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案

绝世美人儿
904次浏览
2020年10月03日 18: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14江苏高考作文-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2020年10月3日发(作者:步万方)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课 题 加法交换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先疑后探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设疑自探
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谈 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先结合同学们提出的第一个问 题,学习本单元第一节
内容:加法交换律。
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
1、板书条件和问题。
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
多少千米?
2、看到这个应用题,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问题预设:这道题怎么列式计算?有几种计算方法?
用哪种方法更好?)
3、整理归纳出自探提示:
1

教学时间

批 注


(1)这道题怎么列式计算?有几种计算方法?
(2)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么样?
(3)请你照样子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给这条规律取个名字,
并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这条规律 。
学生自学课本17页例1,解决自探提示中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
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
补充,优等生评判。
1、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
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 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40+56=56+40
问:你发现了什么?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补充板书。
2、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试着总结规
律。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
加法交换律。
3、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板书:a+b=b+a
符号表示:△+☆=☆+△
根据这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质疑再探
1、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问题预设:有加法交换律,有没有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和
加法交换律一样吗?)
2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
(二)教师推荐习题。
1、P18“做一做”的第1题 。
2、P19第2、3题。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
吗?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例1 李叔叔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
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
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40+56=56+40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教学反思



课 题 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
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3

教学时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结合律,培养学生根据具
教学重难点 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灵活运用。
教 法
学 法
先疑后探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设疑自探
(一)主题图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1、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三天分别骑了88千米、104千米、96
千米)
2、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三天一共骑了多少
千米?)
3、该怎样列算式?(88+104+96)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加法的简便运算:加法结合律
(二)、出示自探提示: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补充,出示自探提示。
①本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②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该怎样列不同的算式?
③(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观察并计算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④你能总结观察到的规律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
律。
二、解疑合探
1、学生汇报列出的综合算式,教师板书:
(1)88+104+96
=192+96
=288(千米)
4

批 注


(2)88+(104+96)
=88+200
=288(千米)
2、通过观察这几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88+104)+96 =88+(104+96)
(69+172)+28=6 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规律,教师板书: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
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学生读记,强调重点。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
教师小结板书:
(a+b)+c=a+(b+c)
4、反馈练习:18页“做一做”的第2题。
三、质疑再探
对这节课的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究。
四、运用拓展
(一)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五第1题。
(二)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五第4、5题。
(三)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
运算定律。)
2、教师强调运用加法结合律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般把能凑成整十、
整百的几个数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


加法结合律
问题: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
米?
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千米) =288(千
(88+104)+96=88+(104+96)
( 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
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a+b)+c=a+(b+c)


课 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时间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教学重点: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找出数的特征。
先疑后探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批 注
6


一、设疑自探
(一)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a+b=b+a ( a+b)+c=a+(b+c)
(二)创设情境导课:
1、出示:例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城市A→B
第五天 城市B→C
第六天 城市C→D
第七天 城市D→E
A→B 115千米
B→C 132千米
C→D 118千米
D→E 85千米
2、根据上面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预设:四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怎样列算式?计算时应该
注意什么?)
(三)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出示自探提示:
(1)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法,应按什么顺序计算?
(2)教材中第一步是怎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交换位
置?
(3)第二步运用了什么规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做这类题时要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解决这些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学困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
要骑多少千米?)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7


3、学生可能对括号有异议。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
要加小括号。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既用到了加法
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4、师强调: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
同时使用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三、质疑再探
1、回顾课本20页内容,看还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
决。
2、师生共同解疑。
四、运用拓展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 P20“做一做”的第1、2题。
3、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答: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450千米.


8

教学反思


课 题 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时间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目标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
和。
先疑后探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设疑自探
1、谈话:李叔 叔喜欢旅游,前面我们解决了他骑自行车旅游的过
程中的一系列数学问题,给他帮了很大的忙。现在李叔 叔又打算
出去旅游了,最近他正在看《自驾安全旅行手册》这本书呢!这
本书 一共234页, 他昨天看到了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
剩下多少页没看?(出示例4)你会列式吗?
生:234-66-34
生:……
2、这节课继续学习减法的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减法的简便计算。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问题预设:怎样使减法
的计算简便?)
4、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
(1)先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234-66- 34,后对照课本21页的算法;
结合应用题说说每种算法是怎样想的。
(2)比较每种算法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连减的简便算法有哪些?计算时应注
意些什么?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连减简便算法的方法。
9

批 注


请学生自学课本21页内容,完成上面的自探提示。
二、解疑合探
1、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
生补充,优等生评判。.如果 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的问题,
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234-66-34 234-34-66 234-(34+66)
=168-34 =200-66 =234-100
=134(页) =134(页) =134(页)
2、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教师板书)。
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
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
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3、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
板书:a-b-c=a-(b+c)
4、师生总结如下: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把它改成减去两个数的和最为简便。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
一个减数。
5、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三、质疑再探
1、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
请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这道题可以是
10


计算题、判断题,也可以是选择题、应用题。
(二)教师推荐习题。
1、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第一关:首先来到的是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①545-167-145=545-145-167 ( )
②528-53-47=528-(53+47) ( )
③235-58+42=235-(58+42) ( )
④436-143-43=436-(143-43) ( )
2.、第二关:
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470-254-46=470○(254+○)
235-(35+78)=235○ 35○ 78
先让学生去填空,再说说依据。
3、第21页做一做的1、2题。
4、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减法的简便计算
例1:这本书一共234页,昨天看到第
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还剩多少页
没看?
234-66-34 234-34-66
234-(34+66)
=168-34
=234-100
=134(页) =134(页)
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
的和。
11

教学反思

=200-66


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
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课 题 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练习 教学时间

1、完成加法运算定律及减法性质的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
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重点: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授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减法的有关简便计
算, 今天这节课主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练习。
引出本节课练习内容,板书课题:练习六。
(二)基本练习
1、回忆知识,明确重难点。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学习了哪些知识?
2、指名学生口答,全班集体交流。
12

批 注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
(1)完成教材第22页第1题。
组织学生计算,完成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进行简便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22页第2、3、4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解决问题的情况:哪里可以应
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完成教材第23页第5题。
课件出示表格后,让学生理解题意。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完成 表格
的填写。填写后进行全班的交流和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
如何完成的,分别应用到了 哪些运算定律。出示题目后,引导学
生理解题意,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体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能应用减法的性质解决问
题。
(4)完成教材第23页第6—9题。
第6题是“选举”题材,从总票数中减去赞成票和反对票的数量,
才等于弃权票的数量。 第7题是商品降价题材,彩电的样品现价2255元是原价降价了再
降后的价钱。因此,计算思路应 该是“样品现价”与两次降价的
钱数相加。
第8题是“双层列车”题材 ,提出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
第9题是拓展题,在计算这些题时,一般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
以使计算简便。
(三)检测评价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数,在○内填上适当的
符号。
(33+16)+84=33+(16+口) (168+24)+76=口+(口+口)
168-48-52=口- (48○52) 654+a+46=(654+口)+口
13


2、判断正误并改正。
364-120- 80 改正 258- (158+69) 改正:
=364-120+80 =258-158+69
=364-200 =100+69
=164 ( ) =169 ( )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5+180+20+155 67+25+33+75 574-74-200
367-36-64
4、解决问题。
(1)一班有图书256本,二班有 图书365本,三班有图书744
本,四班有图书235本,平均每个班有图书多少本?
(2)四年级三个班在“献爱心、助灾区”的活动中共计捐款
1378元,其中四(1)班捐款622元 ,四(2)班捐款378元,四(3)班捐
款多少?
(四)评价反馈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练习六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 a-b-c=a-(b+c)


课 题 乘法交换律 教学时间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
教学目标
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的灵活性。
14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运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和在计算中的应用。
先疑后探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设疑自探
1、引入新课:
同学们植树节到了 ,我们也该来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植树活动。看
光明小学的学生也在植树。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植树情 况。
2、让学生看24页上的主题图。从主题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知道 那些问题呢?
(问题预设: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的有多
少人?)
3、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示: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指名列式并说出思路)
(2)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3)请你根据上面两个式子的特点,举出其他像这样的例子?
(4)试着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
(5)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或符号表示这个规律。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4页,思考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
学生汇报自探结果。(差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1)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4×25=100(人) 25×4=100(人)
(2)这两个算式中因数只是相互 交换了位置,但得数相等。那么
这两个算式就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等号)
(3)4×25=25×4 学生举例如:425×16=16×425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
15

批 注


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读记,加深印象。
(5)用字母表示为:a×b=b×a
三、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
研究解决。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
(同桌相互出一道以本节所学知识为内容的习题。习题可以是填
空、选择、也可以是判断)
(二)教师展示习题。
1、完成练习七第27页的第1题。
2、填空。
34×45=( ) ( )×65=65×( )
3、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在﹙ ﹚里打△。
125×8=8×125( ) 26×25×5=26×5×25( )
4、竖式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验算。
28×37= 62×18=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乘法交换律
例5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
少人?
4×25=100(人) 25×4=100(人)

4×25=25×4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16


用字母表示为a×b=b×a


课 题 乘法结合律 教学时间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交换律,探究乘法结合律,能运用
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探究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先疑后探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 植树节那天,希望小学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植树,
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植树情况。
2、看25页主题图,叙述上面的内容,并根据书上给出的条件思

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简便?)
老师把大家提 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了一下,形成了下面的探究提示,
请同学们用6分钟的时间完成这些问题。
17

批 注


(1)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列出算式并计算)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你们的算式一样吗?如果不一样,
请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3)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试给这种乘法的变化取个名字。并用你喜欢的字母表示这种
变化规律。
二、解疑合探
1、思考好了请同学们坐好,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谁列式跟他不一样呢?根据学生的回
答,小结板书: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2、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两个算式之间用
什么符号连接?
3、请试着举出这样的例子。
4、根据我们已经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给这种乘法的变化取个 名
字,即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a×b)×c=a×(b×c)
三、质疑再 探1、通过学习,关于本节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
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探究。
2、师生共同解疑。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出一道题考一考你的同桌。
(二)教师推荐习题:
1、完成P25做一做。
18


2、完成练习七第27页的第2、3题。
(三)课堂总结:
1、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乘法结合律
例6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三个数相乘,先乘 前两个数,或者
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
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课 题 乘法分配律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先疑后探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19


教学时间

批 注


一、设疑自探
1、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 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
提出了一个问题: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你会怎样列式?
2、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3.根据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预设: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4、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示自探提示: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3)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4)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以上几个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
式:
(1)(4+2)×25
=6×25
=150(人)
(2)4×25+2×25
=100+50
=150(人)
由此可以得出:(4+2)×25=4×25+2×25
2、学生围绕算式得出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
20


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3、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5、教师强调: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应该注意: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
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 相加。
三、质疑再探
1、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问题预设:乘法分配律在运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让学生自编习题互相做)
(二)、教师推荐习题。
1、P26“做一做”。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27页第4题: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
律?
117×3+117×7=117×(3+7)
24×(5+12)=24×17
4×a+a×5=(4+5) ×a
36×(4×6)=36×6×4
(三)课堂总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


乘法分配律
例7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
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
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课 题 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运用 教学时间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能灵活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回答
师板书: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不知道大家对

这些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今天老师给咱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练习
题,你们有信心全部做对吗?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22

批 注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7页的第5题。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过 程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
义。可以先算1套运动服的价钱,再算出60套的价钱,列式为
( 75+45)×60;也可以先分别算出60件上衣的价钱和60条裤子
的价钱,在加起来,列式为75 ×60+45×60。这两种算法都可以
算出60套运动服共花多少钱。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8页的第6题。
此题是乘法分配律在一般计算中的应用,即是一个 数乘多位数算
法与乘法分配律的联系。引导学生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和,
再分别与另外一个 数相乘,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8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8页的第8、10题。
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学生进行讨
论交流。)
汇报。

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第8题教师对单位“角”进行提醒。
第10题注意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得解决问题所必须的信息,即教学
楼有4层,可先算25×4再乘7。
5、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8页的第9题。
引导学生在理解运算定律内涵的基础上判断等式是否成立。
6、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8页的第11题。
引导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拓展运用,重点引导 学生讨论第1小
题,引导学生分析等式左边是在计算几个167的和。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练习到这里,相信咱同学对乘法的运算定律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 br>高,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答题纸,看看你们谁完成的最好!
23


(1)看谁直接说出结果速度快。
25×42×4 68×125×8 4×39×25
(2)对比练习:
4×25+16×25 4×25×16×25
(25+15) ×4 (25×15)×4
46×25 (40+6)×25
49×49+49×51 49×99+49
(68+32)×5 68+32×5
学生小组分工后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内交流。
汇报。
(四)、归纳小结,这 节课我们做了这么多题,你有什么特别的感
受和收获吗,谁勇敢的起来说一说?
说的真好,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这些知识,希望同学们
课下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运用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课 题 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时间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
教学目标
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
优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先疑后探
24


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批 注
一、设疑自探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下面我们 来进行一
些有关这方面的练习,看看谁能很快算出结果。
25 ×4 ×6= 7×8×125= 4×7×25=
2、以上的练习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联系上面的题 目,你能想办法
很快算出24×25的结果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关乘法
的一些简便 算法。板书:(乘法的简便算法)
3、让学生仔细看29页上的主题图。从上面的主题图中你想知道
哪些问题?
4、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整理和归纳形成下面的自探提
示:(小黑板出示)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你有不同的解法吗?
(2)通过比较。你发现哪种解法更简便?
(3)你能完成书上例题中的填空题吗?
(4)两数相乘的简便算法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自学教材29页例8(1),教师巡视学情。
二、解疑合探
让学生汇报自探的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1、“一打”就是一筒,也就是12个。
2、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
(1)12×25=300(元)
(2)12×25
=(3×4)×25
=3×(4×25)
=3×100
=300(元)
25


(3)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元)
第1种直接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
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 的形式,
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让4和25相乘,得到一个整百数,再用100
去乘3,这样计算 就比较简便。
第3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加的形式,然后运用乘
法分配律,让两 个加数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积相加。这
样也可以使计算简便。
3、学生交流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4、反馈练习:课本第29页做一做的前两题。
三、质疑再探
1、通过本节的学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问题预设:两数相乘的简便计算在实际计算中怎样灵活运用?)
2、师生共同解疑。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目练习。
(二)教师推荐习题。
1、完成课本第30页练习八第4题:下面的等式分别运用了那些
乘法运算定律?
106×25=25×106
5×17×4=5×4×17
13×3×2=13×(3×2)
25×8×4=25×4×8
2、完成课本第3 1页练习八第6题: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
确的画“√”。错误的画“×”。
26


29+22+78=29+100 ( )
35×16=35×2×8 ( )
123-68+32=123-(68+32) ( )
102×56=100×56+2 ( )
12×97+3=12×100 ( )
(三)全课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并说一说本节课的重点。
2、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的简便算法
(1)12×25=300(元)
(2)12×25
=(3×4)×25
=3×(4×25)
=3×100
=300(元)
(3)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元)

课 题 连除的简便算法 教学时间


教学反思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教学目标
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和理
解一个 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
个数的积。
27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
积。
先疑后探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批 注
一、设疑自探
(一)复习导入
1、用简便方法计算
867-345-55 789-268-189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板书:
a-b-c=a-(b+c)=a-c-b
2、在减法里可以这样算,那么 在除法里还可以这样算吗?这就是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连除的简便计算
(二)学生绕题设疑。(问题预设:连除怎样计算简便?进行简便
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出示自探提示:
1、计算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请你试着写出类似的算式,验证一下你的发现。
3、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自学课本29页例8(2),完成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
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
补充, 优等生评判。.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的问题,
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1、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并计算:
算法一:先算1副的价钱,再算出1支的价钱。
330÷5÷2
28


=66 ÷2
=33(元)
算法二:
先算5副的支数,再算出1支的价钱。
330÷(5×2)
=330÷10
=33(元)
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结合算式,小组讨论,得出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叫做除法性质。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反馈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
2000÷125÷8 1280÷16÷8
三、质疑再探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
(问题预设:乘法还有其它的运算律吗?)
四、运用拓展
(一)学生自编习题。
(二)教师推荐习题。
1、1、完成课本第30页练习八的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0页练习八的第2、3题。
3、判断: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 901-(109+91)
113-36-64= 133-(36+64)
3456-(481+519)= 3456-481-519
35÷14 = 350÷2÷7
29


3000÷4÷25= 3000÷(4+25)
4、简算:
81÷3÷3
210÷(7×6)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做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连除的简便算法
330÷5÷2
=66 ÷2
=33(元
330÷(5×2)
=330÷10
=33(元)
a ÷b ÷c= a ÷(b×c)
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
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课 题
教学目标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时间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
合律和分 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0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学 法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先疑后探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
谈话:我们学习了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这节课我们对这部分知
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2、看到这个课题,再结合本单元学习的知识,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预设: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
(1)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怎么用字母表示?在运用
加法运算定律时要注意什么?
(2)什么叫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怎么用字母

表示?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要注意什么?
(3)除了运用以上的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你还会什么简便计算的
方法?
让学生回顾课本内容,完成上面的自探提示。
二、解疑合探
1、自探结束后,让学 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
生补充,优等生评判。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的问 题,
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2、学生回答: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31

批 注


用字母表示:a+b=b+a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应注意仔细观察数的特征,把
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 ,不能直接结合的,先交换
位置再结合。
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 叫做乘法交
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生: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 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生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 为:(a+b)×c=a×c+b×c
生:还会连减的简便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生:还会连除的简便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生:……
3、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做重点强调。
板书如下
a+b=b+a
(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a-b-c=a-(b+c)
a÷b÷c=a÷(b×c)
三、质疑再探
1、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问题预设:运算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四、运用拓展
32


(一)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二)教师推荐习题。
1、完成课本第30页练习八的第5题。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1页练习八第7、8题和思考题。
3、怎样变.更好算!
(4 + 250)× 4 = 25 ×29 ×4 =
26+74+38+62 = 429 - 24 - 176 =
98 × 99 + 98 = 3550 ÷71÷5=
4、看一看,错在哪!
125×88 748-(148 -29 )
=125×(80+8) =748-148-29
=125×80+8 =600-29
=10008 =571
25×44 25×125×24
=25×(11+4) =25×125×(20+4)
=25×11+25×4 =25×20+125×4
=375 =1000
5、看一看,算一算!
483-167-133 483-(283-129)
98×474+226×98 89×17-89×17
75×9+75 29×101-29
87×17-6×87- 87 125×88
79×99 985×101
645-297 700÷4÷25
6、解决问题.
(1)、一套运动服,上衣58元,裤子42元。买10套运动服多少
元?
(2)、仓库有360吨大米,4辆车运了9次运完。每辆车每车运
33


多少吨?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a+b=b+a
(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a-b-c=a-(b+c)
a÷b÷c=a÷(b×c)




教学反思
34

河北工程大学专业-医院食堂承包合同


自我介绍英语-元旦主持稿


大学生活文章-节水口号


普宁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清明的来历-揭东一中录取分数线


企业车辆管理制度-两极化


周记-七一讲话


热爱生命的名言-大学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