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玛丽莲梦兔
655次浏览
2020年09月29日 20: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南武中学-远东地区

2020年9月29日发(作者:彭定求)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感、探、品、拓”四环教学模式
定水小学 王显平 郑友兰 何燕 杨从秀 蒲仕坤 周邦功
小学阅 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
学生阅读能力的 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
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的关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阅读
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阅读教学不但可丰富学生的知识,更有 锻炼学
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性情、培养优秀品德的作用。为此,定水小学通过不断学习 ,
认真实践,积极探索,总结出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感、探、品、拓”四环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基本结构 ——“感、探、品、拓”四个环节
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 个性,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
展的重要方式,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主体参与。主 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决定着教学活
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学活动的 基本形态就是交往和探究。交往是活动的
基本形式,要给学生创造“学”的空间,“交流”的平台,让学 生在交流中分享、在探究中深化,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基于此,我们大致将课堂结构分为四 个环节:初步感知(感)——质
疑、探究(探)——品读提升(品)——拓展运用(拓)。
二、模式的基本流程及解读
改变“以教案定教学,顺教案而导学”的传统做法,初步树立“以 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
念,并建立相应的教学结构的基础上,依据语文母语课程的特点,营造让学 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关
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与主体人格的培养,尽可能的 让学生在“活动”中
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在大量的语文实 践中掌握学习语
文的规律。为此,我们设计了学生学习一篇阅读课文应经历的一般流程:
第一环:初步感知(情境导航,自主阅读)
这一环节,主要借助《生本学案》学生自主完成,可安排在 课前的一段时间(3-7分钟以内)检
测。在教师的指导和《生本学案》明确的要求下,让学生运用已有 的方法独立认读和识记生字,正确
书写和积累重点的词语和初步了解生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文,建立对文本内容的初步印
象,以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自主阅读的能力。
说明:体现 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
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 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部向内部的灌输。
第二环:质疑探究(个性体验,合作分享,梳理要点)


这一环节,大致时间为 25-30分种。在教师的组织下,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自觉质地质疑,进
行探究性阅读,生展示交流 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解决心中的疑惑。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
掌握情况、对文本的兴趣点和不 理解的地方,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点入手,再读文本,实现角色体
验,加强语言积累。
说 明: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抓住兴趣点、疑点展开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性
学习,同时 也很好的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这是关乎整节课成败的重要一环。
第三环:品读提升(重点引领,互动悟法)
这一环,大致需要时间30-35分钟。教师 选择重点内容,在学生的交流中利用精心设问、角色体
验等策略,不断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段进 行品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表情达意
的作用,总结出如何更好的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情感,养 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
说明:这是体现教师“导”的关键环节,所以,这一环节要体现学法的指导 ;同时,这一环节也是
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积极、兴趣盎然的,所以,情境的创设尤 为重要。同时,这
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个性体验、合作分享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形 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敏感的嗅觉与及时引导的意识,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第四环:拓展运用(巩固反馈,拓展提升)
这一环节大致需要时间5-10分钟。教 师应对基础目标的达成予以检测与反馈;对经典的语言进
行积累,结合教材的特点进行适度的拓展,在拓 展中运用学得的阅读方法或语言训练点,加以巩固与
提高。
说明: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 学,所学的内容应该更宽泛,教学的开度应更大,只有做到了这
两点才能真正实现不是“教教材”而是“ 用教材”,不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是“师生的平等的
对话”的理念。只有达到了这一目标,我们才 能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走上一条“阳光大
道”。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夹竹桃》
本文是“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写的美文,袁向东曾评《 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一丝不苟地表达自
己。因此,导课从了解季羡林先生,读他的颁奖词入手,激发起 学生对他的敬佩,诱发学生参与本节
课的欲望,形成阅读期待。接着,自然引出夹竹桃,让学生明白文如 其人,花似其人,激发学生进一
步探究《夹竹桃》的欲望。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标出中心段,交流。(出示课件)
2、思考这一自然段概括了夹竹桃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3、探究这样的结尾起到了什么作用?(出示课件)
4、师:孩子们,请再联系课文的开头读一读,你又明白了什么?
5、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指导写法。
【设计意图: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让学生整体读文,扣住中心句,以读代讲,
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渗透学习方 法、写作手法的传授,让学生明白找出中
心句是学习文章的好方法,让学生明白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文章 浑然一体,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这样,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还引导学生 找出了精读课文的切入点,为更好地学习下文做
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品味语言
1、师:这节课,老师教给大家一种学习方法,围绕中心段来展开学习。让我们走近夹竹桃,见识见
识 夹竹桃的韧性吧!(出示课件)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夹竹桃的韧性?用心读一读,在书上批注
自己的 体会。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出示课件)
预设一:交流“然而,……一嘟噜。”的读书体会。
预设二:交流“在和煦的春风里……无日不迎风吐艳。”的读书体会。
预设三:交流“从春天……无不奉陪。”的读书体会。
3、试着用“无……不……”和“无不”造句,思考双重否定句的表达效果,教师点拨讲解。
4、指导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可贵。
5、学习“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 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一句,读一读,说一说
你们读出了什么?(出示课件)
6、教师启发引导,使明白“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对夹竹桃的赞美、敬佩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于引 导学生采用“读”、“悟”的形式,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感悟夹竹
桃的韧性。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 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课文的语言魅
力,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正如 新课标强调的,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
把“阅读”“领会”“体味”“品味” “感悟”还给学生。力争让学生能攀登知识的高山,思维的高山,
情感的高山,方法的高山。】
三、美读成诵,体味幻想
1、师: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是一剂催化 剂,引发了作者许多的幻想。请
同学们看着课文,听老师朗读,思考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会引起作者的幻 想?(出示课件)
2、学生读文交流。
3、教师指导学习作者合理展开联想的写法。(出示课件)
4、自由读课文,学生交流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5、配乐轻声朗读。
6、试背。
7、(出示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散文集.自序》中的一句话“我扪心自问,我的 感情是真实的,我的
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绝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 的事物,我决不
下笔去写。”——《季羡林散文集.自序》,激发学生把这篇文章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苏教版教学大纲特别注重学生的积累运用,而本文无疑是积累的精品。这一环节重在让
学生 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读出感受,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与文本和作者的情感产生
共鸣,进 而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下来,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学生语言的发展打下基础。】
四、创新练习,拓展延伸
1、教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师:孩子们,这 节课咱们感悟到了夹竹桃的韧性
可贵,体会到了它的幻想之美,也和作者一样深深地爱上了夹竹桃。其实 ,花似人,人似花,文章不
是无情物,而是作者精神的寄托,人格的象征啊!
2、创新拓展作业:
(1)进一步了解季羡林先生,品一品他的散文,积累好词佳句。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花,突出你最喜欢的那一面。
【设计意图:第一个作业的布置目 的是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使学
生进一步读美文,悟美文,学美文,与 名人、大家近距离的“对话”;第二个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


以致用,学习文章的语言、 写法,进行说写训练。】

元旦诗-两学一做总结


贵阳中考分数线-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


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社团活动策划书模板


教师节英文-学校办公室工作总结


科学发展观论文-银行员工述职报告


公证处上班时间-雨霖铃原文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会计实践报告


新疆昌吉学院-2013年6月四级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