引住了,她连忙顺着香味走到那株释放 出诱人
芳香的月季花前,闻了再闻,最后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月季花还象征着美 丽、高贵、优雅,并且它是一种世界名
贵的花种,在花的世界里,它被称为“花中皇后”。
月季花在一年四季里,每个季节里都绽放新颜,它的那种
顽强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2.总结交流。
61 545



互相交 流,说说你从文中学到了什么关于写植物的方法。
请举例说明,并谈谈你的感受或对短文的评价。(抓住 具体的句
子谈对写法与内容的理解,也可与自己原来的水平比较,说说
短文什么地方写得好,好 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学习等,师做
引导、点拨与提升。)
3.教师小结:(概括地说)写一 种植物就要写出它最突出的特点
是什么,再依次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写出各部分都是什么样的。
如果再加上比喻、拟人与想象,语言也会更生动了,内容也会
更丰富。
如果我们能在生 活中了解它的生长与习性,还能把它写活了
呢,就像发现人一样,发现植物的精神与品质的美。这样的文
章可就耐人寻味了。同学们能做到么?而这些都来源于我们对
植物的细致观察和熟悉了解啊!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我的植物朋友
2.导言:上节课小组同学围绕自己感兴 趣的植物探究交流,这
节课我们来进行全班交流,完成习作。
二、自由发言,探究交流。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三、教师小结,写法指导。
抓住特点:外形 颜色 气味 习性 按照顺序
牵牛花:花像喇叭,茎细长,清香扑鼻 细致观察
向日葵:黄玉盘,总是朝着太阳生长 丰富联想
仙人掌:肥厚,储藏水份。
四、水到渠成,独立写作。
62 545




1.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可以听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
植物 ,哪就赶紧动笔把它写下来吧。相信它会因你的介绍而被
更多的人所喜欢。
2.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独立修改,展示习作。
1.

自读修改。
让学生先自己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自己先进行修改,做到
语句流畅,标点正确。(教师询问修改的地方,及时给予评价表
扬,重在激励学生学会自改的方 法。)
2.品读欣赏,师生互评。
选取几个修改完的同学读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交流,由
师生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修改,在
交流中学会欣赏。)
3. 誊抄习作。
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也可以一边誊抄一边修
改。
4.佳作展示。
把修改好的作品,让学生自己贴在展示台上,体验成功的
喜悦。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是写一种喜欢的植
按照顺序 细致观察 丰富联想 物,即指导孩子们写身边熟悉且喜欢的花草
抓住特点:外形 颜色 气味 习性 树木。大自然中、校园里、孩子家里到处都
牵牛花:花像喇叭,茎细长,清
香扑鼻
向日葵:黄玉盘,总是朝着太阳
生长
是植物。对于这些花花草草,我 想他们应该
是再熟悉不过了,可如何把这种熟悉转化成
文字,并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出植物的特点 来,
对于初学作文不久,所掌握的写作方法及语
63 545



仙人掌:肥厚,储藏水份 言的积累还非常少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有
一定的难度了。
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做好准备。
为了指导学生如何认真仔细地观察喜欢
的一种 植物,在写作前,指导学生抓住特点
来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
植物叶子在不 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抓
住与其它植物的不同,找出它的特点为观察
的重点。让学生课外自 己观察喜欢的一种植
物,为写作指导奠定基础。
2.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
做好 了相关准备后,便是指导学生如何
把观察所得通过文字有序地描写出来。于是,
我引导学生可以 先从整体入手,看它像什么,
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写。也可以按照它生
长的时间顺序写,先长 什么、再长什么,最
后长什么;也可以按根、茎、叶、花、果实
的顺序写……总之,要按一定的 顺序写,这
样作文才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同时提醒学
生作文注意点是要抓住植物的根、茎(或 干)、
叶、花(或果实)的特点来写,注意语句通
顺,内容要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表达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
人。因此,在写 作文之前,我先引导学生阅
读例文,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充
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语文园地一
64 545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细细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积累
优美生动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体 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积累优美生
动的句子;学会按部首分类识字;学会
2.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学会按部辨析近义词,掌握近义词在不同语言环
首分类识字。 境中的运用。
3.学会辨析近义词,掌握近义词在
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4.积累古诗《忆江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板书)
1.课件出示《燕子》课文片段,互相交流。
1.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剪刀似的尾巴,一 对轻快有
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
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
的活泼的小燕子。(写一写
(2)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小燕 子飞行的自己读后的体会。)
轻盈。)
(3)背诵积累。
2.课件出示《荷花》课文片段,互相交流。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
似的。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
2.

我忽然觉 得自己仿佛就
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
(2)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我仿佛看到了裳, 站在阳光里。
荷花马上就要开放的样子,能体会到作者独特的感
受。)
(3)背诵积累。
这句话中的“仿佛”是
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
的变成 荷花。为什么会有这
3.课件出示《昆虫备忘录》课文片段,互相交流。 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
65 545



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
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

(2)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落”“折”“收
拢”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形象生动,让小瓢虫仿
佛飞到了我的面前。)
(3)背诵积累。
4. 教师小结:

3.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
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板书)因此,遇到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
有没得语句,一定要反复品读,就会很自然的了解绿的 ,突出了荷
其表达的意思。 叶又 又 又 的特
(2)品读优美得句子应该在重点字词上下功夫,点。词语 的意
再 品读句子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可以用去掉思是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
重点词语,调换重点词语的方 法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荷叶密密层层, 。
达效果。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
(3)句子中的修辞给表达的效果增添了色彩,通生命力。
过对修辞句子的品读,更加能够体会作者的用意和
情感。
5.互相探究交流本单元学习积累的优美生动的语
句。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二三月的春日里,轻 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
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
花,青的草,绿的 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
了灿烂无比的春天。(“轻风”、“吹拂”是说春风轻
轻地、缓 缓地吹着,写出了春风的轻柔。“千条万
条”写出了柔柳的枝条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
写 出了柔柳枝条的多。“柔”写出了柔柳的姿态。
66 545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把柔柳、花、草、叶等
当做人来写。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 br>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
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 也不
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
“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 花顽强的
生命力。)
……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
yuán zhì lāo
援(救援) 掷(投掷) 捞(打捞)
fù liáo luò
缚(束缚) 缭(缭乱) 络(网络)
zī gong dài
资(资产) 贡(贡献) 贷(贷款)
4.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并组词语。
扌 ( )
( )
( )
讠 ( )
( )
( )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一读生字组辶 ( )
成的词语。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能发现什么。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 )
( )
艹 ( )
5.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巧用偏旁解字义 ( )
(板书) ( )
(1)提手旁的字和手或手上的动作有关,例如:拥、雨 ( )
抱、推、拉、提、扎、打、扑、扔等。 ( )
(2)绞丝旁的字大都和丝、编织、纺织过程和结 ( )
果,以及有关联的事物有关。例如:结、纤、纱、木 ( )
线、绣、绳、缆、纺、织等。 ( )
(3)贝字旁的字一般都和钱币财富有关,因为古 ( )
时以贝壳作货币。例如:财、贬、贩、货、贫、贪、
67 545



购、账、贵、费、贱、赔、赏等。
6.学以致用。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试着再找出几组这样的
字。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①目字旁的字大都 与眼睛相关。例如:睡、眼、睁、
眨、睛、眠、盼、盯、眯、瞧、瞄、睫、瞬、瞌、
眺、瞰、瞎 、眶、睬等。
②带有木字的字,大都数都与树木、木材有关。例
如:林、柑、桃、框、松、杆 、株、梅、柱、桩、
树、栏、棵、栓等。
③带三点水的字大都和水有关系。例如:湾、 潮、
海、 澡、 淋、 池、 活、 泡、滑、 洗、浪、 江、
没、 湿、 泥、 河、 洋、湖、 溪等。
三、作业: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1)课件出示。
①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
5.

选词填空。
飘荡 荡漾
(1)小燕子的尾尖偶尔在

②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 轻快)湖面上掠过,水波便一圈一
的歌。 圈地( )开去。
③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活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2)微风中,柔软的柳枝随
食物的气味。
(2)小组交流,选择词语,并说明理由。
(3)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课件出示:
68 545

风( ),婀娜多姿。
机灵 灵活
(3)小明是个( )
的孩子,遇到困难总会想办



①荡漾是指在水的环境里飘荡,起伏不定。飘荡的法克服。
意思是在水上浮动;在空中飘浮 ,飘摆或飞升。所(4)对于数学概念,我们不
以应该选择“荡漾”。 仅要认真理解,更要
②轻巧的意思是小而灵巧;轻松而灵巧;简单而容( )运用。
易。轻快的意思是不费劲儿;轻松愉快。所以句子
中应该选择“轻快”。
轻快 轻松
(5)春天的景色让人心情
③灵活是指敏捷;不呆板。灵敏是指反应快;能对( )愉悦。
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所以句子中应该该选择(6)方方迈着( )
“灵敏”。 的步伐向学校走去。
(5)教师小结: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细微之处找 请求 要求
差别(板书)。第一,意义方面的差别,例如程度(7)学校( )学
轻重不同;范围大小不同。第二,色彩方面的差异,生不要带零食进校园。
例如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第三,用法方(8)我再三向爸爸
面的差别,如搭配对象不同;词性 和句法功能不同。 ( ):“买一台电脑
2.课件出示: 吧。”
一身乌黑 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6.读一读,照样子写一种小
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 的小燕子。 动物的外形特点。
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
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1)自由阅读,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
似的尾巴 ,凑成了那样可爱
(2)教师评议,简单小结。(句一用“乌黑”“轻的活泼的小燕子。
快有力”准确地写出了燕子羽毛的颜色特点和燕子
翅膀的特点,用比喻“剪刀似的”形象地写出了燕
子尾巴的特点,整个句子用了排比的手法,读起来 < br>铿锵有力,富有音乐感;想起来意味无穷,富有感染(2)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
力。句二运用了对 比的手法,写出了独角仙头部尖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
角的特点。) 只犀牛一样的角。


69 545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课件出示: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4)小组展开朗读比赛。
2.简单理解,把握感情。
(1)课件出示词语注释。
①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 者题下自注说:“此曲
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
江南’一名‘望 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
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
南主要是 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②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③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
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④绿如蓝: 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
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2)小组交流,对照注释说说每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江南的风景多么美 好,
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
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 胜过蓝
70 545

7.默写一首描写江南美景
的古诗词。







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这首词总写对江南的
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
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
大好景象。)
三、背诵《忆江南·江南好》,课外积累更多的古
诗。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一
[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一的教学,针
交流平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识字加油站 巧用偏旁解字义
词句段运用 细微之处找差别
日积月累 江南·江南好
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空
间,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机
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探索 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学
会发现问题,学 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 生在各个方面都得
到发挥。
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我们在课堂上就
要做到敢于“放” ,把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交
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独
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去获得 知识,同时又获
得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使我体会到,
只有教师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 就会发
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

参考答案:
71 545



1. 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燕子的体形。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音乐感;想起来意味
无穷,富有感染力。
2. 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
看得入迷了 ,到了入情入境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
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 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
3.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 挨挨挤
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
生命力。
4. 扌 打(打架) 抱(抱住) 扔(扔掉)
讠 请(请假) 讲(讲话) 课(上课)
辶 近(近处) 进(进出) 远(很远)
艹 草(小草) 药(草药) 苗(禾苗)
雨 雪(大雪) 霜(霜冻) 雷(雷雨)
木 树(树木) 林(树林) 桩(木桩)
5.

(1)荡漾 (2)飘荡 (3)机灵 (4)灵活 (5)轻松 (6)轻快 (7)要
求 (8)请求
6.(1)一张人字形的嘴 巴,几根像钢针一样的胡须,一双直挺挺的大耳朵,圆滚
滚的身子,再加上灵活矫健的四肢,凑成了可爱 的小猫。
(2)藏羚羊的被毛都非常丰厚细密,呈淡黄褐色,头部有一双利剑一样的角。
7.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 守株待兔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读4个会认字,会写9个会写
字。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用自
己的话讲述整个故事。
72 545



2.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用
自己的话讲述整个故事。
理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
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懂得
3.

理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不能存在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
事的内容,体 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的侥幸心理。
懂得不能存在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教学课时] 2课时
成功的侥幸心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你都知道哪些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 鼓励学生查字典了解“寓言”的意思。(寓言是用比喻性言故事,写出这些
的故事来寄托 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故事的题目。
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
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2.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
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议,做补充性指导。)
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寓言故事,那
时的寓言是用古人的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如《滥
竽充数》、《掩耳盗铃》等,这节 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
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一)字词教学:读准字音。
1.出示本课生字(宋sòng耕gēng释shì冀jì),读准字
音。
2.重点指导“耒”。
(1)课件出示:

2.看拼音写字词,
把课文补充完整。
用“/”标出朗读
时的停顿。
sòng
( )人有
gēng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 骨刻文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汉字演变的经过记忆字形。 耒是象
( )者, 田中
zhū chù
有( ), 兔走( )
73 545



形字,金文依照农具的样子而成,小篆的形体结构更规矩,jǐng
将这个字的上面演变成三个横,直到最后简化成楷书,就成株, 折( )而
了现在的字形。
(2)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字,记住这个字的写法。
3.学习生字“冀”。
(1)与“翼”比较有什么不同?
shì
死。 因( )其耒
shǒu
而( )株, 冀复
(2)怎样记这个字?提示:“翼”有翅膀的意思。“冀”又得兔。兔不可复得,
是河北省的别称。使学生能根据字义的不同正确区分两个形而身为宋国笑。
近字。
(3)指导书写:“冀” 汉字是方块字,观察怎样写才能把
字写成方块字?
(4)反馈。根据学情有针对地提醒。
(二)朗读教学:读通句子、读出停顿。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确定多音字读音。
3.再读课文,读出停顿。
(1)回忆如何朗读文言文?(语速缓慢,停顿多) 学生自
由练读,试着读出停顿。
(2)指名朗读,根据学情引导学生读准停顿。重点指导: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 宋人/
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
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
为/宋国/笑。
4.学生练读。
5.指读、评价、齐读。
三、细读课文,了解文意。

(一)回顾学法: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
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
74 545



(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己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在同桌间、小组内
研讨,解决不了的提出 来共同探讨。
2.小组交流学习。
3.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通过合作学习仍未解决的问题。
预设一:




3.解释加点字词的
①株:树桩。 ②触:抵,撞到。 ③走:跑。 ④折:意思。
折断。 ⑤颈:脖子。 ⑥因:于是,就。 ⑦释:放下,宋人有耕者,
, 兔走触
释放。 ⑧耒(lěi):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古代称犁上的
田中有株
..
折颈而死。因
11
得:
株,
木把。 ⑨冀(jì):希望,希冀。 ⑩复:又,再。 ○
..

12
为:被,表示被动。 ○
13
身:自己。 ○
14
笑:笑
释其耒而守株,
得到。 ○

柄。 复得兔。兔不可复
而身为宋国笑。
预设二: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因:于是,就。
得,
..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 能再得到
一只兔子。
预设三: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自己。为:
被。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2)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宋国有个农民,
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
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
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兔子不可以重复
得到,然而他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3)师生对读,教师读翻译,学生读原文,加深对课文大
意的理解。
(4)指 导朗读:除了语速慢,适当停顿,还可以把你想要
强调的意思重读,这样就更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四、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75 545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二、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悟寓意。
1.读课文,想想可以扩充哪些内容?
2.师引导想象:
(1)兔走触株,折颈而 死。可见兔子当时跑的怎样?(特别快)。
有哪些词也表示快的意思?(快如闪电、风驰电掣、快的像离
1.根据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完
成填空。
《守株待
兔》这个成语

弦的箭) 再指名说说,用上刚才所说的词语。老师 指导学生说故事比喻不主
出:一只野兔快如闪电般跑来;一只野兔风驰电掣般跑来;一
只野兔快 的像 一阵风似的跑来。
动( ),而
存万一的侥幸
(2)野兔为什么这样拼 命的跑?(有可能遇到的猛兽或者遇到心理,希望得
了猎人,正在逃命。) 师小结:正是因为特殊的原 因这只野兔
急于逃命才慌不择路跑到了种田人的地里,因为要逃命才跑的
到(
)。告 诉
像离弦的箭一样,才致使它一下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我们:只有通
所以,这只野兔 撞死在种田人地里的树桩上纯粹是什么?(学
生答出:意外、凑巧、偶然、巧合)
过自己的(
),才能
(3)种田的人看到撞死的野兔是什么心情?(看到撞死的野兔有所收获,否
他心里很高兴)还有哪些词也表示高兴的意思?(心花怒放、
喜出望外、眉开眼笑、欣喜若狂等) 他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
则终将(
)获,
的?(他想这么容易就能得到一只野兔,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留下终身遗
还有哪些词也表示容易的意思?(易如反掌、轻而易举、不费
吹灰之力) 再指名说说,用上刚才所说的词语。
憾。

(4)种田的人在树桩旁?他是怎样想的?学生自由发言(不用
劳动就能有兔肉吃,我还种什么田呀!)从此以后他就每天都守
着树桩等待野兔再次撞死。(他想我这样等万一有兔子再撞到树
桩上,我就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兔肉了。 )
(5)不劳而获最终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引导说出:一无所获、
76 545



两手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或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3.观察课文插图,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鼓励学生用上自己
喜欢的词语。
4.指名讲故事。
5.师总结:同学们在讲课文故事的时候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使
所讲的故事具体生动。
三、角色体验,语言转换中明寓意。
1.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看到种田的人最后一无所获,你会
对他说什么?
2.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也想对他说几句:自己不主动努力,
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是 不对的。只有通
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
遗憾。)板书:意 外收获 一无所得
通过劳动 有所收获
3.听了你们的话那个种田的人会怎样呢?(羞愧)
四、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
1.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2.古文是没有标点的,去掉标点读。
3.以前排版是竖着的,出示课文再读。
4.播放古筝曲,学生随着曲调读,读出抑扬顿挫。
5.试着背诵。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1.老师总结:不去幻想不劳而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 br>做人,这是我们学这则寓言获得的启示,也是我对你们最大的
愿望。
2.想想这节课我们怎样学习的? 初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出停顿 —— 细读,借助注释、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句
子的意思,再说说全文的意思 —— 品读,思考寓意。
3.布置作业:
77 545







(1)网上搜集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用这样
的方法自学。
(2)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守株待兔
意外收获 一无所得
通过劳动 有所收获

[教学反思]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
是 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
兔,从此丢掉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
也 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文章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 一个饶有趣味的故
事,从而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忆理 概括解文言文的方法——
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然
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
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
教学 时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法,使他们掌握字词。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找
出描 写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内容,从而懂得“株”
就是指“树桩”的意思。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
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
寓意。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
自 己的想象,充分的说。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78 545



1.乌鸦喝水 农夫与蛇 杯弓蛇影 狐假虎威
2.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
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树桩。 ②触:抵,撞到。 ③颈:脖子。 ④因:
于是,就。 ⑤冀(jì):希望,希冀。 ⑥身:自己。 ⑦笑:笑柄。
第二课时
1.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 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 留下终身
遗憾。

阅读链接:《南辕北辙》阅读指导
【内容简析】 < br>《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
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 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
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
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阅读目标】
1.结合课文学习“把式”、“盘缠”、“硬要”等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
3.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南辕 北辙”的寓意,能客观分析人物的主观原因,从
而指导学生健康的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阅读重点】通过学习,明白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寓意。
【阅读难点】客观分析评价人物,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阅读过程:
一、导入阅读:
回忆以前学过的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说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明白这< br>些寓言故事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
79 545



二、探究新知:
学习指导(一) 方法: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我会读:南辕北辙 提醒 把式 盘缠 硬要
3.我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把式:精于某种技术的人。本课指车夫的是一个赶车技术水平很高的人。
(2)盘缠(pán chan):路费。
(3)硬要:一定要。
学习指导(二) 方法:合作交流
1.“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南辕北辙》中那个坐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的想法
对?
3.那个坐车的人能到楚国吗?为什么?
4.你从“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目标与行动相反,只会离目
的地越来越远)
三、达标检测:
巩固:
1.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课文。
(1)分担角色 (2)人物语言、动作、表情。
2.复述课文。
3.拓展延伸:
展示搜集的寓言故事:以羊替牛、滥竽充数、狐假 虎威、高山流水、画蛇添
足、后来居上、井底之蛙、惊弓之鸟、买椟还珠、拔苗助长、愚公移山、打草蛇
惊、纸上谈兵、惊弓之鸟……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守株待兔》是 一则寓言故事的文言文。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
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 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
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 不劳动是
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
80 545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参考了许多的教学参考,力求把文言文上好,< br>但是,由于“当局者迷”吧,想要太多的东西,课堂中难以取舍,导致很多的遗
憾。
1、归类识字这一教学方法的合情合理使用
在参考教学参考时,我看到了归类识字的教学,引 导学生利用归类识字这一
方法识字,但是显然在试教过程中,就体会到归类教学在这里没有显示出它该有
的作用,反而使教学过程累赘。在课后,反思整堂课的识字安排,也觉得有冗长
的味道。
2、寓意的体会如何才能水到渠成
《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本课必须突破的难点也是重点,读寓 言明白寓意也是
寓言教学的文本特色。而本寓言的寓意“不能不劳而获”对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
点,所以我将难点分化,放在两个环节的教学中逐步突破,但是在执教中,发现
难点突破地并不理想,我 想可能在课堂情境氛围营造的不够好,让学生在情境外
徘徊,所以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并不是那么顺利。
3、朗读指导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因为这是篇文言文,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做是一个难点,所以 只能让学生多
读,再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但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在朗读指导环节发生程序
的 混乱,也可以说,我的关于课堂把握的基本功是不足的,没有踏实掌握和运用
朗读指导的科学程序。
4、教师的情绪与学生的情绪关联
课堂的前二十分钟,我个人的情绪不太投入,而明显的学生 的情绪也在状况
之外。这让我想到,我的情绪收放能力应当有所提高,尽快让自己走入文本情境,
由此才能带动学生的情绪,一起体验课文。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
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和不
81 545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软弱。
3.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学习 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
正确看待人和 事物的方法;使学生懂得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课文有不少新词,如何让学生理 解
面。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是一个难点;关于寓意的把握,怎样才
重、和睦相处, 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知道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的含义。
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教学课时] 2课时
4. 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明白“人都[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有长处和短处 ,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
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共事。”
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
个故事,你们想听吗?从前,有个国王,在他的橱柜里有两
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
发生了什么事吗?
2.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寓言,那就是第六课《陶罐和
铁罐》,(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 br>3.大家看大屏幕,老师把他们带来了。这是陶罐,这是铁罐,
你们知道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
4.同学们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
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 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
殊的罐子。
5.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国王御厨里的一个坚硬 的铁
罐和一个易碎的陶罐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
82 545



二、 初读课文,识字解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
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1.看拼音,写词语。
gāo ào
( )
2.屏幕出示词语,先在心里默读一遍,有不熟悉的在心里qiān ràng
记住它。 ( )
3.同学们,词语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下面我们就随着它们ruò xiǎo
一起走进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4.打开书,我们分段读文,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相机板书“奚落”)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 )
gǔ dài
( )

1.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归纳:国王的橱柜里有一只陶 罐和一只铁罐,铁罐仗
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
里挖出来依旧 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
1.集中识字。
2.比一比,组词语。
骄( )桥( )
(1)认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课件出示文中要求会认的生捧( )棒( )
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虚( )虑( )
(2)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懦( )需( )
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3)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
文中的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3)引导分组观察:“骄、傲 、谦、懦、弱、捧、代、价”
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尘”是上下结构、上长下
短的字 。“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是横钩。
83 545

尘( )尖( )
价( )介( )



(4)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5)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教师范写 学生提出
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有些字可以通过和学过的形
近字比较加以区别和识记, 比如:骄和桥、捧和棒、虚和虑、
懦和需、尘和尖、价和介。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字的字
形 和字义,再分析这些字和它们相似的生字相同点和不同
点,在区别形义的不同后记忆并书写。重点指导以 下几个易
写错的字,如“谦”的右半部分的中间部分不要少写一横;
“捧”右下部分不要多写一 横,;“傲”中间部分的上部不要
少写一横。)
(6)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7)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五、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
2.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 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关键词,理解课文。 阅读课文

1.听1——9自然段的课文录音思考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选段,完成练
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这九个自 习。
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
落它。)
2.理解“奚落”。
(1)同学们刚才在说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词“奚落”,你认为奚
落是什么意思呢?(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
难堪。)
①“你敢碰我
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
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
(2)那么,文章中的“奚落”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联系罐谦虚地回
上 下文,来真正的理解“奚落”。
3.这几个自然段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84 545

答。
③“我就知道



4.学习2——9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自
你不敢,懦弱
的东西!”铁
由读课文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铁罐奚 落陶罐的话和描罐说,带着更
写神态的词语用直线画出来。
5.铁罐第一次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课件出示: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加轻蔑的神
气。
④“我确实不
敢碰你,但并
不是懦弱。”
(2)指名朗读第一行,说说听了他的朗读,你体会到什么?(铁陶罐争辩说,
罐很傲慢。“傲慢”是什 么意思?——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我们生来就
礼貌。)板书:傲慢
(3)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
( )盛
东西的, 并
(4)明明知道铁罐不敢碰他,却偏要抓住铁罐的弱点进行发问,( )来
目的是?(嘲笑铁罐) 互相碰撞的。
(5)那通过铁罐这个表现,你认为奚落是什么意思 ?(看不起说到盛东西,
别人,用难听的话说别人的缺点) 我不见得比你
(6)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铁罐不慌不忙,他是怎么回答的?差。再说……”
(指名读第二句。) ⑤“住嘴!”
(7)陶罐不但不生气,反而称铁罐为兄弟,这说明了什么 ?(陶铁罐恼怒了,
罐谦虚友好。“谦虚”是什么意思?——虚心,不自满,肯接受“你怎么敢和
批评。)板书:谦虚 我相提并论!
(8)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同位分角色练习。 你等着吧,要
(9)鼓励学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这一组对话。
(10)师小结:同 学们,你们读得这么好,首先抓住了重点提
示语,进一步理解读,然后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读。这下来我
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后面的三组对话。
6.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三次对话。
不了几天,你
就会破成碎
片,我却永远
在这里,什么
也不怕。” < br>(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同桌合作练读后面的三次对话,注意1.在选段的第
圈出描写神态或心 情、重读的词语和标点,进一步理解读,然
85 545

④自然段括号



后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合作表演读。
(2)同桌练读,老师巡视指导。
(3)学习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
的神气。
“我确实不 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
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 我不
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①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②从他们读中你又体会到 了什么?(又一次体会到了铁罐的傲
慢。)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懦弱 轻蔑)这两个词语的意
中填上恰当的
词。
2.不改变句子
原意,将第⑤
自然段画横线
的句子换一种
说法。


3. 第④自然
段 中省略号省
思是什么?(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如:性格懦弱。轻蔑:略的内容是
轻视,不放在眼里。)
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铁罐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第二
句。)
同学们看,这有一个省略号,省略号说明了什么?(学生
自由交流说,陶罐没有说完的话。)
④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同位分角色练习。
⑤鼓励学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这一组对话。
(4)学习第三次对话。
① 同学们,你们都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谁想跟老师一起
来读第三组对话。(大屏幕出示第三组对话)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
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
不怕。”

4. 铁罐和陶
罐都是用来__
_______的。铁
罐的优点是__
____ ____,缺
点是_______;
陶罐的优点是
_________,缺
点 是_______。
5. 选段中的
画线词是描写
神态动作的词
“何必这样 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语。从描写铁
么可吵的呢!”
②老师读得怎么样?(不好)同学们都比老师会读书,谁来读
读。(指名读。)
86 545

罐的词语可以
看出铁罐
;从描写



③谁来说说这段话中几个词语的意思?(恼怒:气恼,发怒。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和睦相
处:相处得好,不争吵。)
④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同位分角色练习。
⑤鼓励学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这一组对话。
(5)学习第四次对话。
① 铁罐这么恼怒无理,而陶罐还是那样平静友好。铁罐由刚开
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现在是——(生 :火冒三丈、恼
羞成怒……)
②指名生朗读第四次对话。
③同学们,铁罐一次又一次地用不好听地话说陶罐,这就是—
—(生:奚落。)
④谁来说说这段话中几个词语的意思?(羞耻:不光彩,不体
面。理会:理睬。)
⑤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同位分角色练习。
⑥鼓励学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这一组对话。
7.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分角色朗读1——9自然段。
8.谈话过渡:陶罐谦虚而不懦弱,它不 跟铁罐针锋相对,而是
向铁罐讲明道理,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怀非常宽阔,铁罐以为自
己很坚固, 就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据理力争,铁罐无以反驳,
所以它恼羞成怒,说出了那么多蛮不讲理的话。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和铁罐的结果
又将如何呢?
9.学习10——17自然段。
(1)请学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理解重点词语。 (流逝:
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覆灭:全部被消灭。覆盖:遮盖。渣滓:
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 东西。翻来覆去:本课指多次重复地。)
(2)想想陶罐和铁罐结果如何?
(3)学生交流汇报,出示相关句子。
87 545

陶罐的词语中
可以看出陶
罐 。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
朴素,美观。
……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
的影子也没见到。
(4)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发言,全班
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光洁 朴素 美观 不复存在)
(5)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你喜欢谁呢?
为 什么?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
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 短处,要善于看到
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0.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课文,感情朗读。
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 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
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
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
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 处。
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六、作业: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 朴素 美观 不复存在
[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
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
言、动 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
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
88 545




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 的傲慢无礼和
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
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 点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
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 必要的,只
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陶罐和铁
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 个事物在很
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
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 单纯地采用
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
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 体。因此,
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
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
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同时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
词语。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
“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
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 br>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
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
活动后,我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学生先选
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
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教师还鼓励他们加
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
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
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
他们的舞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
89 545



示“思考练习”的问题: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
局中,你明白了什么 道理?我先引导学生对比陶
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已
完全氧化,消逝得无 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
洁、朴素、美观”。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
为什么喜欢或不喜 欢。学生有的说喜欢陶罐,因
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罐,
因为它已是很有价 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
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学生各抒己见,
学习情绪高涨。这 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
解。问题的解决水到 渠成。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高傲 谦让 弱小 古代
2.骄傲 大桥 捧着 木棒 虚心 考虑 懦弱 需要 尘土 尖尖 价格 介绍
第二课时
1.是 不是
2.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3.陶罐的话
4. 盛东西 不易碎 易氧化 保存时间长 易碎、怕碰
5.骄傲 谦虚

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阅读指导
【内容简析】
北风与太阳是伊索寓言之一,故 事内容是北风与太阳举行一场比赛决定谁的
力量比较强,能让路过的旅人脱下斗篷。北风越是用力吹,旅 人就把自己包得越
紧。然而,当太阳温暖地照耀时,旅人因为闷热而不得不脱下斗篷。
90 545



【引发思考】
北风在自然界代表寒冷、令人发 抖,在这则寓言里象征强势者的桀傲不驯,
经常引起他人的反感;太阳则是一种温暖的象征,有明朗、正 派的意味,是亲和、
有力量的勇者。北风累得筋疲力尽,却不能让旅人脱掉大衣。太阳稍露身手,旅人便情不自禁解衣摘帽。有些人总是企图用暴力征服人,而他们却忘记了温和的
威力远远比暴力大。
【故事寓意】
北风与太阳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给人逼迫,就能成功,就能获胜,疾言厉色或者使用暴力,是无法令
人心服口服的,反而 是要给人温暖、安详、以尊重、爱语,让人心生欢喜、心悦
诚服,才是胜利者。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这节课去年谷老师上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借鉴 。所以我基本上就是
按照原有的教学思路,进行了适当的个性化修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点落实到位:
首先,这篇课文的段落比较多,学生不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所以,我就尝试让学生将整个故事分成两个场景,并找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这样课文的
重点内容即对话部分 学生也能一下子就找到。在设计中,我自己心里并没有底,
令我欣喜的是,孩子在初读之后就能找出故事 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又通过默
读课文找出了相应的自然段。这样就理清了脉络,有利于学生对全篇课 文内容的
把握。
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品读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从而了解人物神态和性格。紧< br>紧抓住“奚落”这个词语,让学生从铁罐对陶罐的明知故问中,悟出这就是铁罐
“奚落”陶罐,词 语的意思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并且通过品读,学生还知道了铁
罐奚落陶罐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迎刃 而解。
不过,由于自身经验及准备不足,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遗憾:
首先,学生的情绪没有被 充分调动起来。可能是因为下午学生比较容易犯困,
也可能由于自己也有些紧张,一直绷得比较紧,从而 影响了学生,总之感觉学生
的情绪不如平时高涨,有些孩子始终不敢举手,我也没有及时启发、引导,课 堂
91 545



气氛不是很热烈。
其次 ,指导朗读形式单一,流于形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是指导朗读
的重点。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能够表 现出人物对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而且每次对话
都有所区别。应该让个别学生进行演练,从而有目的的进行 指导,逐渐提高要求,
增加梯度。但是我基本上都让学生齐读,这样看不出梯度的变化,只是泛泛而读。
总之,每一次公开课都是自我历练、不断提升的过程,就像这篇课文的最后,
我送给孩子们的几 句话: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期待着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能够
在互相学习中有更加成熟的表现。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讲述的是国 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持
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 br>不复存在。教学重点为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
神态的描写,让学 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由于本文语言生动,贴近儿童实际,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主阅读。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决定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做
适当的指导,引导学 生明白寓言中蕴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我在上这课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在学习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朗 读课文,要
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自由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
谁、 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
理解,在读中感悟。绝大部分 学生都能说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谦虚、
善良和真诚。
在精构环节,围绕陶罐和铁 罐的四次对话,我在教学中采用范学式,先指导
学习第一次对话,然后总结学法,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 去学习其他的对话。在
学习第一次对话时,我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
并通过指导朗读,感悟人物性格特点,由此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
采取小组合作的 学习形式,由小组长组织进行学习。在小组充分学习基础上,进
行全班交流。让我欣喜的是学生不仅能有 感情地读出人物的不同神态不同性格特
点,有的小组甚至自告奋勇要为大家表演。
92 545



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如下:精讲环节中,在总结学法的时 候我没有起到很好
的指导作用,对细节之处没有讲得更清楚,导至小组合讨论走形式,不知从何入
手进行学习。有些小组长在组织小组学习时,人员分配不够合理,没有起到以点
带面的作用。这些方面 的训练在平常还需加强。通过国培学习我能认识到自己不
足。要及时转变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跟上 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 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
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 土,不复存在。故
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
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
下两点进行教学 。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文章。教学时, 放手让
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
铁罐是怎 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
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 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 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
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 以
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
指导朗读过程 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
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 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
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请两位学生 按课文中所描述
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
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
对“人物”的理解。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
93 545



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 中让学生明白:
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
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在
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 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
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 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上完课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 提高。
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锤炼。

7 鹿角和鹿腿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指导读准确多音字“倒”“称”“撒”1. 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
“奔” “挣”,注意前后鼻、平翘舌的生字读音;有事,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
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 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真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一
的前后不同态度,初步学习
理解寓意的方法。 < br>2.体会并学习运用“让故事
个什么故事,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中的人物会说话” 的习作方
度。
4.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
的体会。
5. 发现“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这一讲故事的
秘诀,学习运用学到的方法编童话故事。
6.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法。
3. 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
理,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
体会。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94 545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
快如飞。(打一动物)
2. 揭示谜底,教师小结:谜面抓住了鹿身上的那两个部位
提示大家。(鹿角和鹿腿。)
3. 课件展示:欢快的音乐声起,一只漂亮的鹿从丛林里出
来,蹦到池塘边。
(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谁请来了?(小鹿)
(2)你喜欢它吗?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最美? (学生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抓住说鹿角和鹿腿的句子进行点评。)
4.鹿姐姐也认为自 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
它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放
音,出示句子:“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
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
5.学生朗读句子,师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
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 6.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
伸出你们的指头,和老师一起认真把 题目写下来。生齐读课
题。
95 545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通,读顺;划出不懂的词句,
1.读拼音写词语。
shī zi
通过互帮互助方式,师生共同解决,把词的理解放到句子中( )
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
lù jiǎo
( )
(1)指名几位同学分段读,要求:被指名读的同学认真读xīn shǎng
好每个字每句话;听的同学认真听好每个字每句话,帮助纠( )
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dào yìng
(2)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 )
准确的字音,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
(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填空引导概括:
2.比一比,组词语。
唐( )塘( )
均( )匀( )
这个故事主要讲一只鹿欣赏( ),却致( )到( )
抱怨( );而当被狮子追赶的时传( )转( )
候,( )的角差点儿( ),可
( )的腿却让它( )。
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感受鹿角的美丽和鹿腿的难3.读句子,试着用

1.欣赏鹿角的美丽。
(1)鹿角到底美在哪呢,让小鹿如此欣赏?请你们找出来
读读,并用“—”画下来。
(2)学生朗读,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句子:
加点的词语写句
子。
我的身段 多么
..
匀称,我的角多么
..
精美别致,好像两
鹿摆摆身子,水中 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束美丽的珊瑚!
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 水欣赏自(1)我们的教室多
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么明亮,多么
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齐读) ______!
(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美 丽的珊瑚)“精美别(2)我们的祖国多
致”是什么意思?(精致而美好,而且很特别。) 么______,多么
(4)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兴______!
96 545



奋、惊讶)板书:鹿角 美丽 ( 3)____________
(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导读出这时候鹿的语多么____ __,多么
气。)
(6)指名学生表演读。
(7)练习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
①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______!
②我们的祖国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③____________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______!
4.对下面的句子理
解正确的是( )
这四条腿太细
了,怎么配得上这
两只美丽的角呢!
2.抱怨鹿腿的难看:鹿 悠闲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候,①唉,这四条腿太
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开始抱怨了,他是怎样抱 怨的?细了,配得上这两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并用“—”画下来。
(1)学生朗读,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句子:
只美丽的角。
②唉,这四条腿太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细了,配不上这两
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 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只美丽的角。
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学生齐读。)板书:
鹿腿 难看
(2)指导朗读:这时候鹿的表情怎样?请学生带着表情朗
读,读出不满、抱怨、嫌弃的语气。
(3)指名学生表演读。


(4)理解句子: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
的角呢!
①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
②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



四、深读课文,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改变的原
因。
1.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看法发生了什么改变?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
让我狮口逃生。
97 545



请学生朗读,并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美丽—难看、
送命—逃生)
3.问题过渡: 难看的腿让它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
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六自然< br>段。)板书:险些送命 狮口逃生
4.交流:为什么美丽的鹿角差点儿让它送命,而难看的腿却
让它狮口逃生?
预设一 ,学生可能会说: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差点儿让
它送命。(当鹿的角被树枝挂住的时候,鹿心里会想 些什么
呢?)
预设二,引导学生:有力的长腿让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
不一会儿, 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多亏了四条
细腿;而当鹿角被挂住了,眼看就要被追上了,鹿用尽全 身
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向
前奔去,狮子再也没有追上,多亏 了四条细腿啊。(这个时
候,鹿又会想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感受惊险。
五、朗读课文,读出寓意
1.同学们真会读书,很快就把这个故事内容读懂了!读寓
言故事,除了读懂故事内容,还要明白故事里要说明的道理。
在寓言故事中,小动物也像人一样会思考, 会说话,会明白
道理。我们就先从这些句子入手,来读读这个故事要说明什
么道理。
2.四句话分别在课文哪里呢?请快速默读课文,用“ ”
画出这些句子。
3.逐句出示句子,请四名学生接龙朗读。
(1)咦,这是我吗?
(2)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
两束美丽的珊瑚!
98 545



(3)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4)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
让我狮口逃生!
4.指导朗读,读懂寓意。
(1)读了这四句话,我们知道这只小鹿最后懂得了什么道
理?
(2)出示填空:小鹿明白的道理是 。
预设一: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
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预设二:鹿角美丽却差点儿让自己送命,鹿腿难看却能
救自己的命。
预设三:自己欣赏的美丽鹿角却差点儿让自己送命,而
难看的腿却能在关键时刻救自己的命。”
(3)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感悟寓
意)
(4)出示填空:小朋友明白的道理是 。
预设一:漂亮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难看的东西不一定
是不好的。
预设二:不能以表面样子来判断一样事物。
(5)教师评议,并小结,小鹿只是就事论事地明 白了“两
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
逃生”,同学们明白的道理 才是这个寓言真正想说明的道理,
比小鹿的理解深刻得多。读寓言故事,不仅要读懂故事内容,
还要思考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这样才是真正读懂了这个
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 不要因为它的
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
处;还告诉我们,不要 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
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板书:
物各有所长 全面看问题)
99 545



六、我口说我心: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
由。
(1)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2)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1.学生读句子,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2.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懂得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
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 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
长处的道理。
四、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后自己明白的道理。
一、朗读品析,体会情感。
1.我们先来看看一开始鹿对角的评价。
阅读课文
片段,完成练



(1)课件出示: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习。
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不敢犹
(2)认真读句子,想想鹿认为这是怎样的角?你从哪里感受到豫,撒开长腿
的? 就 ____。有力
(3)这么美的角,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评价它呢?把哪些关的长腿在灌木
键 词读好就能体现这种感情。
(4)加上提示语,师生合作读,读出鹿对角的欣赏。
丛中__ __来
____去,不一
(5)小结学法:读句子,弄清鹿对角的评价,抓关键词、加提会儿, 就把凶
示语体会鹿对角的态度
2.根据自学提示,体会鹿对腿的态度。
100 545

猛的狮子远远
地____在了后

安徽毛坦厂中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公务员法全文-大专录取分数线


南京晓庄-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


船舶买卖-酒厂实习报告


脑血管硬化的症状-文明礼仪诗歌


歌颂祖国的作文-主婚词


再别康桥原文-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咸宁学院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