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弱音器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
学内容为八个单元:《朝夕》、《农家乐》、《足迹》、《可爱的家》、
《故乡》、《欢乐的少年》、《
雨花》、《冬雪》,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
的内容。本册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
较广,学生能充分感受不同国
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增强了审美体验。
第一单元《朝夕
》由歌曲《清晨》、《晚风》、器乐曲《晨景》、《渔舟唱晚》
四首乐曲组成,描绘了自然界周而复始朝
夕的情景,体现了“音乐与自然”的人
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单元《农家乐》由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和聆听曲《快
乐的农夫》、《丰收锣鼓》四首反映农家生活的中
外作品组成,这是人文性在音乐
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的欢乐。 第三单元《足迹》围绕革命历史文化选择了歌曲《雨花石》、《我怎样长大》
和聆听曲《红梅赞》、
《红星歌》和《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
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
之不易,体现了音乐与历史、与民
族间的人文性。
第四单元《可爱的家》由歌曲《外婆的澎湖
湾》、《牧场上的家》和聆听曲《天
黑黑》、《可爱的家》、《回家》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
组成。其音乐风
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第五单元《故乡》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故乡”是“家”的扩大,是
大的家。学生从音乐作品
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
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
对故乡的爱。
第六单元《欢乐的少年》包括歌曲《叮铃铃》、《雏鹰之歌》和聆听曲《可喜
的
一天》、《罗马的松树》四首乐曲,由于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所以音乐
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
活泼欢乐的情绪。
第七单元《雨花》,
用音乐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
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带给人们遐想,学
生则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联
想与想象,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第八单元《冬雪》通过歌曲《堆
雪人》、《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和聆听曲《乘
雪橇》、《踏雪寻梅》、《打虎上山》,生动展示了冬雪给
大地带来的严寒和雪景给
人们带来的银白世界的欢乐。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
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
能力增强,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
有一定的表演欲,但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
倾听。学生在演唱时基本上能做到不喊唱,而且认识到了气息
的作用,但在情感
表达方面稍有欠缺。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
一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对他们的表现要多鼓
励,多寻找他们身上的
闪光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1
、要求会唱、唱好课本上的16首歌曲。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会唱二
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
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歌曲的学唱,
增进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
学习、爱生活的情感。
2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乐理知识,如:八六拍的含义、强弱规律、指挥图示
和变拍子等内容。
3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
的速度
,力度,节奏、节拍、音色的感知能力,培养音乐想象力。认识、了解格
里格、肖邦、黄自等音乐家生平
及代表作。
4 、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一定
的伴
奏能力,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5、通过音乐教学,把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启迪
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教学重难点:
1、会唱、唱好课本上的16首歌曲。学会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演唱。
2、班级合唱教学。本册
教学歌曲共16首,其中合唱歌曲8首,如何进行班
级合唱训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贯彻音乐新课标,仔细研究教材,全面了解本学期的
教学任
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教
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
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
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
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
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
提高
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
效果。
6
、针对教材中出现的难度较大的合唱歌曲,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
编,可以化难为简,让学生可以
更好的完成歌曲学习,增加学习乐趣。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节 次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第一节 提出新学年要求;聆听歌曲《清晨》,初步学唱。
1
第二节
唱会并处理歌曲《清晨》
第一节 复习歌曲《清晨》,聆听《晨景》;初听《晚风》。
本周有中秋
2
节假期,可
第二节 学唱歌曲《晚风》;聆听《渔舟唱晚》。
根据个人情
况安排。
第一节
3
第二节
复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完成创作活动:选择合适
的小节填空;聆听《丰收锣鼓》,完成命题创作活动
聆听、学唱、处理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4
5
6
第一节 学唱歌曲《苹果丰收》
第二节 复习歌曲《苹果丰收》;聆听《快乐的农夫》
庆祝“国庆节”
第一节 学唱歌曲《雨花石》
复习歌曲《雨花石》;聆听《红星歌》、《红梅赞》、《歌唱
第二节
二小放牛郎》。
第一节 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简单学唱二声部旋律。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复习本单元歌曲,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聆听《天黑黑》
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聆听乐曲《可爱的家》、《回家》;复习本单元歌曲。
复习前四单元歌曲,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听《谁不说俺家乡好》、《思乡曲》;变奏创作练习。
学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复习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复习二声部合唱《故乡的小路》;聆听《乡间的小路》;“唱
唱自己家乡的歌”。
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学唱歌曲《雏鹰之歌》
学唱歌曲《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聆听《罗马的松树》;复习本单元歌曲。
学唱歌曲《踩雨》;聆听《踩雨》。
学唱歌曲《雨中》
可根据学生
情况,适当
简化
可根据学生
情况,适当
简化
7
8
9
10
11
第二节
12
13
14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16
17
18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15
可根据学生
学唱歌曲《雨中》二声部旋律,
进行二声部合唱训练;聆
情况,适当
听《雨滴》。
简化
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
学唱歌曲《堆雪人》;聆听《乘雪橇》。
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聆听《踏雪寻梅》、《打
虎上山》。
复习后四单元歌曲,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复习本册歌曲
复习歌曲,迎接检测