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余年寄山水
525次浏览
2020年10月07日 06: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公积金担保费-中国富豪排行榜

2020年10月7日发(作者:左丰美)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2013----2014年度期末考试题
三 年 级 科 学 试 题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题号
得分












总分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9分)
1、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 、 的
起点。
2、玩具小车上的轮子有花纹是为了 。
3、在人体的感觉器官中, 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
4、专门用来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叫做 。
5、零下10℃写作 ,2℃读作 。
6、一杯热水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
是 。
7、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 、 云量等方面来表述一
天的天气。
8、我们想知道降水多少,简单方法是用 来测量。
9、不倒翁不倒的结构特点是 ,底部是 。
10把一个鸡蛋放入清水中,它会下沉,如果往水中加入. 鸡蛋
就会慢慢浮起来。
11、树叶上的露珠呈现球形,是因为 。
12、现代火箭内部装有燃料和支持燃烧的液态 ,使火箭的燃料
燃烧时能产生很高的温度。
1 5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13、如果把地球上水的总量设为100%,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 ,
而淡水湖仅占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哪种做法好?( )
A.从树上采了些叶子观察 B.捡几片叶子观察 C.割一片树叶观察
2、下列对皮球的描述,用了什么方法?
(1)直径25厘米( ) (2)弹跳起来,快到屋顶了( )
A、测量并记录数据 B打比方 C比划
3、我们观察研究物体时,就是( )。
A随便看看 B.用眼睛看 C.有目的地看并记录 D把看到的都记下
4、根据制作材料分类,下列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球鞋 B凉鞋 C.皮鞋 D上衣
5、下面哪些行为利用了水的浮力?( )
A.下雨天打伞 B. 用救生圈游泳 C. 放飞气球 D. 撒网捕鱼
6、甲、乙、丙三位同学在观察温度计时,各自用了不同的方法,其中
正确的是( )。
A.甲俯视 B.乙仰视 C.丙平视 D.三种方法都可以
7、测量雨量时,应该把雨量器放在( )。
A.屋檐下 B.大树下 C. 没有遮挡的空地上
8、风向仪的箭头指向东方,刮的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 北风
9、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 )
A.氮气 B.氧气 C.氮和氧
10、下列不属于毛细现象的是( )
A.点燃的酒精灯 B用毛巾擦水 C.砖块吸水 D钢笔吸墨水
2 5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对的打“√”,错的打“×”)
1、玩玩具浪费很多的学习时间,对少年儿童的发展没有益处。( )
2、我们在认识物 体时,对于自己不太了解的物体,绝不能直接用鼻子
闻,以免有毒气体对我们产生伤害。( )
3、练习本和钢笔不能分成一类。( )
4、甲物体比乙物体轻,乙在水中上浮时,则甲在水中也一定上浮。( )
5、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是依靠毛细现象输送到叶片的。( )
6、暴雨天气对人类的生活只有害而无利。( )
7、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厘米。( )
四、回忆性实验。(19分)
1、(3分)漏斗光口对着蜡烛火焰,用嘴吹细口端,蜡烛 ;在人
与蜡烛中间放上木块挡住蜡烛,嘴与蜡烛的火焰中心保持水平,这时用
嘴吹蜡烛,蜡烛 ;如果将木块换成瓶子,用嘴吹蜡烛,蜡
烛 。
2、(6分)小明在探究水中下沉的钩码是否受到浮力时,用到的材料有:
一把塑料尺 一个水槽 水 一个钩码 一条橡皮筋。请你帮忙替他填
一下实验报告单吧。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在水中下
沉的钩码是否
受到浮力作用

3 5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3、小华在探究哪种物质能让水爬升时,做了如下实验:10分,
(每问2分)
A 把玻璃棒插入水杯中,他发现
B 在盆架上搭一条毛巾,下端侵入水中,过一会发生的现象是:

C 把粗细不同的细管插入水中,过一会发生的现象是

D把 两块玻璃片用线捆在一起,一边捆得较紧,缝隙较小;一边捆得较
松,缝隙较大,竖直放入水中,过一会 发生的现象是: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他得出如下结论:


五、动动脑 5分
1、把一个盛满水的瓶子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将一根弯曲的 管子伸
进瓶子里,用嘴朝管口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什么?3分


2.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分






4 5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5 5

总工程师岗位职责-新年祝福图片


格但斯克-教师年度小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周记300字大全


缙云山-政教处工作总结


通信地址-德国天气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以责任为题的作文


安阳市党建网-路政管理条例


相辅相成-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