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完整版本

温柔似野鬼°
544次浏览
2020年10月03日 16: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工商年检流程-无缘无故造句

2020年10月3日发(作者:薛兰斌)


课题:四则运算(一)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5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
总结运算顺序。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3.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难点 :准确地计算混合运算。 。
一、自主学习
1、把下列各组进行计算。
84 -12= 67-17=
75 -23= 14+56=

42-4= 100 +34-23=
27+18= 49+17-18=
240 -230= 300 -50-48=
2、一捆电线剪去15米,剩下的比剪去的3倍少5米。这捆电线共


有多长?
二、合作探究,共同学习
1、比一比,算一算。
49-25+17 240 +56-78
300-50 +34 49-(17+25)
240+40 -56 300-50 +67
2、超市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梨325千克,苹果450千克,每25千
克一筐,梨比苹果少几筐?

3、完成课本第5页“做一做”第一题
三、过关检测:
1、完成课本第5 页“做一做”第二题
2、某化肥厂要生产4000吨化肥,如果每天生产150吨,生产了12天,
还剩多少吨没有完成?

3、先算哪一歩?在那歩算式下面画线。
180-145 +56 46+82-86
25 +78-56 54+720 -67
540 -280+23 104-36 +78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四则运算(=)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修改栏)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7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
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2.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
析的能力。
3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 异级运算由高到低。
学习难点: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灵活算法。
一、自主学习
不计算,只填写运算顺序
(1)100-26
2先
算( )在算( )
(2)36
918先
算( )在算( )
(3) 12
93
先算( )在算(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按要求列式 计算



(1)18与7的积加上45除以5的商,和是多少?
(1) 240_24
554
(2)107-234
18

(3)37
31768
(4)510
178


(2)86除以2的商加上32再减去38是多少

(3)王阿姨收了8箱葡萄,共168千克,照这样计算,收20箱葡萄,
共多少千克?
(4)大同乡小学在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
次,每次植树 140棵。那一年植树多?多多少棵?

三 过关检测


(1)教材第8页第5题
(2)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裤
子贵5 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3)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
鸡;鸭多少只?
总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
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四则运算(三)
主备人 审核人班级 姓名 评价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 、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0,11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即小括号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
运算。 3在分析比较中,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学习重点: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难点:对于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一、自主学习
计算
(200-4
9)4
400
(1557)


45+55
(2520)
20
(53006)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 在0里填上“
或“”

(1) (24+24)
242424242424


(2) 7 8-78
6(7878)6

(3)144
123144(123)


2、 脱式计算
280+650
13
1000-(280+650
13)

(121-111
37)5
720
(812802)65

3 、96与32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
4 、5辆卡车8次运水泥200吨,平均一辆卡车一次运水泥多少吨

三、过关检测:
1、教材第11页的第5题
2、做练习二第2题。
3、 妈妈用100元,先给林林买了一件冬衣服用了54元,又给她买了一
副手套用了6元,还剩多少钱?

4、 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
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四则运算(四)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3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
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3、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在生活中主动
探究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学习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一、自主学习
1、写出下面的数


100+0=
3·0
78

2·0+556=
154-0=
0
789
0
23

76
0
235-0=
2、计算下列各式。
(1)200+8
990
(2)0
(372613)6

(3)518+(19-19)
9
(4)518-196
70

(5)37
261313
(6)200
8899

二、合作探究、共同学习
1、计算下面各式,并说明字母a的限制条件。 (1)
0+a= (2)a-0=
(3)a
0
(4)0
a


2、一箱可乐72元,一箱24瓶,新星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3、完成教材第13页的数学游戏。
三、过关检测:
1、完成教材第15页第9、10、11题
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
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上午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
每30位游人需要一位保洁员,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位置与方向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17~19页,22~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
合作 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和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能力。
学习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习难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
了解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就是根据地图指示,选择最佳的路线,找到目的地。
看17页的图,从这张公园定向运动图上,找出1号点位置( )。
阅读教材19页,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
二、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阅读教材22页,确定北京和上海的位置关系,小组合作完成,一组画图展示,其余
补充、评 价)
1、北京在上海的( ),上海在北京的( )。
(阅读教材23页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小组合作探究,三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2、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三、过关检测。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
2、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2、4题。
3、教材第22页做一做。
4、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2、3题。
5、广播找人;“孙浩小朋友的家长请到广播室来接您的儿子孙浩。您可以从过山车

向东走200米,再向东偏北40度走300米,然后再向北走150米,再往南偏西30
度走400米 ,再向西南走150米,就到了游乐园广播室。”请你画出孙浩家长从过山车
找到广播室的路线图。



四、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
1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加法交换律
(修改栏)
教学内容:教科书P28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五的1~3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3、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说理、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一、课前热身
37+22= 128+315= 124+261= 0+150=
二、预习感知 自学教科书P28例1内容。
1、你会画出线段图吗?


2、你能用两个算式求“李叔叔一共骑的路程”吗?
(1) (2)


3、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吗?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4、请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三 、合作探究
1、加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想一想,在那些计算中用了加法交换律。
四、检测反馈
1、完成P28做一做。


2、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54+17=17+ ( ) 32+47=47+( ) 23+54=54+( )
126+321=( )+( ) 450+359=( )+( ) a+b=( )+( )
3、填空。
( 1) 把( )个数合并成( )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 一个数加0,还得( )。
( 3) 两个加数( )位置,( )不变,这叫做加法( )。
4、下面个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
276+124=180+220 ( ) a+20=400+a ( )
550+240=240+550 ( ) a+c=b+c ( )
5、完成练习五1~3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加法结合律(2)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加法运算定律(
2

教学内容:教科书P29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2、会运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3、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
并概括出加法结合律。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一、知识链接
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二、预习感知 自学教科书P29例2内容。
①你能用两种算法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的路程”吗?



两种算法中那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

②你能用简明的方式来表示这个简便运算的定律吗?

③尝试练习
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五”第4题。
三 、合作探究
1、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


2、我会用字母表示:

四、检测反馈
1、运用加法结合律,填上合适的数。
146+(54+17)=(146+ )+ (32+47)+53=32=( + )
(73+42)+128=73+( + ) 326+a+254=a+( + )
2、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138+487+113 69+(98+121) 84+(16+467)



75+186+25 67+25+33+75 245+180+20+155



3、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758本,故事书665本,文艺书535本,这三类书一共有多少本?



*4、516-56-44-16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
3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P30的例3、做一做及练习五的4~7题及思考题。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一、课前热身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2、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恰当的数。
(1)348+217+162=348+( + )
(2)(25+68)+32= 25+( + )
(3)56+47+44=56+( + )
3、用语言叙述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二、预习感知 自学教科书P30例3。
1、理解题意,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我会列出算式。

3、我会用几种不同的算法。
(1) (2) (3)





三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


2、观察下面的算式,说说怎样计算简便。
425+14+286 32+179+68 175+180+20+225
四、检测反馈


1、把计算比较简便的算式的序号填在( )里。
(1)299+145+301=( )
A.299+(145+301) B.145+(299+301)
(2) 274+168+26+332=( )
A.(274+26)+(168+332) B.(274+26)+168+332
2、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说说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91+89+11 85+47+15+53 168+250+32



97+89+11 85+248+65 26+47+174



815+49+65+14+11 18+77+40+23+48




3、完成练习五4~7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乘法运算定律(
1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乘法交换律
(修改栏)
教学内容:教科书P33、34的例1。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会运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对乘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一、课前热身
1、口算
50×70 4×25 11×7 13×20 23×7 15×6
2、我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5 × 4 = 20
( ) ( ) ( )
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3、34例1内容。
1、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理解题意。
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多少人”需要知道哪些相关信息?
3、分析数量关系。用两种解法列式解答。

4、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
5、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吗?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6、请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三 、合作探究
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乘法交换律?)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


3、想一想,在那些计算中用了乘法交换律。
四、检测反馈
1、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
2、填空。
32+32+32+32=( )× ( ) 75 × 26=( )× ( )
a×b=( ) × ( ) a × ( )=15× ( )
一个数和1相乘得( )。 一个数和0相乘得( )。
3、把应用乘法交换律的算式连起来。
12× 13 6+5 20× 17 a× 0

5+6 17× 20 13× 12 0× a
4、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48× 810 307× 52 1010× 303 5182× 174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运算定律(
2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乘法结合律
(修改栏)
教学内容:教科书P34的例2。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对乘法结合律的熟练应用。
一、课前热身
1、口算
50×70 4×25 125×8 130×4 25×8 150×6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 5=( )× 20 60× a=a × ( ) 28+( )=12+( )
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4例2内容。
1、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3、。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
方法一: 方法二:



4、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5、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6、是不是所有三个数相乘,改变相乘顺序,它们的结果仍然不变呢?请举出几个例子看
一看。


三 、合作探究
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结合交换律?)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结合律:


3、思考:37×25 ×4怎样计算简便?试一试。



四、检测反馈
1、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2、想一想,下面哪个等式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 × (3× 4)=(2 × 3)× 4 6 ×(2 × b)=6 × (b× 2)
2 × 3× 4× 5=3× (2× 5) × 4
3、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8×2=2×( ) 125×7×8=( )×( )×7
(40×15×( )=40×( ×6) 25×(4× )=( ×4) ×13
2×4×6×5=(4×6)×( × )
4、教材35页“做一做”。


5、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乘法运算定律(
3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乘法交换律
(修改栏)
教学内容:教科书P36的例3及37、38页的练习六。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培养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归纳概括。
一、课前热身
1、口算
50×13×2 125×16 4×13×25
4×(5+8) 8×(4+5) 7×3+6×3
4×5+4×8 8×4+8×5 (7+6)×3
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6例3内容。
1、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独立立式列式解答。



3、小组交流不同算法的解题思路。
4、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三 、合作探究
1、探究规律。
(1)(4+2)×25=4×25+2×25
(2)(23+8)×3
o
23×3+8×3
(3)(17+18)×5
o
17×5+18×5
(4)125×(4+8)
o
125×4+125×8
观察思考:(2)(3)(4)组中的两个算式能用什么符号连接?
2、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你的语言加以叙述。
3、试着填规律。
两个数的( )与一个数( ),可以吧两个( )与这个数( ),再( ),
( )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4、根据这一规律,试着写出一些等式。


5、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四、检测反馈
1、教材第36页“做一做”。
2、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2+25)×4=( )× 4+( )× 4 (25+26)× a=( )
(64+37)×8=( )× 8+( )× 8 53×a+53 ×b=53 ×( )
18×(31+16)=18×( )+18 ×( ) 18×a+b×()=()×(a+b)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00+2)× 45=( )
A.100× 45+45 B.100× 2+45 C.100× 45× 2 D.100× 45+2× 45
29× 7+39× 7=( )
A.29× *7× 39 B.29+39× 7 C.(29+39) × 7 D.29× 39× 7
4、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106× 14 55×200 25×14




39× 8+6× 9-39× 4 28× 225-2× 225-6× 225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 课本第39、40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2、培养学生应用定律性质灵活计算加、减法。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学习难点:加、减法的灵活应用。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16×5 120×10 25×8 45×2
2、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
乘法分配律:( ) 乘法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1主题图,合作交流。
(1)同桌分析数量关系,可叙述或演示或画线段帮助理解数量关系。
(2)独立列式计算。
(3)汇报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并比较方法的不同。
(4)学生总结归纳规律。
2、参观图书馆(例2)
(1)从图中能知道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同桌讨论“总价在1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
(3)以小组为单位仔细算一算,这四本书中的哪三本书的总价在100元左
右?
(4)小组展示并评价哪个小组的方法最简便。
3、完成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
三、过关检测:
1、判断下面各式是否符合减法的运算性质。
73-12-8=73-12+8 ( ) 74-(13+4)=74-13-4 ( )
80-(42-15)=80-42-15 ( )
2、在下面的○里填上加号或减号。
(1)456-102=456○100○2 (2)460-124-50=460○(124○50)
(3)258-(39+62)=258○39○62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60-(60-42) (2)2400-135-265




(3)468-(125+168) (4)270-52-148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3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
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
学习难点:乘、除法计算的灵活应用。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240÷3÷8= 1800÷3÷6=
240÷24= 1800÷(3×6)=
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1主题图,合作交流。
(1)小组内分析题意,并且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组内交流、探讨,观察比较。
(4)学生汇报并总结归纳规律。


2、完成教材第43页的“做一做”。
三、过关检测:
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
27÷3÷3 350÷(25×7) 480÷24÷2
1500÷3÷5 240÷24÷5 180÷(45×2)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8000÷16÷5 (2)4×12×25




(3)150÷25÷2 (4)1800÷9÷2




3、制衣厂30人10天生产服装4500件,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服装多少件?






4、修路队计划修一条长1080千米的公路,原计划30 天修完,实际提前3
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多修多少米?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4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


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计算乘法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学习难点:理解算法。
一、自主学习
1、口答。
分别用文字和字母表示出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
( ) ( )
( ) ( )
2、填空。
12=4×( ) 25=100÷( )
32=4×( ) 125=1000÷(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学习例4,合作交流。
(1)出示例4的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交流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
根据图中所给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a b
c d


e f
(3)解答问题。
分组讨论,你们愿意解决哪个问题,选择后,得出结论。
汇报解答结果。
a b
c d
e f

(4)学生发表自己的方法,并小组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三、过关检测: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32×125 (2)35×18 (3)25×12



2、简算。
15×4×25×6 95×102 25×28×7



3、粮店有面粉96袋,每袋25千克。卖出一半后,还剩下多少千克?(用两
种方法解答)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乘、加法的灵活应用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5页的例5,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 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灵活应用乘、加法的运算定律。

一、自主学习
1、计算。
127×5×20 150×24 125×25×8×4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以小组展示结果。
2、小组交流怎样计算简便。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5,合作交流。
(1)通过观察,从文字和画面上找出已知信息和需要解答的问题
明确:科考队3月1日出发,7月26日返回,要求的是科学考察实际用
的天数。
(2)独立思考。
(3)尝试解答。
方法一: 方法二:




(4)汇报交流,并讨论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过关检测:
1、用简便方法计算。


875-147-23 88×25 125×16×25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98+135+102 48×25 99×23+23
3、巧算下面各题。
(1)302×99+302 (2)35×4×25×20




(3)27000÷(125×3) (4)360×4÷60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小小营养师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修改栏)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8、49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
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拍了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教育学生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一、自主学习
1、讨论。
小组内了解午餐营养情况。
交流你对菜中营养成分的了解情况。
说一说自己的饮食习惯。
2、提问。
自己阐述营养午餐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应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就自己所知,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判断。
(1)学生观察手中的三种午餐菜谱,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午餐方案。
(2)小组讨论各成员的菜谱是否符合营养条件。
2、搭配。
根据营养专家给出的 两个指标和10中菜肴,小组合作搭配出符合营养
标准的午餐,看看哪组的搭配既合理,方案有多。
3、评选。
各小组展出你最喜欢的3种搭配方案,并说出理由。
4、回答问题。
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
三、过关检测:
1、请你为全家设计出周六、周日的菜谱。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
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0、51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
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使用学具并联系实际,理解小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自主学习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2、结合问题,自主完成教材50页例1.


(1)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是( ),3份长是( ),7份长是( )。
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一?( )1分米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写
成小数呢?( )
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写成小数呢?( )
7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写成小数呢?( )
(2)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是( ),3份是( ),6份是( )。
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一?( ),1厘米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
写成小数呢?( )
3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写成小数呢?( )
6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写成小数呢?( )
思考:如果是13厘米又是1米的几分之几?( )写成小数呢?( )
(3)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 )
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一?( )1毫米就是几分之几米?( )写成小
数呢?( )
13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写成小数呢?( )
123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写成小数呢?( )
3、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
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 )、( )、( )的分数表示。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 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 )、(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三、过关检测:
1、完成教材5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2、3、4题。
3、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小数。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101001000
=( ) =( ) =( )
1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 。
92749
9737839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 问题自学课本第52、53、54页例2、例3,独立
(修改栏) 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数位顺序表。学会正确的读写小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掌握新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课前热身
1、0.6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请说出其他各数位表示什么,是什么数位。




请补充完整数位顺序表



整 数 部 分


小 数 点


.







小 数 部 分









2、例2: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0.58米,厚3.5厘米,重4 1.47千克。你会读
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0.58 读作:
3.5 读作:
41.47 读作:
说一说,小数应该怎样读?


读出下面的小数。
6.5 读作: 0.058 读作:
0.04 读作: 340.09 读作:
6.72 读作: < br>3、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
温将上升 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一点四 写作:
五点八 写作:
零点零九 写作:
零点八八 写作:
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写出下面小数。
三百点七一 写作: 五点零六 写作:


零点零八九 写作:
三、过关检测:
1、填空。
(1)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 )位,第三位是( )位。
(2)0.36由( )个0.1和( )个0.01组成。
0.175由1个( ),7个( )和5个( )组成的。
(3)写出下面各数中“2”表示的意思:
20.04中的“2”表示
0.672中的“2”表示
2、读出横线上的数: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3、写出横线上的 数: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
度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
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小数的性质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学习内容:教材第58、59页的例1、例2、例3。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初步的抽象概况能力。
3、培养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预见: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

一、自主学习、课前热身
3分米=( )米 32厘米=( )米 0.30有( )个百分之
一。
5角=( )元 8分=( )元 0.300有( )个千分之


一。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例1
1、思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用小数表 示各是多少米?那么,0.1
米,0.10米,0.100米是否相等呢?

2、动手验证:小组合作,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纸条。你发
现了什么?
3、观察:0.1米=0.10米=0.100米,
(1)从左往右看,三个小数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有什么相同?小数的
大小有没有变化?


(2)从右往左看,三个小数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变了没有?

4、小结: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吗?(你认为这个规律中需要注意
什么?)


5、做一做:教材第58页。
例2.化简下面的小数。
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
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0.70 = 0.7
小数里的其它0能去
掉吗?(为什么?)


试一试:105.0900 =
做一做:化简下面的各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 0.200 4.08 =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
什么?

3 =
做一做: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三、过关检测:
1、下面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2.80 0.500 1.6000 400 3.780 0.4040 102.200 60.06
2、化简下面各数。
0.4 1.580 2.700 0.060 12.000
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7 30.04 4.5 8.19 25 10.6600
4、改写
原数
改写成一位小数
改写成两位小数
改写成三位小数
0.5



5



50




5、连线。
10.02 21.1 4 50.00 16.0

50 10.020 21.1000 4.0 16
6、思维训练:
(1)去掉0.40末尾的0,它的计数单位由什么变成了什么?



(2)在3.03中整数部分的3是小数部分的3的多少倍?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学习内容:教材第60页的例4。
学习目标:
1、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 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3、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两个数位不同的小数大小的比较。
一、自主学习 课前热身
在○里填上“>”、“<”或“=”。
1502○1520 1020○938 86○78
想一想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位数相同,
(2)位数不同,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比较下列三组小数的大小。
(1)3.25元和2.85元 (2)2.84元和2.93元 (3)0.07米和0.059

2、交流总结。
比较两个位数相同的小数时:
比较两个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
3、总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自学例4.
要求按名次排列四个人的成绩。(思考:多个小数比较大小有什么方法?)



三、过关检测: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0.28元○0.29元 1.205○1.250 7.80元○7.8元
0.5○0.49 8.099米○8.1米 3.0○2.99
4.5千克○5.4千克 2.630○2.63 2.068米○20.68米
1.8○0.9 0.33分米○0.31分米 8.652○8.65
(3)将下面每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1402 3.1042 3.4012 3.4102 3.1420

0.2316米 2.31分米 203.1厘米 2311毫米

(4)将下面每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107 8.17 8.117 8.071 8.017

0.807 0.87 0.708 0.78 0.088

四、思维训练
李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40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是60。
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学习内容:教材第61-63页的例5、例6、例7。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学会初步应用。
2、 培养观察和比较能力。
3、 初步培养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学习重点:
1、 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 移动小数点是位数不够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 课前热身
1、不改变原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4.3=( ) 2.07=( )
2、填空。
3×( )=30 1800÷( )=18
3×( )=300 260÷( )=26
0.4米=( )分米 0.05米=( )毫米


5分米=( )厘米=( )毫米 0.6千克=( )克
3、比较大小。
34.56 3.456 345.6 3456
观察: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问题导学 思考:
一个小数点的位置会怎样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原来的小数怎么样了?
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原来的小数怎么样了?
2、观察例5主题图,合作交流。
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从 0.009米 = 9毫米 从
上 0.09米 = 90毫米 下
往 0.9米 = 900毫米 往
下 9米 = 9000毫米 上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
…….


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10

( )

( )
1
1
1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3、 自主学习教材例6
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1)理解题意,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独立思考。
(2)自主完成。

4、自主学习教材例7
把1平方米缩小到它的 、 、 ,各是多少?
101001000
111
(1)理解题意,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独立思考。
(2)自主完成。

5、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
三、过关检测:
1、填空。
(1)把0.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 )到它的( ),得( )。
(2)把3.96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到它的( )。


(3)把2.7扩大到它的( )倍是27,把60缩小到它的( )是0.06。
(4)把8.26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到它的( );要把8.26缩小为
它的 ,就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10
后,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7.04, 这个数原
100
1
1
(5)一个数缩小到它的
来是( )。
2、在○里填上“×”或“÷”,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0.25○( )=2.5 (2)0.372○( )=3.72
(3)0.578○( )=0.0578 (4)3.141○( )=3141
(5)20.01○( )=20010 (6)1.82○( )=0.0182
四、知识资料链接
小数点移动儿歌
小数点作用大, 左移小、右移大,
右移一位扩大十倍, 右移两位扩大百倍……
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生活中的小数(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学习内容:教材第67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 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说出生活中小数的实际意义。
2、 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学习重点: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含义。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一、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 阅读教材67页,你看到了哪些小数?它表示什么意思?小组内试着说一说。

2、除了以上这些小数,你们还能说出你收集的小数,表示什么意思吗?

3、思考: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

4、你还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
像0.5千克、1.35米这样的名数,我们把
只带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像2元3角5分、5米6分米这样的名数,
我们把带有两个单位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
我们把 量和单位名称合起
来叫做名数




三、过关检测
1、教材第67页做一做。
2、说一说下列小数的含义。
(1)世界上身高最高的 名族是中非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图西人,该名族年轻人的
平均身高是1.83米。
(2)中国海拔最高的城市是拉萨市,它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海拔3.65
千米。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生活中的小数(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材第68、69页例1、例2。
(修改栏) 学习目标:
4. 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
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5. 培养学生的分类、比较、分析、类推、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把单名数或复名数与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名数进行互化。


一、自主学习 问题导学
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的身高排排队。
80厘米 1米45厘米 0.95米 1.32米
既有厘米又有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例1.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80厘米= 米
你是怎么想的:
用你喜欢的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9020千克=( )吨 7450米=( )千米
思考: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米这个单位比厘米 这
个单位大些,我们就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如米。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
位,如厘米 。)

想一想:1米45厘米是多少米?

例2、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0.95米= 厘米
会做吗?你是怎么想的?
想一想:1.32米= 厘米 1.32米= 米 厘米
思考:怎么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做一做:
3.7吨=( )千克 0.86平方米=( )平方分米
0.3千克=( )克 2.63千米=( )米
三、过关检测:
1、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数。
35厘米=( )米 450米=( )千米
2.37千克=( )克 0.7吨=( )千克
4分米6厘米=( )分米 41公顷=( )平方米
20.81千克=( )千克( )克 17.28元=( )元( )分
2、100千克杏仁 可出杏仁露42.5千克。照这样计算,1000千克杏仁可出杏仁露
多少千克?


3、学习后勤组老师带领同学们修理桌椅,平均每10人修理128套,40人可修桌
椅多少套?


名数的改写顺口溜
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低化高,用除法,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
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学过程学习内容:教材第73页例1。
(修改栏)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 理解“精确”的含义。
3、 培养迁移和类推的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 理解保留的位数不同,求得的近似数的精确度也不一样。
一、自主学习、课前热身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734562 38460 50074 10274
思考:3846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你是怎么做的?


2、下面的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32( )546≈32万 47.( )03元≈47元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 ”保留一定的


小数位数。
学习教材73页例1: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保留两位小数:0.984≈
分析: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 ,也就是省略 后面的尾数。
保留一位小数:0.984≈
分析: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 ,也就是省略 后面的尾数。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思考:1.0和1,那个更精确?它们表示的精确程度一样吗?


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 )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
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时,表
示精确到( )位……
思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三、过关检测
1、教材74页做一做
2、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 )位,6
表示精确到了( )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 0.239 4.08
(2)精确到百分位:5.334 6.268 0.495
4、下面各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整数?


(1)□<3.82<□ (2)□<5.9<□
(3)□<12.03<□ (4)□<1.603<□
5、按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9.936
0.817
1.456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思维训练: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5.73,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
是( )。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
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学过程
(修改栏)
学习内容:教材第74例2。
学习目标:


1、 通过用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
作单位的数,再求近似数。
2、 通过探索,培养迁移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培养积极思考、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3、 能够应用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
位的小数。
4、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防止丢掉计数单位或单
位名称。
一、自主学习、课前热身
把下面的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预计到2010年北京人口将达到15550000人。
(2)2009年我国电话用户超过1000000000户
提问:把一个较大的改写成以万或以亿做单位的数,你是怎样做的?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学习例2:
(1)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尝试改写。
(3)质疑:在改写时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改写的?
(4)把142800千米改写成用“万千米”做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小
数点应该向哪 个方向移动几位?


(5)小结:为了简便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6)练习: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7)提问: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该怎么办?

(8)独立完成:778330000千米=
(9)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10)练习:把34528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

总结: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或”或“亿”作单位的数该怎么办?改写和
求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三、过关检测
1、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1)土星环是由大小不等 的冰块和碎石组成的。靠外的A环宽度为14400
千米,中间的B环宽度为25800千米,靠内的C 环宽度为20800千米。

(2)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其近地点的平均距离为 363300千米,
远地点的平均距离为405500千米。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3000000(保留一位小数)
116897000(保留一位小数)
14564000(保留两位小数)
2456300000(保留两位小数)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一:三角形的特性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 和底的
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
学习难点
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80页的图
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举例: )
2、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总结:( )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及其表示方法。并且画出图形,标出高和底。


4、做一做 自制一个三角形说出三角形的特性。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
角形的这个性质。
二、合作探究
1、剪出下面三组纸条(单位:厘米)
(1)6、7、8.(2)4、5、9。(3)3、6、10
2、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3我们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 )第三边。
三、过关检测;
1、练习十四、1、2、3、4题
2、自画一个三角形,标出高和底并测量高的长度。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12厘米和9厘米,那么第三边可能是多长?

4、下面的三组纸条的长度,哪个能拼成三角形?
(1)5、9、4.(2)8、12、9。(3)6、7、15。
四、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二:三角形的分类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让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的过程,猜测----实验---- 结论,感受数学思想在生活、学
习中的应用。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想象猜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
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猜测、实验,研究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发现三角形
三条边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
1、按角分类。
(1)阅读教材例4 小组 合作交流,说说在这些三角形中都有哪些角?如果按
照角的特点,可以把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可以怎样 分呢?
(2) 汇报交流,整体提升。一组汇报,其余补充、评价。
(3)完成三角形集合图。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阅读教材例5 合作交流 说说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像 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像 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2)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二、过关检测
∠ ∟
1、上面是三个三角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按角分它们是什么三角形?
(1)只露一个锐角的 (2)只露一个直角的
(3)只露一个钝角的
(假如露出两个锐角呢?你能猜出来吗?为什么?)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1)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4)直角三角形中也有等边三角形
3、完成练习十四第五、六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锐角,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5、拓展延伸


(1)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底是26厘米的等腰三 角形,求这个等
腰三角形的一腰长。




(2)一条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底长1米,腰长60厘米。这条红领巾的周
长是多少厘米?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三:三角形的内角和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学习目标:
纠错栏
1、用活动的形式,通过测量 、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度
数和等于180度。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图形拼拆的活 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与四边形的关系,
学习欣赏数学中的图形美。
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和等于180度。
学习过程
二、自主学习
3、阅读教材85页例5
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我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 。
2、实验验证
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看一看,拼成一个什么角。
我发现: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一个 角。这说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
是 。
二、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评价。
三角形 三个角的度数
不规则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

∠1=52度
∠1=48度
∠1=90度
∠2=78度
∠2=
∠2=
∠3=
∠3=
∠3=


三、图形的拼拆

1、小组合作,用两个三角形拼成四边形。
(1)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2)两个同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3)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4)三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5)我还能用 个 样的三角形拼成
2、动手研究下面的表格,你们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小组合作完成)


图形

三角形 四边形



……

五边形




六边形








名称
有几条边
有几个角
内角和
四、过关检测
1.、根据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1)一个底角是50度。 (2)一个顶角是50度。


(3)一个角是100度。


2、在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后面画“√”
90°、50°、40°( ) 100°、32°、19°( )
50°、50°、50° ( ) 60°、60°、60°( )
120°、30°、30°( )98°、35°、47° ( )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四:图形的拼组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用三角形拼不同的四边形,用三角形拼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 ,不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想象能力,而且还培养学
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通过图形的拼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拼出各种图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90页、例6
(1) 在咱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你最喜欢哪种图形?为什么?
(2) 三角形能拼成 、 、 、
(3) 想一想: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吗?
2、自主探索,拼摆四边形
小组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一组展示并讲解,其余补充评价。
请选择:
通过拼摆,我知道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能、不能)拼
成一个四边形。
3、完成93页第7题
二、实践创新
阅读教材91页例7
1、剪出几个 相同或不同的三角形,把它们拼组在一起,又能拼成什么图形呢?(小
组合作,发挥想象力,用你们准备 的各种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欣赏,
各组派一个代表到前边展示本组的作品。)
2、师生共同评价
你最喜欢哪个的作品?说说理由。
3、拓展练习
用七巧板设计一副你喜欢的图案。
三、过关检测
1、用数学书后面附图中的七巧板拼出三角形,并说说拼出的是什么三角形。
用2块拼 用3块拼 用4块拼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2、用四个上面的三角形能拼成多少个形状不同的四边形?请你把拼成的四边形画
出来。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小数加、减法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96、97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 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探究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掌握新知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学习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道理。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250+47= 18×45+55×18= 10×254=
372+30= 4×(25+5)= 3000÷100=
2、笔算。
1543+3653= 3653-1543=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1图,合作交流。
(1)小组内交流从图表中获得的信息,并且提出问题。
(2)学生尝试着解答。
(3)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2、小组内交流例2的问
题。 、组内交流后全班汇报。
3 3、 3、完成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
三、过关检测:
1、口算。
2.5+0.9= 7.8+1.6= 0.39+0.15=
1.2-0.5= 4.7-2.8= 3-1.4=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3.64 + 0.48 (2)21.56 + 6.74



(3)7.85 + 9.19 (4)8.24 - 3.56





(5)41.2 – 15.6 (6)50 - 37.5



3、智慧方飞扬
一瓶芬达饮料4.8元,比一瓶珍珠奶茶贵0.5元,两瓶珍珠奶茶的钱正
好可以买一包桃之郎果冻。一包桃之郎果冻多少钱?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00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
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探究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 br>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获得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掌握运算顺序。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0.78+0.06= 5.2+0.48= 0.8+0.4=
1-0.27= 3.8+6.4= 1.25+0.75=
10.5-6.5= 9.8+0.2=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834-(395+988) 165+807+994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3主题图。
(1)小组内交流从图表中获得的信息,并说提出的问题。
(2)自主探索算法。
(3)讨论交流算法。
(4) 归纳算法。
三、过关检测:
1、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把不正确的改正。
39.9+(20.1-1.54) ( 3.74+12.6)+268-43.2
= 3.99+18.56 = 16.34+224.8
= 22.55 = 241.14
2、计算下面各题。
(1)19.92+14.4-9.92 (2)85.7-(15.3-4.8)


(3)40-(2.75+0.86) (4)9.5+4.85-6.13


(5)36.7-19.4+35.8 (6)7.63-(2.75+1.87)


3、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
+ -
1010100100
+ -
1001010100
35761
149376

4、仓库中原有375.08吨粮食,第一天运走39.6吨,第二天又运走121.51吨。
现在仓库剩下粮食多少吨?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04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
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探究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


综合的能力。
2、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学习重点:能根据数的特点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学习难点:熟练应用加法运算定律正确进行计算。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0.25+0.45= 0.68-0.24= 4.8+2.2=
7.4-6.8= 3-0.75= 1.62-2.3=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 430-121-79 85-(15+64)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4主题图,合作交流。
(1)小组内说从图表中了解的信息,需要解答的问题。
(2)独立列式计算。
(3)讨论交流算法。
(4)全班汇报。

三、过关检测:
1、口算。
0.34+0.45 0.57+0.9 3.8+0.12


1.3-0.7 8-4.6 0.6-0.37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5.6+2.7+4.4 (2)9.14-1.43-4.57



(3)9.5+4.85-6.13 (4)77+2.7+2.3+25



(5)10.75+0.4-9.86 (6)51.27-8.66-1.34



3、小郭家房屋总面积是88.5平方米,两个卧室的总面积是28.6平方米,
卫生间、厨房、阳台的面积总共是21.4平方米,其余的是客厅,客厅的面积
是多少 ?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折线统计图(课本108——111页)
班级____ 姓名____ 评价__ 主备人: 审核人____使用人____
一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108—110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 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
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
清楚 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获得的信息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判断或预测。
3初步学会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
三 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
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难点:初步学会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
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第108页,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学课本第109页,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统计图叫__________。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小学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总结:折线统计图是用 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在图中描出各个点然
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练成折线的图形 。它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在课本第110页制作折线图并回答
1、你是怎样根据统 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请说出制作过程。(提示:1根据数量
找准位置描点,2按点的先后 顺序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2、陈东___到____岁时长的最快,长了______厘米?
3、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_____岁?
4、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_______厘米?
5、从折线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
(三)过关检测:
1.完成第111页“做一做”
2.我国在第23至28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金牌数最少的是第几届?哪两届的金牌数同样多?

(2)我国在奥运会上获 得金牌数的整体趋势是什么?你认为我国在下一届奥运会上可能会得到
多少枚金牌?
3.某地2002年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五)学习反思
今天我学会了

我的收获是



课题:折线统计图练习课(课本112---116页)
班级____ 姓名____ 评价____ 主备人: 审核人____使用人____
一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112—11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 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
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读折线统计图和画折线统计图,进一步熟悉折线统计图,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
据,加深 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
三 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
重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
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112——116页练习题)
1.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
(二)过关检测
1、第9~14届亚运会上我国获金牌情况如下表.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哪一届获金牌数最多?(3)哪一届获金牌最少?和最多的相差多少枚?
(4)获137枚金牌的是哪一届?这比14届所获的金牌数多还是少?相差多少枚?
2、李红7~15岁生日测量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1) 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李红几岁到几岁时的身高长得最快?
(3)李红在哪几岁时身高几乎没有变化?
(4)你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和李红在你这个年龄的身高相差多少?



3、下面是某地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 月的平均气温最低?(3)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
升得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
4、下面是一位病人某日0时到24时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1)这一天,病 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2)从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病
人的体温升高了多少摄氏 度?(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小结: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数学广角例1和例2(课本117——119页)
班级____ 姓名____ 评价____ 主备人: 审核人____使用人____
一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117—11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 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
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路线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
种认识 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 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
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及交流中探索并发现不封闭路线上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四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每年的___月___日是植树节。植树有什么好处?
(二)自主学习
1.学习例1,理解题意,尝试完成。

2.交流展示。
(1)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怎样验证你的算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能会一端种,一端不种?什么情况下可能两端都不种?
(3)归纳总结:
两端都种:种的棵树=间隔个数+1 两端都不种:种的棵树=间隔数-1一端种,一端
不种:种的棵树=间隔个数-1
3.练习:完成课本118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学习课本118页例2.
(1) 理解题意。
(2) 尝试完成。
(3) 交流展示。
(4) 小结:你认为解决植树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过关检测

3. 把一根钢管截成3段需要14.4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把一根钢管截成6段,需 用多少
分钟?[方法提示:这是植树问题,截成3段,实际锯两次.]
4. 一根15米长的木棒,把它平均锯成5段,锯一段用5分钟,求每段多长?一共需要的时
间是多少? < br>5.在一条长60米的小路上植树,每两端都植,每隔10米植一棵,一共需要________棵;这< br>条路被分成了________段,棵数比段数________.

(五)学习反思
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数学广角例3及做一做(课本120——121页)
班级____ 姓名____ 评价____ 主备人: 审核人____使用人____
一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117—11 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
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封闭路线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
种认识应 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 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
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及交流中探索并发现封闭路线上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四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


1. 理解题意,尝试完成。
2. 交流展示。
3. 小结:我们探讨 了封闭路线上间隔排列的简单规律,你认为,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什


么?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过关检测


4.棋子若干个,恰好可以排成每6行6列的正方形,棋子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
少个?
5.一个班级有41人,如果在运动会上表演要排成方阵,最少添上几个人排成什么样的方阵?
最少去 掉几个人排成什么样的方阵?去掉人后排成的方阵最外圈友多少人?
(四)学习反思
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在________方面表现好 ,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




课题:数学广角练习课(课本122——123页)
班级____ 姓名____ 评价____ 主备人: 审核人____使用人____
一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122—1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 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
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二 学习目标: < br>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中去 。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 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
进一步认识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且能灵活应用。
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122至123页练习二十中的第1题至第7题。
1.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
(二)过关检测
1.把一根10米的木头平均锯成8小段,需要锯( )次
2.同学们在长10米的主席台前摆放花盆,每1米摆一盆(两头都摆),一共可以摆( )
盆花.
3.在一个正方形场地的四周种树,四个顶点都种1棵,这样场地每边都种了24棵 树.问这
块场地四周共种树多少棵?


4.在一条长200米的马路的一边从头至尾每隔5米植一棵树,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5.一座长800米的大桥两边挂彩灯,起点和终点都挂,每两盏彩灯之间的距离是8米.大
桥一共 要挂多少盏彩灯?
6.一个木工锯一根长19米的木料,他先把一头损坏的部分锯下来1米,然后锯了 5次,锯
成同样长的木条,锯下来的每根木条长多少米?
7.在一个周长是240米的鱼池周围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8.体操比赛的同学们摆成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各站24个同学,最外层共有多少个同学?
9.在一条长75米的大路两旁各栽一行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52棵树,相邻两棵
树之间的距 离相等.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10.把49厘米的圆钢锯成相等的6段,若锯口的损 耗是2毫米,那么每一段圆钢的长度是
多少厘米?


11.

12.长方形校园长60米,宽28米,计划在四周每隔4米植1棵树,共植多少棵?

(三)学习反思
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____方面表现
的很好 ,在__________方面表现的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
_____。



课题:综合运用(小管家)
班级____ 姓名____ 评价____ 主备人: 审核人____使用人____
一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124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把家里一周花的钱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二)自主学习
1.合作探究
交流自己家里一周开支记录单。
表中“项目”、“金额”、“小计”和“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算的?

2.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
3.交流展示
(1)展示:全班展示自己画的统计图。
(2)交流:看看各家一周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

(3)估算:根据这一周的开支估算本月的总支出,然后告诉爸爸妈妈。
(4)提建议: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勤俭节约这方面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三)过关检测
1.统计自己一周的开支情况并填写下表。

_________一周开支记录



(1)根据上面的交流单,绘制折线统计图。




(2)说一说:你打算怎样节约开支?
2
某小学学生一周收集废生活塑料袋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1)这个小学的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废生活塑料袋?


(2)如果一年按365天计算,这个小学的学生一年内可收集多少个废生活塑料袋?


(3)分析这个统计图,你想到了什么?’
(四)学习反思
今天我学会 了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收获是_________
______,我在___ _________方面表现的很好,在_________
_方面表现的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__ __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火把节是几月几号-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重庆城市职业管理学院-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清朝野史-中国领导排名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团代会主持词


初中生物知识点-我的暑假生活作文600字


门的悬念-比较政治学


简爱读后感英文-暑假作文600字


宜昌市人事局-父亲节几月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