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巡山小妖精
627次浏览
2020年09月30日 21: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美国康州

2020年9月30日发(作者:杨之炯)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设计教师:
适用年级:六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四、统计(2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一、课程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 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
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 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
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 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 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
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
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 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 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
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 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课程内容
单元
序号
1
单元专题
负数
教学内容
1.负数的认识 2.比较负数的大小
课时
安排
3




2
3
圆柱与圆锥
比例
1.圆柱 2.圆锥 整理和复习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 4.整理与复习 5.自行车里的数学
9
14
2
3
27
4
5
6
统计
数学广角
整理和复习
1.统计 2.节约用水
1.数学广角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应用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数 学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鲜明
的课程意 识拒绝“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
文本性资源 ,是可以超越、选择和变更的。教材也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不是课程的全部。任何
课程的实施, 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
活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
尊重教材但不“唯”教材 ,“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首先,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
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我 们要善于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将教材中静态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学
生能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引导学 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其次,学生学习的现
实起点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准确把握 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的基础上调整、
补充教材所提供的教材内容。另外,教 材上提供的资源有时还可以综合利用,用活用足教材这一重要的
课程资源。当然,活用教材不是一件简单 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挖掘教材隐含的课程资源。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
习 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度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学服务。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
感与 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实施
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
等活动,获得基本 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
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设 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
相应的发 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 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 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




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 、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
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 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3.激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 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一个农场里,鸡和兔各有几只?
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策略:
猜 测:可以让学生猜测鸡、兔的只数。假如学生经过几次猜测之后,找到了正确答案,教师可以请
他们回顾 一下猜测的过程,获得一些有益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列举: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将“1只鸡,21只 兔”一直到“21只鸡,3只兔”的所有情形下的脚
数量列举出来,从而解决问题。
寻找规律:可以在让学生列举部分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寻找规律以解决问题。
4.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 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 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
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
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评价: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⒈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⒉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⒊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⒋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
⒌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⒈ 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速度每分5题以上;度量、
画 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
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⒉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应主要 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
否运用数与计算的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 题;是否能够运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是否有对
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能否有效 地利用计算器探求规律;
⒊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 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也可以让和社区有
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 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怎样加快网速-相片尺寸


华润银行招聘-蓟县白塔


2012年高考语文-郑州市58同城招聘


初中生日记300字-七夕情人节图片


长春一汽高等专科学校-中学生作文大赛


中秋节来历50字-出国留学需要体检吗


浙江警察学院分数线-初一英语手抄报内容


雷锋日手抄报-护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